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Markets for Factor Inputs 要素市場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Markets for Factor Inputs 要素市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Markets for Factor Inputs 要素市場
Chapter 14 Markets for Factor Inputs 要素市場 1

2 Topics to be Discussed 14.1 完全競爭的要素市場 14.2 競爭市場的均衡 14.3 有獨買力的要素市場
14.4 獨賣的要素市場 2

3 14.1 完全競爭的要素市場 特徵 要素的供給者很多 要素的需求者很多 個別的買賣雙方都是價格接受者 (長期) 自由進出 2

4 競爭要素市場: 要素需求 要素需求是引申需求 (derived demand)… 不但受要素價格的影響, 也受它生產 之產品的需求影響
因此, 要素需求裡, 必然有產品需求 (的影子) 例如: 程式設計師需求=f(軟體需求,…) 2

5 競爭市場的要素需求 要素需求: 只有一個變動要素 Assume 兩要素: Capital (K) and Labor (L)
價格: K 是 r L 是 w 假設: L 變動 K, r 與 w 固定 2

6 競爭市場的要素需求 要素需求: 只有一個變動要素 問題: 要雇用多少勞動? (要不要多雇一個) 衡量勞動產出的價值
邊際生產收益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of Labor (MRPL) MRPL= (MPL)(MRQ) 或 MRPL= (MPL)(PQ)

7 競爭市場的要素需求 要素需求: 只有一個變動要素 如果產品市場也是完全競爭 Then MR = P (其實, 就是 MRQ=PQ)
Question 如果雇用更多勞動, MRPL 會如何變動? (假設勞動是同質的)

8 邊際生產收益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工資率 ($ per hour) MRPL = MPLx P 競爭的產品市場 (P = MRQ) MRPL = MPL x MR 有獨占力的 產品市場 (P > MRQ) L 工時 2

9 競爭市場的要素需求 要素需求: 只有一個變動要素 利潤最大的勞動雇用量?
當 MRPL > w (the marginal cost of hiring a worker): 增加雇用 當 MRPL < w: 減少雇用 當 MRPL = w: 利潤最大(必要條件) 2

10 廠商在勞動市場的雇用 (資本固定) 競爭的勞動市場, 廠商面對彈性無窮大的 勞動供給線, 在w*下, 要雇用多少就多少.
SL 競爭的勞動市場, 廠商面對彈性無窮大的 勞動供給線, 在w*下, 要雇用多少就多少. Price of Labor MRPL = DL L* 追求利潤最大的廠商, 雇用 L*, 即在 w* = MRP之處. 問題: 為何不雇用多一點? Quantity of Labor

11 競爭市場的要素需求 要素需求: 只有一個變動要素 如果市場供給相對於需求增加 (如嬰兒潮/ 婦女走出廚房), 勞動過剩, 工資下跌.
Question 這對勞動的需求量有何影響? 由此導出 MRPL是勞動需求線 2

12 勞動供給移動 工資率 工時 S1 S2 MRPL = DL L1 w1 w2 L2 Price of Labor
Quantity of Labor 工時

13 要素需求 追求利潤最大的廠商 在產品市場上 在要素市場上

14 要素需求 追求利潤最大的廠商, 在要素市場上:

15 競爭市場的要素需求 比較要素與產品市場 2

16 實例 Cobb-Douglas P.F Q = a K L  Homogenous of degree (+) 線型函數
Q = aK + bL

17 競爭市場的要素需求 比較要素與產品市場 換成產品或要素單位 兩個市場, 投入與產出量, 都在 MR = MC MR 是出售產品的邊際收益
產品單位: MRQ=MCQ 要素單位: MRL=MCL 2

18 競爭市場的要素需求 要素需求: 有多個變動要素 場景 兩個變動要素: Labor Assembly-line machinery
工資率下降, 另一個要素需求隨之改變 2

19 競爭市場的要素需求 要素需求: 有多個變動要素 Question 工資率下降, 對勞動需求影響如 1) 替代效果
2) 互補效果: MP1/W1 = MP2/W 或, W1/MP1 = W2/MP2 (即MC1=MC2) 3) 產出效果 2

20 廠商的勞動需求線 (資本亦為變動要素時) 當有兩種以上變動要素時, 對其中一種要素的需求, 決定於兩要素的邊際生產收益.
MRPL1 MRPL2 當有兩種以上變動要素時, 對其中一種要素的需求, 決定於兩要素的邊際生產收益. Wages ($ per hour) W=$20時, 勞動需求A 點. 當w降為 $15時, 雇用增加, 機器設備也增加, 使 勞動的MRP右移, 因此, A 點與 C點是廠商的需求, B 點不是. DL A B C 20 15 10 MRP=f(L,K) 5 40 80 120 160 Hours of Work

21 市場的要素需求 假設所有廠商都對低工資有回應 產業 (市場) 的勞動需求 所有廠商都雇用較多勞動 產品的供給增加
產品市場價格下跌 (以及工資率增加) 結果是廠商的勞動需求增加, 較單純水平加總各廠商 MRP 線要小 Fallacy of composition

22 要素需求: 廠商與產業 Firm Industry 產業 需求線 單純加總 各廠商的 MRP 15 15 10 10 5 5 120
Wage ($ per hour) Wage ($ per hour) 120 MRPL2 L1 產業 需求線 DL2 MRPL1 L2 DL1 單純加總 各廠商的 MRP 15 15 10 10 5 5 50 100 150 L0 Labor (worker-hours) Labor (worker-hours)

23 要素需求: 產業 Question ■ 如果產品市場不是競爭市場, 如何導出生產要素 (如勞動) 的市場需求? 解答
■ 基本上與競爭的產品市場相同; 不同的是, 要素價格變動後, 造成的產品價格變動, 更難預測.

24 The Demand for Jet Fuel 觀察的現象 1. 燃料是飛機的要素投入成本
2. 噴射機燃料成本變化: Cost of jet fuel 1971 – 占營運成本 12.4% 1980 – 占營運成本 30.0% 2001 – 占營運成本 11.0%(1990’s 15%)

25 The Demand for Jet Fuel 3. 航空公司因應1970年代的高價格, 是減少燃料的使用
4. 噸里數 (航空公司產量) 增加 29.6%, 但燃料只增加 8.8% 5. 噴射機燃料對航空公司重要, 對煉油者也是 6. 燃料漲價, 除了省油外, 也要考慮可否轉嫁給消費者, 消費者的需求彈性因此變得重要. 結論是, 對噴射燃料的短期彈性非常小.

26 短期的需求彈性 for Jet Fuel Airline Elasticity Airline Elasticity
American -.06 Delta -.15 Continental -.09 TWA -.10 Northwest -.07 United -.10

27 The Demand for Jet Fuel Question 長期彈性將如何?

28 Jet Fuel 的長短期需求 Price MRPSR MRPLR Quantity of Jet Fuel

29 完全競爭的要素市場 廠商面對的要素供給 供給彈性無窮大 (水平線) 每個廠商相對於市場都很小, 故不能影響價格(工資率) 決定要購買多少
假設一個完全競爭要素市場 供給彈性無窮大 (水平線) 每個廠商相對於市場都很小, 故不能影響價格(工資率) 2

30 廠商面對的要素供給 – 完全競爭要素市場 市場 廠商 1) 價格在$10 = S = AE = ME
50 Demand for Fabric MRP 廠商 1) 價格在$10 = S = AE = ME 2) 均衡時: ME = 50 Price ($ per yard) 市場 Price ($ per yard) S Market Supply of fabric D Market Demand for fabric 100 ME = AE 10 Supply of Fabric Facing Firm Yards of Fabric (thousands) Yards of Fabric (thousands)

31 競爭的要素市場: 要素供給 要素的市場供給 1. 一般物質投入的市場供給是正斜率 例如: jet fuel, fabric, steel
2. 勞動的市場供給可能正斜率或後彎

32 競爭的要素市場: 要素供給 勞動供給 勞動者基於效用極大的目的 效用極大化: 休閒 (Leisure) 與工時競爭
工資率 (Wage rate) 代表休閒的價格 工資率提高, 休閒的價格提高

33 競爭的要素市場: 要素供給 勞動供給 1. 工資率提高, 工人多工作、少休閒 (i.e.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2. 工資率提高, 工人有能力購買更多 goods, 而休閒也是 goods, 故增加休閒、減少工時 (i.e. the income effect) 當所得效果大於替代效果, 勞動供給線後彎 (backward bending)

34 Backward-Bending Supply of Labor 後彎的勞動供給
Wage ($ per hour) 勞動供給 所得效果 > 替代效果 所得效果 < 替代效果 Hours of Work per Day

35 工資率提高的所得與替代效果 在w=$10時, 選A點: 16小時休閒, 8小時工作, 所得$80 w=$30, 預算線RQ
Income ($ per day) 240 720 在w=$10時, 選A點: 16小時休閒, 8小時工作, 所得$80 w=$30, 預算線RQ 休閒19小時, 工作5小時 所得$150 A B 所得效果: 增加休閒 超過 替代效果: 減少休閒 後彎勞動供給線 Q P w = $10 C 12 16 休閒小時 8 24 19 Substitution effect Income effect

36 工時與所得的無異曲線 直接分析工時(Bads) 所得 工資率提高 工時

37 當有其他所得時 工資以外的所得, 設為 v 所得 工資率變動 Earnings vs. Income V 24 休閒

38 勞動供給 美國婦女勞動參與率 % % 台灣 1960 – 42% %

39 勞動供給彈性 (工時) 戶長工資率 配偶工資率 配偶工資率 影響 影響 影響 組群 戶長工時 配偶工時 戶長工時
戶長工資率 配偶工資率 配偶工資率 影響 影響 影響 組群 戶長工時 配偶工時 戶長工時 單身男性 (無子女) .026 單身女性 (有子女) .106 單身女性 (無子女) .011 單薪家庭 (有子女) 單薪家庭 (無子女) .007 雙薪家庭 (有子女) 雙薪家庭 (無子女)

40 14.2 競爭要素市場的均衡 當市場價格讓供給量等於需求量時 產品市場可能是競爭市場 也可能是有獨占力的市場

41 勞動市場均衡 B A wC LC wM LM vM Competitive Output Market
Wage Wage Competitive Output Market Monopolistic Output Market DL = MRPL P * MPL SL = AE wC LC wM LM vM A B Number of Workers Number of Workers

42 均衡 當產品市場是競爭時 當產品市場有獨占力 DL(MRPL) = SL wC = MRPL MRPL = (P)(MPL)
市場達到經濟效率 當產品市場有獨占力 MR < P MRP = (MR)(MPL) Hire LM at wage wM vM = 消費者的 MB wM = 廠商的 MC 利潤極大 雇用「太少」要素 (效率觀點)

43 均衡 經濟租 經濟租是: 要素購買支出大於最低必需支出的差額. 最低必需支出: 要素的機會成本

44 Total expenditure (wage) paid
經濟租 (Economic Rent) 經濟租: 超過必要的支出, 即是. 必要, 即是其機會成本 Wage SL = AE DL = MRPL w* L* A Total expenditure (wage) paid is 0w* x AL* Economic Rent ABW* 是經濟租 B Number of Workers

45 經濟租 (Economic Rent) Question 當供給是完全彈性, 或完全無彈性時, 什麼是經濟租?

46 Equilibrium in a Competitive Factor Market
土地: 完全無彈性的供給 當土地供給彈性為零, 價格完全決定於需求, 至少短期如此.

47 Land Rent Price ($ per acre) Supply of Land Economic Rent D2 Economic
Number of Acres

48 利息 C2=(Y2+(1+r)Y1) - (1+r)C1 C2=Y2 - (1+r)(C1-Y1) Initial endowment 秉賦
第二期 第二期 A Initial endowment 秉賦 Y2 Y2 C2 Y1 第一期 Y1 C1 第一期

49 利息 A A C2=Y2 - (1+r)(C1-Y1) 第二期 第二期 利率較高 Y2 Y2 利率較低 Y1 第一期 Y1 第一期

50 軍隊的薪資 Pay in the Military
美國內戰時, 90% 的地面作戰部隊, 是 『非技術工』. 今天, 只有 16% 是地面作戰部隊 部隊裡很缺乏技術工. WHY? 理由: 1. 工資太低; 2. 薪制按年資

51 部隊裡缺乏技術工, 為什麼? SL w* w0 DL = MRPL Wage Shortage
Number of Skilled Workers

52 14.3 獨買的要素市場 (Monopsony) 假設 1. 產品市場完全競爭. 2. 要素市場獨買 (monopsony; 唯一買者)

53 平均與邊際支出 (Average and Marginal Expenditure)
SL = Average Expenditure (AE) 例如: 工資率 Marginal Expenditure (ME) 為什麼 邊際支出 大於平均支出 (SL) ? Price (per unit of input) 20 D = MRPL wc Lc C w* = 13 L* 15 10 5 1 2 3 4 5 6 Units of Input

54 Factor Markets with Monopsony Power
獨買的例子 政府: Soldiers / Missiles / B2 Bombers 太空總署 (NASA) 太空人 (Astronauts) Company town

55 棒球老閭勾結成出一個獨買市場 (cartel) 保留條款 (Reserve clause) 禁止自由轉隊
美國棒球球員市場的獨買力 棒球老閭勾結成出一個獨買市場 (cartel) 保留條款 (Reserve clause) 禁止自由轉隊 1969—平均年薪 $42,000(折算成1999年的20萬) (應該$300,000=2000年的1,500,000) 1975—經罷工後, 放寬六年後成為自由球員 1997—平均年薪 $1,383,578 1975 薪資是球隊支出的 25% 1980 薪資為球隊支出的 40% 1990:60萬; 2000:190萬, Yankees: 365萬

56 14.4 獨賣要素市場 (Monopoly) 就像買方可以獨買, 賣方也可以獨賣. 最重要的例子, 是工會.
工會的法律地位, 決定其獨占力: 1. 封閉廠 (closed shop) 2. 工會廠 (union shop) 3. 代理廠 (agency shop) 4. 公開廠 (open shop)

57 獨賣 當工會是獨賣者時, 就可以在廠商的需求線上選擇 它可以選擇最大雇用量: L* 此時的工資率是 w*. A w* DL MR Wage
per worker A L* w* 它可以選擇最大雇用量: L* 此時的工資率是 w*. SL Number of Workers

58 勞動供給者的獨占力 如果要就業量最多, 應選在L* 經濟租最大的雇用量 L1 決定於 MR 與 SL 的交點, 工會得到工資率在 w1.
Economic Rent w1 L1 經濟租最大的雇用量 L1 決定於 MR 與 SL 的交點, 工會得到工資率在 w1. Wage per worker L2 w2 如果工會想要所有會員的總工資最大, 應讓 L2 的會員就業, 因為在 w2 工資率下, MR=0. SL A w* 如果要就業量最多, 應選在L* DL MR L* Number of Workers

59 工會不同於廠商 照顧會員 廠場工會 vs. 工會聯合會 獨占力: 1. 法律 2. 部分獨占力: 律師, 醫師, 教師, … (社工人員)
3. 完全獨占力: 高雄碼頭工人工會

60 Factor Markets with Monopoly Power
就業的兩部間模型: 工會部門 與 非工會部門 工會的獨占力, 會影響非工會部門.

61 工會與非工會部門的工資決定 當有獨占力的工會 將工會部門的工資率 從 w* 提高到 wU, 工會部門的就業下降 如果總勞動供給維持不變,
SL Wage per worker wU 當有獨占力的工會 將工會部門的工資率 從 w* 提高到 wU, 工會部門的就業下降 DU DNU DL 如果總勞動供給維持不變, 非工會部門的工資率 勢必要從 w* 降到 wNU.. wNU w* Number of Workers

62 雙邊獨占 (Bilateral Monopoly)
一個獨賣者 賣給一個獨買者 買賣雙方都是獨占

63 雙邊獨占 (Bilateral Monopoly)
Wage per worker SL = AE ME 25 DL = MRPL MR 20 25 19 Wage Possibilities wC 15 10 5 Number of Workers 10 20 40

64 雙邊獨占 (Bilateral Monopoly)
觀察 獨賣者 (沒有工會) MRP = ME: L = 20 workers w = $10/hr 獨買加工會 MR = MC: L = 25 workers w = $19/hr Number of Workers Wage per worker DL = MRPL MR 5 10 15 20 25 40 SL = (AE) ME 19 wC

65 雙邊獨占 (簡化) 各有供需線 極力爭取最佳 工資率不確定 w LS LD h

66 雙邊獨占 (Bilateral Monopoly)
誰贏? 工會: 如果工會威脅要罷工是可信的. 廠商: 如果廠商威脅要雇用非工會會員是可信的. 如果雙方的威脅都是真的, 工資會在 wc.

67 私部門工會衰退 觀察 工會會員與獨占力都在衰退. 從1970年代開始, 工會工資相對非工會下降.
1980年代, 工會 / 非工會 工資穩定. 1990年代, 會員下降, 工會差異維持穩定.

68 私部門工會衰退 解釋 工會試圖提高的是個人工資, 而非總工資. 廠商發現更容易用資本替代技術工, 工會會員的需求變得更有彈性.
勞動需求有彈性, 工會沒力量

69 工資差異: 電腦改變勞動市場嗎? 1950 – 1980: 大專與高中畢業生相對工資穩定, 在這期間沒什麼變動 : 相對工資快速變大

70 工資差異擴大, why? 表現在對技術工與非技術工需求的不同 Why? 工會衰退? 最低工資跟不上? ICT 產業產生的數位落差?

71 使用電腦%上升: 工人使用電腦的比例 1984: 25.1% 1993: 提高到 45.8%
2001: 提高到 53.5% 管理與專業階層: 超過 80%

72 不同教育者, 使用電腦%不同: 大學教育: 從 42% 增至 82% (40個百分點) 高中學歷: 從 19% 增至 40% (21個百分點) 初中以下者: 從 5% 增至16% (11個百分點)

73 工資差異: 電腦改變勞動市場嗎? 工資成長, 相對於高中 -- 1983 - 1993 大專畢業生, 使用電腦者, 增加 11%
大專生: 非電腦使用者, 增加少於 4% 統計分析: 電腦使用與否, 解釋相對工資增幅的一半

74 工資差異: 電腦改變勞動市場嗎? 1993 - 1997 高中中輟生離開學校不到十年, 比高中畢業生少賺 29%
1963 – 差異只有 19%

75 以上都鼓勵學生完成大學學業 (張清溪〈高學歷低失業〉,《誰偷走了我們的工作》, 天下, 2003)
工資差異: 電腦改變勞動市場嗎? 電腦鼓勵上大學? 2000年, 25歲以上的大專畢業生, 比高中畢業生每週多賺400元. 大專畢業生的實質工資增加, 高中輟學生則降低 大專生失業率不到高中輟學生的四分之一 以上都鼓勵學生完成大學學業 (張清溪〈高學歷低失業〉,《誰偷走了我們的工作》, 天下, 2003)

76 摘要 在競爭的要素市場, 要素需求是 MRP, 廠商的邊際收益 (MRX) 與要素的邊際產量 (MPL)之乘積.
競爭要素市場的廠商, 利潤最大的勞動雇用量將在 MRP=W 處. 要素的市場需求, 是產業需求的水平加總. 但產業的需求不是產業內廠商需求的水平加總, 因為要考慮產品價格變動的影響.

77 摘要 競爭要素市場的廠商, 不論購買量, 要素價格不變, 因此, 要素的AE=ME=水平線.
要素供給通常是正斜率, 但勞動供給可能後彎 (表示其所得效果大於替代效果). 經濟租是: 要素購買支出大於最低必需支出的差額. 勞動市場的經濟租, 是MRPL與價格線之間的面積.

78 摘要 要素獨買 (Monospony) 市場的 ME線高於AE線; 此時, AE線是正斜率.
要素獨賣者 (Monopolist; 獨占者,如工會) 在 MRPL 上依其目標選擇最佳點: 雇用最大; 經濟租最大; 工資總額最大. 雙邊獨占 (Bilatral Monopoly) 的工資率, 決定於雙方之議價 (比較利益原則例子).

79 Markets for Factor Inputs 要素市場
第十四章 結束 Markets for Factor Inputs 要素市場 1

80 利潤最大 Max π = TR-TC MaxQ π=PQ-C(Q)  MR=MC
MaxL π=PQ(K,L) – (wL+rK)  MRPL=w 其中, dP/dL=(PQ)/Q.Q/L = MR .MPL 所以, MRPL=MR.MPL 或 P.MPL


Download ppt "Markets for Factor Inputs 要素市場"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