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你是不是想知道微观世界的奥秘呢呢?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你是不是想知道微观世界的奥秘呢呢?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你是不是想知道微观世界的奥秘呢呢?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2 课题 原子的构成 第一课时 乐安一中: 杨菊英

3 教法 分析 板书 设计 教材 分析 学法 指导 教学 过程

4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微观世界物质是由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再深一步的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是学生学习离子及相关化学计算的理论基础,有着重要的地位。

5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原子构成”的模型

6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史料、教材图表的观察分析,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模拟α粒子的实验,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的。 (2)初步知道构成原子各微粒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来学习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直观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像力,增加学生对微观粒子的感性认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对原子结构及粒子间关系的学习,进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7 二、教法分析 1、自主探究 提出问题 大胆猜想 得出结论 探究实践

8 2、学案导学 以学案为载体,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导航,以培养他们建构知识的能力。

9 3、多媒体辅助教学 提供多种形式的资料增强感性认识

10 三、学法指导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情境下,主动参与建立原子微观模型和原子中各粒子间关系的过程,领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方法。

11 四、教学过程 归纳反思 汇报分析 探究实践 足迹追踪 复习回顾

12 聊一聊? (1)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 (2) 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 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3 原子与乒乓球体积比相当于乒乓球与地球的体积之比。

14 (3)发挥想象,说说你想象中原子可能是什么样的 ?
原子可能是一个实心球体。 原子可能像一个乒乓球。 原子可能像一个核桃。……

15 原子到底能不能再分?

16 原子结构的发现 发现历程 道尔顿实心球体模型 汤姆生枣糕式模型 卢瑟福核式模型

17 道尔顿实心球体模型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道尔顿(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化学之父。

18 汤姆生枣糕式模型 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电子的存在。认为原子是可以分割的,原子呈球状像一个圆形蛋糕,带正电荷。带负电的电子就是蛋糕上的红枣。 汤姆生( ),英国物理学家。

19 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认为原子中除了含电子外还存在一个带正电的极小的核—原子核.
卢瑟福核式模型 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认为原子中除了含电子外还存在一个带正电的极小的核—原子核. 卢瑟福 (1871年 年10),英国物理学家,被称为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

20 请看卢瑟福实验视频:

21 卢瑟福认为原子是由中心带正电的体积很小但是集中了原子全部质量的原子核和核外不断运动的电子构成的。

22 原子核(蚂蚁) 原子(体育场 )

23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质子(带正电) 原子 中子(不带电) 读表4-1讨论质子,中子,电子各有何特点? 核外电子(带负电)

24 原子结构动画 - 电子 电子 原子核 - + + 中子 质 子 - 电子 原子核 -

25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分析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小组讨论: 粒子种类 电性
质量(kg) 质子 1个单位正电荷 1.6726×10-27 中子 不带电 1.6749×10-27 电子 1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1/1836 小组讨论: ① 1个质子带多少正电荷,一个电子带多少负电荷?中子带电吗?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26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叫做核电荷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7 比一比? 表4-2几种原子的构成 发现: 仔细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 1、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比一比? 表4-2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6 8 11 12 17 18 26 30 仔细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 1、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发现: 2、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4、并不是所有原子中都含有中子

28 讨论: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不显电性 原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9 体验活动 活动要求: *以第一人称的方式 说出构成氧原子的粒子 有哪几种, 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氧原子

30 练一练 1.原子核( ) A 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有电子和中子构成 D 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B

31 练一练 2. 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 A 中子数 B 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C 电子数 D 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 C

32 质子和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练一练 3. 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核电荷数为13,则铝原子由( )个质子和( )个中子构成一个原子核,核外有( )个电子作高速运动而构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13 14 13 质子和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33 4、用“一定”、“不一定”填空 在原子中: 质子数 等于中子数 质子数 等于电子数 质子数 等于核电荷数 不一定 一定 一定

34 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 26 + 30 + 26 =82 5、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 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总数为 .
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总数为 82 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 =82

35 谈谈收获

36 课后作业:请以“我是原子”为题目写一篇科技小短文,重点写原子结构内容.

37 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核外电子数也不同。 五、板书设计:课题2 原子的构成 电子 原子核 中子
五、板书设计:课题2 原子的构成 - 电子 电子 原子核 - + + 中子 质 子 - 电子 原子核 - 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核外电子数也不同。

38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学生接触的微观知识不多,感性知识不够充分,这就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在这节课中,由于创设了较好的教学氛围,灵活的组织好了教学素材,创设的教学情景,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表现非常活跃,教学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最好制作教具,在教具制作方面,力求为学生的整体想象构建完整的思维情景。

39 谢谢,下课! 同学们再见!


Download ppt "你是不是想知道微观世界的奥秘呢呢?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