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台灣古典文學 文光國中 陳政一 整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台灣古典文學 文光國中 陳政一 整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古典文學 文光國中 陳政一 整理

2 觀念界定 「台灣古典文學」,顧名思義指的是創作於台灣,並且對台灣文學發展產生影響力的傳統文學,創作的人不必然是台灣人,但作品內容然必然與台灣的人情、風土、歷史相關,其文類則以詩歌為大宗且居於主流的位置。

3 觀念界定 在過去的研究中,台灣古典文學分期,多由明鄭時期起算,而終了於日治時期結束。如黃得時在〈臺灣文學史序說〉中,便將臺灣古典文學分為六期: 一、鄭氏時代; 二、康熙、雍正時代; 三、乾隆、嘉慶時代; 四、道光、咸豐時代; 五、同治、光緒時代; 六、改隸以後。 近人廖雪蘭《臺灣詩乘》中,對古典詩的分期亦止於「日據時期」。但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並未隨著日治時期結束而終了,直至今日台灣各地仍有古典詩社在進活創作與活動,只是就創作量的薄弱情況來看,顯示出當代的古典文學正在迅速的沒落。

4 觀念界定 施懿琳在《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一書中將台灣古典文學分期如下:
一、自明朝遺老沈光文來台起至明鄭二十三年結束(西元1661~1683年); 二、清領二百一十三年(1683~1895年); 三、日治五十一年(1895~1945年); 四、國府來台至今(1945年~)。 在此便以此為分期,以1945年之前的古典詩歌為中心,依序介紹各時期文學發展之概況。

5 明鄭時期 沈光文(1612~1688),字文開,號斯菴,官至明太僕寺少卿,於明永曆五年(1651年)入臺,為台灣古典文學史上第一個留名的作家,並被譽為「海東文獻初祖」。季麒光稱沈光文為「從來臺灣無人也,斯庵來而始有人矣。臺灣無文也,斯庵來而始有文矣」(〈題沈光文雜記詩〉)。

6 明鄭時期 沈光文入台後,以教授漢學為生,並勤於抄書著述,為台灣留了珍貴的見證與文獻史料。其所創之「東吟社」繼承了明末文社的「言志」傳統,將孤臣孽子的流離心境、憂國傷時的悲憤都寄託於詩歌之中,影響所及,使得台灣古典文學以詩歌創作為主流,並且接續了中國詩歌中的言志傳統。范咸《重修台灣府志》中云「台灣有文,當自沈光文起」誠未為過。

7 明鄭時期 鄭成功來台以後,隨之遷徙來的文士有徐孚遠、盧若騰、沈佺期、李茂春等等,這些明朝遺老渡台後,對於傳播漢文化都十分有貢獻。總結此時期的作品特色,多為明朝遺臣對於亡國故鄉的思念,以及對滿清的憤恨之情流離至蠻荒之島的無奈,但其中也不乏充滿南國風土情調的詩作。

8 清領時期 1683-1895 台灣成為滿清的版圖之後,此時期的臺灣的古典文學是以清廷派駐臺灣的宦遊文人詩作為主,可分幾個階段來看:
第一為康熙、雍正時期。如高拱乾、孫元衡、郁永河、陳夢林、黃叔璥、夏之芳是此時期的代表詩人。其中,高拱乾纂有《臺灣府志》,其〈臺灣八景詩〉為後世台灣寫作「八景詩」的開風氣者。郁永河於康熙卅六年(1697年)因開採硫磺業務來台,留台著有《裨海紀遊》為日記式的散文,詳實記錄了台灣當時的風貌與原住民的習俗,成為研究台灣史不可多得的史料。

9 清領時期 第二為乾隆、嘉慶時期。這時期宦遊詩作仍占主要地位,但台灣本地亦漸有優秀的詩人出現。宦遊文士詩作以楊廷理、張湄、胡建偉為代表,台灣本地詩人,則以章甫、陳輝、卓肇昌等為代表。

10 清領時期 第三為道光至光緒時期。此時期的宦遊文士詩作,以周凱等為代表。周凱於道光廿九年(1849年)間任台灣府學訓導,著有《海音詩》,以七言律詩描寫臺灣的風土、產業、特殊花草等,且於每一首詩都有詳細的說明,具有文學、歷史的雙料價值。台籍身份的詩人於此時期嶄露頭角,質與量方面都十分具有可觀性。 代表詩人有鄭用錫、蔡廷蘭、陳肇興、林占梅、陳維英、許南英、丘逢甲等人。

11 清領時期 鄭用錫曾於道光三年(1823年)登進士第,號稱「開台進士」,著有《北郭園全集》,築有「北郭園」,與林占梅之「潛園」,同為竹塹地區的兩大古典詩文社。 許南英為府城文士,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晉登進士,曾組「浪吟詩社」。台灣割讓日本後,曾率眾支持劉永福抗日,兵敗後即內渡中國,著有《窺園留草》。 丘逢甲為彰化翁仔社人,光緒十六年與許南英同登進士第,其《嶺雲海日樓詩鈔》一書,多為「台灣民主國」兵敗內渡中國後所作,充滿思鄉與憂時的情懷,被譽為與晚清詩人黃遵憲齊名。

12 沈光文的生平 沈光文,字文開,號斯庵,自號寧波野老,明神宗萬曆四十年(西元一六一二年)生於浙江鄞縣,是陸九淵門人沈煥的後裔,布政使沈九疇族曾孫。 順治三年(西元一六四六年),光文投入抗清陣營,參與畫江之師。清兵攻陷紹興,他從監國魯王出奔閩海。 順治十六年,荷蘭當局擔心鄭成功進攻台灣,漢人作其內應,遂將華籍長老和有影響力者監禁於赤崁城;翌年四月十三日,光文被拷問,其子也遭看管。 康熙元年(西元一六六二年)五月八日,成功逝世,子鄭經繼位,在用人和政制方面有些變革,光文撰〈台灣賦〉諷諫。

13 沈光文的生平 1651年 明太僕寺少卿沈光文遇颱風漂流至台﹐荷蘭人視為上賓。
1651年 明太僕寺少卿沈光文遇颱風漂流至台﹐荷蘭人視為上賓。 1666年 台灣地區一座孔廟「全台首學」於承天府落成。鄭經命各社廣設學校並頒布學制定科舉法。 1671年 沈光文至羅漢門(今高雄縣境內)教導原住民兒童漢文。 1673年  沈光文避居目加溜灣社(今台南縣善化鎮)﹐設立私塾﹐教育平埔族人。

14 沈光文的生平 1685年 沈光文創東吟社﹐為台灣詩社之肇始。
1685年 沈光文創東吟社﹐為台灣詩社之肇始。 1686年 諸羅知縣樊維屏設新港﹑麻豆﹑目加溜灣﹑蕭壟四社地方學校﹐以教育平埔族子弟漢文。 1688年  沈光文逝世﹐享年七十七歲。

15 思歸 之ㄧ 歲歲思歸思不窮,Soe3-soe3 su-kui su-put-kiong5
泣歧無路更誰同?Khip-ki5 bu5-lou7 keng3-sui5-tong5 蟬鳴吸露高難飽,Sian5-beng5 khip-lou7 ko-lan5-pau2 鶴去淩霄路自空。Ho7-khi3 leng5-siau lou7-chu7-khong 青海濤奔花浪雪,Chheng-hai2 tho5-phun hoa-long7-soat 商飆夜動葉梢風。Siong-phiau ia7-tong7 iap8-sau-hong 待看塞雁南颯至,Thai7-khan sai3-gan7 lam5-sap-chi3 問訊還應過越東。Bun7-sin3 hoan5-eng ko3-oat8-tong

16 思歸 之二 颯颯風聲到竹窗,Sap-sap hong-seng to3-tiok-chhong
客途秋思更難降。Khek-tou5 chhiu-su keng3-lan5-hang5 霜飛北岸天分界,Song-hui pak-gan7 thian-hun-kai3 月照家園晚渡江。Goat8-chiau3 ka-oan5 boan2-tou7-kang 荒島無薇增餓色,Hong-to2 bu5-bi5 cheng-ngou7-sek 閒庭有菊映新缸。han5-teng5 iu2-kiok iang3-sin-kong 夜深尋友沿溪去,Ia7-chhim sim5-iu2 ian5-khe-khi3 怕扣柴門驚吠尨。PhaN3-khou3 chhai5-bun5 keng-hui7-bang5

17 番婦 社裡朝朝出,同群擔負行;野花頭插滿,黑齒草塗成。 賽勝纏紅錦,新妝掛白珩;鹿脂搽抹慣,欲與麝蘭爭。

18 釋迦果  稱名頗似足誇人,不是中原大谷珍。 端為上林栽未得,只應海島作安身。 番柑  種出蠻方味作酸,熟來包燦小金丸; 假如移向中原去,壓雪庭前亦可看。

19 林占梅(1821~1868) 字雪村,號鶴山,淡水竹塹[tiok-cham7]人(今新竹市)。祖父林紹賢,以耕墾經商起家,因為辦全台鹽務變成通竹塹上好額人。 占梅老父早死,由阿叔梓雲[chu2-un5]撫養長大。占梅細漢就非常聰明,知書達禮,無阿舍氣;進士黃驤雲足欣賞--伊,將查某囝嫁伊。

20 一八四三年(道光二十三年)為防堵八里坌囗,捐過鉅款幫贊;過轉年,嘉義、彰化一帶發生漳泉械鬥,伊挺身而出,募集鄉勇扼守大甲溪,禁絕械鬥勢力向北蔓延。因為定定出錢出力,保護鄉里,得者朝廷嘉許,賞戴花翎。
一八四五年(道光二十五年)英國人侵犯雞籠,沿海戒備,時局非常緊急,占梅又因為唱捐防費,以貢生加道銜。

21 一八五三年(咸豐三年)林恭事起,第二年,黃位佔據雞籠,占梅督辦團練,平亂有功。
一八六二年(同治元年)彰化戴萬生起事,占梅籌畫全局,境內自an2-ne平靜無代誌;總講一句,凡是台灣若拄著動亂憂患,占梅一定以地方豪紳身分,傾盡家產,親率鄉勇,協肋朝廷,敉平烽煙。

22 占梅才華橫溢,書法晝藝攏真出色,尤其精通音律。Ti7兵馬倥傯[khong-chong2]e5時陣,軍中e5文書批答攏是出自占梅e5手頭。閒暇無事e5時,彈琴吟詠,意態不止仔輕鬆。
一八四九年(道光二十九年)伊在西門內起了「潛園」[chiam5-oan5],用來招待所有過訪e5文友,詩酒風流,吟詠酬唱,極一時之盛,成做北台灣第一khan2 e5盛會。

23 過茅港尾莊 Ko3 mau5 kang2 bi2 chong
腥血吹風撲面涼,Seng hiat chhui hong phok bian liong5 蕭條何處覓村莊? Siau tiau5 ho5 chhu3 bek8 chhoan chong 千堆白骨皆新塚,Chhian tui pek8 kut kai sin thiong2 十里平沙是戰場。Sip8 li2 peng5 sa si7 chian3 tiong5 落日昏黃聞鬼哭,Lok8 jit8 hun hong5 bun5 kui2 khok 啼禽嗚咽斷人腸。The5 khim5 ou ian3 toan7 jin5 tiong5 當年此地人居密,Tong lian5 chhu2 te7 jin5 ki bit8 轉眼荒涼倍可傷。Choan2 gan2 hong liong5 poe7 kho2 siong

24 進士第--丘逢甲 丘逢甲,字仙根,一字仲閼,號蟄庵,晚號倉海君;原籍廣東鎮平縣,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十一月二十八日生於銅鑼灣(今苗栗縣銅鑼鄉),民國元年(一九一二)二月二十五日病逝於鎮平縣員山里第(今廣東蕉嶺縣文福鄉),享年四十九歲。 曾祖仕俊,約在乾隆年間渡台,卜居東勢角溪心仔(今東勢鎮東新巷)。祖學祥公有乃父風,任俠仗義,名聞一方。父龍章(字誥臣,號潛齋),獨捨武就文,咸豐間食廩餼,嗣而設教里中,獎掖後進焉。

25 逢甲生而穎異,四歲就傅,龍章公自教之,書過目能誦,有神童之譽。年十四(光緒丁丑年),應童子試,聞仙根最年少,而完卷最早,撫憲奇之,遂贈「東寧才子」印。當其時,吳子光設教於呂氏筱雲山莊,藏書富,逢甲從其遊,博覽群籍,遂以詩文鳴海國。

26 光緒十六年,逢甲徙大埔厝(今潭子大豐村)新居,宅中有老柏,山水明瑟,具花木池亭之勝,榜其廬曰:「柏莊」。嗣後抗日軍興,號令發施,遂為義軍中樞。
二十一年四月和議既成,清廷將台澎割讓日本,臺胞聞變譁然,群起謀挽救,上書誓死拒倭,自是臺民慨輸餉械,倡言自立;顧自割地議和,全臺振駭。

27 台北淪陷後,日人知台灣之自主,逢甲實與於謀,其所部之義軍抗戰甚力,遂出重賞嚴索,而里巷謠傳壓餉不發,義軍潰散,號令不行。逢甲知事不可為,欲率眾據山死守,與臺同存亡。
隨軍士紳泣阻,以為徒死何益,道隆亦諫曰:「臺雖亡,能強祖國,則可復土雪恥,不如內渡也。」六月初,逢甲不得已痛哭辭臺,奉親內渡歸原籍。

28 答友問 親友如相問,吾廬榜念台;全輸非定局,已溺有燃灰, 棄地原非策,呼天倘見哀;十年如未死,捲土定重來!

29 聞海客談澎湖事 絕島周星兩受兵,可憐蠻觸迭紛爭。春風血漲珊瑚海,夜月燐飛牡犡城。 故帥拜泉留井記,孤臣掀案哭雷聲。不堪重話平臺事,西嶼殘霞愴客情。

30 鄭用錫 名蕃,譜名文衍,字在中,號祉亭。一七八八 年(乾隆五十三年)生於竹塹北門外。
幼時追隨王士俊就學 ,嘉慶十五年取為彰化縣學廩生,嘉慶二十三年,二應鄉試 ,取中恩科舉人,道光三年,赴京會試,取中進士三甲及第 。這是開台以來,編為「至」字號的台籍考生,首次登科的 進士。 人皆稱為「開台黃甲」。

31 淡水廳自開闢以來,分類械鬥頻繁,道光六年,焚燒搶劫、威脅滋生,用錫認為「禦暴必藉範圍,安民全資捍衛」,聯同士紳,向同知李慎彝建議,築城為當務之急。
適逢總督孫爾準巡視台灣,批准用錫等士紳奏議,並由其擔任築城總監。在「不動公帑一絲」的情況下,道光九年,磚造石城完工。

32 咸豐三年,北部分類械鬥起於板橋,蔓延至各地,用錫往來奔波,全力排解,五月撰「勸和論」文辭剴切,開誠布公,亂事漸至平定。
四年,奉旨與施瓊芳進士等協辦團練,並勸捐運津米糧,恩給二品封典。是時分類械鬥在新社,六張犁、紅毛港、大湖口等再度擴展,用錫親冒險阻、奔走其間。多方折衝,各地為首者,接讀勸和論,莫不感動,械鬥為之暫息。

33 用錫自京城禮部退居竹塹時,致力於教育事業,前後八年間,主講明志書院,每有課日,親自為文作詩,做為諸生模範。考評學生,則秉存公正,人皆信服。又常製作摺卷,教授學生書法制藝,汲引後學甚眾。
復鑑於淡水廳自開闢以來,欠缺史乘,召集弟友門生,博採資料,據事直書,纂修「淡水廳志稿」,四卷,同治九年,陳培桂命楊浚所修之淡水廳志,即多依鄭氏稿本,方始克盡全功。

34 蔡廷蘭(一八○一~一八五九) 字香祖,學者稱伊秋園先生,澎湖人。伊做囡仔e時就誠巧,五歲讀冊就比一般囡仔加讀重倍濟,八歲文章就寫kah不止仔好,十三歲補弟子員,逐擺考試攏是第一名。 無偌久,變做公費生,名聲真thau2;ti7澎湖任職e5廉吏蔣鏞[iong5]特別愛重伊。

35 一八三二年(道光十二年),澎湖大風颱,鬧飢荒,興泉永道周凱奉旨勘察、賑災,廷蘭作〈請急賬[chin2]歌〉呈hou7周凱,詳細描寫災情kah人民e5苦楚,周凱讀了非常看重伊,除了答詩唱和,比如講有「海外英才今見之,如君始可與言詩」e5詩句,嘛到處加伊褒獎宣揚,致使thong台灣e5當道名流,親像熊介臣、周澗東、姚石甫、劉次白等,無人m7知澎湖出一位「蔡生」。

36 一八三四年(道光十四年),主講台灣引心書院。一八三六年(道光十六年),赴省鄉試了後返鄉,海上拄著風颱,漂到越南,步行四個外月才轉來到福建,伊將這擺無意中來到越南e5所見所聞,寫作一本《海南雜著[tu3]》,真有歷史e參考值值。 一八三七年(道光十七年),廷蘭鄉試及格,tu2-leh擔任台灣道e5周凱,推薦伊主講崇文書院,並兼任引心 、文石兩書院e教席。到一八四四年(道光二十四年),廷蘭上京會試,高中澎湖有史以來e5第一位進士,隨時派去江西峽江縣做知縣。一八五九年(咸豐九年)三月十五日,ti7豐城知縣第三年任上不幸染病過身,享年五十九。

37 廷蘭bat輔助過蔣鏞編纂《澎湖續編》資料史實e5蒐集kah考訂,攏是出自伊e5手;但是伊家己寫kah真有名e5古體詩kah四六文,卻罕得有人知影,伊過身了將近二十年,就是ti7一八七八年(光緒四年),才有主講文石書院e5金門人林豪踏出來多方蒐集。 編成《愓園[thek-oan5]古近體詩》兩卷、《駢[pian5]體文雜著》若干卷。廷蘭上kai3出名e作品就是〈請急賬歌〉,連雅堂bat o-lo2伊講:「為救民之語,字字自自肺腑出。」

38 簡報完畢


Download ppt "台灣古典文學 文光國中 陳政一 整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