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 第十一章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 第一节 艾滋病发生由来和机制 第一节 艾滋病发生由来和机制 艾滋病英文全称为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的字头 AIDS 的译称,中文名为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症,是由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桃園縣中壢市青埔國小 宣導日期:99年12月17日 宣導者:詹德木老師 活動地點:視聽教室 愛滋病 AIDS 愛滋病 (AIDS) 防治宣導.
Advertisements

1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江苏省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 2013 年 11 月 10 日 (健康教育)
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 STD 的定义 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是 指主要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 ( 包括阴交、 肛交、口交、接吻、触摸等)而传染的一组 疾病,简称性病,过去民间称 “ 花柳病 ” 。性病 不仅仅发生在性器官上,也可侵犯附属淋巴.
病毒与疾病 生技 10-1 赵桂华. 概念 生物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 核酸 ( DNA/RNA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 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生物病毒微生物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 毒素。 “virus” 一词源于 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 具 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关于艾滋病 —— 从生物学角度看 AIDS. 你所知道的 你已经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 病原体: HIV 病毒 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 HIV 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由于没有疫苗,差不多所有的 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第二十六章 流行病学教研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1 艾滋病防治知识. 2 艾滋患者 3 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 4 一、艾滋病流行概况 5 世界流行概况 艾滋病仍在全世界继续蔓延,每天,全球约有 例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 8000 人因艾 滋病而死亡。 自艾滋病流行以来,全世界已经有超过 6000 万 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 2200.
公共课教学部教师 全红霞 性与爱是人类精神的一道 最强烈的光辉, 穿越灵与肉 \ 穿越 神圣与世俗, 荡涤着我们的灵魂. ______ 佚名.
第四节 免疫调节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制作:杨勇勤 问题探讨 : 1 、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做出反应 吗? 2 、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3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 稳态吗?
第二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形式 1 第一节 典型案例 2 3 第三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防范对策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泡泡男孩 —— 大卫 菲利浦 威特 年 9 月 21 日,他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 州休斯敦市的圣鲁克医院。从出生那一刻 起,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 罩中,因为他患有一种及其罕见的基因缺 陷疾病 ─ “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简称 SCID ) ” 。 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 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艾滋病,是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 "HIV" 病毒引起。 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 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 T4 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 T4 淋巴 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 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 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 HIV 本身并不会引发.
第三节 身体的防卫 3 、烧伤病人治疗时,一般应尽量用自己的 皮肤进行植皮。你知道原因吗? 皮肤进行植皮。你知道原因吗? 1 、当流感流行时,为什么有的同学容易感冒, 而有的同学一般不感冒? 而有的同学一般不感冒? ? 2 、你知道艾滋病吗?患者可能因小小的感冒 而死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而死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逆转录病毒. 第三十七章 逆转录病毒 分三科 肿瘤病毒亚科 : 一些动物白血病病 毒、人类嗜 T 细胞病毒等 慢病毒亚科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属之 泡沫病毒亚科 概念:指一类含有逆转录酶的单股正链 RNA 病毒。 种类 :
什麼是愛滋病 AIDS ?  Acquired 後天性  Immune 免疫  Deficiency 缺乏  Syndrome 症候群.
二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1 )免疫缺陷病 2 )超敏反应(过敏反应) 3 )自身免疫病等.
女性生殖器官 輸卵管 子 宮子 宮 卵巢 子宮頸. 男性生殖器官 陰莖 包皮 陰囊 輸精管 尿道 睪丸.
1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江苏省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南京艺术学院卫生所 (健康教育)
血液肿瘤 金娟 在没有有效 的艾滋病疫苗 的情况下, 了解 和掌握预防艾 滋病的知识、 避免有可能导 致艾滋病的行 为是预防艾滋 病的有效方法。
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 通河中学 杨 洁. 病毒引起的疾病 1 、禽流感 2 、艾滋病 3 、流感 4 、非典型性肺炎 5 、脊髓灰质炎 ( 俗称小儿麻痹症 )
第十二章 性传播疾病 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强欣.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了解病毒,关爱健康 ——从狂犬病说起 上海市上南中学 张 正 国.
青少年与艾滋病 学生:陈晓珊、霍萃婷 谭滨滨、徐文罡.
愛滋病 1.疾病簡介 2.臺灣愛滋病流行概況 3.臨床症狀 4.什麼是空窗期/潛伏期? 5.愛滋病傳染要件 6.傳染方式
我的青春 不要愛滋 安南區衛生所 吳美怡醫檢師.
艾滋病及其皮肤表现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孙建方.
愛滋病 小心愛滋病 是很恐怖的喔.
愛滋病 認識與防護 黃英絹 感染控制 護理師.
時間: 、22 學校:美和科技大學 講員:屏東基督教醫院-彭恩美個管師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认识AIDS 远离AIDS 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8月28日.
書名:認識毒物的七堂課 作者:田中真知 譯者:陳柏傑 出版社:晨星出版 讀書心得報告 五年一班楊穎丞.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普及.
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防禦系統 防禦系統: 由一系列特化的分子、細胞、組織、器官所組成,用以保護人體,免受病原體及有毒物質的入侵
單元名稱: 致命交叉點.
時間:8:40-9:20 地點:文心國民小學 演講者:四民衛生所
1170 第三組 組員: 2號 王奕翔 14號 趙聿訢 20號 鄭廷彥 22號 鄭建澤 23號 鄭凱睿 36號 魏翊庭 37號 羅敏睿
第33章 逆转录病毒.
艾滋病 (AIDS).
艾滋病防治知识政策 及高危行为干预.
第四十二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同志議題與愛滋.
预防艾滋病 关注生命健康 滕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莉 医学课件.
第十一章 海洋天然药物 主讲:吴方评.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愛滋病防治暨反毒宣導 梧棲區 衛生所.
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 走向陽光關懷愛滋 Mr. David.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 101年度愛滋病防治宣導及衛教推廣
人体的免疫调节 高三生物备课组.
健康与亚健康.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宣導報告 製作人:劉育瑄.
艾滋病与教育.
愛滋病 病徵重温  (10分鐘).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生活事件教案 愛滋風雲.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社会共同参与 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 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峰 2014年4月15日.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湖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預防愛滋病 六忠 何慧妤 專題研究報告.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阳泉实验中学.
HIV 與 AIDS.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談愛滋 AIDS.
C型肝炎病毒假想圖:最外層為套膜,內包裝有一單股之RNA分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一章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 第十一章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 第一节 艾滋病发生由来和机制 第一节 艾滋病发生由来和机制 艾滋病英文全称为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的字头 AIDS 的译称,中文名为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症,是由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引起的传染病。 艾滋病英文全称为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的字头 AIDS 的译称,中文名为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症,是由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引起的传染病。 艾滋病的传染速度非常快, 1981 年全世界艾滋病感染人 数为 152 人,截止到 2000 年年底全球艾滋病感染、发病和 死亡人数已经达到 5800 万左右。我国 1985 年发现首例艾 滋病病例和 4 例艾滋病感染者,近 20 年过去,艾滋病患 者及艾滋病感染者已遍及全国各个省市。 艾滋病的传染速度非常快, 1981 年全世界艾滋病感染人 数为 152 人,截止到 2000 年年底全球艾滋病感染、发病和 死亡人数已经达到 5800 万左右。我国 1985 年发现首例艾 滋病病例和 4 例艾滋病感染者,近 20 年过去,艾滋病患 者及艾滋病感染者已遍及全国各个省市。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流动人口的剧增,吸毒、卖 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的存在,使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和速度有增加的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流动人口的剧增,吸毒、卖 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的存在,使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和速度有增加的趋势。 艾滋病对人类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在于感染艾滋病 10 至 12 年内 ( 有些人的年限更长些 ) 患者基本丧失劳动力, 最终死于各种机会性感染,继发性肿瘤或精神神经障碍。 对于这种疾病世界范围内至今仍缺乏有效的免疫学预防 方法、特效的药物和治疗措施,而且治疗费用昂贵,普 通老百姓难以承受。如何有效地预防、治疗和控制艾滋 病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科学家们共同予以关注和需要 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艾滋病对人类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在于感染艾滋病 10 至 12 年内 ( 有些人的年限更长些 ) 患者基本丧失劳动力, 最终死于各种机会性感染,继发性肿瘤或精神神经障碍。 对于这种疾病世界范围内至今仍缺乏有效的免疫学预防 方法、特效的药物和治疗措施,而且治疗费用昂贵,普 通老百姓难以承受。如何有效地预防、治疗和控制艾滋 病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科学家们共同予以关注和需要 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第二节 艾滋病发病机制 第二节 艾滋病发病机制 一 HIV 的分类 一 HIV 的分类 从毒株种类来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 HIV-1 型和 HIV- 2 型。 HIV-1 型广泛分布全球,是主要流行的艾滋病病毒, HIV-2 型最早发现于西非地区,目前在南美、亚洲、欧 洲、美国有分布,我国的上海新疆等地区也有发现。科 学家研究发现 HIV-1 型和 HIV-2 型引起的疾病临床症状 相似,但 HIV-2 型比 HIV-1 型的传染性低,潜伏期长、 症状表现轻,患者存活期长,还有两者的基因组结构和 抗原性存在一定差异。 从毒株种类来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 HIV-1 型和 HIV- 2 型。 HIV-1 型广泛分布全球,是主要流行的艾滋病病毒, HIV-2 型最早发现于西非地区,目前在南美、亚洲、欧 洲、美国有分布,我国的上海新疆等地区也有发现。科 学家研究发现 HIV-1 型和 HIV-2 型引起的疾病临床症状 相似,但 HIV-2 型比 HIV-1 型的传染性低,潜伏期长、 症状表现轻,患者存活期长,还有两者的基因组结构和 抗原性存在一定差异。

二 HIV 的结构 二 HIV 的结构 HIV 病毒呈球形或卵型直径约为 100 — 150nm , HIV 从内 向外依次由病毒核心,病毒衣壳和外膜组成。病毒核心 位于病毒体的中央或略偏中心处,由病毒基因组 RNA 、 核衣壳蛋白质、逆转录酶、核糖核酸酶及整合酶构成; 病毒衣壳含有蛋白质;外膜由双分子层的类脂构成,其 中镶嵌着病毒编码的蛋白质,包括与感染宿主细胞有关 的 gp120 和 gp41 糖蛋白。 HIV 病毒呈球形或卵型直径约为 100 — 150nm , HIV 从内 向外依次由病毒核心,病毒衣壳和外膜组成。病毒核心 位于病毒体的中央或略偏中心处,由病毒基因组 RNA 、 核衣壳蛋白质、逆转录酶、核糖核酸酶及整合酶构成; 病毒衣壳含有蛋白质;外膜由双分子层的类脂构成,其 中镶嵌着病毒编码的蛋白质,包括与感染宿主细胞有关 的 gp120 和 gp41 糖蛋白。

三 HIV 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 三 HIV 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 HIV 的感染过程可分为几个步骤: A. 病毒表面糖蛋白 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即 HIV 包膜糖蛋白的 gP120 与 T4 淋巴细胞表面的 CD4 分子受体和趋化因子受体 CXCR4 或 CCR5 的相互作用,并需要 gP41 的参与融化作 用,使宿主细胞膜被穿透, HIV 去外膜,其外膜与靶细 胞膜融合, HIV 病毒核心进入宿主细胞质; B. 在病毒逆 转录酶的作用下 HIV 基因组的 RNA 转录为双链 DNA ; C. 双链 DNA 和病毒整合酶进入宿主细胞核,在后者催化 作用下,将双链 DNA 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内。被整 合的 DNA 称作原病毒,原病毒潜伏期比较长,少则数 月、多则数年不复制,也可免遭宿主系统的攻击。 HIV 的感染过程可分为几个步骤: A. 病毒表面糖蛋白 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即 HIV 包膜糖蛋白的 gP120 与 T4 淋巴细胞表面的 CD4 分子受体和趋化因子受体 CXCR4 或 CCR5 的相互作用,并需要 gP41 的参与融化作 用,使宿主细胞膜被穿透, HIV 去外膜,其外膜与靶细 胞膜融合, HIV 病毒核心进入宿主细胞质; B. 在病毒逆 转录酶的作用下 HIV 基因组的 RNA 转录为双链 DNA ; C. 双链 DNA 和病毒整合酶进入宿主细胞核,在后者催化 作用下,将双链 DNA 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内。被整 合的 DNA 称作原病毒,原病毒潜伏期比较长,少则数 月、多则数年不复制,也可免遭宿主系统的攻击。

D. 原病毒基因的转录受病毒结构基因上游 LTR 的调节。 在抗原或细胞因子刺激下,宿主细胞内转录因子 NF-κB 浓度增高, NF-κB 与病毒 LTR 中 NF-κB 受体部位相结合, 促进病毒基因的复制与表达。 D. 原病毒基因的转录受病毒结构基因上游 LTR 的调节。 在抗原或细胞因子刺激下,宿主细胞内转录因子 NF-κB 浓度增高, NF-κB 与病毒 LTR 中 NF-κB 受体部位相结合, 促进病毒基因的复制与表达。 四 艾滋病临床分期 艾滋病患者从感染 HIV 的整个临床过程可分为急性感染 期、无症状潜伏期、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AIDS)4 个时期。 艾滋病患者从感染 HIV 的整个临床过程可分为急性感染 期、无症状潜伏期、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AIDS)4 个时期。 (一)急性感染期:人在感染 HIV 后 2-6 周内出现一种 类似于流感样症状,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热、咽喉病 等,有时也出现头痛、全身关节酸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不是所有人有明显的急性感染期症状,因此,常容易被 患者和医务人员忽视。 (一)急性感染期:人在感染 HIV 后 2-6 周内出现一种 类似于流感样症状,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热、咽喉病 等,有时也出现头痛、全身关节酸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不是所有人有明显的急性感染期症状,因此,常容易被 患者和医务人员忽视。

(二)无症状潜伏期:患者从急性期恢复后,在较长的 时间内无任何临床症状。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与个体感 染 HIV 的剂量、感染途径、个体的健康状况、免疫状态 有关,长的可达 15 年以上,短的则一年不到,西方国家 平均为 9.8 年。潜伏期的 HTV 感染者有传染性,因此又 称作 HIV 携带者,这个时期 HIV 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为 100% 。潜伏期实际是 HIV 与机体免疫系统诛死较量的关 键时期。一方面机体免疫系统控制了 HIV 的繁殖,另一 方面免疫细胞特别是 CD4+T 细胞和外周免疫器官遭受 毁损的威胁。 (二)无症状潜伏期:患者从急性期恢复后,在较长的 时间内无任何临床症状。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与个体感 染 HIV 的剂量、感染途径、个体的健康状况、免疫状态 有关,长的可达 15 年以上,短的则一年不到,西方国家 平均为 9.8 年。潜伏期的 HTV 感染者有传染性,因此又 称作 HIV 携带者,这个时期 HIV 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为 100% 。潜伏期实际是 HIV 与机体免疫系统诛死较量的关 键时期。一方面机体免疫系统控制了 HIV 的繁殖,另一 方面免疫细胞特别是 CD4+T 细胞和外周免疫器官遭受 毁损的威胁。 (三)症状期:当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时, 开始出现症状。其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发热,腹泻、盗汗、 乏力、头痛、消瘦、炎症性皮肤病,全身淋巴肿大,血 液中 T4 淋巴细胞数量下降。 (三)症状期:当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时, 开始出现症状。其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发热,腹泻、盗汗、 乏力、头痛、消瘦、炎症性皮肤病,全身淋巴肿大,血 液中 T4 淋巴细胞数量下降。

(四)艾滋病期 (AIDS) :是人体感染 HIV 后发展的终末 期。这个时期由于艾滋病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均消耗殆 尽,特异性免疫应答完全消失,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 患者对于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易感性很强,都容易发生 机会性感染,例如在亚洲常见的有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隐孢子虫肠炎、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弓形虫感 染等症状。艾滋病患者也特别容易发生淋巴细胞和皮肤 恶性肿瘤,其中以卡波西肉瘤为常见。艾滋病患者还会 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复发作性头痛、反应迟纯等症状, 甚至发展为痴呆等。 (四)艾滋病期 (AIDS) :是人体感染 HIV 后发展的终末 期。这个时期由于艾滋病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均消耗殆 尽,特异性免疫应答完全消失,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 患者对于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易感性很强,都容易发生 机会性感染,例如在亚洲常见的有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隐孢子虫肠炎、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弓形虫感 染等症状。艾滋病患者也特别容易发生淋巴细胞和皮肤 恶性肿瘤,其中以卡波西肉瘤为常见。艾滋病患者还会 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复发作性头痛、反应迟纯等症状, 甚至发展为痴呆等。

第三节 HIV 的传播 第三节 HIV 的传播 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 HIV 的传染源,而且 HIV 感 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唾液、精液、宫颈分泌液、 乳汁、脑脊液、尿液、眼泪中都可分离出 HIV 。科学家 证实 HIV 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 HIV 的传染源,而且 HIV 感 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唾液、精液、宫颈分泌液、 乳汁、脑脊液、尿液、眼泪中都可分离出 HIV 。科学家 证实 HIV 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性行为 性行为是 HIV 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据有关部门报道, 全球约 75% 的艾滋病患者是通过性行为感染上 HIV 的, 其中包括男性同性恋。男性感染者含病毒的精液通过损 伤的阴道粘膜或直肠粘膜进入未感染者体内,而女性感 染者所含病毒的阴道分泌液可通过男性尿道进入未感染 者体内。 性行为是 HIV 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据有关部门报道, 全球约 75% 的艾滋病患者是通过性行为感染上 HIV 的, 其中包括男性同性恋。男性感染者含病毒的精液通过损 伤的阴道粘膜或直肠粘膜进入未感染者体内,而女性感 染者所含病毒的阴道分泌液可通过男性尿道进入未感染 者体内。

二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也是 HIV 传播的重要途径, HIV 通过血液及血 制品的传播率为 100% ,杜绝使用 HIV 感染者捐献的血液 或 HIV 感染者血液制备的血制品是防止 HIV 传播的有效 方法。另外及时消毁 HIV 污染的医疗器械和吸毒成瘾者 的注射器,也是防止 HIV 通过血液传播的重要举措。 血液传播也是 HIV 传播的重要途径, HIV 通过血液及血 制品的传播率为 100% ,杜绝使用 HIV 感染者捐献的血液 或 HIV 感染者血液制备的血制品是防止 HIV 传播的有效 方法。另外及时消毁 HIV 污染的医疗器械和吸毒成瘾者 的注射器,也是防止 HIV 通过血液传播的重要举措。 三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 HIV 感染的妇女和患有艾滋病的妇女怀孕期间, 体内的 HIV 通过胎盘使胎儿在宫内感染。婴儿感染是在 分娩时与母亲血液、体液等接触,还有出生后的母乳喂 养造成的。 母婴传播 HIV 感染的妇女和患有艾滋病的妇女怀孕期间, 体内的 HIV 通过胎盘使胎儿在宫内感染。婴儿感染是在 分娩时与母亲血液、体液等接触,还有出生后的母乳喂 养造成的。 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涉及男性同性恋者、异性间的滥交 者、静脉吸毒成瘾者和与 HIV 感染者有血液、体液接触 机会的人。 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涉及男性同性恋者、异性间的滥交 者、静脉吸毒成瘾者和与 HIV 感染者有血液、体液接触 机会的人。

第四节 艾滋病的治疗与预防 第四节 艾滋病的治疗与预防 一 艾滋病的治疗 用于治疗 HIV 感染的药物有六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 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融合 抑制剂、进入抑制剂和整合酶抑制剂,其中后两者均为 2007 年年内经 FDA 优先认证上市 用于治疗 HIV 感染的药物有六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 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融合 抑制剂、进入抑制剂和整合酶抑制剂,其中后两者均为 2007 年年内经 FDA 优先认证上市 二 艾滋病的预防 人类对于艾滋病的发现、认识和了解已有 20 多年的历 史, 20 余年来人类一直在与艾滋病作顽强斗争,虽然不 断有新的药物产生,但由于 HIV 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至 今人类还未成功试制出针对性很强的接种免疫疫苗阻遏 艾滋病的流行。因此只有通过对人们进行广泛宣传和普 及预防 HIV 传播的知识,增强个人防护意识,以减少感 染 HIV 的人群。 人类对于艾滋病的发现、认识和了解已有 20 多年的历 史, 20 余年来人类一直在与艾滋病作顽强斗争,虽然不 断有新的药物产生,但由于 HIV 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至 今人类还未成功试制出针对性很强的接种免疫疫苗阻遏 艾滋病的流行。因此只有通过对人们进行广泛宣传和普 及预防 HIV 传播的知识,增强个人防护意识,以减少感 染 HIV 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