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

2 第一节 国际分工基本内容 第二节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 第四节 新国际贸易理论

3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基本内容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与作用 1、国际分工的含义 指世界各国生产货物与服务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
一国生产力的发展,首先产生了国内的社会分工,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当一国的生产发展,有部分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交换,就形成国际分工。 2、国际分工的作用 1)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2)可以产生专业化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对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源有效配置有明显促进作用。

4 二、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这一阶段,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生产不发达,所以只存在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11世纪欧洲城市兴起,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上期的“地理大发现”和殖民地开拓,开拓了市场,促进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资本进入原始积累时期。

5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国际分工进入形成阶段。
萌芽阶段表现为:西欧殖民主义者强制性地对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进行掠夺,从这些地方为本国输送自己不能生产的农作物,并扩大本国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国际分工进入形成阶段。 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等建立了大机器工业和现代化工厂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促成国际分工的形成。

6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次大战)
 这一时期出现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了机械、电气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油、汽车、电力等工业的建立,交通运输工具也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苏伊士运河(1869)和巴拿马运河(1913)的建成,海底电缆的出现,都大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这一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过去,亚、非、拉美国家只被卷入国际商品流通,而现在则被拉入世界资本主义生产,从而使宗主国同殖民地、工业品生产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形成了国际分工新体系。

7 (四)二战后国际分工的特点 1.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2.产业内部分工逐步增强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形式发生变化 4.区域性经济组织内部分工加强 5.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发展

8 垂直型国际分工 它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这种分工的特点是,发展中国家资源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品进行不等价交换。 水平型国际分工 指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它有专业化与规模经济的特点。一般也体现为产业内贸易。

9 混合型国际分工 指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包括一国(主要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分工和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

10 6.国际服务分工逐步形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发展领域各不同。
7.国际分工的基础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8.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多层次: 在国际分工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间出现第三类国家,主要是新兴工业化国家 地区性区域分工在加强。如日本的雁行模式 以跨国公司的全球商品链形成国际分工

11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规律 (一)被纳入国际分工体系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 (二)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各产业)
(三)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垂直、水平、网状) (四)构筑国际分工的纽带增多(货物、资本、服务)

12 四、国际分工发展的制约因素 自然条件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人口与生产规模 资本国际化 生产关系影响 经济贸易政策 五、国际分工的性质——两重性? 一方面可节约社会劳动,另一方面又带来国际分工利益的不平等。

13 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如何呢?

14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赫——俄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赫——俄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新国际贸易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15 第二节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

16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一)产生背景 亚当·斯密(Adam Smith):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代表作: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Inquiry into the Nature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简称《国富论》)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通过对国家和家庭进行对比来描述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他认为,既然每个家庭都认为只生产一部分它自己需要的产品而用那些它能出售的产品来购买其他产品是合算的,同样的道理应该适用于每个国家。 时代: 18世纪,英国正处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

17 (二)主要内容 原理: 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优势说。他认为各国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什么都生产更为有利。

18 假设前提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只生产两种产品。此即所谓的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或2×2模型; 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给定生产要素的供给量,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规模报酬不变; 完全竞争市场; 无运输成本; 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19 绝对优势的来源: 自然禀赋优势:一国在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这是天赋的优势 获得性优势:生产者后天具有的技能技巧方面的优势 一国的自然优势和后天获得的优势又总是体现为生产某产品的成本优势,即该国生产特定商品的实际成本绝对地低于其他国家所花费的成本,因此这个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Absolute Cost)。

20 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 (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来衡量 : 产品j的劳动生产率可用 来表示,其中Qj是j产品的产量,L是劳动投入。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21 (2)用生产成本,即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 :
单位产品j的生产成本(劳动使用量) 可用 表示。 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国单位产量所需的要素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22 绝对优势示例 国际分工前 国家 酒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人/年) 毛呢产量 英国 1 120 70 葡萄牙 80 110

23 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 : 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Qj/L) 国家 酒(人均产量 ) 毛呢(人均产量)
按照判断绝对优势的方法,我们判断两国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 : 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Qj/L) 国家 酒(人均产量 ) 毛呢(人均产量) 英国 1/120= /70=0.014 葡萄牙 1/80= /110=0.009 从生产成本的角度 :前一页表

24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英国在生产毛呢上具有绝对优势,葡萄牙在生产酒上具有绝对优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英国在生产毛呢上具有绝对优势,葡萄牙在生产酒上具有绝对优势.两国开展国际分工,专门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即葡萄牙专门生产酒,英国专门生产毛呢。 国际分工后 国家 酒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人/年) 毛呢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人/年) 英国 ( )/70= 葡萄牙 (110+80)/80=

25 贸易利益 1.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分工后两种产品的总产量都增加了,这显然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2.提高了消费水平。假定英国用1单位毛呢换葡萄牙1单位酒,则英国酒和毛呢的消费量分别为1单位和1.7单位,葡萄牙酒和毛呢的消费量分别为1.375单位和1单位,都比分工前增加了。 3.节约了社会劳动。

26 (三)理论评价 积极意义 亚当·斯密第一次运用劳动价值论说明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为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建立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局限性 该理论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即至少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才能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得利益。而在生产上并不具有优势的国家能否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能否获得利益,斯密的理论并没有回答。

27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地域间,由于落 后国家和地区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均显著低于 先进国家和地区,用绝对利益原则作指导,前 者就只好闭关自守,避开同后者的经济交流了。 这种情况与以后的生产力布局和国际贸易的 发展实况不一致。

28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 (一)产生背景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 )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劳动价值论的另一创始人。他在1817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一书中,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时代: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不断上升的时代。在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9 (二)主要内容 原理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成本,而不是绝对成本。 每一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核心原则:“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30 比较优势说的理论前提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只生产两种产品。此即所谓的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或2×2模型;
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异; 给定生产要素的供给量,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规模报酬不变; 完全竞争市场; 无运输成本; 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31 某种商品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或者机会成本三种方法来确定。
比较优势的衡量 某种商品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或者机会成本三种方法来确定。 (1)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用公式表示则可写成: 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QA/L) 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相对于产品B) 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QB/L) 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只有比较劣势。

32 (2)用相对成本来衡量。所谓“相对成本”,指的是一个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产品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aLA) 产品A的相对成本 = (相对于产品B) 单位产品B的要素投入量(aLB)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样产品的相对成本,该国就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

33 (3)一种产品是否具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还可用该产品的机会成本来衡量。
减少的产品B的产量 产品A的机会成本 = 增加的产品A的产量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样产品的机会成本,该国就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

34 如果按照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两国似乎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可能性。现在,让我们按照上述的方法来确定两国各自所具有的比较优势的商品。
比较优势示例 国际分工前 如果按照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两国似乎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可能性。现在,让我们按照上述的方法来确定两国各自所具有的比较优势的商品。 国家 酒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人/年) 毛呢产量 英国 1 120 100 葡萄牙 80 90

35 (1)用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 两国生产商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酒 毛呢 英国 葡萄牙

36 (2)用相对成本来衡量   两国生产商品的相对成本 酒 毛呢 英国 葡萄牙

37 (3)用机会成本来衡量   两国生产商品的机会成本 酒 毛呢 英国 葡萄牙

38 国际分工后 酒 毛呢 英国 (100+120)÷100=2.2 葡萄牙(90+80)÷80=2.125
由此可见,三种方法的结论是相同的,都能确定两国各自具有的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两国开展国际分工,专门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葡萄牙专门生产酒,英国专门生产毛呢,其结果如下表: 国际分工后 酒 毛呢 英国 ( )÷100=2.2 葡萄牙(90+80)÷80=2.125

39 贸易利益   分工后贸易利益 酒 毛呢 英国 葡萄牙

40 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哪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

41 (三)理论评价 积极意义 它论证了无论是生产力水平高还是生产力水平低的国家,只要按照“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即增加物质财富。这一理论为各国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作了理论上的论证。 局限性 简化了复杂的经济情况,是以一系列的假定为前提的。从而大大削弱了比较成本理论的适用性。

42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
   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43 泰格.伍兹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吗? 泰格.伍兹(Tiger Woods)是当代最天才的高尔夫球手之一,如果他自己修剪草坪,一定也是做得出类拔萃,并能节省大量时间。例如他只用2小时就能完成修剪工作,而同样的2小时如果用于拍摄运动广告,可以赚到1万美元;邻居吉姆能用4小时完成修剪工作,同样的4小时他可以在麦当劳工作挣20美元。那么,泰格.伍兹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吗?

44 假设世界上打字最快的打字员同时是一名脑外科医生,那么,他应该自己打字还是雇佣一名秘书?

45 “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

46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产生比较优势的唯一原因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但是,如果我们假定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相同,那么,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是由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得到解释的。

47 要素禀赋理论创立者: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Heckscher,1879-1952)和俄林(B·Ohlin,1899-1979)。
赫克歇尔,于1919年发表了《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之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 俄林,接受了其师赫克歇尔的观点,于1933年出版了《域际和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并因此获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要素禀赋理论也称为赫—俄理论(H-0理论)。

48 要素禀赋理论可以分为: 狭义的要素禀赋论也称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不仅包括要素供给比例理论,还有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49 相关概念: 生产要素:指生产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的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资本三要素,如果加上企业家才能则称之为四要素。 要素禀赋:指一国或地区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 要素丰裕度:指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的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其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价格。 衡量方法有二:(1)以生产要素的供给总量来衡量。假设A、B两国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分别是Ka/La和Kb/Lb,若Ka/La >Kb/Lb,则相对于B国而言,A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相对于A国而言,B国是劳动力丰裕的国家。

50 (2)以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来衡量。假设A、B两国资本要素价格为r,劳动要素价格为w,两国的利率工资比分别是ra/wa和rb/wb,若ra/wa < rb/wb ,则相对于B国而言,A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相对于A国而言,B国是劳动力丰裕的国家。 (要素丰裕和要素稀缺程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一国实际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量有很大区别)

51 部分国家的要素禀赋 国家 资本/劳动 资本/土地 劳动/土地 澳大利亚 巴西 加拿大 日本 香港 美国 7415.5 1151.6
3358.5 1368.5 67.2 42.8 198.0 5286.5 1058.6 0.009 0.038 0.019 1.574 66.304 0.103

52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来说,如果某一要素投入比例大,可以称该产品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
假设两种产品A、B,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其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劳动的投入比例分别为Ka/La和Kb/Lb,若Ka/La >Kb/Lb,则可以称A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B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53 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条件 (1)两种生产要素 (2)两种可贸易产品 (3)两个国家 (4)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 (5)生产技术假定相同
(6)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7)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8)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9)无运输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国际贸易自由的障碍

54 生产与贸易模式 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55 具体分析 (一)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一)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所谓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指不同国家的同种商品用同一货币表示的价格是不同的。商品总是由价格低的国家向价格高的国家流动。当两国的价格差额大于运输成本时,国际贸易可以带来利益。

56 (二)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尽管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但并非有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就会发生国际贸易,还必须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赫—俄理论认为,交易双方国内商品价格(成本)的比例不同(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商品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国际贸易才会发生。

57 (三)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
所谓要素价格,是指要素的报酬,即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所获得的相应工资、利息、地租的货币收入。假定各国的生产函数是相同的,但各国的要素价格比例不同。由于商品价格等于生产要素价格乘以相同的生产函数,因此各国的商品价格比例则不同。

58 (四)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赫—俄理论认为,在要素的供求决定要素价格的关系中,要素供给是主要的。在各国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各国的要素供给不同对要素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要素供给丰富的国家,其价格就相对低廉,要素供给稀缺的国家,其价格就相对昂贵。 ※ 因此,一个国家应出口大量使用本国丰裕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那些本国需要大量使用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59 要素供给比例不同 要素价格比例不同 商品价格比例不同 国际贸易

60 举例 日本 美国 技术系数 劳动a资本c 要素价格 工资w利息i 成本 P=aw+ci 纺织品 0.75 0.25 P=80日元 机器
40 日元 200 日元 P=80日元 机器 P=160日元 1美元 1美元 P=1美元

61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国际贸易使生产要素的国际价格趋向于相等,即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Samuelson,1915年-)在1948、1949、1953年先后在三篇论文中对要素价格均等化作了数学证明,指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故这一理论合称为赫-俄-萨(H-O-S)原理。

62 他们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间的商品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国际间要素的流动,从而抵销了各国生产要素的差异。也就是说,国际贸易不仅会使各国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比如,甲国的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故利息率较低、工资较高;乙国的劳动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故工资较低、利息率较高。在自由贸易中,甲国扩大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减少生产并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这就使甲国的资本需求量增加,而劳动需求量减少,从而使甲国的资本价格上涨,劳动价格下跌。

63 相反,乙国扩大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减少生产并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使得劳动需求增加、价格上涨,资本需求减少、价格下降。由于同一种生产要素价格在两国的反向运动,最终导致两国的同一要素价格均等化。
在现实生活中,国际贸易并不能使各国同质的生产要素收入相等,比较符合实际的说法是,国际贸易减少了同质生产要素如工资和利率的国际差异,而不是将其完全消除。

64 对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模型的实证检验:里昂惕夫之谜
  一、里昂惕夫的实证检验:  1947年,美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换取的是相对资本密集的进口产品!  二、其他的资本劳动比率(K/L)研究:  “里昂惕夫之谜”仍然存在!

65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美国数据 学 者 威特尼(Whitney,1968) 1899 1.12
学 者 数据年份 (Kx/Lx)/(Km/Lm)= (H-O预测: >1) 威特尼(Whitney,1968) 1899 1.12 里昂惕夫 (Leontief,1954) 1947 0.77 里昂惕夫 (Leontief,1956) 1947/51 0.94 (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14) 鲍德温 (Baldwin,1971) 1958/62 0.79 (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0.96) 斯特南德和马斯克斯 (Sternand & Maskus,1981) 1972 1.05 (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08)

66 三、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
 (1)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    所谓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 Reversal)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67 (2)关税和政府的其他贸易壁垒;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里昂惕夫的结论受到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影响。由于国际间的商品流动要受贸易参加国关税及非关税的限制,这就使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前提下H-O理论不能成立。

68 (3)技能和人力资源;    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对外贸易结构之所以出现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是因为各国的劳动力不同质。劳动可区分为非熟练劳动和熟练劳动,熟练劳动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培训,在这些劳动力投入的背后,实际上是大量的资本投入。

69 (4)自然资源。    美国学者凡涅克(J.Vanek) 在1959年指出,里昂惕夫进行研究时,只局限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影响。 实际上美国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包含了大量资源密集型产品。

70 关于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71 思考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造成工人工资下降,失业增加。”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阐述。

72   美国国会在2000年就是否给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一案进行投票表决。此案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各方都在努力游说。反对该提案的主要是美国的各个工会组织,而支持的多是大公司。为什么?

73   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则 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假设所有要素都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 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出口食品?

74 一国有400单位的劳动和600单位的土地,用于生产酒和奶酪。生产1单位酒需要10单位劳动和5单位土地,生产1单位奶酪需要4单位劳动和8单位土地。
(1)奶酪和酒的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分别是什么? (2)该国是否可用本国拥有的资源来生产90单位酒和50单位奶酪?为什么?

75 在土地便宜的美国,用来养牛的人均土地要高于用于种植小麦所用的人均土地。但是在那些比较拥挤的国家里,土地昂贵而劳动力便宜,用于养牛的人均土地通常比美国用于种植小麦的人均土地要少。我们是否可以说,与种植小麦相比,养牛业是土地密集的?为什么是或为什么不是?

76 请评论以下论断:“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丰裕的。不用谈资本,也更不用说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都不丰裕。”

77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最初由Balassa(1965,1977)提出,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比较优势的计算,其基本思想是:一国某种出口商品在本国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与世界此类产品出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之比。其公式为:

78 上式中, 为j国i类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为j国i类产品的出口额, 为j国总出口额, 为世界i类产品出口额, 为世界总出口额。

79 1980-2000年间部分年份中国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年份 SITC0 SITC1 SITC2 SITC3 SITC4 SITC5
1.72 0.49 1.42 0.89 0.53 0.82 1.27 0.11 1.89 1985 1.94 0.46 2.01 1.79 0.79 0.69 1.24 0.10 1.48 1990 1.46 0.48 1.23 0.83 0.64 0.70 1.26 2.26 1993 1.22 0.81 0.87 0.60 0.57 0.55 1.15 0.44 3.03 1995 0.94 0.72 0.54 1.35 2.82 1997 0.93 0.51 0.77 0.62 1.28 0.61 2.96 1998 0.88 0.56 0.45 0.33 0.59 1.19 0.66 2.91 1999 0.86 0.37 0.63 0.32 0.16 0.71 2.81 2000 0.91 0.58 0.29 1.25 0.80 2.76 资料来源:傅朝阳.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2005

80 第四节 新国际贸易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81 背景:当代国际贸易中的新现象 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82 WHY? 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在相似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和相似的要素充裕国家之间进行呢?
为什么资源禀赋的模式基本没有变化,而某些制造品的比较优势会从发达国家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8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84 一、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是以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存在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它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Posner)1961年 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首先提出的。

85 技术差距理论认为,新产品总是在工业发达国家最早产生,然后进入世界市场。这时其他国家虽然想对新产品进行模仿,但由于同先进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差距,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因而先进国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垄断这一产品,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但是随着新技术向国外转移,其他国家开始模仿生产并不断加以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口下降,以至可能从其他国家进口该新产品。

86 几个概念 需求滞后是指创新国出现新产品后,其他国家消费者没有产生需求到逐步认识到新产品的价值而开始进口的时间间隔。
模仿滞后是指创新国制造出新产品到模仿国能完全仿制这种产品的时间间隔。模仿滞后由反应滞后和掌握滞后所构成。 反应滞后指创新国生产到模仿国决定自行生产的时间间隔。 掌握滞后指模仿国从开始生产到达到创新国的同一技术水平并停止进口的时间间隔。

87

88    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这样形成或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从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

89 思 考    需求滞后和模仿滞后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关系会对贸易产生什么影响?

90    一个国家发生技术创新,开发出新产品后,会不会向其他国家出口,取决于其他国家生产者对新技术的模仿速度及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速度。

91    如果生产者的模仿速度较快,即模仿滞后较短,而消费者的接受速度较慢,即需求滞后较长,则贸易不会发生,因为在创新国向其他国家出口之前,他们已经能自己生产这种产品了。

92    如果模仿滞后长于需求滞后,贸易就会发生:在其他国家生产者还没有模仿出新产品之前,创新国就能向其他国家出口。也就是说,其他国家需求滞后越短,模仿滞后越长,则创新国依靠技术差距获得的比较利益越大.

93 理论的评价    技术差距理论证明了即使在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这也较好地解释了实践中常见的技术先进国与落后国之间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周期。    但是技术差距理论没有说明技术差距的大小及形成的原因,也就没有解释技术差距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因而无法解释贸易量和贸易结构的变动。

94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将市场学的产品生命周期与技术进步结合起来阐述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它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国际贸易的利益。

95 (一)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美国学者弗农(Vernon)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这是对技术差距理论的总结与扩展。
   弗农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    将贸易国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技术创新国家,如美国等,它们是技术、知识与资本充裕型国家;第二类是一般发达国家,如西欧、日本,它们是资本充裕型国家;第三类是发展中国家,它们是劳动充裕型国家。

96 主要观点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比较优势将随之从一种类型的国家转向另一种类型的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贸易中商品流向的变化。

97 1.产品创新阶段 技术特性:创新国企业垄断新技术,但技术尚需改进 生产地特性:创新国 产品要素特性:技术密集型 成本特性:无竞争者,还不是企业最关注的问题 产品的价格特性:生产商数目少,没有相近的替代品,产品价格较高 产品的进出口特性:制造新产品的企业垄断世界市场,国外富有者和在创新国的外国人开始购买该产品,出口量从涓涓细流开始。

98 2.产品成熟阶段 技术特性:技术已定型,技术诀窍扩散到国外,技术垄断优势开始丧失 生产地特性:开始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进行生产 产品要素特性:资本密集型 成本特性:东道国的制造成本要比创新国的进口产品低 产品的价格特性:产品有了广泛的市场,厂商只有降价才能扩大销路 产品的进出口特性:创新国对东道国的出口有所下降,但由于有规模经济效应,对其他绝大多数市场的出口仍可继续,当然出口增长率要减慢

99 3.产品标准化阶段 技术特性:产品完全标准化 生产地特性:已逐渐开始向一般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转移,范围在不断扩大 产品要素特性:劳动密集型 成本特性:成本在竞争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产品的价格特性:较低 产品的进出口特性:其他国家产品在一些第三国市场上和创新国产品竞争,并逐渐取代,创新国开始由出口转变为进口

100 (二)制成品生命周期理论 P42图

101 第一阶段,新产品创新阶段。美国生产全部新产品,并向欧洲出口。
第二阶段,新产品开始进入成熟阶段。欧洲开始生产新产品,美国扔控制新产品市场,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新产品。 第三阶段,欧洲替代美国成为新产品的主要出口地。 美国在新产品生产中的技术优势完全丧失,发展中国家的新产品需求市场开始为欧洲国家所控制。

102 第四阶段,新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美国成为净进口国,欧洲国家成为新产品的供给者,发展中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
第五阶段,产品完全标准化,欧洲竞争优势下降,发展中国家成为净出口者。至此,制成品贸易完成了一个周期。 事实上,在第二、三阶段时,美国又开始其他新产品的创新和生产了,一个新的周期早已开始。

103 虽然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美国结束,但其他生产这一产品的发达国家可能处于周期的第三或第四阶段。同时,发展中国家很可能在国内开始生产这种产品,并逐渐向发达国家增加出口。这种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生产国之间呈波浪式推进。当美国发明新产品并大量向欧洲出口时,正是欧洲大量进口之际;当美国出口下降时,正是欧洲开始生产以替代进口时期;当美国出口由高峰急剧下跌时,正是欧洲出口迅速增长时期;而欧洲出口明显下降,则是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时期。

10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个动态理论。其动态含义表现为:
1.生产要素的动态变化 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要素随其生命周期不断变化。在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制造新产品所投入的要素比例是变动的。在新产品阶段,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到了成熟阶段,产品由技术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进入标准化阶段,价格竞争成为能否占领市场的关键(劳动密集型 )。

105 2.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要素密集型的特点,比较优势将发生国与国之间的转移。就不同类型的国家而言,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比较优势是不同的。美国在开发新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其他发达国家生产某些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一方面可以把处于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产品出口到欠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处于后期阶段的产品出口到比他们发达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半熟练劳动资源丰富,在生产标准化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因此,一种产品在它的生命周期的运动过程中,比较优势是从一种类型的国家转向另一种类型的国家 。

106 实例 中国电器走向世界,美国自行车“远足”中国

107 卡尔马计算机公司设计出了一种新的产品,其功能比现有产品稍有改进,但是外观作了很大改动。其实际生产成本并不比现有的产品高,公司却决定将现有产品转移到新加坡和韩国等地生产,而在美国的工厂生产这种新的产品。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公司的这一决定进行分析。

108    为创造技术发明的领先优势,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产业政策?

109 规模经济理论

110 什么是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指的是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厂商因生产规模扩大而获得额外的报酬,规模经济也称为“规模报酬递增”。

111 主要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而非企业的规模扩大。外部的规模经济一般出现在竞争性很强的同质产品行业。
内部的规模经济 主要来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不是行业的规模。内部规模经济使大企业比小企业具有成本优势,从而导致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112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规模经济都能带来产品成本的降低,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价格优势,扩大出口。

113 思考 下述例子中,主要显示出的是外部规模经济还是内部规模经济? 云南省昆明市郊斗南镇的鲜花市场; 天津的食街; 微软公司;
   下述例子中,主要显示出的是外部规模经济还是内部规模经济? 云南省昆明市郊斗南镇的鲜花市场; 天津的食街; 微软公司; 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 美国的大型家庭农场

114    下述例子中,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是比较优势还是规模经济?
加拿大是主要的新闻纸出口国; Intel生产了世界上半数以上的CPU; 美国和日本相互出口复印机; 中国是主要的电视机出口国; 东南亚国家大量出口运动服装和鞋。

115    美国为什么在喷气式飞机制造方面还保留有比较优势,而在钢铁制造和汽车生产方面都正在失去比较优势?

116 产业内贸易理论

117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产业内贸易(Intra -industry trade) 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两国间互相进口与出口。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产品中使用的生产要素相近或相似; 二是消费具有相互替代性。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产业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已逐渐成为影响整个国际贸易发展格局的重要贸易形式。

118 产业内贸易的分类 根据美国学者格鲁贝尔和澳大利亚学者劳埃德(H.G.Grubel and P.J.Leoyd)在其《产业内贸易——差别产品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度量》专著中的研究,把产业内贸易分为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119 同质产品(Homogeneous Products)是指:
(1)产品可以完全相互替代; (2)生产区位不同: (3)制造时间不同。

120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大体包括以下情况 : 1.大宗原材料的国际贸易 2.转口贸易和再出口贸易活动 3.产量的季节性差别导致的国际贸易 4.由于合作生产和特殊的技术条件,引起了一些完全同质的服务进行了国际贸易

121 差异产品(Differentiated Products)又叫异质产品,是产品具有差别性特征。
垂直差异产品:仅仅在质量上存在差异的产品 水平差异产品:指有着同样质量,但其特色(Characteristic)或特质不同的产品

122 产业内贸易的度量 在格鲁贝尔和劳埃德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时,同类产品是按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三位数来划分的。SITC将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分为10大类(Section),大类以下分为63个部(Division),部以下又分为233个组(Group),组以下又分为786个小组(Subgroup),小组以下又分为1924个项目(Item)。三位数的划分即是在SITC中为同一“组”的产品就是同类产品 。

123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示例 节 项目 各种制成品 鞋类 851.01  鞋底的外层和鞋帮是橡胶或者人造塑料材料的鞋 851.02  鞋底的外层和鞋帮是皮革或者复合皮革的鞋,鞋   底的外层和鞋帮是橡胶或者人造塑料材料的鞋

124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可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
   其中X和M 分别表示对一种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的取值范围为0到1。当一个国家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即不存在产业内贸易)时,T=0;当对某一商品的进口等于出口时(即产业内贸易达到最大),T=1。

125 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一般规律 1.从要素禀赋角度看,如果两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越小,其产业内贸易比重就比较大。
2.从需求角度看,如果两个国家中的人均收入较高,并且两国的人均收入差别较小,则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比重较大

126 3.从区位角度看,两国间相距较近,则产业贸易的比重较大。
4.从产业或产品角度看,产业内贸易的规律是:具有异质产品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会大于具有同质产品的产业;具有先进技术和工艺革新较高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比重高于具有简单和技术相对停滞的产业;在存在大量中间产品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会大于中间产品较少的产业。

127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一)偏好相似理论 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 在 《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同以往理论不同,它从需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林德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一种新产品首先是为满足本国的需求而生产 林德认为,一种新产品首先是为满足本国的需求而生产。只有当新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内市场有限时才出口到国外。

128 2.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贸易量就越大 林德认为,两个国家需求结构越相似,它们之间的工业品贸易的可能性越大。需求结构相似的两国的贸易量要大于需求结构有较大差别的两国的贸易量。如果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一致,两国的消费者就会要求同等质量的商品。

129 林德认为,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有关国家平均收入是否相近可以用来反映需求结构是否相似。
林德还认为,平均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消费品、资本货物的需求类型密切相关。收入水平高的国家更多地需要档次高质量好的消费品及高技术含量的资本货物,而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一般需要较低档次的消费品和一般性资本货物。因此,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工业发达国家,相似的高档消费品和高技术的资本货物的贸易量很大。这些国家相互出口的往往是种类相同但商标不同的产品。而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之间的工业制成品贸易取决于两国需求的重叠部分。因为高收入国家中有低收入消费者,低收入国家中也有高收入消费者,这两部分人存在共同需求。

130 如图中的阴影部分。阴影部分越大,两国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图中横轴为不同水平的人均收入,纵轴为不同档次的商品,与A
如图中的阴影部分。阴影部分越大,两国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图中横轴为不同水平的人均收入,纵轴为不同档次的商品,与A.B两点相应的两个矩形分别表示A.B两国所需商品档次的范围。阴影部分表示两国的重合需求。

131 (二)产品的异质性 产品的异质性是指同一类产品的商标、款式、包装、规格、销售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异。产品的异质性可以使不同生产者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消费偏好的需求,从而形成不同生产者的优势地位,在此基础上产生产业内贸易。例如,美国和日本都生产小汽车。美国车以舒适、豪华、马力大为特点,而日本车则以经济适用、节能为特点,这就产生了对两国产品的相互需求,导致了同行业内部的贸易。

132 (三)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单位成本最低时的产量规模。规模经济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交通运输、通讯设施等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厂房、机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规模经济促进了各国产业内部发展专业化生产,使建立在产业内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

133

134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13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希望确定在国际经济和贸易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成功,而有的国家却失败。
1990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 Michael Porter)出版了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书中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称“波特菱形理论”),使国际贸易理论出现了新的成果。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希望确定在国际经济和贸易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成功,而有的国家却失败。

136 波特认为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即问题的关键是应当揭示为何一个国家在某个特定行业能够获得国际性的成功并进而取得垄断性的行业地位。
譬如,日本——汽车 瑞士——精密仪器设备、化学药品 德国——机床 美国——航天、化学工业

137 从国家资源角度论述国际经济贸易的H—O理论无法圆满回答这些问题,比较优势理论也只能给出部分的解释。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瑞士在精密仪器设备和化学药品生产和出口领域独领风骚,是由于它在这些行业最有效地运用了它拥有的资源。这固然正确,但却依然无法解释为何瑞士能够在该行业比英国、德国或西班牙有更高的生产力。波特等人的研究试图揭开这个谜。

138 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内容 (2)需求状况 (3)关联和辅助性行业 (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
波特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个国家的四个基本方面的特质构成该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并促进或阻碍国家竞争优势的产生。这些特质包括: (1)生产要素    (2)需求状况    (3)关联和辅助性行业   (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

139 波特将这四方面的特质构成一个菱形,并认为当某些行业或行业内部门的菱形条件处于最佳状态时,该国企业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波特菱形同时还是一个互相促进增强的系统,任何一个特质的作用发挥程度取决于其它特质的状况。比如,良好的需求条件并不能导致竞争优势,除非竞争的状态(压力)已达到促使企业对其做出反应的程度。

140 波特菱形: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要素 企业战略、 结构和竞争 生产要素 需求状况 相关产业和 辅助产业

141 另外,机遇和政府 也是两个能够对国家菱形条件产生 重要影响的变量。 机遇 企业战略、 结构和竞争 要素条件 需求条件 政府 相关产业和
辅助产业

142 生产要素 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 basic factors)和高等要素(advanced factors)两类。
基本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债务资本等一国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 高等要素包括现代化电信网络、高科技人才、高精尖技术等需要通过长期投资和后天开发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

143   对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而言,后者更为重要。在特定条件下,一国某些基本要素上的劣势反而可能刺激创新,使企业在可见的瓶颈、明显的威胁面前为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而奋发努力,最终使国家在高等要素上更具竞争力,从而创造出动态竞争优势。但这种转化需要条件:一是要素劣势刺激创新要有一定限度,不可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否则会被淘汰;二是企业必须从环境中接受到正确信息;三是企业要面对相对有利的市场需求、国家政策及相关产业。

144 需求因素   一般企业的投资、生产和市场营销首先是从本国需求来考虑的,企业对本国需求出发建立起来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和营销策略是否有利于企业进行国际竞争,是企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所谓有利于国际竞争的需求,取决于本国需求与别国需求的比较:

145   一是需求特征的比较,这包括:①本国需求是否比别国需求更具有全球性;②本国需求是否具有超前性,具有超前性需求会使为之服务的企业能相应走在其他同行企业领导者的地位;③本国需求是否最挑剔,往往最挑剔的购买者会迫使当地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146   二是需求规模和需求拉动方式的比较,当地需求规模大的某一产品有利提高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在需求拉动方式中,消费偏好是很重要的,一国国民的普遍特殊消费偏好容易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三是需求国际化的比较,一国的需求方式会随着本国人员在国际上的流动而传播到国外,反过来本国人员在异国接受的消费习惯也会被带回国并传播开来。因此,只要一国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其产品就越容易适应国际竞争。

147 相关和支持产业 对一国某一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另一因素是该国中该行业的上游产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一国某一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另一因素是该国中该行业的上游产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关和支持产业的水平之所以对某一行业的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其原因有:有可能发挥群体优势;可能产生对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可能构成有利的外在经济和信息环境。显然,是否具有发达而完善的相关产业,不仅关系到主导产业能否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它们与主导产业在地域范围上的邻近,将使得企业互相之间频繁而迅速地传递产品信息、交流创新思路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形成良性互动的既竞争又合作的环境。

148    波特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普遍现象,即一国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成功产业一般是由很多相关产业组成的一个产业群。德国的纺织服装就是这样一个产业群。它包括高质量的棉花业、合成纤维业,纺织机针制造业和一系列纺织机械制造业。

149 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竞争状态   良好的企业管理体制的选择,不仅与企业的内部条件和所处产业的性质有关,而且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因此,各种竞争优势能否被恰当匹配在企业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环境的影响。国家环境对人才流向、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形成的影响都决定了该行业是否具有竞争能力。

150   波特强调,强大的本地本国竞争对手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并得以长久保持的最强有力的刺激。正是因为国内竞争对手的存在,会直接削弱企业相对于国外竞争对手所可能享有的一些优势,从而促使企业努力去苦练内功,争取更为持久更为独特的优势地位;也正是因为国内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向外部扩张,力求达到国际水平,占领国际市场。

151   除了上述4个基本因素外,波特认为,一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政府所起的作用对国家整体竞争优势的形成也具有辅助作用。他主张政府应当在经济发展中起催化和激发企业创造能力的作用。政府政策和行为成功的要旨在于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公平的竞争环境。

152 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增强国家竞争中起着个别企业做不到的作用,能为企业创造有利环境。政府政策在间接影响宏观经济格局时不应限制市场直接配置资源的作用,应鼓励企业间竞争,而不是去障碍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经济生机和企业创新的市场竞争。 为增强国家的竞争优势,政府应当:

153 关注特殊要素创造,加强教育、科研文化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避免干预要素和货币市场.由市场引导资源流动。 实施严格的产品、安全和环境标准,迫使企业改善质量、升级技术。 鼓励持续投资于人力技能、创新和物质资本的目标。 放松管制,限制垄断,鼓励竞争,实施反垄断法。 拒绝管理贸易政策和手段,开放市场,鼓励内外竞争,促进企业创新。

154 评价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首次从多角度、多层次阐明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内涵。一个国家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的发展、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各个国家都应出口钻石系统中四个组成部分都处于有利地位的产业中的产品,进口四个组成部分都处于不利地位产业的产品。此理论不仅对当今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总结,而且对国家未来贸易地位的变化有一定的前瞻和预测性。


Download ppt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