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实验一 血清蛋白质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电泳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3. 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实验一 血清蛋白质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电泳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3. 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方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验一 血清蛋白质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2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电泳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3. 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方法。

3 二、实验原理 1. 电泳的基本原理 电泳 —— 是带电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 移动的现象。 电泳技术 —— 是利用电泳现象进行物质分离、 纯化及鉴定的技术。

4 电泳速度的方向: 电泳速度的大小: V =V = QEQE 6πR6πR ∝ Q R  – 正极正极 负极负极 F´F´F F = F´ 电场力 F=QE 摩擦力 F´= 6π  RV QE= 6π  RV

5 2. 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和等电点: 等电点 —— 即 pI ( isoelectric point ), 指氨基酸向两 个方向电离速度相等时的 pH 值。 COOH NH 3 + Pro COO – NH 3 + Pro COO – NH 2 Pro pH  pH  pI 碱性电离 酸性电离

6  当 pH=PI 时,所带电荷为 0 ,粒子是静止的;  当 pH>PI 时,进行酸性电离,释放氢离子,带负电, 运动方向是从负极向正极移动;  当 pH<PI 时,进行碱性电离,结合氢离子,带正电, 运动方向是从正极向负极移动;  当 pH 距离 PI 越远时,所带电量越多。 血清蛋白质的等电点为 4.8 ~ 7.5 ,均低于 8.6 ,因 此电泳时常采用 pH8.6 的缓冲液。此时,蛋白质解 离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7 3. 醋纤膜分离血清蛋白质的原理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作支持 物的一种电泳技术。 醋酸纤维素薄膜是纤维素的羟基乙酰化形成的纤维 素醋酸酯,具有均一的泡沫状结构,渗透性强,对 分子移动阻力小,用它做区带电泳的支持物,用样 量少,分离清晰,对染料无吸附作用,应用范围广, 快速简便, 且染色后的薄膜可用乙醇和冰醋酸溶液 浸泡透明,透明后的薄膜便于保存和定量分析,因 此目前被广泛用于血清蛋白、脂蛋白、血红蛋白、 糖蛋白、酶的分离和免疫电泳等方面。

8 醋纤膜分离血清蛋白质的方法 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作为支持介质,于薄膜一端加微 量血清,膜两端连接于缓冲液。电泳分离后再经染 色处理,可将血清蛋白质分成五条主要的区带,从 正极依次为清蛋白( Albumin) 、 α1- 球蛋白、 α2- 球 蛋白、 β- 球蛋白、 γ- 球蛋白。由于染料与蛋白质的 结合是与蛋白质的量成正比,可将各条带分别溶于 碱性溶液再进行比色测定,或用一定的有机溶剂是 薄膜透明化后直接用光密度扫描,从而计算出血清 蛋白质的含量。

9 三、主要试剂与器材:  试剂:血清 巴比妥缓冲液 染色液,漂洗液  器材:电泳仪,电泳槽 醋酸纤维素薄膜( 2×8cm ) 血清加样器

10 四、操作步骤: 1. 浸膜:将裁好的醋酸纤维素薄膜浸泡于缓冲液中, 充分浸透后用镊子取出(约 20min ,直到膜上没有 斑点,中间没有气泡为止)。 2. 点样:毛面向上,用点样器,在距膜一端约 1.5cm 处,点加 3~5μL 待分离血清。注意取样适量、均匀; 血清线位置适当,粗细均匀,不能有明显扩散现象。 1.5cm

11 3. 搭桥:首先将双层滤纸铺好,分别放置于电泳槽两 端,其下端要浸入缓冲液中。然后,将点好样的薄 膜光面向上平直地贴于电泳槽的支架上。注意桥的 方向,点样的一端位于负极,点样线不能搭在滤纸 上。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装置示意图

12 4. 电泳:红正黑负。 电流 2mA/cm 膜宽。 电泳时间约 40 ~ 50min 。 5. 染色:氨基黑 10B, 染色 1-2min. 6. 脱色: 2 个漂洗缸,装入漂洗液,依次漂去多 余染料,直到背景漂白为止。

13 五、结果与分析: 1. 定性观察:染色后的薄膜上可显现清楚的五条区带。 2. 定量测定:光密度仪扫描法,洗脱比色法

14 六、临床意义 根据电泳图谱,分析每条色带的前后位置、染色深浅及区带 宽窄等,可以判定血清蛋白质有无种类及含量的变化,进而 帮助诊断疾病。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在临床上常用 于分析血、尿等样品中的蛋白质,供临床上诊断肝、肾等疾 病参考。 1 、 M 蛋白(异常免疫球蛋白)血症:在 β- 球蛋白区、 γ- 球蛋白区或两者之 间,出现区带细而浓,有时呈波浪状,在光密度计扫描图上呈尖陡高峰 的 M 蛋白带。 2 、蛋白质缺乏症 3 、肾病 4 、急慢性炎症 5 、肝病:肝硬化出现 “β-γ 桥 ” 原发性肝癌在 Alb 与 α1- 球蛋白之间出现一小的区带,称为甲胎蛋白带

15 几种疾病的蛋白电泳变化

16 七、注意事项: 1. 点样时, 毛面向上, 要求样线粗细均匀,无明显 扩散现象。 2. 搭桥时, 光面向上, 点样端置于负极, 样线不能 接触滤纸。 3. 正确连接导线 ( 红色 — 正极,黑色 — 负极)。 4. 电泳过程中,严禁再取放薄膜。


Download ppt "实验一 血清蛋白质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电泳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3. 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