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接 触 线
2
接 触 线 一、简介 二、技术标准 三、检修工艺及方法 (一)、检查 (二)、更换 (三)、调整 (四)、紧固 四、风险与控制
五、安全注意事项
3
一、简介 接触线是直接向电力机车提供电能的重要线索。其与受电弓滑板是以高速滑动摩擦方式直接参与弓网受流,完成电能传输。
1、接触线的主要技术条件 (1)抗拉强度高(2)电阻系数低(3)耐热性能好 (4)耐磨性能好(5)制造长度长
4
2、目前主要使用铜合金接触线 主要有CTHA-110型、CTHB-120型银铜合金接触线(也称为 AgCu110、AgCu120),MgCu-120型镁铜合金接触线(国外进口),SnCu-150型锡铜合金接触线(国内客专)。 3、我段接触线分布情况 AgCu120接触线:渝怀正线 MgCu110接触线:焦柳正线张怀段 MgCu120接触线:焦柳正线张石段 CT-85接触线:渝怀站线、沪昆站线 CT-110接触线:沪昆正线
5
二、技术标准 1、检修周期:一年 2、技术要求: (1)、容许载流量符合运能需要,应采用铜合金线材质。
(2)、张力和弛度标准值应符合安装曲线的规定。全补偿链形悬挂弛度允许误差为10%,弛度误差不足15mm者按15mm掌握。
6
(3)、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 160Km/h及以下区段标准值:直线区段200—300mm;曲线根据曲线半径不同在0—350mm之间。安全值:之字值≤400mm;拉出值≤450mm。限界值均为450mm。 160Km/h以上区段标准值:设计值。安全值:设计值±30mm。限界值同安全值。 (4)接触线高度: 标准值:区段的设计采用值。安全值:标准值±100mm。限界值:小于6500mm;任何情况下部不低于该区段允许的最低值。当隧道间距不大于1000m时,隧道内、外的接触线可取同一高度。
7
(5)、接触线坡度(工作支): 标准值:120Km/h及以下区段≤3‰;120—160Km/h区段≤2‰;200Km/h区段≤2‰,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 ;200—1250Km/h区段≤1‰;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 安全值:120Km/h及以下区段≤5‰;120—160Km/h区段≤4‰;其他通过标准值。 界限值:120Km/h及以下区段≤8‰;120—200Km/h区段≤5‰;200Km/h及以上区段同安全值。 160Km/h及以上区段,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停相等,相对该定位点东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10mm,但不得出现V字形。
8
(6)、接触线偏角(水平面内改变方向): 标准值:160Km/h及以下区段≤6°;160Km/h以上区段≤4°。 安全值:160Km/h及以下区段≤12°;160Km/h以上区段≤6°。 界限值:同安全值。 (7)、接触线磨耗及损伤 ①、接触线磨耗和损伤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电气补强线,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②、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电气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③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10mm,必要时加装吊弦。
9
(8)、一个锚段内接触线接头、补强和断股的总数量应符合下表规定(不包括分段、分相及下锚接头)。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米,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两个接头。
标准值 安全值 限界值 锚段长度在 800m及以下 800m以上 运行 速度 (km/h) 项目 v≤120 120<v≤160 v>160 3 4 2
10
注:250Km/h等级线路的评定标准比照200Km/h等级线路。
(9)、接触线硬点、弓网接触力的技术标准: 序号 160Km/h 等级线路 项目 硬点(g) 一跨内接触线高差 (mm) 1类 40 200 2 1 2类 3类 30 50 — 150 200Km/h 60 一、接触线平顺性指标 弓网接触力 离 线 1级 >200N或<40N 二、弓网受流性能指标 2级 >250N或≤0N 参考项目,不作评估 注:250Km/h等级线路的评定标准比照200Km/h等级线路。
11
三、检修工艺及方法 (一)、检查 1、检查接触线状态:无硬点、扭面、弧点、异常磨耗点和损伤(机械损伤和电气烧伤)。
12
2、检查受电弓动态包络线。 a--设计规定的受电弓横向摆动量 b--滑板拐点至受电弓诱导角端点的距离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示意图 a--设计规定的受电弓横向摆动量 b--滑板拐点至受电弓诱导角端点的距离 c--滑板拐点至受电弓中心线的距离 d = 2a+b e = a+b+c
13
3、检查接触线纵向布置是否有不允许的“∧”字坡 。
承力索 接触线 4、检查接触线磨耗是否超标。 5、检查接触线的接头距定位点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6、检查接触线上的线夹安装应垂直于接触线。 7、检查接触线工作高度、之字值、拉出值和跨中偏移值的大小。 8、检查接触线于其他线索及零部件的间距不小于200mm。
14
(二)、更换 1、接触线须更换的情况 接触线有严重损伤时需更换。 2、接触线相连接线夹须更换的情况 线夹有烧损、裂纹情况时更换该零部件。
15
3、接触线接头制作要领 (1)、使用对接线夹接续 接触线局部磨耗、损伤面积≥20%,将磨耗处导线切除,重新做接头接续: ①、在距接触线需切断部位两端合适位置安装接触线紧线器,用手搬葫芦通过钢丝套子与紧线器相连,摇动手搬葫芦紧接触线使接触线松弛。 ②、将接触线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切除,用锉刀将接触线两断头的端头打磨平。 ③、将线夹内壁及接触线与线夹接触载流部位进行清洗、打磨、涂中性凡士林。 ④、将接触线对接线夹带螺纹侧安在两断头侧,同时在接头线夹无螺纹侧安装附导线。两断头间距不大于1mm。
16
⑤、螺栓紧固顺序按先内后外,按左内—右内—左外—右外循序紧固,也就是将接头线夹的紧固对称由里往外,交替紧固至少3次,先紧固螺栓,再紧固螺母。
⑥、检查接触线接头安装牢固可靠后,缓慢松开手搬葫芦,确认接触线接头无异状,状态良好后,拆除紧线工具。 ⑦、再次紧固线夹各部螺母,检查两侧吊弦偏移并调整接触线高度,不符合要求时要按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17
(三)、调整 1、之字值、拉出值超标: (1)、限位定位器:将限位底座在定位管上水平调整至标准之字值、拉出值,再紧固限位底座。
(2)、管形定位器:将定位环在定位管或下部定位索上水平调整至标准之字值、拉出值,再紧固定位环。 2、跨中偏移值超标: 调整相邻两定位点拉出值,使跨中偏移值达标。
18
3 4 2 5 1 3#-4#跨中接触线偏移超标
19
3、接触线工作高度超标调整: (1)、调整定位点两端吊弦长短,使定位点接触线工作高度达标。 (2)、再依次调整其它吊弦长度,使接触线工作高度达标。 4、接触线坡度超标调整: 测量接触线工作高度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并计算出标准坡度值所处的最高点位置。从该点依次调整吊弦长度至最低点。 (1)、坡度大:沿顺最低点至最高点的距离; (2)、坡度小:缩短最低点至最高点的距离;
20
5、接触线平直度超标调整: (1)、局部硬点:利用直弯器将局部硬点消除。 (2)、普遍硬点:利用五轮式校线器重复地在接触线上滚动,直至连续硬点消除。 6、接触线扭面调整: 根据扭面的现象正确判断出接触线扭面的方向,再同时利用2个以上的扭面器将接触线扭面校正,使接触线线面垂直于轨面。 7、接触线与其他线索及零部件间距调整 (1)、将接触线与其他线索间距不足处可靠短接,保证两线等电位。 (2)、调整接触线与其他零部件间距至符合要求止。
21
(四)、紧固 使用扭矩扳手紧固至规定力矩。 接触线对接线夹螺栓紧固力矩为44N.m—56N.m
22
四、风险与控制 风险类型 原因分析 控制 弓网故障 1、之字值、拉出值和跨中偏移值超标。 2、接触线上安装的线夹偏斜造成打弓。
3、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有障碍物造成打弓。 1、调整之字值、拉出值和跨中偏移值。 2、调整接触线线面成垂直于轨面。 3、调整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相关参数; 断线事故 1、接触线断线 (1)、主导回路连接不良烧断线。 (2)、局部磨耗严重断线。 2、接头脱落断线 1、按要求检查电气连接线夹状态。 2、局部磨耗严重点切断重新接续。 3、定期检测接触线磨耗,加强接触线接续点的检查。
23
五、安全注意事项 (1)、V停作业时,要满足安全距离。 (2)、作业人员要确认线索的受力方向,并采取相应防弹出措施。
(3)、跨中偏移超标调整后,应复测相邻跨距的跨中偏移值。 (4)、检查受力工具的状态。 (5)、严格使用扭矩扳手按规定力矩紧固。 (6)、安装接触线对接线夹时,一定要确保对接线夹已完全嵌入两断头接触线沟槽内,并确认对接线夹锯齿面应是安装在断线本体上。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