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十門分別 長行 數 相 次第 訓詞 修習 結頌 差別 相攝 所治 勝利 抉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十門分別 長行 數 相 次第 訓詞 修習 結頌 差別 相攝 所治 勝利 抉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門分別 長行 次第 訓詞 修習 結頌 差別 相攝 所治 勝利 抉擇

2 六種最勝 四句分別 「相」是菩薩行六波羅蜜多時所顯現的相貌

3    乙、相     一、六種最勝  此六種相云何可見?由六種最勝故:一、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為所依故。二、由事最勝,謂具足現行故。三、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四、由方便善巧最勝,謂無分別智所攝受故。五、由迴向最勝,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故。六、由清淨最勝,謂煩惱所知二障無障所集起故。

4 一、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為所依故 菩薩修習波羅蜜多,是以大菩提心為所依的;離開上求下化的無上菩提心,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都不是波羅蜜多

5 二、由事最勝,謂具足現行故 事:因緣和合所生的依他起法 菩薩表現在行動上: 施:自己的身心,外所擁有的資財,一切一切都能施捨
戒: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 進:被甲精進、加行精進、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 禪:安住靜慮、引發靜慮、成所作事精進 慧:加行無分別慧、根本無分別慧、無分別後得慧

6 三、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
處:處所 菩薩行六波羅蜜多是為了給一切有情安樂利益 一切有情: 卵、胎、濕生、化生 有色:欲界(卵、胎、濕生、化生)、色界(化生) 無色:無色界天(化生) 有想:有第六識的活動(卵、胎、濕生、化生) 欲界+有第六識的活動:散亂心的欲界有情 無想:滅去第六識的活動(化生) 非有想非無想(無色界頂天,化生)

7 四、由方便善巧最勝,謂無分別智所攝受故 「方便」:是所採取的行動,即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善巧」是智慧
菩薩布施時,不見有施者、受者及布施的財物,三輪體空。是以「無所得為方便」 六波羅蜜多中,般若(無所得智)是智慧,要以無分別智領導前五度。因為能真實巧用無所得空,才能動搖我們的執著煩惱,才能出離生死大苦,成就萬行,圓成佛果 《大智度論》卷34〈1 序品〉:「又以五波羅蜜離般若,不得波羅蜜名字;五波羅蜜如盲,般若波羅蜜如眼;五波羅蜜如坏瓶盛水,般若波羅蜜如盛熟瓶;五波羅蜜如鳥無兩翼,般若波羅蜜如有翼之鳥。」(CBETA, T25, no. 1509, p. 314, b12-16)

8 五、由迴向最勝,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故 迴向:迴轉我們原來向於世的心願,轉向出世間的善願;又以自己所修行的善法功德,迴轉施與眾生,成就佛道 菩薩行六波羅蜜多,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不是迴向人天善果,也不是迴向二乘小果

9 六、由清淨最勝,謂煩惱所知二障無障所集起故
「清淨最勝」是從佛的果位上說 成佛時,解脫煩惱障、所知 聲聞、辟支佛唯伏斷煩惱障

10 六種最勝 四句分別

11     二、四句分別  若施是波羅蜜多耶,設波羅蜜多是施耶?有施非波羅蜜多,應作四句。如於其施,如是於餘波羅蜜多,亦作四句,如應當知。

12 四句分別 四句:第一句為單純肯定,第二句為單純否定,第三句為複合肯定,第四句為複合否定,這是用來抉擇道理真偽的方法
波羅蜜多:或譯為「度」,是到彼岸,有完成義 是布施,非波羅蜜多,是離六種最勝的布施 是波羅蜜多,非布施,這是依六種最勝所行的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是布施亦是波羅蜜多,是依六種最勝所行的布施 非布施亦非波羅蜜多,凡是離六種最勝所行的其餘戒、忍、進、禪、慧

13 十門分別 長行 次第 訓詞 修習 結頌 差別 相攝 所治 勝利 抉擇

14    丙、次第  何因緣故如是六種波羅蜜多此次第說?謂前波羅蜜多隨順生後波羅蜜多故。

15 依順生次第說 必先不著財位者,才能恬靜淡泊,淨守尸羅(戒);必能嚴護尸羅,面對一切違逆境界才能安忍;能安忍眾苦,才能精進不息;因為能精進,才能專注一趣令心得定;因為心得定,才能如實遍知諸法實相 施能順生戒,戒順生忍,忍順生精進,精進順生靜慮,靜慮順生般若,故作如是次第

16 後後令前前清淨 前前粗,後後細,後後能持,令前前清淨 由持戒故,施得清淨;由安忍故,戒得清淨;由精進故,忍得清淨;由靜慮故,精進得清淨;由般若故,靜慮清淨

17 十門分別 長行 次第 訓詞 修習 結頌 差別 相攝 所治 勝利 抉擇

18    丁、訓詞  復次,此諸波羅蜜多訓釋名言,云何可見?於諸世間、聲聞、獨覺施等善根最為殊勝,能到彼岸,是故通稱波羅蜜多。又能破裂慳吝、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故名為施;又能息滅惡戒、惡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為戒;又能滅盡忿怒、怨讎,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又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故名靜慮;又能除遣一切見趣、諸邪惡慧,及能真實品別知法,故名為慧。

19 於諸世間、聲聞、獨覺施等善根最為殊勝,能到彼岸,是故通稱波羅蜜多
訓釋:解釋名詞 波羅蜜多解為到彼岸,但到彼岸指什麼呢?小乘也可證得涅槃,而他們所修的施等,卻不能稱為波羅蜜多 本論的解說:「世間」是凡夫,「聲聞、獨覺」是小乘。凡夫小乘所修的「施等善根」都很微劣,菩薩所修的「最為殊勝」,能超過他們,到大乘果的「彼岸」;因此大乘六度「通稱波羅蜜多」

20 又能破裂慳吝、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故名為施
能離:慳吝、貧窮 慳吝是因,貧窮是果;因中行施,能破慳吝,得果時能破貧窮 能得:大財位等福德資糧 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知受用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

21 又能息滅惡戒、惡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為戒
能離:惡戒、惡趣 惡戒是因,生惡趣是果 惡戒包括:非因計因的邪戒,及不持一切善戒 能得:善趣、等持 善趣:生在人天受用可愛果報 等持:心一境性。持戒者心無裡無悔安樂,能幫助定的成就

22 又能滅盡忿怒、怨讎,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
能離:忿怒、怨讎 忿怒是不能忍辱,是因;怨讎是忿怒引的果 能得:善住自他安隱 自無惱恚,善住安隱,不損惱他,令他安隱 安隱:無動擾

23 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
能離:懈怠、惡不善法 懈怠:於善修、惡品斷懶惰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 是應修應斷而不做是因;惡不善法是果 能得:無量善法,令其增長 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廣

24 又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故名靜慮
能離:所有散動 貪欲、瞋恚、惛沉睡眠、掉舉惡作、疑 能得:內心安住一境

25 又能除遣一切見趣、諸邪惡慧,及能真實品別知法,故名為慧
能離:一切見趣、諸邪惡慧 見趣(不合道理而有力量的執著)是因,邪惡慧是果 能得:真實品別知法 真實知法(知真實法):如一切法真實相去認識,是空的智慧,即佛的如理智 品別知法(知品別法):能知一切緣起法的相貌,是有的智慧,即佛的如量智


Download ppt "十門分別 長行 數 相 次第 訓詞 修習 結頌 差別 相攝 所治 勝利 抉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