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節 全球化的意義與成因 第二節 全球化的影響 第三節 在地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節 全球化的意義與成因 第二節 全球化的影響 第三節 在地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節 全球化的意義與成因 第二節 全球化的影響 第三節 在地化
第10章 全球化時代 第一節 全球化的意義與成因 第二節 全球化的影響 第三節 在地化

2 第一節 全球化的意義與成因 一、全球化的意義 二、全球化的成因—運輸與資訊的革新

3 地球村 1960年加拿大學者馬歇爾‧麥克路漢(Marshall Mcluhan)首先採用「地球村」(global village)這一名詞來說明因運輸革新導致人類活動的範圍逐漸擴展到全球,整個地球空間就縮小有如一個小村莊。

4 運輸革新示意圖

5 無疆界市場 政府的經濟角色淡化,市場充斥跨國公司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世界各地人類的生活逐漸同質,讓世界看起來很類似,這就是「無疆界市場」或「無國界的世界」。

6 全球化的意義 現代的世界是由許多國家、地方與團體組織,透過綿密的聯繫所組成,某一地區的某種活動,或發生的某一事件、所做的某種決定,往往會經由某種聯繫管道影響到地球其他地方的個人、團體或國家,這種過程或現象,我們就稱為全球化(globalization)。

7 全球化的意涵 強調空間範圍的逐漸擴大,特別是以全球空間做為人類活動的範圍。 同一空間範圍中,人類活動的相互影響與相互依賴。

8 全球化→在地化 全球化現象並非均質地發生在世界各個角落,個別地區反應全球化所採取的方式也不盡然相同,因此而有不一樣的結果。
在這種觀點下,地理界線就扮演重要角色,個別地方可以考量自己的歷史傳承,選擇不一樣的方式來回應全球化,因此全球化潮流反而強化區域特色,進一步造就在地化(localization)現象。

9 全球化的成因 (一)運輸革新 (二)資訊革新

10 運輸革新 「運輸革新」是促成世界改變的主要因素之一。 運輸革新:人類因交通技術的演進,而促成旅運時間縮短以及運費下降的現象。
影響:現代人們的空間活動可以是以全球為範圍。

11 年橫越美國內陸所需之旅運時間

12 年紐約與舊金山電話費率的變動

13 某一英國家族的旅行範圍

14 資訊革新 資訊革新:通訊技術與電腦科技的整合發展造就了IT產業。 網際網路或衛星傳播而影響世界經濟,世界變成24小時無休眠的市場。
跨國公司的角色:因追求最低成本而將工廠分散在世界各地,因應市場需求與擴大生產效益而將服務委外辦理,讓資金、勞力與服務相互流通,造成區域間的互賴關係,也進一步影響各地的生活與文化。

15 全球網路資訊的流通

16 第二節 全球化的影響 一、核心與邊陲的世界 二、快速與慢速的世界 三、反全球化

17 核心與邊陲的世界 劃分方式:經濟發展程度差異。 經濟核心區:北美、西北歐與日本、紐澳為主的區域。 經濟邊陲區:大部分非洲與部分拉丁美洲國家。
全球不僅在區域間發展不均,在區域內亦是如此。

18 新經濟地圖—核心與邊陲(2000)

19 世界銀行對全球210個國家的分類

20 世界銀行對全球210個國家的分類

21 全球低於1美元生活水準在各區所占比例

22 快速與慢速的世界 全球化對世界各地的影響是不均質的,我們可以將全球大致分成: (一)快速變遷的世界(the fast world) (二)緩慢改變的世界(the slow world)

23 快速變遷的世界 位置:通常位於都會區內 特性: 1.交通便捷、通訊暢通、擁有高度物質享受的商品與娛樂 2.時間是重要的生產成本 3.準確的投資與精準規劃的生產或行銷活動是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步調 4.掌握變化的資訊 5.網際網路是必用的工具

24 緩慢改變的世界 指未加入上述資本運作的較落後地區。 還包括部分位在核心區國家內的傳統農村、貧民窟、工業老化區。 約占世界人口的85%。

25 全球網路的使用人口(2004)

26 全球化的影響 全球化現象是現今世界的發展潮流,便捷的運輸、高度發展的全球分工體系、即時通訊等促成愈來愈密集且複雜的互動互賴型態。
「這是個小世界,且愈來愈小」,「世界是平的,把握這個趨勢,在二十一世紀才有競爭力」等說明全球化現象讓每一個人都有成功機會!

27 全球化的問題 (一)促使某些區域沒落,造成大量的失業人口。 (二)大量外勞的引入,促使區域內產生文化與宗教的衝突。
(三)網際網路的便捷,促成個人或個別團體有更大的影響力與成功機會,但對於個人的權益或隱私的保障卻更少。

28 反全球化 全球化現象所帶來的問題,往往促成 1.經濟機會的不均等 2.加大貧富差距 3.政府因貿易自由化而調整國內保護政策
導引出人民抗議,產生反全球化運動。

29 歐盟制訂反傾銷條款抑制中國鞋類傾銷

30 南韓農民於香港抗議世貿會議(2005)

31 第三節 在地化 當全球經濟因通訊與運輸科技的革新而整合在一起的時候,地方可以直接和全球各地方相連繫,因此,「距離的消失」其實是「去偏遠化」的作用,讓地方可以接受來自遠方的信息,並且使地方特色也可影響遠方事務,終而促使地方躍上世界舞臺。 一、在地化的意義 二、全球化與在地化

32 在地化的意義 經濟全球化的觀點:跨國企業因應全球各地方的特殊性所採取的營運策略,蘊含以下三種層次: (一)跨國公司必須蒐集並充分明瞭子公司所在地方國家的具體條件,從而通過自身的努力調適以適應當地社會文化。 (二)利用當地特有的有利條件,以求獲得最大的區位競爭優勢,創造最大利潤。 (三)跨國公司要能充分利用當地人才,尊重當地文化制度與消費者,給予當地員工應有的尊重,而讓子公司徹底的「落地生根」,成為具備在地色彩的跨國子公司。

33 麥當勞的米漢堡

34 全球化帶來在地化 由於全球化現象,各種傳播媒體與全球行銷體系,可讓地方文化或地方產品風行全世界。
跨國公司亦可將其產品融入地方元素後,產生新穎的新產品,並將其產品行銷全世界。 例如:BenQ與故宮合作3C藝術品。

35 全球化與在地化 全世界是由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空間組成,每一個地方(空間)都不一樣,各有其特色。
在全球化潮流下,經由各種流動與聯結,有些地方特色減弱了,或融合轉變成新的地方特色,如此的地方特色都跟全球化有連結(透過全球化突顯其在地色彩)。

36 在地就是全球,全球也是在地 在全球網絡下,「在地就是全球」,「全球也是在地」。 影音分享平臺 YouTube

37 實例—花木蘭 迪士尼跨國公司將深具中國文化特徵的花木蘭故事融入其動畫情景中,製作成家戶皆曉的「花木蘭」動畫,以利行銷於華人市場,也是另一種層面的例子。

38 實例—原知.原味 以知名作家漁夫製作的「原知.原味」原住民神話故事動畫DVD,將臺灣在地原住民神話融入動畫製作中,並透過網路等全球化工具行銷到全世界。在逐漸趨向同質的動畫世界中(如普遍出現的迪士尼動畫)展現臺灣在地文化的特殊性,讓散居在世界每一角落的人民都能接觸到臺灣原住民文化。

39 全球化與在地化 因全球化,世界是愈來愈相似。 因在地化,世界也愈來愈多樣。


Download ppt "第一節 全球化的意義與成因 第二節 全球化的影響 第三節 在地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