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1 心臟與心搏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上下腔 大靜脈 肺靜脈 肺動脈 主動脈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上下腔 大靜脈 肺靜脈 肺動脈主動脈 ( 三尖瓣 ) ( 二尖瓣 ) ( 半月瓣 )
右心房 左心房 三尖瓣 二尖瓣 右心室 左心室 半月瓣 肺動脈 大動脈
節律點 特化的心肌 直接控制心搏 心房先收縮
節律點 ( 心房收縮 ) 房室結 希氏束 柏金氏纖維 心室收縮
心房收縮 血液流入心室 心室收縮 血液流入動脈 心房, 心室舒張 血液流回心臟
心房心室 舒張 心房 收縮 心室 收縮
心房收縮 (0.1sec) 血液流入心室 房室瓣開放
房室瓣關閉 心室收縮 (0.3sec) 血液流入動脈 半月瓣開放
心房心室舒張 血液流入心房心室 房室瓣開放 半月瓣關閉
影響心搏 體溫, 激素 神經, 血量, CO 2
血液中 CO 2 升高 心搏加速 體溫升高 心搏加速 體溫降低 心搏減緩 血量減少 心搏減緩
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 正腎上腺素 乙醯膽鹼 加速心搏 減緩心搏 升高血壓 降低血壓
加速 心搏 甲狀腺素 腎上腺素 正腎上腺素
心音 房室瓣關閉 第一心音 ( 長, 低 ) 半月瓣關閉 第二心音 ( 短, 高 )
心電圖 ECG P 心房收縮 QRS 心室收縮 T 心室舒張
焦點 2 血管與循環
動脈 微血管 靜脈
動脈 內皮 彈性纖維 平滑肌 結締組織
動脈血流動力 1. 心臟收縮 2. 動脈管彈性 3. 動脈平滑肌收縮 4. 總血量增加
靜脈 內皮 彈性纖維 平滑肌 結締組織
靜脈血流動力 1. 靜脈瓣阻止逆流 2. 骨骼肌收縮 3. 吸氣胸腔擴大 4. 身體位置, 重力
骨骼肌收縮
靜脈瘤 久坐不動 下肢靜脈血淤積 管壁彈性喪失 靜脈曲張
血量調節 活動旺盛 小動脈管壁舒張 微血管血量增加
活動旺盛 不活動
體循環 左心室 右心房 主動脈 上下大靜脈 細胞間微血管
肺循環 右心室 左心房 肺動脈 肺靜脈 肺泡微血管
右心房 下腔靜脈 肝靜脈 肝臟 肝門靜脈 消化道微血管
冠狀循環 主動脈 右心房 冠狀動脈 冠狀靜脈 心肌微血管
焦點 3 血壓
心臟收縮 血液衝擊血管壁 產生血壓
血壓測量 ( 上臂動脈 ) 收縮壓 mmHg 舒張壓 mmHg
動脈 > 微血管 > 靜脈
影響血壓 心臟收縮力 動脈管彈性 血量的增減 內分泌激素
升高血壓 腎上腺 腎上腺素 正腎上腺素 腦垂腺後葉 血管加壓素
腎臟 分泌 腎素 活化 血管張力素
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 正腎上腺素 乙醯膽鹼 加速心搏 減緩心搏 升高血壓 降低血壓
焦點 4 血液
血液 + 抗凝血劑 離心分離 ( 上層 ) 血漿 55% ( 下層 ) 血球 45%
血漿 水分 (90%) 血漿蛋白 營養物, O 2, CO 2 無機鹽, 代謝廢物 激素, 補體, 干擾素
血漿蛋白 ( 7~8% ) 大部分由肝臟製造 酸鹼緩衝, 維持滲透壓 協助血液凝固 運輸物質, 防禦作用
- 球蛋白, - 球蛋白 運輸脂質, 維生素 - 球蛋白 與免疫作用有關
血球
紅血球 ( 無核 ) 雙凹圓盤狀 400 萬 ~500 萬 /mm 3 紅骨髓 製造 肝臟, 脾臟 破壞
血小板 不規則, 無核 30 萬 /mm 3 紅骨髓 製造 傷口, 脾臟 破壞
白血球 ( 單核 ) 5 千 ~ 1 萬 /mm 3 紅骨髓, 脾臟, 淋巴結
單核球 巨噬細胞 嗜中性球 吞噬力最強 發炎部位 巨噬細胞, 嗜中性球
血液凝固
血清 血凝塊
焦點 5 心臟血管疾病 動脈硬化 高血壓 心律不整 腦中風 心肌梗塞 心絞痛
動脈硬化 脂質代謝障礙 膽固醇堆積 管腔窄, 彈性低 高血壓 腦溢血
動脈粥狀硬化斑塊 血小板 血塊 血栓 栓子 ( 阻塞血管 )
管腔狹窄 管腔阻塞 心肌缺氧 心肌壞死 心絞痛 心肌梗塞 冠狀動脈硬化
硝基甘油 代謝產生 NO 血管壁放鬆 減輕心絞痛
高血壓 腦動脈硬化 血管破裂 血塊阻塞 腦細胞缺氧壞死 ( 腦中風 )
焦點 6 消化系統
消化管 消化腺 口腔 唾腺 食道 胃腺 胃 肝臟 小腸 胰臟 大腸 腸腺
十二指腸 盲腸 空腸 結腸 迴腸 直腸 小腸 大腸
消化管的肌肉 平滑肌 環肌, 縱肌 括約肌 環肌 骨骼肌 舌肌
食道 無消化作用
胃 腹腔左上方
賁門, 幽門 括約肌 ( 環肌 ) 平時 緊縮 食物通過時 舒張
括約肌 賁門括約肌 幽門括約肌 迴盲括約肌 肛門括約肌
小腸 消化作用 吸收養分
小腸運動 蠕動 分節運動
小腸運動 蠕動 推擠食物移動 分節運動 攪拌食物消化液
小腸 ( 十二指腸 ) 消化液 膽汁, 胰液, 腸液 胰泌素 激素 膽囊收縮素 腸抑胃泌素
大腸 倒 U 字型 無消化功能 吸收水分, 礦物質
闌尾 腹腔右下方 與免疫有關 無消化功能 痕跡器官
唾腺 口腔 胃腺 胃腔 肝臟 胰臟 十二指腸 腸腺
唾腺 腮腺 兩耳之前 頜下腺 下頜兩側 舌下腺 口腔兩側
唾液 1. 澱粉酶 2. 鹽類, 水分 3. 黏液素 ( 醣蛋白 ) 4. 殺菌物質 ( 溶菌酶 )
唾液 ( 中性 ) 澱粉 麥芽糖 顏面神經, 舌咽神經 控制唾液分泌 澱粉酶
條件反射 - 巴弗洛夫
胃腺 ( 胃壁黏膜 ) 鹽酸 胃液 黏液 胃蛋白酶
胃液的鹽酸 1. 提供酸性環境 2. 活化胃蛋白酶 3. 防腐, 殺菌 4. 水解蔗糖
胃液 ( 強酸 ) 蛋白質 肽類 控制 迷走神經 胃泌素, 腸抑胃泌素 蛋白酶
肝臟 腹腔右上方 分泌膽汁 ( 無消化酶 ) 膽鹽 乳化脂質
胰泌素 肝臟分泌膽汁 膽囊收縮素 膽囊排放膽汁
胰液 ( 鹼性 ) 核酸酶, 脂酶 蛋白酶, 澱粉酶 控制 胰泌素, 膽囊收縮素
肽酶 雙醣酶 核苷酸酶 腸液 ( 鹼性 )
焦點 7 養分的消化與吸收
澱粉 唾液澱粉酶 胰澱粉酶 雙醣 腸雙醣酶 單醣
蛋白質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肽類 腸肽酶 胺基酸
核酸 胰核酸酶 核苷酸 腸核苷酸酶 五碳糖, 磷酸, 含氮鹽基
脂質 膽鹽乳化 脂肪小球 胰脂酶 甘油, 脂肪酸
養分的吸收 擴散作用 + 主動運輸 口腔, 食道 無吸收能力 胃黏膜 吸收酒精, 藥物
小腸的吸收 1. 環狀皺襞 2. 指狀絨毛 3. 微絨毛 增加吸收面積
環狀皺襞 絨毛
微絨毛
小腸的絨毛 微血管 吸收水溶性養分 乳糜管 吸收脂溶性養分
下腔靜脈 肝靜脈 肝臟 肝門靜脈 微血管 ( 水溶性養分 )
上腔靜脈 左鎖骨下靜脈 胸管 淋巴管 乳糜管 ( 脂溶性養分 )
葡萄糖, Na + 同向運輸 絨毛皮膜細胞 葡萄糖 Na + 促進性 鈉鉀 擴散 幫浦 絨毛內組織液
大腸 水分 1. 吸收 無機鹽類 維生素 BE 2. 堆積糞便
焦點 8 肝臟的功能 1. 分泌膽汁 血紅素 膽色素 2. 儲存肝糖, 脂肪, 維生素 A, D, B 12, 鐵質
3. 葡萄糖 肝糖 胺基酸, 脂肪酸 4. 脂質代謝 5. 合成血漿蛋白, 酵素, 尿素
6. 分解酒精, 藥物, 尼古丁, 毒素 7. 分泌肝素 抑制血液凝固 8. 製造補體
焦點 9 呼吸系統與呼吸運動
鼻腔 鼻毛 過濾空氣 黏膜 嗅覺, 濕潤空氣, 溫暖空氣
咽 氣管 / 食道 板狀顎 鼻腔 / 口腔 硬顎 ( 前 ) 內含骨片 軟顎 ( 後 ) 不含骨片
吞嚥 軟顎向後延伸 防食物誤入鼻腔 喉上升, 會厭覆蓋 防食物誤入氣管
會厭 防食物入氣管 聲帶 呼氣時發聲
氣管 ( 食道前方 ) 內壁 纖毛皮膜 中層 平滑肌 支持 C 形軟骨
肺泡 氣囊外壁泡狀突起 小支氣管末端 氣囊
肺泡 微血管 扁平皮膜, 彈性纖維
不含肌肉 不能主動脹縮 肺含彈性纖維
胸膜 肺表面 // 胸壁內面 1. 減少摩擦 2. 肺隨胸腔脹縮
胸腔大小改變 呼吸運動 呼吸肌 肋間肌 骨骼肌 橫膈 骨骼肌
肋間肌 外肋間肌 內肋間肌 收縮 收縮 肋骨架上升 下降 ( 吸氣 ) ( 呼氣 )
吸氣 呼氣
橫膈 ( 骨骼肌 ) 收縮下降 胸腔縮小 胸腔擴大 舒張上升
吸氣 肋間肌收縮 橫膈收縮下降 呼氣 肋間肌舒張 橫膈舒張上升
腹肌強烈收 橫膈急遽上升 強力呼氣 噴嚏, 咳嗽
延腦 ( 呼吸中樞 ) 對血中 CO 2 敏感 肋間肌 橫膈 產生呼吸基本節律 15~18 次 / 分
橋腦 ( 呼吸調節中樞 ) 調節呼吸基本節律 協調吸氣呼氣轉換
延腦 呼吸中樞 大腦意識 可暫時改變 呼吸速率, 深度
化學受器 1. 延腦 2. 主動脈, 頸動脈 感受血液中氣體, 酸鹼值的變化
腦部, 脊髓 CO 2 濃度增加 延腦的受器 呼吸調節中樞 增加呼吸速率深度
身體血液中 CO 2 濃度增加 主動脈, 頸動脈 呼吸調節中樞 增加呼吸速率深度
焦點 10 氣體的運輸與交換
血紅素, 血漿 運輸氧氣 血紅素 ( Hb ) 含鐵的色素蛋白 可攜帶 4 個 O 2
O 2 濃度高 Hb+O 2 HbO 2 CO 2 濃度高 O 2 濃度低
氧分壓大 Hb 與 O 2 結合率增加 氧分壓小 Hb 與 O 2 結合率降低 釋出氧
血紅素結合率 CO > O 2 > CO 2 室內瓦斯燃燒不全 產生 CO 缺氧窒息死亡
高山空氣稀薄 Hb+O 2 結合率降低 高山症 心跳急促 呼吸困難 暈眩
CO 2 的運輸 93% 進入紅血球 70% 血漿運輸 HCO 3 23% 與血紅素結合 7% 溶於血漿中 -
CO 2 +H 2 O H 2 CO 3 H 2 CO 3 H + +HCO 3 血漿運輸 HCO 3 紅血球運輸 HbCO 2 酶 - -
外呼吸 內呼吸
內呼吸 CO 2 +H 2 O H 2 CO 3 H 2 CO 3 H + +HCO 3 HbO 2 Hb+O 2 酶 -
外呼吸 H + +HCO 3 H 2 CO 3 H 2 CO 3 H 2 O+CO 2 Hb+O 2 HbO 2 酶 -
焦點 11 腎臟與腎元
腎皮質 腎元 製造尿液 細管 血管, 腎小管 膨大杯狀 鮑氏囊 成團球狀 腎小球
腎髓質 集尿管 匯集尿液 錐狀 腎錐體 輻射細管 集尿管 亨耳氏套, 血管
腎元 ( 位於腎皮質 ) 腎臟構造機能單位 絲球體 鮑氏囊 腎小管
鮑氏囊 腎小管起始端 封閉的構造
腎小管
腎盂 輸尿管上端 膨大漏斗狀
焦點 12 尿液的形成 1. 過濾作用 2. 再吸收作用 3. 分泌作用
1. 過濾作用 腎小球 鮑氏囊 小分子物質 ( 血球蛋白質除外 ) 壓力
2. 再吸收作用 腎小管 微血管 葡萄糖, 胺基酸, 鈉離子, 無機鹽類 主動運輸
3. 分泌作用 微血管 腎小管 色素, 藥物, H +, 含氮廢物 主動運輸
焦點 13 恆定性的維持
喝水少, 排汗多 血液滲透壓增加 下視丘分泌 ADH ( 抗利尿激素 ) 腦垂腺釋放 ADH
腦垂腺釋放 ADH 腎小管, 集尿管 水分再吸收增加 排少量的濃尿
喝水多, 排汗少 血液滲透壓降低 抑制下視丘 ( 減少 ADH ) 排大量的稀尿
酸鹼值的恆定 pH = 7.35~7.45 ( 依賴 H + 濃度控制 )
酸鹼值的恆定 1. 血液的酸鹼緩衝 2. 肺臟的呼吸作用 3. 腎臟的調節作用
酸鹼緩衝物質 血漿蛋白, 血紅素 H 2 CO 3, NaHCO 3 Na 2 HPO 4, NaH 2 PO 4
H + +HCO 3 H 2 CO 3 H 2 O + CO 2 —
腎臟的調節作用 NH 4 + 與 Na + 交換 NH 4 + 與 Cl - 結合 腎小管分泌 H + 再吸收 Na +, HCO 3 -
腎小管再吸收 Na + 腎上腺 ( 醛固酮 ) 腎臟 ( 腎素 ) Na + 偏低
Na + 偏高 ANP 心房排鈉素 腎小管排出 Na +
下視丘 體溫調節 天熱時 皮膚血管擴張 排汗增加, 食量減少 增加散熱, 減少產熱
下視丘 體溫調節 天冷時 皮膚血管收縮 排汗減少, 食量增加 減少散熱, 增加產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