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28 第二節、在理論上成立阿賴耶識 第一項、安立阿賴耶相 甲、三相
 第二節、在理論上成立阿賴耶識   第一項、安立阿賴耶相    甲、三相  如是已說阿賴耶識安立異門,安立此相云何可見?安立此相略有三種: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此中安立阿賴耶識自相者,謂依一切雜染品法所有熏習為彼生因,由能攝持種子相應。此中安立阿賴耶識因相者,謂即如是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於一切時與彼雜染品類諸法現前為因。此中安立阿賴耶識果相者,謂即依彼雜染品法無始時來所有熏習,阿賴耶識相續而生。

129 安立阿賴耶識自相: 阿賴耶識接受熏習,任持不失,名為相應
眼、耳、鼻、舌、身、意識 依一切雜染品法所有熏習 為彼一切法生因 末那識 阿賴耶識(心田)

130 阿賴耶識的因相 謂即如是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於一切時與彼雜染品類諸法現前為因──從能生現行說
種子現行分三類: 現受 生受 後受 一切時包括三類

131 阿賴耶識的果相 謂即依彼雜染品法無始時來所有熏習,阿賴耶識相續而生 ──從受熏持種說
從果相上說,可以知道阿賴耶識不是常恆住、不變異的,它是看前七識活動而接受熏習而相續改變的

132    乙、熏習  復次,何等名為熏習?熏習能詮,何為所詮?謂依彼法俱生俱滅,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是謂所詮。如苣勝中有華熏習,苣勝與華俱生俱滅,是諸苣勝帶能生彼香因而生。又如所立貪等行者,貪等熏習,依彼貪等俱生俱滅,此心帶彼生因而生。或多聞者,多聞熏習,依聞作意俱生俱滅,此心帶彼記因而生,由此熏習能攝持故,名持法者。阿賴耶識熏習道理,當知亦爾。

133 能詮:語言文字,即「熏習」二字 所詮:文字所表達的意涵 「熏習」意即:此法(阿賴耶識)與彼法(前六識,主要是第六識)一起在境界上活動,熏習在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受熏持種,有能生彼前六識的功能 譬喻:把苣(音巨)蕂──胡麻與花一起埋入土中待爛以後,將胡麻磨成油,就成為塗身的香油。胡麻沒有香氣,因與花和合而有了香氣,名為熏習。

134 貪行(心在境界上活動)者←→不淨觀 瞋行者←→慈悲觀 癡行者←→緣起觀 慢行者←→界差別觀 尋思行者←→數息觀 多聞熏習名持法者:
不淨的智慧 慈悲的智慧 緣起的智慧 界差別觀的智慧 尋思止息的智慧 煩惱:貪、瞋、癡、慢、疑 眼、耳、鼻、舌、身、意識 末那識 阿賴耶識(心田) 一切種子

135 阿賴耶識(心田) 熏習成眼、耳、鼻、舌、身、意識;貪、瞋、癡種子
   丙、本識與種子之同異  復次,阿賴耶識中諸雜染品法種子,為別異住?為無別異?非彼種子有別實物於此中住,亦非不異。然阿賴耶識如是而生,有能生彼功能差別,名一切種子識。 眼、耳、鼻、舌、身、意識;貪、瞋、癡; 末那識 阿賴耶識(心田) 熏習成眼、耳、鼻、舌、身、意識;貪、瞋、癡種子

136    丁、本識與染法更互為緣  復次,阿賴耶識與彼雜染諸法同時更互為因,云何可見?譬如明燈,焰炷生燒,同時更互。又如蘆束互相依持,同時不倒。應觀此中更互為因道理亦爾。如阿賴耶識為雜染諸法因,雜染諸法亦為阿賴耶識因,唯就如是安立因緣,所餘因緣不可得故。 雜染諸法就是前七識

137 染法 阿賴耶識在凡夫位是雜染藏,收藏前六識熏習的雜染法
因為我執(第七識執著阿賴耶識為我),雖然前六識亦作善法,或修禪定,所得果報唯屬生死流轉法,還是名為染法。 焰炷生燒:釋同時更互 蘆束:識、名、色

138    戊、本識與雜異諸法為因  云何熏習無異無雜,而能與彼有異有雜諸法為因?如眾纈(音協)具纈所纈衣,當纈之時,雖復未有異雜非一品類可得,入染器後,爾時衣上便有異雜非一品類染色絞絡文像顯現。  阿賴耶識亦復如是。異雜能熏之所熏習,於熏習時雖復未有異雜可得,果生染器現前已後,便有異雜無量品類諸法顯現。

139 纈: 將布放在雕花的木格上,以石灰塗不受色處,浸染料後,去掉石灰,就顯現出花色

140 己、大乘甚深緣起 一、二種緣起 如是緣起,於大乘中極細甚深。又若略說有二緣起:一者、分別自性緣起;二者、分別愛非愛緣起。
   己、大乘甚深緣起     一、二種緣起 如是緣起,於大乘中極細甚深。又若略說有二緣起:一者、分別自性緣起;二者、分別愛非愛緣起。 此中依止阿賴耶識諸法生起,是名分別自性緣起,以能分別種種自性為緣性故。 復有十二支緣起,是名分別愛非愛緣起,以於善趣惡趣能分別愛非愛種種自體為緣性故。

141 分別自性緣起:種子親生自法而不混亂 阿賴耶識 生理組織──色蘊,由各自種子現行 心理活動──各由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所自種子生現行 眼種子
耳種子…… 第六識種子 阿賴耶識

142 何以故? 這裡說的「分別」不是阿賴耶識有分別執著,而是指六、七二識的我執、法執熏習種子在阿賴耶識,當因緣和合生現行時,一一種子如其性質顯現,沒有紊亂

143 分別愛非愛緣起: 三惡道 人趣 天趣 阿賴耶識

144 何以故? 以分別自性為本,由貪、瞋煩惱發動善業、不善業,業力成熟時就得到三界五趣的果報。這果報有的是可愛的,有的不可愛

145 分別自性者,謂於分別有勢力故,或於分別有所須故,說名分別。即阿賴耶識能分別自性,以能分析一切有生雜染法性令差別故
《攝大乘論釋》卷2: 分別自性者,謂於分別有勢力故,或於分別有所須故,說名分別。即阿賴耶識能分別自性,以能分析一切有生雜染法性令差別故 分別愛非愛者,謂無明等十二支分,於能分析善趣、惡趣,若可欣樂、不可欣樂……種種自體差別生中為最勝緣。從阿賴耶識諸行等生時。由無明等勢力。令福非福不動等有差別故 (CBETA, T31, no. 1598, p. 388, c1-8)

146 二種緣起譬喻  於阿賴耶識中,若愚第一緣起,或有分別自性為因,或有分別宿作為因,或有分別自在變化為因,或有分別實我為因,或有分別無因無緣。若愚第二緣起,復有分別我為作者,我為受者。譬如眾多生盲士夫,未曾見象,復有以象說而示之。彼諸生盲,有觸象鼻,有觸其牙,有觸其耳,有觸其足,有觸其尾,有觸脊梁。諸有問言:象為何相?或有說言象如犁柄,或說如杵,或說如箕,或說如臼,或說如帚,或有說言象如石山。若不解了此二緣起,無明生盲亦復如是,或有計執自性為因,或有計執宿作為因,或有計執自在為因,或有計執實我為因,或有計執無因無緣;或有計執我為作者,我為受者。阿賴耶識自性、因性及果性等,如所不了象之自性。  又若略說,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其自性,能攝三界一切自體、一切趣等。

147 愚第一緣起 分別自性為因 分別宿作為因 分別自在變化為因 分別實我為因 分別無因無緣 不了諸法各由阿賴耶識種子生,故名「愚」
「分別」是不合道理的執著

148 自性為因──因中有果 數論師(又作「雨眾」)的執著 主張「自性」是一切法生起的「因」 《金七十論》卷: 自性次第生 大、我慢、十六
 主張「自性」是一切法生起的「因」 《金七十論》卷:   自性次第生  大、我慢、十六   十六內有五  從此生五大 (CBETA, T54, no. 2137, p. 1250, b28-29)  自性增長為「大」──智慧;「大」生「我執」;次慢生十六:五唯(色、聲、香、味、觸)、五知根(眼、耳、鼻、舌、皮 )、五作業根(語具──即口舌,及手、足、小便處、大便處)、及心平等根──了別的心,能了一切境界。 其中自性是實有不壞滅法;大等二十三諦從自性轉變而成,是無常有壞滅法。一切法從自性轉變生起,後變壞時,還歸結在自性中,自性是本有的,常住的,所以它能為萬有的本質因

149 宿作為因 尼乾子計。主張有情一切所受但從宿世罪惡所起,專修苦行,受苦既盡,宿因償已,即得解脫故。
《瑜伽》:今應問彼汝何所欲。現法方便所招之苦,為用宿作為因?為用現法方便為因?若用宿作為因者,汝先所說由勤精進吐舊業故,現在新業由不作因之所害故,如是於後不復有漏,不應道理。若用現法方便為因者,汝先所說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皆由宿作為因不應道理。 相似句: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

150 自在變化為因 古婆羅世教,及近世印度教等,執有大自在天能變能化,創生天地萬物,為有情父,作之主宰。 有餘復執大梵天等造生萬物,亦同此執。
原因:世間有情不遂所願時,推想有另外的力量在主導

151 實我為因 勝論師十句義中主張「實我」是一切法因。主張:一切唯是梵我的顯現,「我」就是萬有的本質。
《瑜伽師地論》卷八十八:「若計實我能有作用於愛非愛諸果業中得自在者,此我恆時欣樂厭苦,是故此我唯應生福不生非福。」(CBETA, T30, no. 1579, p. 800, b8-15)

152 無因無緣 即無因論者 執一切法皆是「無因無緣」而有的。烏鴉為什麼黑?自然是這樣的。

153 愚第二緣起 無明緣行,無明是緣起無自性,行也是緣起無自性;乃至生緣老死,生無自性,老死亦無自性。
若不了知十二有支唯是諸法互為緣生,業果相續如幻;別執有「我」在作業──作者;「我」在受果──受者。

154 唯識正道理:又若略說,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其自性,能攝三界一切自體,一切趣等。
阿賴耶識就是異熟識 阿賴耶識沒有常住不變的體性,以前七識熏習的種子作為它的體性 這些種子若是雜染法,就能生起欲界、色界、無色界;也能生起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五趣的有情。

155 二、種子 此中五頌: 外、內。不明了。於二唯世俗、勝義。諸種子當知有六種: 剎那滅、俱有,恆隨轉應知、決定、待眾緣、唯能引自果。
    二、種子  此中五頌:  外、內。不明了。於二唯世俗、勝義。諸種子當知有六種:  剎那滅、俱有,恆隨轉應知、決定、待眾緣、唯能引自果。  堅、無記、可熏、與能熏相應:所熏非異此,是為熏習相。  六識無相應,三差別相違,二念不俱有,類例餘成失。  此外內種子,能生、引應知,枯喪由能引,任運後滅故。

156 外、內,不明了。於二唯世俗、勝義。諸種子當知有六種:
種子分內種與外種。 依善、惡、無記分,種子屬於無記性,故云「不明了」。 此內、外二種安立有世俗種子、勝義種子。外種唯依世俗立,內種依勝義立。 世間真實名世俗諦,世間咸謂外種是實種子故。聖智所行真實名勝義諦,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聖智證故 外種是依識所變現而假立的,所以屬於世俗;內種即萬法的真因緣性,屬於勝義

157 剎那滅、俱有,恆隨轉應知、決定、待眾緣、唯能引自果。
剎那滅:能生性的種子生起的一剎那──最短促的時間,隨即壞滅;無常生滅法,才是種子 俱有:種子與果俱時而有,然非滅已,乃生現果,已滅無有,無功能故 恆隨轉:種子未得果、未對治時,彼生果功能性恆隨逐於阿賴耶識 決定:善的功能唯生善的現行,惡的功能唯生惡的現行,無記功能唯生無記的現行 待眾緣:要由善惡業熏發才生起現行 唯能引自果:如阿賴耶識種子唯能引生阿賴耶識,如稻穀等唯能引生稻穀等果。此顯種果生義

158 堅、無記、可熏、與能熏相應:所熏非異此,是為熏習相──受熏相
堅:常相續 無記 可熏──可以受熏,也就是無常相 與能熏相應

159 六識無相應,三差別相違,二念不俱有,類例餘成失。
這是解釋前六識不能受熏持種的理由 「六識無相應」,即六識不符合「能受熏」──堅、無記、可熏、與能熏相應的四個條件

160 依止耳根、聲境,生耳識 與耳識合作的作意、觸、受、想、思 依止眼根、色境, 生眼識 與眼識合作的作意、 觸、受、想、思
依止鼻根、香境,生鼻識 與耳識合作的作意、觸、受、想、思 末那→ 阿賴耶識→ 末那→ 阿賴耶識→ 末那→ 阿賴耶識→

161 三差別相違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在境界上活動時: 各依自己的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各取自己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 各有自己合作的心所法,此處舉作意

162 二念不俱有──不能俱生俱滅,不符熏習的條件
第一念 第二念 第三念 第四念 ………… 眼識→ 意識→ 耳識→ 深度睡眠 末那→ 阿賴耶識→ 末那→ 阿賴耶識→ 末那→ 阿賴耶識→ 末那→ 阿賴耶識→ 末那→ 阿賴耶識→

163 類例餘成失 一類學者主張:同類可以受熏,如:眼根、眼識、色境同屬一類,彼此可以受熏
→眼根、色境是物質;眼識是心法;色、心可以互熏,又都各為能熏與所熏 →色法能生心法(心王、心所);心、心所能生色法 →淨識和染識互生

164 此外內種子,能生、引應知,枯喪由能引,任運後滅故。
能生:生因者,生起現在的生命 能引:引因者,在生命體結束以後還殘有餘骸 枯:花草樹木;喪:有情類

165 別以二偈說熏習的因果 為顯內種非如外種,復說二頌: 外或無熏習,非內種應知;聞等熏習無,果生非道理。
 外或無熏習,非內種應知;聞等熏習無,果生非道理。  作不作失得,過故成相違;外種內為緣,由依彼熏習。

166 三、四緣料簡 復次,其餘轉識普於一切自體諸趣,應知說名能受用者,如《中邊分別論》中說伽陀曰:
    三、四緣料簡  復次,其餘轉識普於一切自體諸趣,應知說名能受用者,如《中邊分別論》中說伽陀曰:  一則名緣識,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別、推心法。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如《阿毗達磨大乘經》中說伽陀曰:  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

167 四緣: 因緣,即種子 所緣緣,即所緣境 增上緣(根,及一切助成的條件) 等無間緣 料簡:用四法來揀擇緣起道理

168 《中邊分別論》中說伽陀曰: 一則名緣識,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別、推、心法。
緣識:因識,即阿賴耶識 前七識依止阿賴耶識的種子而生起,名轉識 受者:轉識就是受者 能受用:受蘊 分別:想蘊     皆屬心所法 推:行蘊

169 諸趣自體 即色蘊 能受用 (受蘊) 緣  識 (因識) 轉識 前七識 分 別 (想蘊) (行蘊)

170 《阿毗達磨大乘經》中說伽陀曰: 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
諸法:特別指轉識 究實說,一切法包括了 根身(有情的生命體): 生理組織 心、心所──這是一切法生起的根源 器界(賴以生存的環境) 種子

171 若於第一緣起中,如是二識互為因緣,於第二緣起中復是何緣?是增上緣。
分別自性緣起中,阿賴耶識種子生轉識;轉識又熏習阿賴耶識;彼此互作因緣 分別愛非愛緣起中,造作感人天的善業、造作感三惡道的惡業;業幫助種子現行;業對種子能現行來說,是增上緣

172 如是六識幾緣所生?增上,所緣,等無間緣。
眼識生起需要 種子緣,即因緣;此略未說 眼根,即增上緣; 所認識的境界,即所緣緣; 前一念眼識滅去,讓第二念眼識能生起,名為等無間緣 其餘諸識類推

173 如是三種緣起:謂窮生死、愛非愛趣,及能受用;具有四緣。
窮生死,即阿賴耶識,即分別自性緣起,是長期生死 愛非愛趣,即分別愛非愛緣起,是一期生死 能受用:轉識依根而受用境界,剎那生死 三種緣起都各有因緣、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


Download ppt ""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