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目錄 一、作者& 魯迅與賴和& 二、題解& 文本整理 覺悟下的犧牲& 字義比較 修辭 南國哀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目錄 一、作者& 魯迅與賴和& 二、題解& 文本整理 覺悟下的犧牲& 字義比較 修辭 南國哀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目錄 一、作者& 魯迅與賴和& 二、題解& 文本整理 覺悟下的犧牲& 字義比較 修辭 南國哀歌
圖片來源:

3 作 者

4 作者-1 1名號:賴和,原名賴河,號懶雲,筆名有甫三、安都生、 走街先、灰等。 2童年:傳統漢學的書房教育和日本殖民政府的公學校日文教育並重。

5 作者-2 3抗日:賴和歷經甲午戰爭及二次大戰,一生與臺灣的被殖民史相終始,積極投入抗日的文化、社會運動,自言「勇士當為義鬥爭」,抗日為其終生志業。

6 作者-3 4殊榮:因其「宣揚民族意識,反抗日閥橫暴的豐富文學著述」成為臺灣第一位入祀忠烈祠的臺灣作家。 5地位:臺灣新文學之父、彰化媽祖、臺灣的魯迅。

7 年表-1 宣統元年 就讀臺北醫學校 民國5年 返回彰化開設賴和醫院 民國7年 至福建廈門,服務於鼓浪嶼博愛醫院 民國8年 返臺,繼續在彰化行醫

8 年表-2 民國10年 加入文化協會,當選理事此後,積極投入抗日運動 民國12年 被殖民政府起訴,入獄兩個月

9 年表-3 民國30年 珍珠港事變後,因思想問題再度入獄,不久,因病釋放 民國32年 心臟病發去世

10 創作-1 1「漢民族意識強烈」為其人其文特色(堅持漢文寫作,未寫過一篇日文作品)。
2民國12年前,以舊詩作為創作形式。同年寫〈僧寮閒話〉、〈不幸之賣油炸燴的〉等對話體的白話小說。

11 創作-2 3民國14年,響應新文學運動,開始以白話文寫作。 4賴和作品具民族意識,多批判封建思想、習俗,充滿人道色彩,抗議不公不義。

12 創作-3 5作品缺失:因處於白話文草創期,文字有時略顯生硬。 6生前大力提攜文壇後進,如楊守愚、楊逵等。

13 賴和語錄 1勇士當為義鬥爭。 2生,便忍受得一切生的不幸。 3前進!向著面前不知終極的路上,不停地前進! 4但願天下無疾病,不懼餓死老醫生。

14 軼事 1賴和對貧困的病患不收費,病患遂常拿自種的地瓜來答謝他。 2若病患贈以雞蛋或雞隻等較貴重之物,賴和皆拒收。
3彰化人感其善行,尊稱他為「和仔仙」。 4賴和出殯之日,道旁有五百戶人家設案祭拜之。

15 圖片來源:

16 圖片來源:

17 魯迅與賴和-1 魯迅 賴和 姓名 本名周樟壽,字豫山後改名樹人,字豫才 本名賴癸河,一名賴河,號懶雲 籍貫 浙江紹興人 臺灣彰化人

18 魯迅與賴和-2 魯迅 賴和 稱號 新文學之父 臺灣新文學之父 彰化媽祖 臺灣魯迅 筆名 懶雲、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

19 魯迅與賴和-3 生於破落封建家庭。1920年赴日本留學﹐原在仙台習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以之改變國民精神
學經歷 生於破落封建家庭。1920年赴日本留學﹐原在仙台習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以之改變國民精神 幼年習漢文,舊文學根柢深厚,十六歲考進總督府醫學校,利用看病之餘,力行寫作

20 魯迅與賴和 魯迅 賴和 代表作品 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 著有〈鬥鬧熱〉、〈一桿「稱仔」〉等

21 魯迅與賴和-4 1918年,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 五四運動前後,參與《新青年》雜誌的編輯﹐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等。

22 魯迅與賴和-5 接收中國五四新文學運動對於文化、社會的影響力。 1921年加入臺灣文化協會,在臺灣民報上刊登其作品。
接收中國五四新文學運動對於文化、社會的影響力。 1921年加入臺灣文化協會,在臺灣民報上刊登其作品。 以小說、古詩、新詩及雜文為主,風格寫實。

23 題 解

24 一、出處-1 出處:《賴和小說集》 原載:1926年的臺灣民報& 賴和的第二篇小說,早期作品 第一篇小說為〈鬥鬧熱〉
淵源:法國安那托爾‧法郎士的 〈克拉格比〉,曾獲諾貝爾文 學獎→

25 臺灣民報 1923年由臺灣留學生在東京所創辦的報刊,後遷臺發行。1930年易名「臺灣新民報」。因鼓吹臺灣人意識,於1937年被迫廢止漢文版;1941年又被迫改版,稱「興南新聞」。1944年被日本人所創辦的御用報紙臺灣日日新報(今臺灣新生報的前身)所合併。&

26 出處-2 〈一桿「稱仔」〉後記:「這一幕悲劇,看過好久,每欲描寫出來,但一經回憶,總被悲哀填滿了腦袋,不能著筆。近日看到法朗士的〈克拉格比〉,才覺這樣事,不一定在未開的國裡,凡強權行使的地上,總會發生,遂不顧文字的陋劣,就寫出給文家批判。」

27 釋題(課本p5) 一桿「稱仔」 1「稱仔」是臺語,乃「秤」的意思 2可視為公正、客觀的象徵
3加上引號,借以反諷執法者的失衡失準、統治者的不公不義 圖片來源:

28 二林事件-1 1.彰化北斗郡下的二林等四庄的蔗農,一向受林本源製糖會社的壓搾剝削 2.1925年成立「二林蔗農組合」
3.同年10月對林本源製糖會社展開交涉,提出五項要求

29 二林事件-2 4.22日遠藤巡官率警官等大批人馬來強行刈取,並揮刀揚威,引起衝突。
5.23日警方檢舉蔗農組合幹部,約九十名,凌辱毒打。被送公判者有三十九人。 6.一審檢察官說是匪徒(抗日義軍)平定後第一大事件。

30 覺悟下的犧牲-1 牲,/唉,這是多麼難能!/他們誠 實的接受,/使這不用酬報的犧牲, /轉得有多大的光榮!
(一)覺悟下的犧牲,/覺悟地提供了犧 牲,/唉,這是多麼難能!/他們誠 實的接受,/使這不用酬報的犧牲, /轉得有多大的光榮! (二)弱者的哀求,/所得到的賞賜,/只 是橫逆、摧殘、壓迫,/弱者的勞力, /所得到的報酬,/就是嘲笑、謫罵、 詰責。

31 覺悟下的犧牲-2 (三)使我們汗有所流,/使我們血有處 滴,/這就是──強者們!/慈善同 情的發露,/憐憫惠賜的恩澤!
(四)哭聲與眼淚,比不得/激動的空氣、 瀉澗的流泉,/究竟亦終於無用。/ 風亦會靜、泉亦會乾,/雖說最後的 生命,/算來亦不值錢。

32 覺悟下的犧牲-3 (五)可是覺悟的犧牲,/本無須什麼報 酬,/失掉了不值錢的生命,/還有 什麼憂愁? (六)因為不值錢的東西,/所以能堅決地
拋去,/有如不堪駛的廢舫,/只當 做射擊的標誌。 (七)我們只是一塊行屍,/肥肥膩膩,留 待與/虎狼鷹犬充飢!

33 覺悟下的犧牲-4 (八)唉,這覺悟的犧牲!/多麼難能、多麼光 榮!/我聽到了這回消息,/忽充滿了滿 腹的憤怒不平,/無奈慘痛橫逆的環境,
/可不許盡情地痛哭一聲,/只背著那眼 睜睜的人們,/把我無男性眼淚偷滴! (九)唉,覺悟的犧牲!/覺悟地提供了犧牲,/ 我的弱者的鬥士們,/這是多麼難能!/ 這是多麼光榮!

34 鄉土文學 1定義: 以本地之風土人情為題材 而用方言俗語敘事者 2種類: 大陸鄉土(懷鄉文學):如朱西甯、司馬中原
   而用方言俗語敘事者 2種類: 大陸鄉土(懷鄉文學):如朱西甯、司馬中原 臺灣鄉土:如賴和、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

35 臺灣新文學-1 1背景:臺灣在日據時代的新文學運動。 2內在特質: a它是中國文學的支流。 b它是反帝制、反封建的文學。
c它是鄉土寫實性的文學。 3文化定位:屬於全民性的文學。

36 臺灣新文學 4寫作方式:寫實主義。 5表現工具:根據北平官話的白話文。 6寫作內容:既表現傳統民族文化,也具有堅強的本土性格。
7寫作技巧:以中國文學為基礎,吸收世界新思潮及近代文學表現手法。

37 文本整理 1地位:賴和抗議文學的代表作 2人物:秦得參、日警 3內容 4寓意 5評論

38 內容 1藉描述貧苦菜販秦得參的可悲身世,反映日治下臺灣農村破敗的景象。 2指控日警欺凌善良百姓的酷行。 3凸顯被壓迫人民不屈的反抗意志和奮鬥精神。

39 前情提要-1 秦得參出生於貧苦的農家,父親在他出生時便過世了。為了生活,他的母親只得改嫁,但後父與他們母子卻相處得不甚融洽。十八歲那年,得參結了婚,二十一歲時生了個兒子,

40 前情提要-2 但母親亦於同年去世,隔年他又得了個女兒。為了照顧孩子,他的妻子無法出門工作,家境越趨貧苦。偏偏得參又患了病,只能在家休養,直到年末,才能做些輕的工作。

41 段落大意 第一節  主人公在過年前想賣菜謀生,但缺少本錢;賴妻子回外家借來「一根金花」解決問題。

42 段落大意 第二節  主人公買回生菜,發覺缺少「一桿稱仔」,賴妻子向隔鄰借來一桿「新新的」稱仔。

43 段落大意 第三節  主人公為了準備過年,連續幾天把賺來的錢「一總花掉」。妻子擔心屆時沒錢贖回金花;主人公則相信年底前一定可以賺足贖回金花的錢。

44 段落大意 第四節  主人公因不願平白奉送警察生菜,觸怒了對方,被誣指為「稱仔不好」,而遭打斷擲棄;回家後妻子安慰他,賺來的錢已足夠買稱仔和贖金花。

45 段落大意 第五節  主人公被巡警送進衙門,法官以違反「度量衡規則」判罰三塊錢,主人公以沒錢為由,選擇坐牢三天。但妻子拿出贖金花的錢讓主人公出獄;主人公於是反過來用早上賺來的三塊錢(等於罰金的金額),給妻子贖回金花。

46 主人公在除夕夜感受到「人不像人」的悲哀,於是懷抱著最後的覺悟,殺警後自殺。
段落大意 第六節  主人公在除夕夜感受到「人不像人」的悲哀,於是懷抱著最後的覺悟,殺警後自殺。

47 餘韻 餘韻 文末寫著:「同時,市上亦盛傳著,一個夜巡的警吏,被殺在道上。」

48 寓意 寓意 魯迅:「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滅亡。對受壓迫凌辱的庶民來說,不外有兩條路,要麼等死,要麼反抗——即使付出生命。」

49 評論 1朱石峰:  貫穿於他的文學作品中的精神,是一種為地上的正義而奮鬥的精神。

50 評論 2林邊:  要了解日據下台灣新文學,當以了解賴和的文學為始,因為賴和可以說是一個先驅者,一個指引者。

51 評論 3楊雲萍: 他的作品,充滿著日據下台灣人的無限悲哀,和對日人的憤慨。

52 科 字義比較-1 名詞 法律、條目 例: 作奸犯科 類別 百科全書 經文 照本宣科 國劇中的動作、舉止 科白、插科打諢 動詞 處斷、處罰
只科罰汝三塊錢

53 氣象 字義比較-2 氣候 人的舉止、氣度 情況 景色 例: 黃州僻陋多雨,氣象昏昏也 眉宇間帶著威嚴氣象 明年家裡,總要換一換氣象才好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54 益 字義比較-3 動詞 增加 例: 延年益壽 幫助 出私金以益公賞 名詞 好處 滿招損,謙受益 利潤 糖的利益大 形容詞 有好處的
益友 、 益處 副詞 更加 精益求精

55 修辭 象徵 1臺人:奉公守法,竟落得觸法下 2日警:執法者,卻違法、亂法 3稱仔:可視為公正、客觀的象徵

56 修辭 對比:過年的歡樂/抗爭的悲壯 婉曲:她面上現著十分滿足、快樂的 樣子「歸到天國去了」/死去 借代:汝還未嘗到他「青草膏的滋
味」/嚴刑拷打,以結果代原因

57 雙關 雙關 1秦得參/真的慘(諧音雙關) 2該死的東西/表面上罵秦得參,實際上罵巡警,最後兩人同歸於盡(意義雙關)

58 飛白-1 「飛白」定義: 為了存真或逗趣,刻意把語言中的方言俚語、吃澀、錯別、以至行話、黑話,加以記錄或援用的,叫作「飛白」。

59 飛白-2 1一桿「稱仔」 2又得他母親的刻儉,漸積下些 錢來。 3聽說鎮上生菜的販路很好。

60 飛白-3 4沒有法子,只好教他妻到外家 走一遭。 5度量衡規紀。 6再過幾天,生意屢好。

61 飛白-4 7他就哀求他,替伊探查。 8看看尾衙到了尚找不到相應的 工作 9孩子們因明早要絕早起來開 正,各已睡下。

62 霧社事件-1 1<南國哀歌>為哀悼霧社事件而作 2霧社事件發生於1930年10月27日,賽德克族利用日人集中到公學校去看運動大會時,衝進會場,殺死一百三十六名日本人。

63 霧社事件-2 3臺灣總督石塚英藏立即發出「討伐」諭告,戰爭持續了兩個月之久,日軍以新式武器砲轟、飛機轟炸,甚至以毒瓦斯為武器 4霧社同胞約死了百分之五十八。

64 南國哀歌-1 所有的戰士已都死去,/只殘存些婦女小兒,/這天大的奇變,/誰敢說是起於一時?/人們最珍重莫如生命,/未嘗有人敢自看輕,/這一舉會使種族滅亡,/在他們當然早就看明,/但終於覺悟地走向滅亡,/這原因就不容妄測。/雖說他們野蠻無知?/看見鮮紅的血,/便忘卻一切歡躍狂喜,/但是這一番啊!/明明和往日出草有異。/在和他們同一境遇,/一樣呻吟於不幸的人們,/那些怕死偷生的一群,/在這次血祭壇上,/意外地竟得生存,/便說這卑怯的生命,/神所厭棄本無價值。

65 南國哀歌-2 但誰敢信這事實裡面,/就尋不出別的原因?/「一樣是歹命人!/趕快走下山去!」/這是什麼言語?/這有什麼含義?/這是如何地悲悽!/這是如何的決意!/是怨是讎?雖則不知,/是妄是愚?何須非議。/舉一族自愿同赴滅亡,/到最後亦無一人降志,/敢因為蠻性的遺留?/是怎樣生竟不如其死?/恍惚有這呼聲,這呼聲,/在無限空間發生響應,/一絲絲涼爽秋風,/忽又急疾地為它傳播,/好久已無聲響的雷,/也自隆隆地替它號令。

66 南國哀歌-3 兄弟們!來――來!/來和他們一拚!/憑我們有這一身,/我們有這雙腕,/休怕他毒氣、機關鎗!/休怕他飛機、爆裂彈!/來!和他們一拚!/兄弟們!/憑這一身!/憑這雙腕!/兄弟們到這樣時候,/還有我們生的樂趣?/生的糧食儘管豐富,/容得我們自由獵取?/已闢農場已築家室,/容得我們耕種居住?/刀鎗是生活上必需的器具,/現在我們有取得的自由無?/勞動總說是神聖之事,/就是牛也只能這樣驅使,/任打任踢也只自忍痛,/看我們現在,比狗還輸!

67 南國哀歌-4 我們婦女竟是消遣品,/隨他們任意侮弄蹂躪!/那一個兒童不天真可愛,/凶惡的他們忍相虐待,/數一數我們所受痛苦,/誰都會感到無限悲哀!/兄弟們來!/來!捨此一身和他一拚!/我們處在這樣環境,/只是偷生有什麼路用/眼前的幸福雖享不到,/也須為著子孫鬥爭。


Download ppt "目錄 一、作者& 魯迅與賴和& 二、題解& 文本整理 覺悟下的犧牲& 字義比較 修辭 南國哀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