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國歷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國歷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國歷史

2 西元前170萬-1萬年 舊石器時代 初期古人類:雲南的元謀人(西元前170萬年).陝西的藍田人(西元前60萬年).北京的北京人(西元前50萬年)。 晚期古人類:北京的山頂洞人(西元前1萬8千年)。 體質:初期人種介現代人和人形猿之間 ;晚期人種進化成真人,具現代人體質。 生 活: (食) 採集、漁獵。 (衣) 發現骨針,已有縫紉能力。(住) 天然山洞。 工 具:打製石器,較粗糙。 文化:有初步的工藝水準製作工具;以懂得漁獵、採集維生,但來源不穩定,因此聚落比較小;弓箭的發明;懂得打扮帶飾品和飾品上一些加工,這些裝飾品多半放置在死人旁,顯示人類已有審美及死後靈魂的觀念。 其他:北京人以懂得用火及保留火種和具有現代蒙古種(黃種人)的特徵;山頂洞人頭骨、牙齒、腦容量與現代人更相似。

3 西元前1萬-2200年 新石器時代 體質:已演化成現代人體質。 生 活: (食)畜牧、農耕。 (衣)以絲、麻縫製衣服。(住)半地穴式。
工 具:磨製石器,較精細。 文化:掌握植物生長的知識(農耕)、開始懂得馴養禽畜(畜牧)、製作陶器、磨製石器、紡織技術的提升、食物由於農耕和畜牧的發展使人類有多餘時間改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隨著聚落規模擴大,原先以血緣親族為基礎的組織,也產生了地緣性聚落單位—村落。 農業跟畜牧:中國北方早期的農業遺址,大多分布在河流附近的台地或丘陵上,靠近水源又可以避免洪水氾濫。黃河流域的農業一班是栽種粟、黍等耐旱作物,家畜則以狗和豬最多。建築早期以挖洞的半穴居為主,可防寒避暑,後期才較多地面上的建築。 文明: (1)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有河北的磁山、河南的裴李崗(約西元前8千-7千年),已有初步的農業生和部落的規模。稍晚一點的仰韶文化(西元前7千-5千年)其中已有彩陶的藝術。而山東的大汶口文化(西元前 年),墓葬品有明顯的貧富差距,龍山文化(西元前 年)最著名的特色是薄如蛋殼精緻的黑陶。 (2)遼河流域:東北遼河的紅山文化(西元前6千-5千年)農業也發達,但游牧和漁獵仍然相當重要,遺址中發現精美玉器、神廟、祭壇等宗教建築。 (3)長江流域:代表性的是浙江河姆渡文化(西元前 年),遺址中有大批人工栽培稻米及飼養狗跟豬,居住方式採干欄式建築,這類建築適合氣候炎熱和低窪潮濕的地帶居住。 史前神話與傳說: (1)宇宙的誕生:有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的等等神話。 (2)三皇五帝: 「三皇」指發明用火的燧人氏、教人漁獵的伏羲氏、發明農業的神農氏;「五帝」據司馬遷史記的說法,有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傳說黃帝時期(西元前5千年)發明了指南車、醫學、養蠶、文字等等…。而當時部落為了爭奪資源會互相爭奪資源發生戰爭,最有名的是黃帝與炎帝、蚩尤發生戰爭,後來黃帝與炎帝結盟(所以我們都自稱炎黃子孫)成為當時最強的力量。而五帝中最受儒家推崇的是堯和舜,因為它們用禪讓的方式,並非領袖世襲的制度。 城邦:新石器時代晚期,聚落之間爭奪資源更加激烈,而黃河和長江流域出現許多夯土或石塊堆砌而成的城牆作為防禦之用,城牆的出現也代表權力和資源的集中,因此慢慢發展出複雜的管理組織或國家。

4 西元前 年 夏 國體的改變:據古籍的說法,禹原本「禪讓」給戴益,可是大部分的部落都支持禹的兒子啟,後來經過一場戰爭禹獲得權力,因此開始「家天下」的時代。 夏朝存在的爭議:部分考古學者認為現今擁有夏朝存在的證據太少,只有著名的河南偃師的二里頭文化(西元前 年),雖然這個文化可能間接證明夏朝的存在,可有學者認為朝代部分時間重疊是夏晚期的夏人或商前期的商人的文化,而且至今未在考古遺址發現夏時期相當的文字。

5 西元前 年 商 興亡:相傳商的祖先契,協助禹治水有功,封於商(河南商邱),故以「商」為族名。夏朝末年,夏桀暴政,商湯深得民心,滅掉夏朝建立商朝。 商史紀錄商朝遷都5次,最後盤庚定都於殷(河南安陽),定都前後分為前後期,此後不再遷都所以後世都稱殷商。 商朝後期政治經濟穩定,文化發展迅速。傳到武丁時親征北方大敵鬼方,並征服;商末期君主紂王,史稱聰敏勇武,但剛愎自用、沉迷酒色、濫用酷刑,此時位於西邊的周族崛起,利用商軍遠征東夷大傷元氣,趁虛而入,商朝反應不及大敗於牧野,紂王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政體:商朝的王是權力中心,也是四方諸侯的共主;商的王位繼承方式是「兄終弟及」或「父死子繼」;商朝主要控制的領土位於黃河中下游,其他地方有許多諸侯國,而受承認的諸侯國有替商出征、守邊、納貢的義務。 文化與生活: (1)甲骨卜辭:商人迷信鬼神,凡是問卜,其方法是用龜甲或獸骨上鑽洞,然後用火燒出裂紋,即為「兆」,來判定兇吉,而把這些結果記錄在旁即為甲骨文,也稱「卜辭」,此外商朝文字有少數用於記事。 (2)宗教與曆法:商朝的神權與王權緊密結合,因此商王是統治者也是人世間的天地鬼溝通者;商人的信仰分為天神(上帝、星星)、地祇(大自然的神)、人鬼(祖先之靈)。商代採用陰陽合歷,將1年分為12個月,月份有大月(30天)和小月(29天),差額以閏年方式補足;另外當時商人已知天干地支紀日的方法,並使用「旬」(10天)為時間單位。 青銅工藝:學者認為夏商周為「青銅時代」,因出土文物大量是青銅器;而種類以兵器、樂器、酒器、炊食器、禮器等等;當時青銅是階層地位的象徵,也是國力的象徵。

6 西元前 年 西周 興起:周族姓姬,是隻古老的家族,堯舜時擔任農官,商末時周人遷移到陝西高原地區,曾為商的諸侯國,文王時期周崛起甚至威脅商政權,武王時起兵滅商。 兩次分封: 第一次封建,武王滅商之後,實施大規模封建,並以「三監」制衡武庚(商族後裔),顯見遺民尚為臣服,故前期周政權不穩定。 第二次封建,武王死後,武庚利用三監與周公的矛盾,造成「管蔡之亂」,周公親征耗時三年平定,營建東都雒邑並第二次分封。 封建制度: 貴族:天子(天子將王畿以外土地分封給諸侯,賞賜爵位)、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可在分封土地、人民給卿、大夫,稱為「采邑」;諸侯友邦天子出兵、納貢、朝觐、祭祀的義務)、卿、大夫。 平民:國人(主要為統治階層的氏族成員,住在城內,受過文武教育,有納稅和作戰的義務)、野人(庶民階級,多住在城外或農村,地位低負擔重)。 奴隸:地位最低,多為戰俘或罪犯,身分世襲,並可買賣、賞賜轉讓與殺害。 宗法制度: 嫡長子繼承制:貴族以「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為原則。 大宗與小宗:周天子為大宗,其他諸侯為小宗;而諸侯國內,諸侯的嫡長子為大宗,其餘諸子為小宗,以此類推,並且大宗才有宗廟祭祀的權力。 禮樂制度:「禮」是外在的規範,而「樂」是內心的陶冶,傳周公「制禮作樂」。然而禮樂僅行於貴族,不及於庶民,庶民是以刑罰來管理,此為「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井田制:據孟子紀載,周朝田制為井田制,及土地分為九份,八家各有私田,中央為公田,由八家共同義務耕作,收穫為貴族所有;私田為農民所有。這是以種土地制度也是種賦役制度,而土地歸貴族所有不能買賣。

7 西元前 年 東周 興起:西周末年,幽王寵愛褒姒,廢嫡立庶,皇后父親申侯勾結犬戎入侵,幽王被殺,幽王之子平王東遷絡邑,為東周的開始。 封建的崩壞:東遷後周室的王權衰微,諸侯日漸強大,藐視周室,此時各國諸侯開始爭奪利益,禮樂制度也在此時崩壞。 戰爭模式:春秋戰爭以車戰(馬車對衝)為主,兩軍對決講究禮節信義,自在擊敗對手;戰國則以步兵和騎兵為主,以殲滅敵軍、吞併他國,也不再講仁義道德;因此春秋戰爭死亡數較少,不向戰國時動輒數萬人傷亡,甚至屠殺。 社會階層的流動: (1)貴族沒落:在封建宗法制度下,貴族人數持續增加,而爵位有限的情況,部分貴族已經跟平民一樣,更因為春秋戰國戰爭不斷,加上戰國時間君主唯才適用,造成貴族的沒落。 (2)平民崛起:貴族喪失權力,導致貴族只能靠講授知識和技藝,孔子就是最好的代表,造成知識下移平民也有機會學習知識學問,尤其後期唯才適用,更是因為國君的賞識而成為「布衣卿相」,或是靠軍功取得爵位,也有不少平民經商致富,而得到君主的重視,因此春秋戰國時期有不少名人是平民出身。 (3)編戶齊民:春秋戰國戰爭頻繁,而原本的軍人來自士,但兵源不夠需要從平民來增加兵源,因此發展出戶籍,有效調查個家庭人口,而「編戶」就是戶籍中以戶長為首,編錄家口語土地資料;另一方面,由於貴族沒落,國君就將沒落的貴族編進戶籍納入統制,稱為「齊民」;因為編戶齊民方便中央極權政府的統治基礎。 農業生產的改善: (1)水利工程的建造:春秋戰國重要的水利工程有都江堰、鄭國渠等等…,而最有名的兩項工程都在秦國,也造成後期秦國富強的原因之一。 (2)工具和技術的改進:戰國時以普遍用鐵器,提高農耕、開墾、興建等工作效率,尤其農業已懂得如何使用肥料,農作物產量大增。 (3)土地私有制:農耕技術改良,使人民可耕作更多土地,民眾於是開墾荒地或侵占公田,導致國君難以制止,加上獎勵軍功賜田,土地私有逐漸形成。 工商業的發展: (1)各行各業的發展:青銅器已變成平常常見的器物,而鐵器隨著戰爭越來越發達,到了戰國時期鐵器也已變成日常生活的器具:除了冶金業的進步,織造業和鹽業在當時技術也提升;而各行隨著技術提升也造成當時不少富可敵國的商人。 (2)商人地位的提升:由於戰國時的城市規模比春秋時壯大許多,也造成商業活動更加蓬勃發展,因此商人社會地位在此時有了提升,不在視為賤業,而當時有名的巨賈有子貢、范蠡、呂不韋等等…。 (3)貨幣流通:戰國時工商業發達,刺激了貨幣的發行,各國都有鑄造貨幣,除了圜錢,有模仿農具的布幣以及模仿刀具的刀幣,當時的買賣方式有用貨幣也有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而較昂貴的,黃金、珠寶、絹帛也可以當交易媒介。 百家爭鳴: (1)知識學位下移:由於貴族沒落和周室衰弱,導致平民百姓也有接受到知識學位,由於學者的理解不同,造成各自的思想體制,形成百家爭鳴。 (2)君主的支持:列國君主都禮賢下士,因此當時位高權重的公卿,會收養大量的門客,當需要時這些門客要有相對的付出。 (3)講學、從師:私人講學風氣盛行,學者一邊傳授知識和傳布學說,另一方面學者也會周遊列國遊說君王,因此產生許多學派的成立和擴張。 (4)九流十家:較重要的為儒、墨、道、法、名、陰陽六家;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提昌「仁」,孟子提倡「性善」,荀子提倡「性惡」;墨家代表人物墨子,墨子提倡「兼愛非攻」;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老子提倡「清靜無為、小國寡民」,莊子提倡「養生、逍遙、至人」;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韓非子,李悝、商鞅為重法派,申不害為重術派,慎到為重勢派,而韓非子為三派的集大成者;名家代表人物惠施、公孫龍,名家注重分析名詞與概念的相異等邏輯,要端正明時關係安天下;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鄒衍提倡「伍德終始說」「金木水火土」。 (5)天下統一:天下統一為當時各家所希望的,希望藉由統一結束多年的戰爭,免得老百姓受戰火而苦。

8 西元前 年 春秋 春秋霸政的理想:東周周室衰弱,諸侯崛起,但諸侯的作為不可成為王政,只能稱為霸政,霸政主要理想「尊王攘夷」,而尊王就是尊崇周室,攘夷就是霸者要領導其他諸侯共抗夷狄,維護各國的安全。 尊王攘夷的興起與衰弱:春秋的霸者以齊桓公和晉文公最為落實尊王攘夷;因霸主的興起,大國對小國的貢賦需索無度,造成小國疲於應付;春秋後期長江下游的吳越兩國興起,吳國先盛後衰反被越國滅掉,因為一舉滅亡一個大國,在當時是重來沒發生過的,也導致後來尊王攘夷的崩壞,大小國家互相征伐。

9 西元前 年 戰國 封建的崩潰:晉國被韓趙魏瓜分,史稱的三家分晉,齊國的田氏也篡奪君位,而周天子無法阻止還反封他們諸侯,也從春秋初期的一百多國,至戰國中期剩下「戰國七雄」,宣告封建制度徹底瓦解。 變法:戰國時代,統治者都在進行變法,達到富國強兵,其中以秦國商鞅變法最為成功,而變法內容共通之處,分為四種。 (1)以法律治理:春秋末年鄭國子產做刑書,後來各國仿效陸續公布法律,建立新的社會制度,不在「重親疏,講貴賤」,以重整秩序。 (2)實施富國政策:各國都想富國強兵,如魏國李悝制定的「平糴法」穩定糧價提高農民生產意願。商鞅則規定人民耕織超過一般數量,免賦役。各國陸續製作戶籍以掌控人民。一家有兩名以上成年男子必須獨立分戶,否則加倍課稅,以增加稅源。此外承認土地私有制度,以田地面積課稅,增加稅收。 ※商鞅變法: (i)制定秦律。(ii)重農抑商,獎勵耕織。(iii)廢井田、開墾土地。(iv)將人民編戶,五家為伍,十家為什,互相監督,行連坐制度。(v)實施軍功制,獎勵軍功,減少無功的貴族。(vi)合併全國鄉邑為縣。(vii)統一度量衡。 (3)推行強兵:西周時只有平民的國人才有義務當兵,而戰國時為了增加兵源,把其他沒當兵資格的庶名也可加入軍隊,並以獎勵殺敵立功。 (4)建立中央集權:各國諸侯才取唯才是用,裁抑貴族,建立官僚制取代世襲制,而地方改才以郡縣制度,減少分封的領土。

10 西元前 年 秦 興亡:秦國因商鞅變法富強後,積極東侵,戰國末期秦國採用范雎的「遠近交攻」,並且當時可以阻擋秦國的趙國在長平之役大敗,從此六國無法在阻止秦國,最後秦王贏政統一天下,而天下統一後秦始皇眼光宏遠、勤於政事,但施政過於急躁及殘暴,導致六國遺民反抗,秦始皇死後秦二世昏庸無能並且趙高亂政,因此秦朝短短數年迅速滅亡。 建立統一體制: (1)皇帝制度:秦王贏政自認功業超越前人,自創「皇帝」之號,自號「始皇帝」,並建立繁瑣的禮儀、宮室、陵寢等制度,以提升皇權。 (2)三公九卿:秦始皇建立一套以皇帝為中心的政府組織,中央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個最高官職,以下設立諸卿分工管理皇室和朝廷事務,而這套制度是避免君主集權下的決策重大失誤。 (3)郡縣制度:秦統一天下後並沒有分封給功臣,避免重蹈周朝覆轍,所以採用郡縣制,郡以下設立縣,地方首長由皇帝派遣,賦稅也屬於朝廷,這樣皇帝可對全國實行直接統治。 對待匈奴方式:由於春秋戰國時匈奴常常越過各國長城入侵,於是秦始皇統一後把各國長城連結起來抵擋匈奴,並且派蒙恬討伐匈奴取得河套地區。

11 西元前202-8年 西漢 興亡:秦朝末年天下大亂,項羽和劉邦為當時兩個是勢力最大的集團,最後經過4年激戰,項羽兵敗垓下烏江自刎,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定都長安,此後經過多位皇帝,到漢武帝時漢朝發展到巔峰、開拓疆土、大敗匈奴,此後經過外戚和宦官、權臣亂政,最後由外戚王莽篡位,西漢滅亡。 漢初郡國制:統一後為了安撫有功的大臣,只好分封異姓王,而秦朝的郡縣制又繼續沿用,所以稱「郡國制」,後來漢高祖和呂后依依除掉異姓王,又為了避免像秦朝因宗室薄弱而亡,大量分封同姓諸王,皇帝直轄的郡縣只有全部諸侯的1/3郡縣,此後削藩造成極大問題。 文景之治與削藩政策:漢初經過多年戰亂,漢高祖採用黃老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文帝、景帝則持續政策並且減免賦稅和廢除嚴刑峻法,長達40多年的修養,國富民強造就「文景之治」,也為日後漢武帝極大的發展資本;文帝時,諸侯已漸漸不受中央控制,因此文帝採用賈誼「眾建諸侯兒少其力」的方法,將分封的大國在分為幾個規模更小的封國;景帝時,諸王勢力還是威脅漢朝的統治,於是鼂錯進行削藩,引發七國之亂,最後由周亞夫平定,之後景帝嚴禁諸王干涉地方政務,讓諸王只空有虛名,封地的官吏由中央任命,此後漢的地方制度變回郡(國)縣制。 漢武帝的集權政策: (1)加強地方監察:設立刺史考察郡國吏治,監督豪強,但也因刺史是由中央派遣,造成地方官員就算官職比較高也不敢得罪,造成刺史官小權大。 (2)剝奪向權:為了避免有權臣的產生,所以漢武帝削弱宰相的權利,並且設立侍中、常侍、大司馬、尚書等官職,稱為內朝,而內朝負責決定事情,而外朝宰相則負責執行。 (3)討伐匈奴:漢武帝時國力強盛,於是改變漢初保守政策,主動派兵攻擊匈奴,而當時名將衛青、霍去病重創匈奴,取得河套和河西兩大草原,匈奴遷徙北逃。 對待匈奴方式:漢朝初年漢高祖親征匈奴卻大敗而逃,於是為了不與匈奴衝突採用和親的方式,而到漢武帝時國富民強,因此派兵攻打匈奴,經過多年戰爭有輸有贏,漢宣帝時匈奴終於入朝稱臣,但因戰爭耗損漢朝國力由盛轉衰的開始。 經營西域:西漢初年西域被匈奴掌控,武帝時為了攻擊匈奴,在河西設立4郡,以打通來往西域的通道,拉攏西域各國不支持匈奴,武帝在位後期西域諸國幾乎都入朝稱臣,宣帝時設立「西域都護」監視、維持西域諸國。 漢武帝征服 過的其他地區:百越、朝鮮、羌族、西南夷,這幾個外族時而受控制時而內亂需派兵征服,影響雖然不像匈奴這麼大,但也造成漢朝一大負擔。 士族形成:累世經學導致累世公卿,因為漢武帝推崇儒術,了解經術成為入仕的重要條件。因古代書籍流通不易,學問的傳承重視師承和家法,所以壟斷經學自然壟斷仕宦之途,因此造成士族容易為官。

12 西元前8年-西元23年 新 興亡:王莽篡位漢朝,逼迫漢帝禪讓給他,而王莽篡位之後建立新政,改善土地兼併問題,並且想效法古人託古改制,但施政過於急躁和繁瑣,而且許多措施空於理想不現實,造成豪強和商人反對,連平民也因為朝令夕改怨聲載道,尤其新莽末年水旱災頻繁,造成許多人淪為草寇,最後由漢朝劉姓族人和綠林軍攻入長安滅亡。

13 西元25-220年 東漢 興亡:漢宗室劉秀原本跟隨哥哥劉縯起兵反抗王莽,當時也有許多人起兵,新朝滅亡後,各地英雄好漢反而擁兵自重,最後劉秀一一剿滅,並沿用漢為國號,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光武帝,在位期間史稱「光武中興」,而東漢中後期又犯跟西漢一樣的毛病,宦官、外戚、朝臣互鬥結派,導致末年戰爭頻繁各地將軍擁兵自重、互相吞併,最後三國曹操死後其子曹丕篡位,東漢滅亡。 光武帝的施政: (1)改善民生:光武帝為平民出生(雖為漢朝宗室,但經過多代已經跟平民一樣),深知百姓痛苦,在位期間重視地方吏治,又減輕田賦,並且下詔釋放奴婢。 (2)表彰氣節:避免跟西漢末年官員一樣追求名利,推從不求官的名儒、隱士。 (3)提振皇權:全國政事都須由內朝處理,最後總攬於皇帝,而外朝丞相只能空有虛名。 明章之治:明帝跟章帝,其實跟西漢初年一樣,延續開國皇帝的政策,並且與文景之治差不多,都以恢復民間為基礎,減輕平民的稅賦與徭役,國力也逐漸強盛。 末年衰亡的原因: (1)外戚與宦官之爭:東漢皇權高度集中,如果皇帝年幼即位,朝政容易被外戚或宦官所把持,但偏偏東漢中後期常常是皇帝年幼即位→外戚專政→宦官奪權→宦官亂政→皇帝早逝→皇帝年幼即位。這樣的循環下去導致後期皇帝已無實權。 (2)黨錮之禍:東漢由於光武帝表彰氣節造成許多名士,在中後期朝政混亂時批評時政,而當時最大的批評地方就是「太學」,造成朝中名士與宦官互相攻擊,而最後宦官指控朝中名士「李膺」等人結黨營私、誹謗朝政,下令逮捕黨人,此後朝廷以為正直的名士,國政更加敗壞,因發後來的民變。 (3)黃巾之亂:東漢末年,張角創立「太平道」,徒眾數十萬人,由於不滿朝政無能,起兵造反造成全國戰亂,最後被各地將軍敉平,可是當年光武帝削弱地方兵權,而為了平息戰爭皇帝不得已給地方州牧將領兵權,但平息後又無法收回兵權造成地方列豪割據,之後列豪挾持皇帝掌握朝政。 (4)董卓亂政:少帝時,外戚要誅殺宦官,密召掌握精兵的董卓入京幫忙,但董卓在宦官和外戚火拼時隔岸觀火,最後快結束時才派重兵入京,控制朝政,挾持皇帝,而各州牧紛紛以討董卓為名起兵,但最後失敗就割據在自己的領地,此時漢朝已名存實亡。 對待匈奴方式:東漢初期匈奴分裂,北匈奴經常侵犯邊境,和帝時聯合南匈奴一起攻擊,北匈奴大敗西遷(影響西亞和東歐),此後漢朝北方邊境長期安定。 經營西域:新朝末年至東漢初年,國內戰亂以至於西域各國大多不受控制,直到明帝討伐北匈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西域才重新受到漢朝控制。 絲路歐亞大陸的影響:由於西漢東和打通西域使得中國的物品和技術得以傳到西亞、中亞、南亞、歐洲,而西域的產物也在這時流入中國,像是葡萄、石榴、胡瓜等植物,而琵琶、玻璃等器物與技術的傳入,而佛教也經由印度→中亞、西域→中國傳入,對之後的中國影響深遠。

14 西元 年 三國 三國的興滅: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割據,曹操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中原後,曹操打算渡江南下消滅長江流域的勢力,但江東孫權和漢宗室的劉備聯手在赤壁大破曹軍,奠定此後三國鼎立的形勢,之後蜀漢丞相諸葛亮多次北伐,但被魏國司馬懿所阻,最後諸葛亮死在五丈原,而多次北伐造成本來實力最弱的蜀漢實力更加頹敗,諸葛亮死後沒多久蜀漢(劉氏)滅亡,而司馬懿因抗蜀有功,逐漸掌握魏國朝政,其孫後來篡魏建晉,魏國(曹氏)滅亡,不久派兵渡江南征東吳(孫氏)滅亡,三國時代此時宣告結束。 九品官人法:曹操鑒於漢末的察舉制度敗壞,於是採納陳群的建議,改用九品官人法。而朝廷以才能、道德、家世等標準,將其分為一到九品,而根據品授予官位,但其標準世家豪族容易符合,造成對非世家豪族的人不公平。

15 西元 年 西晉 興亡:晉武帝司馬炎篡位成功,並且統一中國,而因為鑑於曹魏殷宗室疲弱而滅亡,因此大量分封同宗為王和擁有各地兵權,原本的地方將軍已無兵權,也造成之後諸王擁兵自重,晉武帝死後其子無法控制諸王爆發「八王之亂」,胡人趁漢人內亂入侵中原,晉帝被俘,史稱「永嘉之亂」,西晉滅亡,此後中國又進入各地分裂的局面。 士族勢力的形成:晉朝司馬氏本身就是士族,因此選材時重用門第高、家世好的,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情況,而士族又利用九品官人法保障家族的政治特權,代代相傳。 晉朝田制:行占田制,規定「男生一人占田70畝,女生一人占田30畝。」,而由於戰亂之後課稅相對不重,有效吸引避亂的農民回流,以刺激生產意願。

16 西元 年 東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東晉:西晉滅亡後,晉朝宗室渡江後,司馬睿在建康建立東晉,雖有幾次派軍北伐中原,但將軍常常功高震主,造成朝廷的猜忌因此最後功敗垂成,漸漸無心北歸,而由於西晉滅亡後,南遷的東晉已無實權,只能依靠南方世家大族,而世家大族分為荊州集團與揚州集團,史稱「荊揚之爭」,導致東晉政局不穩;而中央籌組「北府兵」加強首都安全,在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南侵時的肥水之戰發揮極大功能大破前秦軍隊,但後期北府兵將領劉裕掌握兵、政權篡位建立宋,此時東晉滅亡。 五胡十六國:永嘉之亂後數百年間,中原被外族佔領,各族自立為王國,而氏族苻堅的前秦曾短暫統一中原,但肥水之戰大敗後,前秦瓦解,中原再度陷入混亂,直到鮮卑族的北魏統一中原,進入北朝時代,五胡十六國結束。 南朝:東晉將領劉裕篡位建立宋後,及為南朝時代的開始,之後有南朝宋、齊、梁、陳四個王朝,最後在陳後主兵敗被俘結束南北朝時代,中國回歸統一。 北朝:北魏拓跋一族在太武帝時統一中原,而孝文帝時遷都洛陽,強烈推行漢化政策,引發保持尚武風氣的北方邊鎮不滿,孝文帝死後爆發「六鎮之亂」,之後國家分裂為西魏和東魏,而東魏被高洋篡位建立北齊,而西魏被宇文覺篡位建立北周,最後北周滅掉北齊統一中原,外戚楊堅又篡位建立隋朝,之後發兵南下滅掉南朝陳統一全中國,南北朝時代結束。 東晉士族的門閥政治:永嘉之亂後,司馬家族衰弱,需要倚靠南方吳姓為首的江南望族,並安撫北方南下避亂的僑姓世家,造成往後東晉數百年朝政被門閥士族掌握,而且僑姓士族常和吳姓當地望族產生衝突,導致政權摩擦爭端不斷。 南朝士族衰敗:由於南朝皇帝多出身寒微,為了避免重蹈東晉君主被大族挾持的覆轍,大量派自己宗室的弟子為官,並且提拔寒門子弟為官或瓜分士族之權。 北朝士族興起:五胡亂華後留在北方的士族,由於胡人統治廣大中原的漢人需要當地士族輔助幫忙,因此北朝的政權反而越來越倚重門第,並且北方士族不想與胡人相混,故意在姓氏錢加上郡望,因此稱為「郡姓」,但北魏孝文帝漢化政策,又把鮮卑貴族為「國姓」以致跟漢人郡性同等地位。 北朝田制:北魏行均田制,規定「十五以上男生露田40畝,女生20畝,種植五穀,死後田地要還給政府。」,除了可以種田之外,還有「桑田」20畝,可種植桑、棗、榆等,而桑田不用還給政府可傳給子孫。

17 西元 年 隋 興亡:楊堅篡位北周改國號為隋,後來南下滅掉南朝陳全中國統一,結束長達數百年的分裂,隋文帝楊堅在位期間勤政節儉,全國慢慢從戰後恢復,史稱「開皇之治」,但晚年猜忌殘暴,又改立太子間接造成隋朝加速滅亡;隋文帝死後隋煬帝即位,隋煬帝雖為有為之主,但施政急躁,過度傜役百姓開鑿運河和三爭高麗,造成國力大衰,導致後來被下臣所殺,隋朝滅亡。 隋代田制:繼承北魏的均田制並加以修改,男生可得露田80畝、永業田(以前的桑田)20畝,而女性擁有田地的規定被取消。 隋代稅法制度:

18 西元 年 唐 興亡: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本來就是關隴集團的一員之一,趁隋朝末年國力大衰就起兵造反,最後在其他關隴集團的支持下李淵很快就成功,建立唐朝,而建國後李淵諸子對皇位明爭暗鬥,次子李世民(唐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之後逼迫高宗退位為太上皇,唐太宗奪後為人虛心納諫,以富國利民為念,又善用人才,數年間國力大升,史稱「貞觀之治」,唐太宗死後高宗即位但身體健康欠佳無法主持朝政,由皇后武則天處理,高宗死後武則天把持朝政和改立國號為周,死後還是把皇權還給他兒子中宗恢復唐朝國號,傳至玄宗時唐朝達到顛峰,史稱「開元之治」,但玄宗末年荒怠政事,濫用奸臣造成唐朝安史之亂,平定戰亂後唐朝威嚴下降,加上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唐朝末年又爆發黃巢之亂,平亂以後個藩鎮開始互相吞併各自為王,由朱全忠篡位建立後梁,中國又開始分裂,唐朝結束進入五代十國。 安史之亂和之後影響: (1)藩鎮林立:為了平定安史之亂,各地廣設節度使,且安史降將就地安置為河北地區的節度使,長期處於半獨立狀態。不過唐朝中期雖然藩鎮林立,但大部分還是受中央節制。 (2)外患:吐蕃趁唐朝安史之亂,佔領隴右一帶;南詔國則長期騷擾西南邊境;北方的回紇則雄據漠北,而安史之亂後唐朝聯合回紇制衡吐蕃,來維持國防安全。 (3)宦官亂政:安史之亂後的皇帝猜疑武將,於是把禁軍交給宦官掌握,又任命宦官為樞密使和籓鎮監軍,使起掌握軍政大權,因此中唐以後皇帝多由宦官擁立,變成魁儡。 (4)牛李黨爭:兩派人士為了對解決藩鎮問題,彼此爭奪執政權,不惜勾結宦官、意氣用事,黨爭超過40多年,造成朝廷烏煙瘴氣朝政敗壞。 士族的衰敗:唐朝初期鑑於南北朝士族過於把持朝政,因此試圖打壓,但仍然無法有效撼動士族的地位,可是因為九品官人法的廢除、科舉制度的形成與雕版印刷術發展,造成士族不是不會沒落的,而且平民寒族翻身的機會變大,尤其道中唐後唐戰亂頻繁士族往往變成平民攻擊的目標,而且唐朝後期武人當道,鄙視文人,使得士族更難維持下去,導致數百年的門閥士族在唐朝後期已經式微。 貢舉考試:隋朝廢掉九品官人法,創立貢舉考試,在唐朝時開始有效執行,有明經、進士等科並有武舉,而透過考試只是取得資格,還須經過吏部考試才能正式為官,而除了貢舉考試的常舉,皇帝還會不定期下詔舉行制舉。 唐朝田制:延續隋朝制度,露田改名為口分田,但保障寡妻妾也可以得到30畝口分田。

19 西元 年 五代十國

20 西元 年 北宋

21 西元 年 南宋

22 西元 年 元

23 西元 年 明

24 西元 年 清

25 西元1911-至今 中華民國

26 西元1949-至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


Download ppt "中國歷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