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八章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赵志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八章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赵志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赵志峰

2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战后两级世界格局的形成 雅尔塔体系以美、英、苏三国通过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
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蓝图: 积极方面是它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且表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实现合作; 同时,也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一次较量; 1945年,成立联合国是重要的标志。 美苏各国通过采取以下行动促使两级格局形成: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杜鲁门邀请,在美国富尔敦发表著名的“铁幕布演说”,即从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落下一道铁幕,区分出苏联的势力范围;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提交咨文,公开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是美国的主要敌人,宣称要“遏制”苏联的“扩张”,同苏联展开全面对抗,后来人们称之为“杜鲁门主义”; 1

3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复兴欧洲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西欧振兴经济,从政治和军事上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1949年4月,美、加、英、法、比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实际为遏制苏联的军事集团; 苏联在为反击,1947年7月到8月,先后同保、捷、匈、波、罗五国签订贸易协定,以帮助他们恢复和发展经济,这被西方称为以“马歇尔计划”相对抗的“莫洛托夫计划”; 1955年5月,苏、波、捷、匈等8国签订《华沙条约》,正式结成政治军事同盟。 注意: 双方都在扩张; 意识形态的差异; 在国内宣传方面,将对方妖魔化。 2

4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战后两极格局在初期的表现: 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 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
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战争; 在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的变化: 对抗中出现一定缓和,局部的危机与和平解决争端相互交错; 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苏南冲突、苏中关系恶化; 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60年代法国提出以“戴高乐主义”核心的对外政策,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都表明欧洲独立自主的倾向; 第三世界的崛起,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独立于两大阵营之外的新兴力量。 3

5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二、冷战后,各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 克林顿政府“参与和扩展”战略:
1993年,民主党人克林顿入主白宫,其提出美国外交建立在“三个支柱”的基础上,即经济安全,军事实力和民主原则; 构建“美国主导下的大国合作”的世界秩序; 调整地区战略部署,巩固北约和推动北约东扩,奉行对华接触战略; 把更多国家纳入到以美国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秩序框架之中; 政治上以扩大西方民主、普及西方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战略; 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国加入WTO,APEC领导人峰会。 小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 将恐怖主义作为首要威胁,“邪恶轴心”的提出; 强烈的单边主义,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全面禁止核实验条约》,单边对伊拉克动武; 坚持欧洲第一,但相对降低欧洲的中心地位,重视亚洲未来挑战。 4

6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欧盟 欧洲在当代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欧共体或欧盟的地位和作用;
欧盟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力量中心,并发挥独立的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模式表现出更大的活力和竞争力,欧洲的莱茵模式受到挑战。(后者是指:德国(还有瑞士、挪威、瑞典等国)所奉行的市场经济模式,与英美模式相比,欧洲的莱茵模式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强调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利用税收和福利政策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公正);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目前来看欧盟尚未构成一支独立的力量,更多还是作为美国最重要的伙伴行事。 5

7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日本 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对美“一边倒”的追随外交;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的“经济外交”; 第三阶段,70年代的“多边自主外交”,以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为基轴,借助中国抗衡苏联,努力消除东南亚的恐日情绪,加强同非洲国家的经贸关系; 第四阶段,80年代以来争做政治大国,以日、美同盟为轴心,立足亚太,积极确立日本在亚太的主导作用,坚持西方一员的基本立场,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积极扩大在国际社会尤其第三世界的影响,适度扩充军事力量,以“专守防卫”转向“攻势防卫”,在外交上,从政治大国目标出发构筑日本对外关系。 6

8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中国 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60年代联合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帝反修;
70年代基本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 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重大调整:确立了战争与和平的新观念,不同任何大国结盟,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制定全面开放的基本国策,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 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我们算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国又是小国; 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 在争取世界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 即使是变,也只能是变得更加开放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7


Download ppt "第八章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赵志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