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耶穌受難日及復活節紀念 2009/04/12 復活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耶穌受難日及復活節紀念 2009/04/12 復活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耶穌受難日及復活節紀念 2009/04/12 復活節

2 受難日意義 在受難週期間的第五天,也就是「受難日」 這個節日應該是基督教會最為重要的日, 因為基督教會最重要的記號就是十字架,
它所要表明的就是受難的意思。 沒有耶穌受難,就沒有基督復活的信息可言。

3 受難日重要記事 最後晚餐 :太26:17~29星期四傍晚 痛苦一:耶穌客西馬尼園祈禱 太26:36~56星期四深夜
痛苦二:耶穌受鞭打 太26:57~27:26星期五早上 痛苦三:耶穌受刺冠之苦辱 太27:29 星期五上午 痛苦四:耶穌背十字架上山受死 太27:31~33 星期五中午 痛苦五: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死 太27:34~50 星期五下午3點

4 苦傷道 「苦傷道」,是耶穌自彼拉多衙門開始,背負十字架直至加略山所走過 的道路。這苦路所發生的事蹟由14站來加以紀念。14站中有9站與福音書 有關,另5站乃根據初代教會傳統與傳說。首兩站均位在安東尼亞城堡的 範圍內,7站則位於街上,最後5站則位於聖墓堂內。每逢星期五下午三 時有巡行,由聖方濟會神父帶領,沿苦傷道一路舉行紀念儀式。   但有關聖墓堂是耶穌被釘與埋葬之地的傳說,基督徒們則有別的看 法。許多人相信大馬色門外的花園塚才是正確地點。1833年英國將軍查 理斯哥頓留意到這山岩小丘酷似人類的骷髏骨,於是提出這或許是真正 的加略山的概念。鄰近有一個鑿於磐石且從未使用過的第一世紀墳墓, 因此更強化了這個概念。「在耶穌釘十字架的地方,有一個園子。園子 裡有一座新墳墓,是從來沒有葬過人的。只因是猶太人的豫備日,又因 墳墓近,他們就把耶穌安放在那裡。」(約19:41-42.)   以下有關「苦傷道」的描述,乃根據初代教會的傳說與傳統。讓我 們與耶穌一起來走這條背負十架的苦路!

5 第一站  耶穌被判死刑 「眾人將耶穌從該亞法那裡往衙門內解去。」(約翰十八:28)   耶穌站在彼拉多面前,沉默不語,也不為所有加在祂身上的控訴辯解。然而,當彼拉多問:「你做了什麼事呢?」祂說:「我的使命是為真理做見證,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上。凡是屬於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耶穌所講論的真理不是一項教義,乃是祂與天父之間一種真實的關係,也是祂渴望我們去領受的關係。彼拉多不會明白,所有與耶穌無關係的人也是一樣。   任何與基督聯合的人,都會接受真理的聖靈,這真理賦予我們自由,是黑暗權勢永不能奪去的,即便是身陷牢籠、在世界憎惡我的地方、在權勢待我不當的地方、在世人嘲笑我、排擠我的地方,都能因著聖靈的聲音,在遼闊無際的天地裡奔赴前路。   耶穌的死亡,並不是執行死刑的結局,反而變成了真理的路,導引我們邁向完全的自由。 圖中的尖塔,傳統上稱為安東尼亞城堡(Antonia Tower),是當年 彼拉多審訊耶穌的衙門所在。

6 第二站耶穌背上十字架(1/2) 「當下彼拉多將耶穌鞭打了。」(約翰福音十九:1) 「於是彼拉多將耶穌交給他們去釘十字架。」(約翰福音十九:16) 聖方濟女修院中的「定罪堂與荊冕堂」(Chapels of the  condemnation& Flagellation),耶穌在這裡被判死罪與鞭笞。仍屬城堡範圍之內。 「他們給祂穿上紫袍,又用荊棘編做冠冕給祂戴上。」(可15:17) 「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鋪華石處,希伯來話叫厄巴大,就在那裡坐堂。」(約翰福音19:17) 安東尼城堡西面三分之一由一個華美鋪石廣場所覆蓋,希臘文叫鋪華石處,是羅馬軍隊訓練、集訓及遊戲的地方,是當時城堡的庭院。

7 「當下彼拉多將耶穌鞭打了。」(約翰福音十九:1) 「於是彼拉多將耶穌交給他們去釘十字架。」(約翰福音十九:16)
第二站耶穌背上十字架(2/2) 「當下彼拉多將耶穌鞭打了。」(約翰福音十九:1) 「於是彼拉多將耶穌交給他們去釘十字架。」(約翰福音十九:16) 耶穌出來,戴著荊棘冠冕,穿著紫袍。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看這個人!』」(約翰福音19:5) 「看哪這人拱門」建於彼拉多說「你們看這個人」的遺跡上,耶穌在此開始走上通往加略山釘十架的苦路。 耶穌忍受了這一切。祂任由擺佈,進入了自己的受難中。祂知道大部份人類的生活都是受難。此時此刻,世人正在捱餓、遭受拘禁、備受折磨、被迫與家人分離、被當做奴隸...。他們不明白為什麼,也沒有人會解釋給他們聽。當耶穌感到那放在肩頭上的十字架時,同時也感受到所有未來世代的痛苦已壓在祂身上。祂看到了在苦難中的世人。

8 第三站  耶穌第一次跌倒 那當安慰我救我性命的,離我甚遠。」(耶利米哀歌1:16) 耶穌雖然生而為神的兒子,但祂也曾因為十字架的重擔而力不能勝,沒有用鋼鐵般的意志熬過生命中的苦難。洶湧的人潮、粗魯的士兵、狂暴的群眾,將所有的憤怒傾洩在耶穌的十架上。祂仍不發一語地蹣跚而行,看!那些是祂用五餅二魚的神蹟餵養的群眾,那些是被祂治好了疾病的人們,那些是祂在湖邊、在山上,在聖殿門廊教導過的人群;耶穌心靈的痛苦,大於肉體所承受的,但祂因著愛,自始至終沒有拋開過祂的十字架。   耶穌就是那倒在人類所有苦惱的沉重十字架下清白無罪的人子。 苦傷道旁的發光教堂(Polish Chapel)入口處有耶穌第一次跌倒的璧雕。

9 第四站  耶穌遇見母親馬利亞 「你們一切過路的人哪,這事你們不介意嗎?你們要觀看:有像這臨到我的痛苦沒有?」(耶利米哀歌一:12)   西面的預言,猶如昨日一般清晰地再次在馬利亞耳邊響起:「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妳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馬利亞看著正赴刑場的耶穌,沒有因仇恨或絕望而嚎啕大哭,也沒有歇斯底里地去阻止兵丁,因為她知道:祂的時刻到了。不多久,她甚至會親自站在十字架底下,耶穌會把她交給心愛的門徒約翰,向他說:「看你的母親!」   從伯利恆,逃往遙遠的埃及,定居在拿撒勒的小村莊,一直到加略山,馬利亞的心始終尊主為大。 這是一小亞美利亞教堂。傳統說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在這裡與耶穌相見。

10 第五站  西門被迫背負耶穌的十字架 「有一個古利奈人西門,就是亞力山大和魯孚的父親,從鄉下來,經過那地方。他們就勉強他同去,好背著耶穌的十字架。」 耶穌也曾經如此脆弱,需要一個陌生人幫助祂完成使命。在這艱辛的救贖大工中,祂不能單獨去完成一切,神需要人類的參與。耶穌曾對那些欲執刀捍衛祂的門徒說:「收刀入鞘吧!...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若是這樣,經上所說,事情必須如此的話,怎麼應驗呢?」一個滿有大能、榮耀和威嚴的神,選擇成為我們當中的一員──一個需要他人幫助的人;祂成為一個嬰孩,仰賴馬利亞和約瑟的照顧,祂需要他人的幫助,才能走完在世的旅程。西門是蒙揀選的,面對這不期而遇的十字架,他背上了指引我們走向父家的軛。 西門背負耶穌十字架的「那地方」,現在建立了一間聖方濟修會的小禮拜堂

11 第六站  弗倫尼加擦耶穌的面 ※這是傳統苦路中的一個傳說人物,姑且不論事實真相是否有這麼一個人,然而可以確定的是,耶穌釘十字架時,十字架下確實有愛耶穌的婦女聚集。 「願耶和華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民數記六:25)   耶穌教導、醫治病人、宣揚天國的時候,總有一些婦女與祂在一起,耶穌成了她們生命的核心。但此刻,死別的陰霾卻籠罩在心中。這種孤立無助的感覺,也曾是我們心中的掙扎,甚至令每一個身處親密關係的人痛上加痛。   耶穌可愛的面容曾向兒童微笑,曾在山上變相顯出榮耀,如今卻被痛苦所遮蓋。婦女勇敢地穿過人群,擦拭耶穌臉上的汗水與血水,此刻她是如此地靠近耶穌,耶穌受苦的面容叫人永不絕望,在永恆的生命中,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   藉著耶穌血汗交織的生命,我們得以到祂面前,朝見祂的面。 耶穌小修女會教堂中的祭台上燃放著美麗的燭光。傳說這裡曾是弗倫尼加的家。

12 第七站  耶穌第二次跌倒 「他們在一切苦難中,他也同受苦難。並且他面前的使者拯救他們。他以慈愛和憐憫救贖他們。在古時的日子,常保抱他們。」(以賽亞書六十三:9)   猶大出賣祂,彼得不認祂,希律和彼拉多鞭笞祂,祂所愛的子民奚落祂,心靈的疲憊加上肉體的折磨,使祂再次跌倒。耶穌了解眾叛親離的孤單,當我們夢想破滅、希望觸礁、抱負消逝之時,耶穌也與我們一同倒下,承受這些苦楚。祂呼喚我們,叫我們相信,祂與我們的倒下都同是十字架道路的真實部分。   但是即便跌倒,耶穌始終不放棄祂的十字架。祂的跌倒使我們重新站立起來,祂的死亡使我們重獲新生。 一個古羅馬建築型態的聖方濟小教堂。傳說耶穌在這裡第二次跌倒,同時這裡也是張貼祂死亡告示的地方。傳統上基督徒稱此地為「審判門」(Judgment Gate)

13 第八站  耶穌對耶路撒冷的婦人說話 「耶穌轉身對他們說,耶路撒冷女子,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路加二十三:28)   若我們因著耶穌所受的苦難和痛楚悲傷,我們應當先為世人悲傷,因為耶穌說:「日子要到,人必說:『不生育和未曾懷胎的,未曾乳養嬰孩的,有福了!那時,人要向大山說:『倒在我們身上!』,向小山說:『遮蓋我們!』」但是就算我們的世界有很多需要哀慟的理由,我們也很少哀慟。當戰爭爆發的時候;當人類死於暴力與饑餓;自然災害與科技失誤的時候;當地球正被污染的時候,我們卻很少為我們所失去的哀慟。   耶穌曾為耶路撒冷哭泣,祂聽聞朋友拉撒路的死訊時,也毫不掩飾地哭了。現在祂正為我們的世界哭泣,我們與祂同哭的時候,就被引領靠近祂的心。 在一個希臘修道院外牆上有一個十字架記號,傳說這裡是耶穌對耶路撒冷婦人說話的地方。

14 第九站  耶穌第三次跌倒 「我的神啊,我樂意照著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裡。」(詩篇四十:8)   耶穌第三次倒下時,祂內心充滿的是所有失望欲絕的人類所有的寂寞。沒有人伸出援手扶祂站起來,有的只是一條猛然揮至的鞭子,狠狠地落在祂身上。   耶穌倒下,正尋求援手,好能再度站起來,以實現祂的使命。注意到了嗎?那些是窮苦人的手,乞求一頓溫飽;那些是寂寞人的手,冀望別人的陪伴;那些是孩子的手,渴望你的鼓勵與擁抱;那些是病人的手,盼望你的接觸─這些手都是倒地的耶穌的手,正等候他人上前,扶祂一把。 往聖墓堂(Holy Sepulchre Basilica)的路上。傳統上東正教會相信此地即為各各他

15 第十站  耶穌的外衣被剝下 從腳掌到頭頂,沒有一處完全的。盡是傷口、青腫,與新打的傷痕。都沒有收口,沒有纏裹,也沒有用膏滋潤。」(以賽亞書一:6) 「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裏衣拈鬮。」(詩 22:18)   耶穌身無一物地被釘上十字架,連衣服都被奪去,這位超越萬有的神,放下所有的權利和尊嚴,在赤裸中忍受一切的羞辱。   看到這其中極大的憐憫與愛嗎?還害怕損失太大嗎?還為失去的難過嗎?在一切美物消失之處、在一切雄辯口才沉寂之處、在一切光彩不復存在之處、在一切恭維褪去之處,神選擇謙卑來向我們呈現無條件的愛。 以下五站均在聖墓堂內,傳說此即為耶穌被釘十字架與身體被埋葬之處,是東正教在耶路撒冷的至聖之地。

16 第十一站  耶穌被釘十字架 「我的骨頭,我都能數過。他們瞪著眼看我。」(詩篇二十二:17) 「他們就把耶穌帶了去,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希伯來話叫各各他。」(約翰福音十九:17) 神子耶穌的手,創造宇宙萬物,雕塑亞當和夏娃,以溫柔撫摸每一個受苦的心,以愛擁抱一切。人子耶穌的手,卻空空地張開,最後被巨釘刺透。祂心中沒有苦毒,也沒有埋怨、報復;祂無所執著與依戀,以生命向全人類伸出手臂,包括身旁曾經無惡不作的強盜。 聖墓堂內新鑲嵌馬賽克的地方,傳說為耶穌被釘並對祂母親說話的地方。

17 第十二站  耶穌被懸掛、氣絕 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馬太二十七:50)   聖潔與罪惡不能並存,與天父向來親密的耶穌,此時背負著古往今來所有世人的罪,以致於被迫必須和天父分離。耶穌忍耐至最後一刻,祂不能一刻沒有天父,於是大聲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 耶穌死了,死亡的勢力碾壓祂,這不單是出於彼拉多的判決、羅馬兵丁的虐待,和殘酷的十字架刑罰,也是因這世界的權勢和原則。然而祂的死亡砍斷了死亡的毒鉤,祂給予那些信祂之人有力量,叫他們成為神的兒女,有分於死亡所不能觸碰的生命,「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來二15)。 這個東正教的聖壇傳說即建立在各各他的石頭上。是耶穌與兩個強 盜的十字架被立之地。

18 第十三站  耶穌的身體從十字架上被取下 「有一個人名叫約瑟,是個議士,為人善良公義。...這人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就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路加23:50,52)   這個約瑟並不是公開尊耶穌為夫子的門徒,在偉大的神蹟奇事中他也不在場,更沒有陪伴耶穌進耶路撒冷。然而,當情況惡化,其他人都逃跑之際,他不但不怕,反而挺身而出,運用他的地位,取下耶穌的遺體,把它放在馬利亞懷中。   馬利亞無語地擁抱著耶穌的遺體,起初她如何順服神,由童貞女的身份生子,至今她依然順服神的主權,將耶穌獻上,去承擔所有人類的苦難。真正的愛乃是願意擁抱哀慟。 傳說這塊位於聖墓堂內的石頭為耶穌屍體停放之處(停屍石)。

19 第十四站  耶穌被葬在墳墓裡 「約瑟取了身體,用乾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裡,就是他鑿在磐石裡的,他又把大石頭輥到墓門口,就去了。」(馬太福音二十七:59)   深沉的安息環繞著耶穌的墓穴。在第七天,神完成了創造的工作時,也是這樣地安息,並且「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耶穌完成了一切救贖之工後,祂安息在墓穴之中獨處,離開外面所有擾攘與議論,那一日,所有的受造物都屏息靜待著。這神聖的安靜聯繫了新約與舊約、以色列民族與外邦人,聖殿與靈裡的敬拜、血祭與杯餅的祭、律法與福音。 「那少年人對他們說,不要驚恐。你們尋找那釘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穌,祂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裡。請看安放祂的地方。」(馬可福音十六:6)   一切都更新了。前所未曾聽聞的話語,從寂靜的墳墓中發出,且深深打動所有認識和愛耶穌的人:「祂復活了,真的復活了。 根據初代教會傳說,聖墓堂內的這間小室即為耶穌安葬與復活之地。 花園塚。一般基督徒相信這裡才是耶穌被釘、埋葬與父復活之地。

20 十字架七言(1/2) 1.約19:26 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看你的兒子。 約19:27 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他到自己家裡去了。 2.路23:33 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就在那裡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 又釘了兩個犯人、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 路23:34 當下耶穌說、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兵丁就拈鬮分他 的衣服。 3.路23:39 那同釘的兩個犯人、有一個譏誚他說、你不是基督麼.可以救自己和我們罷。 路23:40 那一個就應聲責備他說、你既是一樣受刑的、還不怕 神麼。 路23:41 我們是應該的.因我們所受的、與我們所作的相稱. 但這個人沒有作過一件不好 的事。 路23:42 就說、耶穌阿、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 路23:43 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

21 十字架七言(2/2) 4.可15:34 申初的時候、耶穌大聲喊著說、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
繙出來、就是我的 神、我的 神、為甚麼離棄我。 5.約19:28 這事以後、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 就說、我渴了  。 6.約19:29 有一個器皿盛滿了醋、放在那裡.他們就拿海絨蘸滿了醋、 綁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 約19:30 耶穌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 神了。 7.路23:45 日頭變黑了.殿裡的幔子從當中裂為兩半。 路23:46 耶穌大聲喊著說、父阿、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說了這話、 氣就斷了。

22 得勝:耶穌復活 太28:1~10星期日清晨 得勝:耶穌升天徒1:9受害後過四十日

23 天使對婦女說: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
耶穌復活 馬太福音二十八章一到八節 天使對婦女說: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 林布蘭特 復活1639

24 耶穌復活 路加福音二十四章十三到四十八節 耶穌對他們說: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基督這樣受害,又進入他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嗎?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 林布蘭特 耶穌在以馬忤斯顯現1648

25 耶穌復活 路加福音二十四章十三到四十八節 將近他們所去的村子,耶穌好像還要往前行,他們卻強留他,說:時候晚了,日頭已經平西了,請你同我們住下吧!耶穌就進去,要同他們住下。到了坐席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明亮了,這才認出他來。 卡拉瓦喬 耶穌在以馬忤斯顯現1606

26 耶穌復活 約翰福音二十章二十四到二十九節 過了八日,門徒又在屋裡,多馬也和他們同在,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說:願你們平安!就對多馬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原文是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多馬說:我的主!我的神!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 林布蘭特 多馬懷疑1634  卡拉瓦喬 多馬懷疑1603

27 耶穌說:你們來吃早飯。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他: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耶穌就來拿餅和魚給他們。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後,向門徒顯現,這是第三次。
約翰福音二十一章一到十九節 耶穌復活 耶穌說:你們來吃早飯。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他: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耶穌就來拿餅和魚給他們。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後,向門徒顯現,這是第三次。 魯本斯 耶穌在捕魚時顯現1619

28 耶穌被接上升 使徒行傳:一章6-11節 有一朵雲彩把他接去,遍看不到他. 有兩個人身穿白衣,站在旁邊說: 加利利人哪!你們為甚麼站著望天呢? 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

29 耶穌被接上升 使徒行傳:一章6-11節 有一朵雲彩把他接去,遍看不到他. 有兩個人身穿白衣,站在旁邊說: 加利利人哪!你們為甚麼站著望天呢? 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


Download ppt "耶穌受難日及復活節紀念 2009/04/12 復活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