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王 阁 序滕 王 阁 序 王 勃 设计:王延明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岳阳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 ·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滕王阁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 于公元 653 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楼阁面临 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与黄鹤楼、 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此楼在历史上迭 废迭兴达 28 次。现在的滕王阁楼于 1989 年 10 月 8 日竣工,全楼九层,高 57.5 米,背城临江, 距唐代遗址百余米。
“ 九月就日,都督大宴滕 王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 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 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 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 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请遂成文,极欢罢。 ” (《新 唐书》)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 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 惊四座的情景。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第二 课时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关于作者 ( 注释补充) 1 、 勃 14 岁应举及第,受朝散郎。为沛王侍读时因撰 写《檄英王鸡》而被逐。入蜀补虢州参军时又因擅杀 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2 、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 “ 王杨卢骆 ” 。 亦称 “ 初唐四杰 ” 。 3 、初中我们学过王勃的诗《杜少府之任蜀州》。 4 、王勃的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5 、本文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 “ 当垂不朽 ” 的 “ 天 才 ” 之作。名句如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 更为论者所激赏。
是魏晋以后出现的一种 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骈文本义即是对偶文的意 思,是从中国古代文章中的 一种修辞手法演变来的。 骈文的主要特点是要求通篇 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 语对偶。在声韵上,骈文讲 究运用平仄,音律和谐。修 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诵读提示 本文句式长短不一,字数或四或六,也有少数七 字,而且句式对仗 四字句的停顿只有一种模式:二 二 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 ( 1 )孟学士 / 之词宗 ( 2 )临 / 帝子之长洲 ( 3 )钟鸣 / 鼎食 / 之家 ( 4 )气凌 / 彭泽之樽 ( 5 )扶 / 凌云 / 而自惜 七字句的读法有四种: ( 1 )襟三江 / 而带五湖 ( 2 )宾主 / 尽 / 东南之美 ( 3 )秋水 / 共长天 / 一色 ( 4 )都督 / 阎公 / 之雅望
1 、翼轸( ) 2 、襟( ) 三江 3 、鹤汀( ) 4 、凫( )渚( ) 5 、川泽纡( ) 6 、孤鹜( ) 7 、樽( ) 8 、迥( ) 9 、南溟( ) 10 、胜筵( ) 11 、梓( )泽 yìzhěn 二十星宿之一 jīnjīn 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 tīng 水边平地 fúfúzhŭ 凫:野鸭。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yūyū 迂回曲折 wùwù 野鸭,名词。(骛:纵横奔驰,动词) zūnzūn 古代盛酒器具 jiŏng 远 míng 海 yányán 古代席地而坐时铺的席子 zĭzĭ 梓树,与 “ 桑 ” 相连,借指故乡
俨骖腓于上路 云销雨霁 所赖君子见机 通假字 通 “ 严 ”, 整治。 通 “ 消 ” ,消散。 通 “ 几 ” ,预兆。
意动,以 ······ 为襟、为带 名词作状语,像雾那样 意动,对 ······ 感到惊骇 使动,使 ······ 屈居 使动,使 ······ 窜逃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词类活用 襟三江而带五湖 雄州雾列 川泽纡其骇瞩 屈贾宜于长沙 窜梁鸿于海曲 宾主尽东南之美 俊采星驰 名词作状语,像流星那样
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穷困 古义:二十岁 今义:无此意 古义:第二次 今义:相当于 “ 又 ” 古今异义 穷且益坚 等终军之弱冠 盛宴难再 孟学士之词宗 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再读奇文 注意:诵读的节奏和 语气准确 步骤: 1 、个人诵读 2 、集体齐读
地势之美: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雄州雾列 台隍枕夷夏之交 人物之盛: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俊采星驰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参加宴会的人物: 宇文新州,孟学士,王将军 都督阎公 宾主尽东南之美 历史之久: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地域之广:
第 2 、 3 段描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 第二段:滕王阁在山水形胜之地。 第三段:登高所见 人烟之胜(富庶祥和) 自然之景(雨后景色 — 高潮) 生活之乐及自然情景
评:注意意境和谐美,想象要自然生动,色彩要明丽。 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 秋水碧而连天,长天净而映水,故曰一色。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 落霞与孤鹜齐 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美景。 前人写水天(或天地)相接景象的句子很多, 阅读下面三句子说说王勃的句子好在哪里。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马射赋》) 鉴赏
名 句 欣 赏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句确实脱胎于 庾信的:落花与芝盖 齐飞,杨柳共春旗一 色。一句, 但王勃的 句子较原句更真实自 然,优美动人。落下 在天上飘动,白鹭在 空中翱翔,红白相映, 色彩鲜明;晚霞原本 是无生命的自然景物, 他与有生命的飞鸟并 提,构成了鲜活有趣 的画面。 落花与芝盖齐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
第三课时 学习要点 : 1 、鉴赏四 - 五段 2 、归纳总结骈文的特点 及本文特点
三读奇文 2 、讨论 : 这两段写了哪些内容 ? 1 、齐读四、五段, 体会作者情感。
言自己虽时运不济,但因之自勉,从消沉中振起, 理想、志节不变 第四段 第五段: 明 确 写宴会盛况 兴尽悲来 管弦之胜, 歌声之美 宴会豪华, 人物高雅 叹天地之大, 宇宙无穷 ( 反村人之渺小 ) 人生无常, 盛衰有时, 怀才不遇, 报国无路
3 、鉴赏讨论 : 怎样看待王勃的思想感情? 联系王勃的际遇。他外露的才华和不羁的作风被 时人看作露才扬己、恃才傲物,因而为社会所不容。 所以他的不遇之悲,是对社会( “ 盛世 ” )现实的控诉 和揭露。他慨叹宇宙无穷,表露出对人生短暂和功业 不就的感伤;他悲悼盈虚有数,表明自己在命运面前 无能为力。他引用众多典故,从各方面说明自己的困 顿处境,在这里既表现出嗟悲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 的消极;又感情急转,表示自己壮怀白首不移,文笔 跌宕,写失意的悲哀,成为对时代的抨击;又写积极 的壮怀,表现出一种用世的乐观。
四、概括本文对偶的形式并举例。 以四字、六字句居多,除七字句外,全部 对偶。有两种形式: 1 、词组对偶:一句中自成对偶,如: “ 襟三 江而带五湖 ” 。 2 、句子对偶,又有四思对四四、六六对六 六、四六对四六三种形式。
小 结 1 、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2 、骈俪藻饰,辞系华美 3 、运用典故,简练含蓄 一、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二、找一下,文中运用了哪些典故? 三、找一下,本文运用了哪些成语?
从六朝到初唐,骈文统治了文坛,其特点是:要求通篇文章结构相互对称,词 语对偶。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音律和谐,修辞上注意藻辞和用典。 五、结合练习一、二、五,归纳骈文 有何特点?有什么缺点? 注重形式,排比事典,使人难以理解。如本 文为硬凑四六对句,把杨得意缩为杨意,徐孺子 略为徐孺,早被前人指为荒谬。但对本文来说白 玉微瑕,文中对现实人生的感受认识,是骈文僵 化凝固的形式无法束缚住的,作者如同戴着镣铐 跳舞,在束缚中表现自己高超的技巧。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名句欣赏: 描画出眼前晚景,秋意极浓。 这句话把清明的湖水和紫色的暮 霭加以对比;先写近水,后写远 山,描写的景物显出层次,一个 “ 寒 ” 字体现出秋的特征,抒发出秀 美山川给人清爽的感觉。
名 句 欣 赏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仅用十六个字就形容出台阁建筑的壮丽 。 “ 上出重霄 ”“ 下临无地 ” ,用夸张的笔 法突出楼之高,水之深。 “ 翠 ” 本是翠绿的 琉璃瓦色,这里借指瓦,突出了颜色鲜艳 悦目。 “ 飞 ” 字描绘出阁道高耸如鸟之欲飞, “ 流 ” 字形容彩画势形貌。
文章背诵思路
秋水秋色 九月三秋 水尽潭清 光凝山紫 来阁过程 俨骖 ,访风景 临长洲,得旧馆 阁之所在 层峦 上出 飞阁 下临 汀渚穷萦回 殿宫即体势 按提纲 背诵课文
登临之乐:遥襟 逸兴 (过渡) 宴会之乐宴会之乐 管弦之盛 歌声之美 爽籁发 纤歌凝 宴会豪华 人物高雅 绿竹 — 气凌 朱华 — 光照 (过渡) 穷睇眄 极娱游 人生之感人生之感 天地之大 宇宙无穷 天高地迥 兴尽悲来 望长安 目吴会 南溟深 北辰远 人生无常 怀才不遇 关山难越 — 萍水相逢 怀帝阍 — 奉宣室 四美具 二难并 按提纲 背诵课文
时运不齐 命途多舛 冯唐 李广 屈贾谊 窜梁鸿 见机 知命 老当益壮 — 穷且益坚 酌贪泉 — 处涸辙 北海 可接 — 桑榆非晚 孟尝 空余 — 阮籍 岂效 (所赖) 按提纲 背诵课文
登临之状:披闼 俯甍 远望之景远望之景 山川之美 山原旷 川泽纡 人烟之盛 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雨后天晴 云 雨 彩 区 落霞孤鹜 秋水长天 人鸟共乐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按提纲 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