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项目十 配装眼镜的检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项目十 配装眼镜的检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项目十 配装眼镜的检测

2 配装眼镜的检测 第一节、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垂直互差的测量 第二节、配装眼镜棱镜度及棱镜底向的检测 第三节、测量双光镜的子片顶焦度和子片高度互差 第四节、外观检查

3 第一节、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垂直互差的测量
一、定义 1、光学中心:镜片前表面与光轴的交点(光线通过此点,不发生偏折)。 2、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两镜片光学中心在与镜圈几何中心连线平行方向上的距离。 3、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与瞳距的差值。

4 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镜架 高度 中心 水平线 镜圈大小 (A) DBL(鼻梁) A B L

5 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镜架 高度 中心 水平线 镜圈大小 (A) DBL(鼻梁) A B L

6 一、定义 4、光学中心高度:光学中心与镜圈几何中心在垂直方向的距离。 5、光学中心垂直互差:两镜片光学中心高度的差值。

7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镜架 高度 中心 水平线 镜圈大小 (A) DBL(鼻梁) h1 h2 A B

8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镜架 高度 中心 水平线 镜圈大小 (A) DBL(鼻梁) h1 A h2 B

9 二、测量 (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二)测量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三)注意事项

10 (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1、测量的仪器及工具:焦度计、直尺或游标卡尺、标记笔 2、测量步骤: (1)用经检验合格的焦度计,确定镜片的光学中心,并标记。 (2)依据基准线法或方框法,确定两镜圈几何中心。

11 (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3)经左右两镜片光学中心做平行于镜圈几何中心连线的平行线。 (4)用直尺或游标卡尺,测量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方向的距离,即为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12 (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可以依镜片下缘或者上缘水平切线作为参照线进行测量。

13 (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实际值-PD 国家标准 水平方向顶焦度绝对值 D 0.25~1.00 1.25~2.00
2.25~4.00 4.25~6.00 ≥6.25 光学中心水平允差 mm 9.0 6.0 4.0 3.0 2.0

14 (二)测量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1、测量的仪器及工具:焦度计、直尺或游标卡尺、标记笔 2、测量步骤:
(1)用经检验合格的焦度计,确定镜片的光学中心,并标记。 (2)依据基准线法或方框法,确定两镜圈几何中心。

15 (二)测量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3)经左右两镜片光学中心做镜圈几何中心连线的垂直线。 (4)用直尺或游标卡尺,测量两镜片光学中心垂直方向的距离,即为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16 (二)测量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可以依镜片下缘或者上缘水平切线作为参照线进行测量。

17 (二)测量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国家标准 垂直方向顶焦度绝对值 D 0.25~1.00 1.25~2.00 2.25~8.00 ≥8.25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mm ≤3.0 ≤2.0 ≤1.0 ≤0.5

18 三、注意事项 1、左右两镜片顶焦度不同时,按顶焦度绝对值大的镜片实测值作为标准进行检测。 2、对于散光镜片的检测:检测光学中心水平互差时,先求水平方向的顶焦度,再进行检测;在检测垂直互差时,先求垂直方向的顶焦度,再进行检测。

19 三、注意事项 3、对于散光轴位在90度方向的单散镜片,无需检测其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对于散光轴位在180度方向的单散镜片,无需检测其光学中心水平偏差。 4、对于散光轴在斜向的单散镜片,因其光学中心为一条线而不是一个点,应依据加工时的瞳高检测光学中心水平偏差。

20 第二节、配装眼镜棱镜度及棱镜底向的检测 一、测量 二、判断 三、注意事项

21 一、测量 (一)望远式焦度计测量 1、选择合格的焦度计,做好准备。 2、在镜片台上调整镜片,使镜片的棱镜度测量点在镜片支撑圈中心位置,固定。 3、调整手轮,使移动分划板清晰成像在固定分划板上,即测量。移动分划板的中心偏离十字线标尺的角度及距离即为镜片棱镜的基底方向和棱镜度。

22 (二) 自动焦度计测量 1、选择合格的焦度计,做好准备。 2、在镜片台上调整镜片,使镜片的棱镜度测量点在镜片支撑圈中心位置,固定。 3、屏幕上显示的棱镜度与角度即为镜片的棱镜度和基底方向。

23 二、判断 具有设计棱镜度的镜片,由生产者指明设计基准点的位置。单光镜片为半径1.0mm的圆,对于多焦点镜片为上下各为0.5mm,左右各为1.0mm的矩形。 将标称棱镜度分解为水平和垂直分量。 若棱镜度为:A△θ 水平分量:Px=Acos θ 垂直分量:Py=Asinθ

24 二、判断 对于无设计棱镜度的镜片,可在焦度计上定中心,再在坐标图上找出光学中心与设计基准点的偏差。
光学中心允差=1+0.25/F 进行考核。 1mm为测量半径,棱镜允差为0.25△,F为顶焦度(D)

25 二、判断 光学中心与棱镜度的允许偏差(国标)

26 三、注意事项 棱镜处方的常用标记方法: 360度法 四个基本向度联合的标记法 如标记法不同,通过计算换算成统一

27 第三节、测量双光镜的子片顶焦度和子片高度互差
一、定义 二、子镜片顶焦度的测量 三、子镜片顶点高度互差的测量

28 一、定义 1、子镜片:利用胶合或融合的方法添加在主镜片上的附加镜片,或在主镜片上根据配镜要求具有不同屈光力的附加曲面。 2、子镜片顶点:子镜片上边界曲线之水平切线的切点,若上边界为直线,则该直线之中点为顶点。

29 二、子镜片顶焦度的测量 (一)测量步骤 1、选择检测合格的焦度计,做好准备。 2、把镜片放置合适,使子镜片的基准点在中心位置,测定子镜片的顶焦度。 3、测量双光镜的主镜片顶焦度。 4、镜片的附加顶焦度等于子镜片顶焦度减去主镜片顶焦度。

30 (二)双光镜子片的顶焦度偏差 子镜片顶焦度附加度数测量 偏差=实际值-处方加光度 国家标准≤0.12D

31 三、子镜片顶点高度互差测量 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直尺或游标卡尺、标记笔 2、测量步骤: (1)依据基准线法或方框法,确定两镜圈几何中心。
(2)分别过左右两子镜片顶点做镜圈几何中心连线的垂直线。

32 (3)用直尺或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两子镜片顶点到镜圈几何中心连线的距离。 (4)两距离之差即为子镜片顶点高度互差。

33 子镜片顶点高度互差 国家标准 子镜片顶点位于主片几何中心下方2.5~5mm 子镜片顶点垂直方向互差≤1mm

34 练习1 配镜处方:OD:-5.00DS,OS:-5.75DS-1.00DC×45;PD=60mm,实测其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为62.5mm,光学中心垂直互差为1.2mm,这副眼镜的光学中心水平互差及光学中心垂直互差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35 练习2 一副双光眼镜,装配后测得子镜片顶点高度互差为2mm,此眼镜子镜片顶点高度互差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不符合

36 第四节 、外观检查 (一)装配质量 (二)配装眼镜的外观质量和整形要求

37 (一)装配质量 1、正顶焦度镜片配装割边后的边缘厚度应不小于1.2mm 2、配装眼镜镜片与镜圈的几何形状应基本相似且左右对齐,装配后不松动,无明显隙缝。 3、双光眼镜两子镜片的几何形状应左右对称,直径互差不得大于0.5mm

38 4、金属框架眼镜锁接管的间隙不得大于0.5mm 5、配装眼镜的外观应无崩边、焦损、翻边、扭曲、钳痕、镀(涂)层剥落及明显擦痕 6、配装眼镜不允许螺纹滑牙及零件缺损 7、配装眼镜无割边引起的严重不均匀的应力存在   

39 (二)配装眼镜的外观质量和整形要求 1、配装眼镜的外观质量: 镜架的表面要求光洁:重点看镜腿中部和镜圈庄头部分。
外表面允许有直径0.5mm的坑3~5个。 焊点光洁。 无异突毛刺。 左右镜圈尺寸基本一致。

40 2、整形要求 配装眼镜左、右两镜面应保持相对平整。 配装眼镜左、右两托叶应对称。 配装眼镜左、右两镜腿外张角为80°-95°,并左右对称。
两镜腿张开平放或倒伏均保持平整,镜架不可扭曲。 左右镜腿倾斜度互差不大于2.5° 。

41 3、色泽要求 变色眼镜的左右镜片的基色应一致。 变色眼镜的左右两镜片的变色性能基本一致。

42 4、镜片表面质量和内在疵病 在以基准点为中心,直径30mm的区域内不能存有影响视力的霍光、螺旋形等内在的缺陷。
镜片表面应光洁、透视清晰,表面不允许有橘皮和霉斑。

43


Download ppt "项目十 配装眼镜的检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