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 University Physics 》 Revised Edition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 University Physics 》 Revised Edi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 University Physics 》 Revised Edition
普通物理 (精華版) 《 University Physics 》 Revised Edition 歐亞書局

2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26.1 電容 26.2 串聯與並聯 26.3 電容器中所貯存的能量 26.4 電場的能量密度
26.1 電容 26.2 串聯與並聯 26.3 電容器中所貯存的能量 26.4 電場的能量密度 26.5 介電質 26.6 從原子觀點看介電質 26.7 有介電質時的高斯定律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7

3 能將電荷或電能貯存起來的裝置,也就是今天所謂電容器(capacitor)的前身。
這個裝置在科技應用上扮演著一個相當吃重的角色,諸如收音機的調諧電路、鎂光燈的發光器等等。 電容器可使電視機電源輸出的變動範圍縮小;在核融合的研究上,它可提供高能加速器所需之極高的瞬間功率(比全美國發電廠的功率水準都要高得多)。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8

4 為了防止傳輸線的過載(overload),許多地區的供電設施都使用電容器組(capacitor bank),平時緩緩充電,需要時則快速放電。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8

5 26.1 電容 電容器由兩個導體(稱為電容板)組成,中間隔以絕緣物質,例如空氣或紙片。
26.1 電容 電容器由兩個導體(稱為電容板)組成,中間隔以絕緣物質,例如空氣或紙片。 將電容板接於電池的兩個接線端(可維持固定大小的電位差)時,板子會被賦予等電量但電性相反的電荷,如圖 26.1 所示。 就效果上而言,等於是電池將某一電容板上的電荷轉移至另一板上。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8

6 圖26.1 連接於一電池的兩端時,電容板會獲得等量而電性相反的電荷。
圖26.1 連接於一電池的兩端時,電容板會獲得等量而電性相反的電荷。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8

7 電容器的電路符號為 ∥,電池則為∣(短線代表負端)。
由於導體(包括導線及電容器板)內部在靜態時並無電位差,故電容板之電位應分別等電池兩端的電位,換句話說,板間電位差即等於電池兩端的電位差。 若將板子與電池的連線切斷,電荷由於相互 吸引之故,會繼續留在板子上。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8 7

8 板子上所貯存的電荷 Q ,其大小直接正比於板間之電位差 V ,故可寫成:
其中 C 為比例常數,稱做此電容器的電容(capacitance),它代表電容器貯存電荷和電能的一種「能力」。若將 26.1 式改寫成: 可看出電容 C 是每一單位電位差所能貯存的電荷數。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8 8

9 電容的 SI 單位為法拉(farad ;F),由 26.2 式知:
1 法拉= 1 庫侖/伏特 在實際應用上, 1 法拉是個相當大的電值,故通常我們都只使用 pF(1 pF = 10-12 F)或 μF(1μF = 10-6 F)做單位。 一個電容器的電容大小,跟電容器板的幾何形狀(大小形狀、板的相對位置)及其間之介質(空氣、紙、塑膠物)有很大關係。 電容量並不單獨由 Q 或 V 決定:若 V 為兩倍 ,則 Q 亦會變成兩倍,結果其比值並無改變。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8 9

10 圖26.2 兩塊電性相反且大小有限之平板,所造成的電場並不均勻。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8

11 平行板電容器 (Parallel-Plate Capacitor)
有一種常見的電容器,是由兩塊平板組成。若平板間的距離很小,如圖 26.2 ,則其電場的邊緣效應(場)可以忽略,我們便假設板間電場為均勻的,如圖 26.3 。 若平板面積為 A ,兩板間距為 d ,且各帶有等電量之反性電荷 Q 。這些電荷皆位於平板內面。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9

12 圖26.3 當平板間距極小時,邊緣效應可被忽略, 電場仍可被視為均勻的。
圖26.3 當平板間距極小時,邊緣效應可被忽略, 電場仍可被視為均勻的。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9 12

13 由高斯定律(24.8 式)或由直接的計算(23.10 式),均可獲得板間電場的大小為:
其中 σ = Q/A 為面電荷密度。由 25.6c 式,均勻電場的電位差 V = Ed ,故電容值 (C = Q/V)為: 由 26.3 式可看出 ε0 的另一單位表示法 F/m :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9

14 實用上,平板電容多由兩片金屬箔隔以絕緣塑膠片做成,並將夾層物捲成如圖 26.4a 所示之圓柱。
我們可將「電容對幾何量 A 和 d 的相依情形」作如下之理解:對一固定的電位差 V 而言,較大的 A 可以貯存較大的 Q 值,故 C ∝ A 。 實用上,平板電容多由兩片金屬箔隔以絕緣塑膠片做成,並將夾層物捲成如圖 26.4a 所示之圓柱。 另有一種在老式收音機裡常見的平板電容,如圖 26.4b 所示。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9 14

15 圖26.4 (a) 將塑膠物質包入金屬箔片中而製成電容。電容大小視兩組板子間之重疊部分而定;一組板子固定,另一組可轉動。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9 15

16 圖26.4 (b)可變電容。電容大小視兩組板子間之重疊部分而定;一組板子固定,另一組可轉動。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9 16

17 兩組半圓板間重疊部份的面積,可藉著轉動其中一組半圓板而加以調變。
當你在旋轉調諧鈕時,你正是在改變電容的大小!此種改變會使收音機所能接收的電波頻率隨之而變。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9 17

18 例題 26.1 一平行板電容器之平板間距為 1 mm ,電容值為 1F ,求平板面積。 解 由 26.3 式,
這已近乎是 10 km × 10 km ! 顯然,法拉為一相當大的電容單位。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49

19 例題 26.2 一平行板電容器之平板大小為 3 cm × 4 cm ,間距 2 mm ,且平板分別連接於 60 V 電池的兩端。求
(a) 電容; (b) 各平板上的電荷量。 (a) 平板面積A = 12 × 10- 4 m2 ,由 26.3 式,電容為: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0 19

20 (b) 各平板上的電荷量由 26.1 式決定:Q = CV 。由 (a) 所求得之電容值代入,得
例題 26.2 (續) (b) 各平板上的電荷量由 26.1 式決定:Q = CV 。由 (a) 所求得之電容值代入,得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0

21 例題 26.3 一半徑為 R 的孤立球體,其電容大小為何? 解
若有一金屬球荷電 +Q ,可將這些電荷視為由地球傳入(地球可被當成一個導體),它相對於金屬球而言形同「另一平板」。球的電位 V = kQ/R ,因 k = 1/(4πε0),故電容 C = Q/V : 可看出電容與半徑有關。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0 21

22 這個結果相當合理,因為對一較大的球體而言,要讓它升高至某個電位,所需的電荷量也必定較
例題 26.3 (續) 這個結果相當合理,因為對一較大的球體而言,要讓它升高至某個電位,所需的電荷量也必定較 大。若假設地球為半徑 6370 km 的導體球,則由26.4 式可預測其電容為 710μF 。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0 22

23 例題 26.4 一球形電容器由兩個同心導體球組成,如圖 26.5 所示。內球半徑 R1 ,帶電 +Q ;外球半徑 R2 ,
兩球之間的電位差由電場決定, ΔV =-∫E‧ds 。因電場只具有徑向分量,故點積(內積)E‧ ds = Er dr ,其中 Er=+kQ/r2( Er 由內球上之電荷形成)。 由內球至外球選取一積分路徑,得電位差為: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0 23

24 雖然這是一個負值(由於所選積分方向的影響) ,但我們只在意數值的大小,由 C = Q/V ,得:
例題 26.4 (續) 雖然這是一個負值(由於所選積分方向的影響) ,但我們只在意數值的大小,由 C = Q/V ,得: 此式與孤立球體及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有關 。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0 24

25 例題 26.4 (圖 26.5) 圖26.5 球形電容器。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0

26 例題 26.5 一柱形電容器的內部是半徑為 a 的核心導線,包 覆以半徑為 b 的圓柱殼,如圖 26.6 所示。例如用
來傳輸電視訊號的共軸纜線(同軸電纜),就具 有類似的幾何結構。外層披覆通常接地,以防止 內層導線上的訊號受到干擾;且兩者之間大多以 尼龍或鐵弗龍隔開。試求長度為 L 之纜線的電容 大小(假設兩「平板」之間以空氣為絕緣體)。 假設軸線長得足以忽略邊界效應,此處的電場將與無限長直導線之電場(例題 24.3)相同,可由高斯定律求出。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1 26

27 例題 26.5 (圖 26.6) 圖26.6 圓柱形電容器。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1 27

28 若 λC/m 為中心導線之線電荷密度,則在區域 a < r < b 內之電場為:
例題 26.5 (續) 若 λC/m 為中心導線之線電荷密度,則在區域 a < r < b 內之電場為: 此處必須注意:電場是由核心導線上的電荷決定 。因電場只具徑向分量,故 E‧ds = Er dr 。導線與被覆間的電位差為: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1 28

29 我們需要的只是電位差的「大小」而已。在長度為 L 的纜線內,電荷量為 Q =λL ,故電容為:
例題 26.5 (續) 我們需要的只是電位差的「大小」而已。在長度為 L 的纜線內,電荷量為 Q =λL ,故電容為: 電容值與軸線長成正比,並且當 a 趨近於 b 時,電容值會隨之而遞增。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1 29

30 例題 26.5 (續) 這是因為對於固定的 b 和電位差而言,當 a 增大時 ln (b/a) 會變小,而由 Vb - Va 的表示式可看出λ 必須隨之增大;這意味著在此電壓下的總電荷貯存量增大了-換句話說,電容隨之變大了。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1 30

31 26.2 串聯與並聯 在特定運用上,如果某個電容值不符所需,則可以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容器以不同的形式結合。
26.2 串聯與並聯 在特定運用上,如果某個電容值不符所需,則可以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容器以不同的形式結合。 在此介紹兩種基本結合形式的有效電容。 在串聯(series connection)的情況下,兩個電路元件作「尾隨式」的連接,並使用「一個」共同端。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1 31

32 圖 26.7 a所示為兩個電容的串聯,並且外接一個電池。
兩電容器的電場方向相同,故而組合兩端之電位差即等於個別電位差的和;亦即: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1 32

33 圖26.7 兩電容器串聯。所有電容板上的電荷量均相同;等效電容為 1/Ceq =1/C1 + 1/C2 。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1 33

34 從而在串聯的情況下,每個電容器上的電荷量均相同。
電池會在 a 、d 兩板間作電荷轉移, b 、c 兩板則會獲得等量而電性相反的感應電荷,因為它們實際上是相同導體的一部份,而且這導體的淨電荷為 0 。 從而在串聯的情況下,每個電容器上的電荷量均相同。 若將這兩個電容器視為一個單一的電容器 Ceq(圖 26.7b)。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1 34

35 在此等效的電容器上,電荷量與原來那兩個電容器的電荷量相同,故 Q = Q1 =Q2 。
又因 V = V1 + V2 ,且 V = Q/C ,故得: 由此看出: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2 35

36 此式可推廣成數個電容器串聯的情況。對 N 個串聯的電容器而言,等效電容:
在串聯情況下,等效電容值必定小於任一個別電容值! 在並聯(parallel connection)的情況下,兩電路元件作「併肩式」的連接,並享有「兩個」共同端。 圖 26.8a 顯示兩個電容與一個電池並聯的情形。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2 36

37 圖26.8 兩電容器並聯。跨於各電容器兩端之電位差均相等;等效電容 Ceq= C1 + C2 。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2 37

38 在靜電平衡時,所有元件左端的電位相等,因為它們是由導線(內部電場為 0)連接起來
的。 同樣地,所有右端的電位也都相等。故兩元件(電容器)兩端之電位差相等,即 V = V1 = V2 。 等效電容兩板上的電荷量,分別等於兩電容器電荷量的總和,故: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2 38

39 其中,我們使用了 Q = CV 及 V1 = V2 = V 這些關係式。顯然:
將此結果推擴至 N 個電容器並聯的情形,則有: 亦即在並聯時,等效電容值永遠大於任一個別電容值。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2 39

40 例題 26.6 就圖 26.9a 所示之電路,求 (a) 等效電容, (b) 每 個電容器上的電荷量及電位差。 解
在處理較大型的連接問題時,可分解成幾個數目較小的串聯或並聯,分別計算之。(a) 先從 C2 、C3 開始。因為是並聯的形式,故等效電容值等於4μF 。此 4μF 之等效電容器又與 C1 、C4 串聯(如圖 26.9b),故其等效總電容(圖 26.9c) 為: 亦即 Ceq = 2μF 。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2 40

41 (b) 因串聯之各電容器有相同電荷量,故:
例題 26.6 (續) (b) 因串聯之各電容器有相同電荷量,故: 這也就是等效電容器上的電荷量, Q = CeqV = (2 μF) (48 V) = 96 μC 。故 Q1 = Q4 = 96 μC 。要計算另外兩個電容器上的電荷量,必 須藉用兩者共同的電位差, 即 V 2 =V3 。先求C1 、C4 上之電位差: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3 41

42 因電池之電位差為 48V ,故 V2 = V3 = 48V -(16V + 8V) = 24V 。結果:
例題 26.6 (續) 因電池之電位差為 48V ,故 V2 = V3 = 48V -(16V + 8V) = 24V 。結果: 讀者可注意 Q2 + Q3 = 96μC ,這結果正如所料。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3 42

43 例題 26.6 (圖 26.9 ) 圖26.9 計算數個電容器的等效電容值時,可分解成幾個步驟逐步計算。 P.353
圖 計算數個電容器的等效電容值時,可分解成幾個步驟逐步計算。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3 43

44 26.3 電容器中所貯存的能量 貯存於電容器中的能量,會等於電源(例如電池)對該電容器充電時所做的功。
26.3 電容器中所貯存的能量 貯存於電容器中的能量,會等於電源(例如電池)對該電容器充電時所做的功。 假設在某特定時刻電容板上的電荷量為 q ,電位差為 V(V = q/C),則要從負板上轉移無限小之電荷量 dq 至正板上,電力需作功 dW = V dq (q/C)dq(電荷是經由導線轉移的,而不是經由平板間之溝隙)。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3

45 這些功被電容器以電位能 UE 的形式貯存起來。因為 Q =CV ,故:
26.9 式所代表的,是兩平板上電荷系統的位能。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3

46 例題 26.7 兩電容器 C1 = 5μF 且 C2 = 3μF ,最初與 12V 的電池並聯,如圖 26.10a 所示。之後切斷各接
線,而重新連接成圖 26.10b 的形式。請特別注意 各平板的編號,並求 (a) 初狀況, (b) 末狀況下之 電荷量、電位差以及所貯存的能量。 (a) 因各電容器起初與電池並聯,故電位差皆與電池之電壓相等: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4 46

47 -36 μC)相連時,有部份電荷被中和掉了,也就是說,只剩下差值 24μC 可被此二電容器重新分配。
例題 26.7 (續) 因此, Q1 = 60 μC 且Q2 = 36 μC 。初能量各為: (b) 當平板 1(荷電 60 μC)與平板 4(荷電 -36 μC)相連時,有部份電荷被中和掉了,也就是說,只剩下差值 24μC 可被此二電容器重新分配。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4 47

48 例題 26.7 (續) 故末狀況下的電荷值 Q'1 和 Q'2 為: 由於兩電容器之電位差相等,故得: 因而 P.354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4 48

49 例題 26.7 (續) 由(i) (ii)可得: Q ‘ 1 = 15μ C 而 Q ’ 2 = 9 μC 。因電位差 V = Q/C ,故 V ‘1 = V ’2= 3V 。末(貯存)能量: U ‘1 =  Q ’1 V ‘1= 22.5 μJ , U ’2 =  Q ' 2V '2 = 13.5 μJ 。起初的總能量 U = 576 μJ ,比後來的總能量 U ' = 36 μJ 大很多。損失的能量可作兩方面解釋:首先,任何實際系統在連(導)線上均會有熱能損耗;其次,即使在無電阻的情況下,電容器的電荷量亦無法瞬間達到其最終值,電荷會在兩電容板間作振盪,一如 U 型管中的水面那樣。 1 2 1 2 1 2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4 49

50 振盪電荷會產生電磁輻射,例如光、熱及輻射波等。因此,可以說某些逸失的能量是被「輻射掉」的。關於這一點,我們會在第 34 章中進一步討論。
例題 26.7 (續) 振盪電荷會產生電磁輻射,例如光、熱及輻射波等。因此,可以說某些逸失的能量是被「輻射掉」的。關於這一點,我們會在第 34 章中進一步討論。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4 50

51 例題 26.7 (圖 26.10) 圖26.10 (a) 兩電容器在並聯的情況下充電。(b) 移去電池並重接各電容。 P.354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4 51

52 26.4 電場的能量密度 我們先考慮一下電容器所貯存的能量。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圖 26.12)為 C =ε0 A/d
26.4 電場的能量密度 我們先考慮一下電容器所貯存的能量。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圖 26.12)為 C =ε0 A/d ,平板間之電位差為 V = Ed 。 所貯存的能量 UE = CV 2 /2,可改寫為: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4 52

53 因電場所在之平板間體積為 Ad ,故能量密度(即每單位體積內的能量)為:
必須注意的是,上式與電容器本身並無直接關聯。我們甚至可以說:能量是被貯存於電場之中。 1 2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4 53

54 圖26.11 電容器的能量貯存於電場內,能量密度為 UE = ε0 E2 。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5

55 此外, 26.10 式雖是由平行板電容器的例子導出,但對「電場中能量密度」的表示式而言,它是普遍有效的。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5 55

56 例題 26.8 在空氣中,電場的崩潰強度約為 3 × 106V/m ,此 時乾燥空氣喪失絕緣功能,而允許放電過程在其
中進行。試問:此時的能量密度為何? 由 式可知,臨界(場)強度下之能量密度為: 這個數值是由崩潰強度計算得來,因此,它也可以代表空氣中靜電場的「最大能量密度」。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5 56

57 26.5 介電質 如果在一電容器的兩平板間插入一些「非導電性物質」,則電容的大小將會增加。
26.5 介電質 如果在一電容器的兩平板間插入一些「非導電性物質」,則電容的大小將會增加。 法拉第是第一位注意到這種效應的人,他稱呼這些非導電性物質(例如玻璃、紙、塑膠等)為介電質(dielectrics)。 在電容器板間插入介電質所獲得的效果,可藉以下兩個簡單的實驗來說明: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5 57

58 (i) 不連接電池的情況 (Battery Not Connected)
圖 26.12a 中的電容器荷電 +Q0 ,電位差為 V0 ; 平板間若為真空時,電容值為 C0 = Q0/V0 。 現在插入介電質並使之充滿於兩板之間,如圖26.12b 所示,則電位差會減少 k 倍。 k 稱為介電常數(dielectric constant):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5

59 圖26.12 (a) 兩板各帶電量相等而電性相反的電荷 ±Q0 ,板間電位差為 V0 。 (b) 介電質充滿於兩板之間時,電位差減為 VD = V0/κ,κ 為介電常數。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5

60 由V = Ed 這個關係式可看出電場強度亦以同樣的比率變小:
因兩板上的電荷量並未減少(它們實在也沒地方可去),故在填入介電質的情況下,電容的大小成為: CD = Q0 /VD =κC0 。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5

61 (ii)連接電池的情況 (Battery Connected)
在圖 26.13a 裡,初狀況與圖 26.12a 相同,但電池可保持板間電位差為 V0 。 插入介電質後,如圖 26.13b ,板上之荷電量增加為 κ 倍,亦即 QD = κQ0。利用 CD = QD/ V0 ,我們同樣可發現 CD = κC0 。 在以上兩種情況裡,插入介電質的效果均是使電容值增加為 κ 倍: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6

62 圖26.13 (a) 除了接有電池外,其餘狀況與圖 26.12a 相同 。 (b) 電位差不變,而板上荷電量增加為 QD = κQ0。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6 62

63 「介電質」這個名詞雖然一成不變地用在絕緣物質上,但這仍會有一些例外的情形存在。以水為例,它雖具有高介電常數,但卻不是絕緣體。
幾種典型的 κ 值如表 26.1 所示。 「介電質」這個名詞雖然一成不變地用在絕緣物質上,但這仍會有一些例外的情形存在。以水為例,它雖具有高介電常數,但卻不是絕緣體。 使用介電質(就某種形狀的電容板而言)除可增加電容大小之外,還有其他好處。 比如說,在平行板電容器的兩平板間插入薄片塑膠或氧化物,則兩個平板就可以非常靠近而無碰觸之虞。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6

64 表26.1 介電常數與介電強度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6 64

65 因 C ∝ 1/d ,故對某個固定電容值而言,電容器之大小可以儘量縮減。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6 65

66 26.6 從原子觀點看介電質 一個物質的介電常數,表示的是該物質內部電荷對外加電場的反應程度。這些電荷重新分布的方式,可以分為兩方面來說明。
26.6 從原子觀點看介電質 一個物質的介電常數,表示的是該物質內部電荷對外加電場的反應程度。這些電荷重新分布的方式,可以分為兩方面來說明。 首先,就非極性物質而言,我們在 23.6 節裡已經知道:原子在外加電場作用下,會獲得「感應」電偶極矩(induced dipole moment),這是它對外加電場唯一的靜電反應。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6 66

67 其次,就極性分子(例如水)而言,正電荷跟負電荷的中心位置並不重合,故而它們具有「永久」電偶極矩。
在沒有無外加電場時,這些電偶極的方向是隨機散佈的,如圖 26.14a 。 加上外加電場以後,則作用在電偶極上的轉矩會令它們沿著電場方向排列,儘管(因熱擾動之故)排列方向並不完全一致。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7 67

68 圖26.14 (a) 無外加電場作用時,極性物質內的電偶極方向為隨機分布。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6 68

69 從介電質的兩端看上去,某一種電性的電荷數目會比另一種電性的大很多,結果便在物體兩端造成一種有效的電荷區隔(這項結果可以與非極性分子之貢獻量合併考慮),如圖 26.14b 所示。
因此,不管物質本身是極性或非極性,其端面均同樣獲得與鄰近平板電性相反的感應電荷。這種有效的電荷區隔,稱為電極化現象􀿪􀻂(polarization)。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7 69

70 圖26.14 (b) 加上電場以後,電偶極有隨著電場方向排 列的趨勢。就效果而言,可以看成介電質兩端被充電了。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6 70

71 在物質內部,感應電荷會產生感應電場 Ei , 其指向與外加電場 E0 相反, 如圖 26.15a 。
從而,如圖 26.15b 所示,介電質內部的淨電場ED 減少為 1/ κ 倍: 對一般氣體來說,由於分子密度低,故 κ 值不大。水為液體而且水分子具有極性,因此相對地較易產生方向上之重新排列,這就是水具有較大介電常數的原因。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7 71

72 圖26.15 (a) 介電質表面電荷所造成的感應電場 Ei ,其方向與外加電場的方向相反。 (b) 介電質內之淨電場 ED = E0- Ei 。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7 72

73 例題 26.9 有一片介電質,厚度為 t ,介電常數 κ 。將它插 入平行板電容器(平板面積 A 、平板間距 d)中
間,如圖 。假設在插入之前電池已被拆 走,求插入電介質後的電容值。 先計算板間電位差。空氣中及介電質內之電場強度分別為: 空氣部份的總電位 ΔV0 = E0(d -t),而介電質兩端之電位差則為 ΔVD =EDt = σt /(κε0)。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7 73

74 電容值 C = Q /ΔV = σA/ΔV ,亦即為:
例題 26.9 (續) 因此板間總電位差為: 電容值 C = Q /ΔV = σA/ΔV ,亦即為: 注意:當 κ = 1 時, C =ε0 A/d 。與前文所得的答案一致。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7 74

75 例題 26.9 (圖 26.16 ) 圖26.16 將介電質插入電容的兩平板之間。要計算電容值前,須先計算板間電位差。 P.357
圖 將介電質插入電容的兩平板之間。要計算電容值前,須先計算板間電位差。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7 75

76 26.7 有介電質時的高斯定律 此處以平行板電容器為例,討論當有介電質存在時,高斯定律應作何種修正。
26.7 有介電質時的高斯定律 此處以平行板電容器為例,討論當有介電質存在時,高斯定律應作何種修正。 真空內及介電質內的電場,可以用金屬板上的自由電荷密度(free charge density; σf),以及介電質表面束縛電荷密度(bound charge density)σb 表示: E0= σf /ε0 , Ei = σb /ε0 。由 式可得: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8 76

77 圖 26.17 所示為一「高斯藥盒」(Gaussian pillbox),盒的一個平面在金屬板裡
(E = 0),而另一面則埋在介電質裡(電場 ED)。 若 A 為此圓柱盒的橫截面積,則盒內所包容的淨電荷量為 σf A - σb A = Qf - Qb 。 因為只有在介電質裡的那個盒面有通量,故運用 式,可得: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8

78 由此式可看出:在物質內部,由電荷所造成的電場減少為 1/κ 倍。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8 78

79 圖26.17 高斯藥盒。由金屬板伸至介電質內,盒中的淨電荷量為(Q f -Q b)。Q f 代表金屬上的自由電荷, Q b 代表介電質表面的束縛電荷。
歐亞書局 第 26 章 電容器與介電質 P.358 79


Download ppt "《 University Physics 》 Revised Edition"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