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康軒版:國中歷史科 二年級上學期 第三章 魏 晉南北朝的分合 台中市立東山高中國中部 熊家豪老師製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康軒版:國中歷史科 二年級上學期 第三章 魏 晉南北朝的分合 台中市立東山高中國中部 熊家豪老師製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康軒版:國中歷史科 二年級上學期 第三章 晉南北朝的分合 台中市立東山高中國中部 熊家豪老師製作

2 一、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發展 二、胡漢融合與南方開發 三、講究身份的世族社會 四、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

3 一、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發展 自定义页2

4 背景:東漢末年 一、政局混亂 二、黃巾之亂 東漢中期後多幼主即位,【太后】 、【外戚】把持國政,
宦官 士人 東漢中期後多幼主即位,【太后】 、【外戚】把持國政, 皇帝親政後引【宦官】互相鬥爭,政治日益腐敗。時有士 人批評時政,導致宦官將這些知識分子加以逮捕,造成二 次【黨錮之禍】。 二、黃巾之亂 原因: 【張角】創【太平道】與兄弟張寶、張梁以符籙替人治病 過程: 1.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反漢朝政府 2.主要活動為【華北地區】 結果: 1.幾月後被官軍鎮壓,餘黨活動數年以上 2.地方官員開始掌握軍政權力→ 【群雄割據】 圖一 黃巾首領張角像(附加黃巾之亂影片)

5 壹、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發展 一、群雄割據 知名人物:董卓、呂布、袁紹, 以及最後形成 【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之戰後統一河北地區
【劉備】: 桃園三結義→【關羽、張飛】 三顧茅盧→【諸葛亮】 【孫權】: 父親→江東之虎:孫堅 兄長→江東小霸王:孫策 三代開創長江以南政治基業 圖二 三國鼎立形式圖

6 壹、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發展 二、赤壁之戰 時間: 圖三 赤壁之戰形勢圖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 背景:
【曹操】統一北方後,揮軍南下想統一中國 過程: 1.北方:【曹操】VS. 南方:【孫權、劉備】盟軍 2.曹軍水土不服、周瑜火計成功 3.【孫劉聯軍】擊敗【曹操號稱百萬大軍】於赤壁(今中國湖北地區) 結果: 形成【魏、蜀、吳】三分天下局面 圖三 赤壁之戰形勢圖 圖四 關於赤壁之戰的影視作品

7 壹、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發展 三、三國鼎立 建國次序:1 西元220年 滅國順序:2 西元265年 司馬家篡位 建立者:魏文帝 曹丕
曹魏 建國次序:1 西元220年 滅國順序:2 西元265年 司馬家篡位 建立者:魏文帝 曹丕 定都:洛陽(河南省洛陽市) 蜀漢 建立者:漢昭烈帝 劉備 定都:成都(四川省成都市) 建國次序:2 西元221年 滅國順序:1 西元263年 被曹魏所滅 東吳 建立者:吳大帝 孫權 定都:建業(南京市) 建國次序:3 西元229年 滅國順序:3 西元280年 被西晉所滅

8 壹、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發展 四、西晉統一 (一)基本資料 1.首都:洛陽
2.開國君主:晉武帝司馬炎(祖父司馬懿奪權→伯父司馬師→ 父親司馬昭) 3.亡國君主:晉愍帝司馬業(於永嘉之禍被擄)【266–316 AD,共51年】 (二)重要大事 1.八王之亂: 晉武帝統一後,重新實施郡國制,其逝世後太子司馬衷繼位,是為【晉惠帝】。然而政權則掌握於皇后【賈南風】之手,賈后先後謀害太后與太子以及挑撥各諸侯王。使當時地方諸侯趙王司馬倫提供討伐口實,開啟各諸侯王互相攻訐的局面,最後晉惠帝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晉懷帝即位,西晉國力大衰。 2.永嘉之禍: 【匈奴】貴族【劉淵】趁八王之亂後起兵,國號【漢】,一路擊敗晉軍攻破洛陽,俘虜懷帝。後愍帝於長安即位,但被劉淵之子劉曜(改國號為前趙)所擄而北去,西晉滅亡。

9 壹、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發展 五、東晉成立 (一)基本資料 1.首都:建業 2.開國君主:晉元帝司馬睿(晉室南渡)
3.亡國君主:晉恭帝司馬德文(被劉裕篡位後所殺)【317–420 AD,共103年】 (二)重要大事 1.王與馬,共天下: 西元313年,王導從兄王敦受命出征江西的華軼。王敦利用陶侃及其姻親周訪之力,才將司馬睿政權的勢力從江西擴展到兩湖,再及於廣東。長江中游地區也納入其後的東晉領域。換言之,東晉政權是靠王導分化江南人與王敦控制長江中游地區而成立,故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語 2.肥水之戰: 西元357年,前秦氐人符堅統一北方,不顧宰相王猛臨終勸告,對東晉發動南征戰爭,總動員八十萬人,與東晉八萬北府兵作對抗。前秦渡江攻擊失敗,使得中國南北分立的局面繼續維持。而東晉乘勝北伐,收回黃河以南故土。

10 壹、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發展 宋【西元420–479年】 齊【西元479–502年】 首都:建康(今南京市) 開國者:宋武帝劉裕 事件:元嘉之治
南北對峙:南朝各代資料 宋【西元420–479年】 齊【西元479–502年】 首都:建康(今南京市) 開國者:宋武帝劉裕 事件:元嘉之治 首都:建康(今南京市) 開國者:齊高帝蕭道成 事件:永明之治 梁【西元502–557年】 陳【西元557–589年】 内容页2 首都:建康(今南京市) 開國者:梁武帝蕭衍 事件:天監之治、侯景之亂 首都:建康(今南京市) 開國者:陳武帝陳霸先 事件:天嘉小康

11 壹、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發展 五胡十六國【西元304–439年】 北魏【西元386 - 534年】 民族:匈奴、鮮卑、羯、羌、氐 建國:
南北對峙:北朝各代資料 五胡十六國【西元304–439年】 北魏【西元 年】 民族:匈奴、鮮卑、羯、羌、氐 建國: 北魏崔鴻的《十六國春秋》,事實上不止十六國,且亦有漢人建國者 首都:平城→洛陽 開國者:道武帝拓跋珪 事件:孝文漢化、六鎮之亂 東魏→北齊【西元534–577年】 西魏→北周【西元535–581年】 首都:鄴(今河南、河北省一帶) 開國者:神武帝高歡→文宣帝高洋 備註: 1.漢人胡風 2.國力初期最強,後期因統治者無道,最後被北周所滅 首都:長安(今西安市) 開國者:文帝宇文泰→孝閔帝宇文覺 備註: 1.胡人(鮮卑人)漢風 2.在武帝宇文邕統治下,日漸強盛,期間推行府兵制、北魏均田制,後滅北齊

12 壹、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發展 魏晉南北朝分合表

13 二、胡漢融合與南方開發 自定义页2

14 貳、胡漢融合與南方開發 一、北方的民族融合 (一)背景
美國漢學家魏復古將中國歷史朝代分成兩類:一個是漢族建立的朝代,另一個是由少數民族所建立的朝代,其中又分成:滲透王朝與征服王朝二種,此時期皆屬於前者。 (二)重要大事 1.孝文漢化: 由鮮卑族的拓跋北魏統一華北後,歷代君主都已重視漢文化。至北魏孝文帝一代,已有馮太后與朝臣李沖的改革,建立均田制,重新建立以農業為主體。由於孝文帝接受漢族的祖母馮太后撫養,其母亦為漢人,受漢文化影響較深,即位後便開始進行漢化政策。例如:改服裝、改籍貫與姓氏、禁胡語等大方向。 2.關隴集團: 關隴和河東等地豪強力量,在河北東、西魏的爭奪戰中,這些豪強地主都歸附西魏宇文泰。宇文泰為把北方六鎮和關隴豪族的力量統一起來,組成了以八柱國為核心,以大將軍、開府為主要成員,以府兵系統為基礎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這些胡漢成員統治地位直到唐代。

15 貳、胡漢融合與南方開發 二、南方的經濟開發 (一)背景
由於北方長期戰亂,大批中原人士遷往南方,他們帶來進步的農耕技術和充沛人力,加速江南地區開發,同時漢族中央政府和文明首次南遷,造就中原漢人第一次大規模南遷,史稱「衣冠南渡」 。 (二)重要記事 1.六朝古都: 孫吳、東晉、宋、齊、梁、陳,均定都於建康(今南京市),史稱「六朝古都」 。相較於北方局勢的動盪不安,六朝經營下的南方,局勢較為安定,人口不斷增加,經濟日漸繁榮 →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的關鍵時代 圖五 今日南京秦淮二岸 ※補充:歷史上將南京設為首都者→明朝、中華民國

16 三、講究身份的世族社會 自定义页2

17 參、講究身份的世族社會 士族大家社會 (一)背景 1.西漢以來的察舉制已無法有效為政府推薦人才,因此才有曹操的「求賢令」的出現。
2.董仲舒「獨尊儒術」後,「通一經以上」的士人擁有任官的優勢,往往世代壟斷官職,家世顯赫的名門大族 (二)九品官人法 1.時間:曹魏文帝時期 2.提出者:陳群 3.內容: 以家世、才能、德性等項目評定士人的等級,分為九品,作為政府任用官吏的依據。 4.結果:【上品無寒門 ,下品無世族】 世族凡事講求門當戶對,連皇帝亦無法插手 ,但在侯景之亂南方世族遭受打擊,剩北方世族至隋唐持續發揮影響力 圖六 世族歷代發展圖

18 四、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 自定义页2

19 肆、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 一、清談與玄學 (一)背景 1.時代背景:經黨錮之禍和魏晉政治的壓迫,使得士人不敢再抨擊時政、臧否人物
2.學術背景:漢末經學日趨繁瑣僵化,促使學者轉而尋求簡化的學風 (二)內容 1.政治上: 砥礪名節、參與政治→疏離冷漠、明哲保身 積極入世→消極出世 2.思想上: 儒家傳統→;個人自我之覺醒 3.重心經典: 【三玄】 →道家的《老子》、《莊子》與儒家的《周易》 4.社會理念: 群體秩序→個人身家 5.知名代表: 曹魏:何晏、王弼; 【竹林七賢】 →影響到政治作風消極。 圖七 竹林七賢圖

20 肆、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 人民飽受戰亂之苦 帝王的提倡:梁武帝 佛經的大量翻譯 佛教藝術流行於中國 二、佛道的盛行 (一)佛教傳入
1.起源:印度北方 2.傳入:a.西漢末年 經西域傳入中國 b.東漢明帝 洛陽城外建為中國第一座佛寺 人民飽受戰亂之苦 帝王的提倡:梁武帝 佛經的大量翻譯 佛教藝術流行於中國 (二)佛教發展

21 肆、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 二、佛道的盛行 (一)道教早期 1.起源:中國本土
2.發展:以符水、符書替人治病降魔,深得一般民眾的信仰,是早期道教的重要代表。 3.代表:a.張陵 五斗米道 b.張角 天師道 (二)魏晉之後 道教吸收老莊思想,逐漸流傳於統治階層。北魏時,嵩山道士寇謙之「革新」五斗米道,自稱奉太上老君之命,清整道教,「除去三張偽法」 ,創立新天師道。此後五斗米道改稱天師道。並得到太武帝的讚許。

22 中國石窟藝術多與佛教發展有關,如大同雲岡和洛陽龍門石窟等。請問:這種石窟藝術起源於何時?
隨堂測驗 中國石窟藝術多與佛教發展有關,如大同雲岡和洛陽龍門石窟等。請問:這種石窟藝術起源於何時?  (A)西漢 (B)東漢 (C)魏晉南北朝 (D)唐朝 结束页 你答對了嗎?

23 課程結束 结束页


Download ppt "康軒版:國中歷史科 二年級上學期 第三章 魏 晉南北朝的分合 台中市立東山高中國中部 熊家豪老師製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