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金觀濤的理論 -- 工業革命為何沒發生在中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金觀濤的理論 -- 工業革命為何沒發生在中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金觀濤的理論 -- 工業革命為何沒發生在中國?
金觀濤的理論 -- 工業革命為何沒發生在中國?

2 工業時代的特徵 科學的發展 工廠的興起 資本主義 科學理論在實驗有效後,將轉化為工業產品。
由於工廠需要工人,並以金錢吸引人口向都市集中,城市興起 標準化、專精化、同步化、集中化、大量化 資本主義 金錢代替土地成為最重要的資本,這造成了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

3 工業革命 起源 演變 17 世紀初,起源於荷蘭、英國的一個變化,導至社會由農業社會進入到工業社會階段。
後來演變出科學高度發展與列強向殖民地侵略等現象。 中國是被侵略的大國,從此爭扎了兩個世紀。

4 李約瑟問題 (1) 中國在 16 世紀經濟高度發展 造紙、火藥、指南針等工具都是中國發明的 為何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
這個問題被稱為李約瑟問題

5 李約瑟問題 (2) 問題不在於中國為何沒發展出工業革命 問題在於荷蘭與英國為何會發展出工業革命

6 李約瑟問題的拆解 問題1. 科學與工業 問題2. 社會結構 問題3. 政治制度 為何中國沒有發展出導至工業革命的科學文化
為何西方會發展出的科學文化,並應用在工業生產上 問題2. 社會結構 為何中國沒有發展出以金錢為核心的資本主義社會 問題3. 政治制度 為何中國沒有發展出以議會為核心的民主政治

7 問題1. 科學與工業 中國 英國 為何中國發展出火藥後卻無法做出強大的武器? 為何中國發展造紙卻無法刺激科學發展? 為何英國的武器如此強大?
為何英國的科學發展如此快速?

8 解答1. 科學與工業 中國 英國 沒有建立科學實驗的文化,甚至刻意壓制儒家以外的文化,求國家的穩定。
建立了科學實驗的文化(ex:牛頓),並用以驗證理論的正確與否。 成功的將科學轉化為工業(ex:瓦特、愛迪生),造成了工業革命。

9 理論與實驗相互促進論 實驗 理論 來源:金觀濤, 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

10 科學與工業相互促進論 學術界 科學 理論 實驗 產業界 工業 技術 實作 來源:由金觀濤的理論延伸而來

11 國家科技發展論 國家、政治、社會、文化、教育 (體制) 學術界 理論 實驗 科學 產業界 工業 技術 實作 科技實力
來源:由金觀濤的理論延伸而來

12 問題2. 社會結構 中國 中國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形態不利於工業革命的產生 英國 英國難道原來就不是農業社會嗎?

13 解答2. 社會結構 英國 經過清教徒革命、光榮革命、圈地運動後已經排除了原先農業社會的障礙
英國社會開始可以有效運用資本,結合科學文化,使得工業快速發展。

14 問題3. 政治制度 中國 壓制儒家以外思想,刻意造成小農經濟,以免政治動蕩。 同時也壓制了科學思想與科學實驗 沒有資本足以成為工業的動力。

15 解答3. 政治制度 英國 經過清教徒革命、光榮革命、皇室成為象徵性的虛位,權力轉由議會掌握
議會與資本社會結合,造成金錢的有效利用,使工廠興起,工業取代農業

16 李約瑟問題的解答 (1) 中國 在科學與工業、政治與社會結構上不利科學發展的條件未能排除。

17 李約瑟問題的解答 (2) 英國 牛頓等科學社群發展出科學文化 瓦特、愛迪生等科學社群建立的科學與工業的連繫
清教徒革命、光榮革命排除了政治上的障礙 清教徒革命、光榮革命與圈地運動等排除了社會結構的障礙

18 李約瑟問題的解答 (3) 工業社會的要件 教育文化 經濟結構 政治制度 要建立科學的文化 要建立科學與工業的相互促進體系
資本要能有效流通,以促進工廠的建立,並使生產與行銷得以循環,工業經濟才能生生不息。 政治制度 要促進科學的工業化,並使資本有效流通。

19 國家發展理論 金錢 政治界 人才 知識 補助 稅收 教育 人才 學術界 產業界 理論、實驗 技術、產品 來源:由金觀濤的理論二度延伸而來

20 台灣目前科技發展的問題 政治界 補助 稅收 教育 人才 學術界 產業界 技術 理論 法律觀點 防敝重於興利 補助金額縮減當中
補助給假性論文型學者 沒補助給真正能力強者 政治界 跨國企業抬頭 稅收不足 補助 稅收 教育 人才 學生無法為產業界所用 學術界 產業界 技術 理論 重研究輕教學 偏重智育與記憶 技職體系高教化 理工觀點 重視利潤 創業風氣衰退中 理論與技術間不易交流

21 台灣發展目前的趨勢 ? ? ? ? 政治界 補助 稅收 教育 人才 學術界 產業界 技術 理論 法律觀點 防敝重於興利 跨國企業抬頭,
稅收不足 補助金額縮減當中 補助 稅收 教育 人才 學費調高 生產外移 教育部開始注重 1. 產學合作 (開放兼職) 2. 職前教育 (最後一哩) ? ? ? 學術界 產業界 技術 理論 重研究輕教學 偏重智育與記憶 技職體系高教化 ? 理工觀點,重視利潤 創業風氣盛 技職司開始注重技術升等

22 資訊時代

23 資訊時代的特徵 電腦的發展 電子資訊工業的興起 知識主導 成為知識建立、管理、分享的最佳媒介 大量被使用在工業生產上。
由於知識溝通分享後價值更大,使具有密集知識溝通的科學園區因而興起 電子化、位元化、網路化 知識主導 知識成為金錢之外的強大主導力量。

24 資訊革命 1950 年代電腦發明開始 1990 年代網路發明後更加速資訊的流通
結合生物 DNA/RNA/Protein,資訊可能進一步進入人體。

25 CODE 問題 The Computer Organization Developing and Evolving Problem.
甚麼樣的組織,才能在資訊時代中有效發展呢?

26 CODE 問題的拆解 學術與產業 社會結構 政治制度 教育? 理論? 實驗? 學術如何轉化為產業 ? 資本流通  知識流通 ?
工廠  研發中心  科學園區? 政治制度 資金有效流通  知識有效流通 ? 議會政治  媒體政治 ?

27 參考文獻 Alvin Toffler (艾文、托佛勒) 金觀濤 黃仁宇 第三波 再造新文明 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 興盛與危機 開放中的變遷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


Download ppt "金觀濤的理論 -- 工業革命為何沒發生在中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