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中医药治疗. 定义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晚期出现的严重并 发症, 属于中医 “ 鼓胀 ” 范畴。其病因病机 复杂, 故临床证候变化多端, 表现为虚实 夹杂, 寒热交错, 为 “ 风、痨、臌、膈 ” 四 大疑难重症之一。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晚期出现的严重并 发症, 属于中医 “ 鼓胀 ” 范畴。其病因病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Advertisements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五苓散 药理作用 具有利尿、降血脂、 降血压、保肝利胆、抗菌、 抗炎、对肠胃平滑肌呈双 向调节等作用。
中医儿科学 第七章 肾系疾病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概述] ⒈定义: 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是一组由多种 病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水肿为主要特征。 ⒉发病: 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 2 ~ 8 岁小 儿,其中以 2 ~ 5 岁为发病高峰,男多于女,部分患儿.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1 国内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动物实验采用 的组方和方法 小组成员:成高雅 葛程 顾婷婷 金文玉 司嘉琪 奚善君 许贇姣.
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 桂枝茯苓丸 组 成 桂枝 桃仁 芍药 茯苓 丹皮 各等分(各 12g )
怎样学习《内经》??? 学习方法: 1. 疏通文理 2. 注意句读 3. 结合医理 4. 融会贯通 5. 背诵锦句 6. 善用工具.
药 物 ―― 理血药 作 用 ―― 活血祛瘀、止血 病 证 ―― 血瘀证、出血证 定 义 血证血证 血虚 出血 血瘀 — 生成不足或耗散太过 — 血行不畅,瘀蓄内停 — 离经妄行 补血 止血 活血祛瘀 分类分类.
中药复方治疗痛经 的统计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新华医院 中医科 倪建俐. [ 摘要 ]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近二十年来治疗痛经的中药复方 176 首,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 法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在所使用的 62 种中药中,活血化瘀类 中药和理气类中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刘轲 肥 胖肥 胖. 肥胖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诊查要点 四、辨证论治 五、预防调护 六、结语.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 1. 识记掌握  ⑴掌握精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谢和功能。  ⑵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和分类。  ⑶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 ⑷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  ⑸掌握人体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作用。  ⑹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六 腑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
内科辅导. 肾系.
湿 阻.
第二十章 祛湿剂.
胁 痛.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水肿.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脾 与 胃 中医学教研室.
“藏”内脏。 脏(阴)贮藏营养(精微)物质的实质性脏器(肝、心、脾、肺、肾、心包)。 腑(阳)传导变化功能的空腔类脏器(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象”形象、征象,是指脏腑本身的形象与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
基础知识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水 肿 三峡大学医学院 中医内科 陈良金.
脏 腑 返回目录.
第三章 藏象.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湖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内经》)教研室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鼓 胀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陈良金.
第三章 藏象学说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 张二力.
鼓 胀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系 中内教研室 周新强.
第一节脏腑四 脏 腑之间的关 系 梁永林.
第三章 脏象学说.
中 医 诊 疗 技 术.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第十五章 祛湿剂.
王 付 制 作.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精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谢及功能。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1. 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 A.湿滞脾胃 B.湿热中阻 C.外寒内湿 D. 脾虚失运 E.湿热下注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鼓 胀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韩捷.
经行感冒.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血 第四节 津液 第五节 神.
精、气、血、津液、神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学教研室 尹德海.
第二篇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主要内容: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脏腑 经络 形体官窍 体质.
素问·经脉别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Welcome.
第八章 病 机.
气血同病辩证.
梁东辉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珠江医院中医科 副主任 专业特长: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糖尿病、 老年虚证的防治研究 学术团体任职:
子 肿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胡卫.
病理产物病因.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祛 湿 剂.
利水渗湿药.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第二章 藏象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陈达理 教授
积 滞 儿科教研室.
消 食 剂.
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 主讲人 王洪京.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章 藏象 第三节 六腑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水肿 (edema) 云南中医学院中内教研室 王清 目的要求 掌握水肿的诊查要点及辨证论治。 熟悉水肿的概念、范围及病因病机。 了解水肿的预防调护。
第四章 气、血、津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肝硬化腹水中医药治疗

定义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晚期出现的严重并 发症, 属于中医 “ 鼓胀 ” 范畴。其病因病机 复杂, 故临床证候变化多端, 表现为虚实 夹杂, 寒热交错, 为 “ 风、痨、臌、膈 ” 四 大疑难重症之一。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晚期出现的严重并 发症, 属于中医 “ 鼓胀 ” 范畴。其病因病机 复杂, 故临床证候变化多端, 表现为虚实 夹杂, 寒热交错, 为 “ 风、痨、臌、膈 ” 四 大疑难重症之一。

酒食不节 劳欲过度 情志所伤 黄疸 积聚日久不愈 虫毒侵蚀 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病因

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为肝、脾、肾 三脏功能失调, 聚水而胀, 所以治疗多从肝脾 肾论治。 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为肝、脾、肾 三脏功能失调, 聚水而胀, 所以治疗多从肝脾 肾论治。 然鼓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 非肝、脾、肾三脏 所能概括。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于三焦决渎无 权, 气化失司, 继而影响气、血、水的正常运 行, 导致气、血、水相互搏结, 停聚腹中。 然鼓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 非肝、脾、肾三脏 所能概括。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于三焦决渎无 权, 气化失司, 继而影响气、血、水的正常运 行, 导致气、血、水相互搏结, 停聚腹中。 将肝硬化腹水从三焦论治, 体现了中医整体思 辨的优越性, 是一个易于掌握的可取之法, 且 临床疗效较好。 将肝硬化腹水从三焦论治, 体现了中医整体思 辨的优越性, 是一个易于掌握的可取之法, 且 临床疗效较好。

1 、肝硬化腹水与三焦的关系 《素问 · 灵兰秘典论》曰 : “ 三焦者, 决渎之 官, 水道出焉。 ” 这说明三焦是水液升降出 入的通道, 具有疏通水道, 运化水液的功能。 一身之水液代谢, 必须以三焦为通道, 以气 化为动力, 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 《素问 · 灵兰秘典论》曰 : “ 三焦者, 决渎之 官, 水道出焉。 ” 这说明三焦是水液升降出 入的通道, 具有疏通水道, 运化水液的功能。 一身之水液代谢, 必须以三焦为通道, 以气 化为动力, 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

三焦水道通利, 则水液运行通畅 ; 若三焦水 道不利, 则水液运行受阻, 水液代谢紊乱。 若水湿停蓄于腹中, 则形成腹水 ; 水湿不能 分利下注, 则便溏或便秘 ; 水不走膀胱, 则 尿少, 甚至尿闭 ; 湿从热化, 则烦热口苦 ; 湿 热熏蒸胆道, 胆汁外溢, 则皮肤和巩膜发黄 ; 湿热蒙闭清窍或热入心包, 可出现心烦嗜 睡, 继而昏迷 ; 湿从寒化, 阳气不运, 则腹胀 浮肿倍增, 腹胀便溏, 不欲饮食。 三焦水道通利, 则水液运行通畅 ; 若三焦水 道不利, 则水液运行受阻, 水液代谢紊乱。 若水湿停蓄于腹中, 则形成腹水 ; 水湿不能 分利下注, 则便溏或便秘 ; 水不走膀胱, 则 尿少, 甚至尿闭 ; 湿从热化, 则烦热口苦 ; 湿 热熏蒸胆道, 胆汁外溢, 则皮肤和巩膜发黄 ; 湿热蒙闭清窍或热入心包, 可出现心烦嗜 睡, 继而昏迷 ; 湿从寒化, 阳气不运, 则腹胀 浮肿倍增, 腹胀便溏, 不欲饮食。

气的运行必须以水液为载体, 湿 阻则气滞, 气滞则血瘀 《难经》曰 : “ 三焦者, 原气之别使也, 主通 行三气, 经历于五脏六腑。 ” 《难经》曰 : “ 三焦者, 原气之别使也, 主通 行三气, 经历于五脏六腑。 ” 《中藏经》又曰 : “ 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 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 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 和 调内外, 荣左养右, 导上宣下, 莫大过于此 也。 ” 《中藏经》又曰 : “ 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 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 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 和 调内外, 荣左养右, 导上宣下, 莫大过于此 也。 ”

这说明了三焦又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 气化之场所, 具有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 的功能。一身之气, 是通过三焦输布到五脏 六腑, 充沛于全身的, 人体的气化必须依赖 三焦通畅才能实现。 这说明了三焦又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 气化之场所, 具有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 的功能。一身之气, 是通过三焦输布到五脏 六腑, 充沛于全身的, 人体的气化必须依赖 三焦通畅才能实现。

三焦为六腑之一, 故三焦的功能特点为 “ 以 通为用 ” 。若三焦壅塞不通, 上下出入之机 闭塞, 气滞不通, 则津液运行障碍, 停聚于 腹中而成腹水 ; 气滞湿阻, 升降失司, 浊气充 塞, 则出现胸胁满闷, 不思饮食 ; 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气滞则血瘀, 瘀血积于肝脾, 则肝脾肿大, 两肋刺痛 ; 瘀血阻于络脉, 则 皮下瘀斑、出血, 或肝掌 ; 瘀血积于经脉, 则腹壁青筋暴露, 或食道静脉曲张。 三焦为六腑之一, 故三焦的功能特点为 “ 以 通为用 ” 。若三焦壅塞不通, 上下出入之机 闭塞, 气滞不通, 则津液运行障碍, 停聚于 腹中而成腹水 ; 气滞湿阻, 升降失司, 浊气充 塞, 则出现胸胁满闷, 不思饮食 ; 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气滞则血瘀, 瘀血积于肝脾, 则肝脾肿大, 两肋刺痛 ; 瘀血阻于络脉, 则 皮下瘀斑、出血, 或肝掌 ; 瘀血积于经脉, 则腹壁青筋暴露, 或食道静脉曲张。

《金匮要略》曰 : “ 血不利则为水。 ” 瘀血阻于肝脾络 脉, 隧道不通, 致水气停蓄, 而成血臌。 《金匮要略》曰 : “ 血不利则为水。 ” 瘀血阻于肝脾络 脉, 隧道不通, 致水气停蓄, 而成血臌。 《难经 · 三十一难》曰 : “ 三焦者, 水谷之道路。 ” 《难经 · 三十一难》曰 : “ 三焦者, 水谷之道路。 ” 《素问 · 六节藏象论》曰 :“ 脾、胃、大肠、小肠、三 焦、膀胱者⋯⋯名曰器, 能化糟粕, 转味而入出者 也。 ” 《素问 · 六节藏象论》曰 :“ 脾、胃、大肠、小肠、三 焦、膀胱者⋯⋯名曰器, 能化糟粕, 转味而入出者 也。 ” 《灵枢 · 营卫生会》篇进一步指出 :“ 人受气于谷, 谷入 于胃⋯⋯三焦之所出, 上焦出于胃上口, 并咽以上贯 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口, 出上焦之后, 此所受 气者, 泌糟粕, 蒸津液, 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脉乃化而 为血, 以奉养生身⋯⋯下焦者, 别回肠, 注于膀胱而 渗入焉。 ” 《灵枢 · 营卫生会》篇进一步指出 :“ 人受气于谷, 谷入 于胃⋯⋯三焦之所出, 上焦出于胃上口, 并咽以上贯 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口, 出上焦之后, 此所受 气者, 泌糟粕, 蒸津液, 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脉乃化而 为血, 以奉养生身⋯⋯下焦者, 别回肠, 注于膀胱而 渗入焉。 ”

由《内经》、《难经》的论述可见三焦亦 为谷道, 具有传化饮食水谷、化生气血之功 用。 由《内经》、《难经》的论述可见三焦亦 为谷道, 具有传化饮食水谷、化生气血之功 用。 若三焦谷道失调, 则水谷精微不能运化输布, 气血生化乏源, 不仅脏腑、经络、四肢、百 骸失于濡养, 肝脏本身也失去滋养, 体积缩 小, 硬度增加, 肝血不足, 无以相济肾阴, 终 致肝肾两虚。气虚推动无力, 津液不得输化, 则聚湿为水 ; 气虚使血行不畅而凝滞, 则形 成瘀血。 若三焦谷道失调, 则水谷精微不能运化输布, 气血生化乏源, 不仅脏腑、经络、四肢、百 骸失于濡养, 肝脏本身也失去滋养, 体积缩 小, 硬度增加, 肝血不足, 无以相济肾阴, 终 致肝肾两虚。气虚推动无力, 津液不得输化, 则聚湿为水 ; 气虚使血行不畅而凝滞, 则形 成瘀血。

综上所述,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与三焦的生理 功能、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与三焦的生理 功能、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三焦为水液、气、水谷的通道, 三焦功能正 常则气、血、水运行有常, 否则气虚、气滞、 血瘀、水停等病理机转出现, 产生疾病。 三焦为水液、气、水谷的通道, 三焦功能正 常则气、血、水运行有常, 否则气虚、气滞、 血瘀、水停等病理机转出现, 产生疾病。 肝硬化腹水从三焦论治是根据三焦是水、 谷、气道这一功能特点和肝硬化腹水与气、 血、水三者关系密切的病变因素而确定的。 肝硬化腹水从三焦论治是根据三焦是水、 谷、气道这一功能特点和肝硬化腹水与气、 血、水三者关系密切的病变因素而确定的。

2 、肝硬化腹水从三焦论治的机理 肝硬化腹水乃气、血、水互结为患。三者 互为因果而形成恶性循环, 以致正气日衰, 臌胀日甚。如《医门法律 · 胀病论》曰 :“ 胀病 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 ” 腹水是肝硬化 腹水最突出、最主要的证候, 而腹水的形成 机理, 以气滞血瘀为本, 水停为标。气滞血 瘀又以气滞为先导。化瘀是利水的关键, 行 气又是化瘀的关键。 肝硬化腹水乃气、血、水互结为患。三者 互为因果而形成恶性循环, 以致正气日衰, 臌胀日甚。如《医门法律 · 胀病论》曰 :“ 胀病 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 ” 腹水是肝硬化 腹水最突出、最主要的证候, 而腹水的形成 机理, 以气滞血瘀为本, 水停为标。气滞血 瘀又以气滞为先导。化瘀是利水的关键, 行 气又是化瘀的关键。

行气要从上、中、下三焦同时着手。所谓 : “ 大气一转, 其气乃散。 ” 三焦, 是上焦、中焦、 下焦的合称。《医学传真 · 三焦》云 :“ 三焦 者,上中下少阳之气所主也。 ” 三焦总司诸 气之转枢, 转枢利则气机和,水火气机得以 自由升降,故 “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 如渎 ” 各司所能,上中下三焦气机得以宣通, 三焦水道通畅,则津液得下,腹水自除。 行气要从上、中、下三焦同时着手。所谓 : “ 大气一转, 其气乃散。 ” 三焦, 是上焦、中焦、 下焦的合称。《医学传真 · 三焦》云 :“ 三焦 者,上中下少阳之气所主也。 ” 三焦总司诸 气之转枢, 转枢利则气机和,水火气机得以 自由升降,故 “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 如渎 ” 各司所能,上中下三焦气机得以宣通, 三焦水道通畅,则津液得下,腹水自除。

故治疗臌胀,应疏利三焦,调畅三焦气机, 三焦气机得以调畅,才能发挥正常的决渎作 用,水液才得以通调。 故治疗臌胀,应疏利三焦,调畅三焦气机, 三焦气机得以调畅,才能发挥正常的决渎作 用,水液才得以通调。 开宣上焦,健运中焦,疏利下焦为肝硬化腹 水的重要治法。若上焦不宣,则湿不易行; 中焦不运, 则湿不化;下焦不利,则湿无出路 难以清尽。 开宣上焦,健运中焦,疏利下焦为肝硬化腹 水的重要治法。若上焦不宣,则湿不易行; 中焦不运, 则湿不化;下焦不利,则湿无出路 难以清尽。

在临床实践中,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麻 黄、防风、葶苈子、桔梗、前胡等宣发肺 气之品,开上焦以开鬼门; 在临床实践中,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麻 黄、防风、葶苈子、桔梗、前胡等宣发肺 气之品,开上焦以开鬼门; 选用白术、薏米、木香等健运脾气,川楝 子、佛手等疏肝行气,理中焦以转枢机; 选用白术、薏米、木香等健运脾气,川楝 子、佛手等疏肝行气,理中焦以转枢机; 选用猪苓、茯苓、冬瓜皮、泽泻等利水消 肿,车前子、木通、赤小豆、地肤子等利 水通淋,利下焦以洁净府。 选用猪苓、茯苓、冬瓜皮、泽泻等利水消 肿,车前子、木通、赤小豆、地肤子等利 水通淋,利下焦以洁净府。

在统揽上中下三焦的同时,选用藿香、佩 兰、厚朴花、蔻仁等芳香运化之品,使湿 邪从根本上得以化解。 在统揽上中下三焦的同时,选用藿香、佩 兰、厚朴花、蔻仁等芳香运化之品,使湿 邪从根本上得以化解。 在疏利三焦的同时,仍应注意补气,以加 强和巩固疗效,使之 “ 气化则能出焉 ” ,选 用人参、黄芪、白术、党参等。 在疏利三焦的同时,仍应注意补气,以加 强和巩固疗效,使之 “ 气化则能出焉 ” ,选 用人参、黄芪、白术、党参等。

此外,营血运行正常是保证三焦水道通畅 的重要条件,临床还要重视活血药的应用。 此外,营血运行正常是保证三焦水道通畅 的重要条件,临床还要重视活血药的应用。 常选用桃仁、红花、三七、丹参、当归、 赤芍、姜黄、鸡内金、益母草、三棱、莪 术等活血化瘀药。 常选用桃仁、红花、三七、丹参、当归、 赤芍、姜黄、鸡内金、益母草、三棱、莪 术等活血化瘀药。

3 、肝硬化腹水以三焦论治在临床运用 1. 通调三焦水道, 化湿行水 1. 通调三焦水道, 化湿行水 三焦水道通则水蓄得下, 水去则臌胀消。《素问》 曰 : “ 中满者, 泻之于内 ”, “ 下之则胀已 ” 。故通调三 焦水道,输化水液,化湿行水,是消除肝硬化腹 水的重要手段。在肝硬化腹水早、中期 “ 正气尚支 ” 阶段,可用峻下逐水之十枣汤攻下逐水,荡涤三 焦之水湿,使停聚在腹腔的水湿从二便分消下泄, 使水、钠从二便排出。本方主治三焦决渎无权, 水 湿停于脘腹的尿少或二便不利之肝硬化腹水实证。 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量,要求 “ 衰其大半, 不必尽剂 ” 。 三焦水道通则水蓄得下, 水去则臌胀消。《素问》 曰 : “ 中满者, 泻之于内 ”, “ 下之则胀已 ” 。故通调三 焦水道,输化水液,化湿行水,是消除肝硬化腹 水的重要手段。在肝硬化腹水早、中期 “ 正气尚支 ” 阶段,可用峻下逐水之十枣汤攻下逐水,荡涤三 焦之水湿,使停聚在腹腔的水湿从二便分消下泄, 使水、钠从二便排出。本方主治三焦决渎无权, 水 湿停于脘腹的尿少或二便不利之肝硬化腹水实证。 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量,要求 “ 衰其大半, 不必尽剂 ” 。

亦可用来源于《金匮要略》之己椒苈黄丸。 本方主治肺失肃降,三焦决渎失调,水液滞 留蓄积,不从膀胱气化而外溢,积蓄胃肠而 成的水臌。湿热蕴结型腹水,治以清热化湿、 利水消胀之中满分消丸、茵陈五苓散加减。 寒湿困脾型腹水, 治以温阳利水之实脾饮合胃 苓散加减。临床观察表明, 通调三焦水道, 行 气利水消肿可加速腹水消退, 而且有利于防止 电解质紊乱。 亦可用来源于《金匮要略》之己椒苈黄丸。 本方主治肺失肃降,三焦决渎失调,水液滞 留蓄积,不从膀胱气化而外溢,积蓄胃肠而 成的水臌。湿热蕴结型腹水,治以清热化湿、 利水消胀之中满分消丸、茵陈五苓散加减。 寒湿困脾型腹水, 治以温阳利水之实脾饮合胃 苓散加减。临床观察表明, 通调三焦水道, 行 气利水消肿可加速腹水消退, 而且有利于防止 电解质紊乱。

2. 疏利三焦气道, 理气活血 《普济方》指出 :“ 论曰三焦有水气者,气滞不 通,决渎之官内壅也,⋯⋯治宜导气而行之, 气通则水自决矣。 ” 故治疗臌胀,应疏利三焦 气道,调理三焦气机之升降,而带动水湿的 消散,配以活血利水,则气行血畅,腹水消 退。可用调理气机之四逆散、柴胡疏肝散、 逍遥散、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活血 化瘀之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 汤、鳖甲煎丸等加减。 《普济方》指出 :“ 论曰三焦有水气者,气滞不 通,决渎之官内壅也,⋯⋯治宜导气而行之, 气通则水自决矣。 ” 故治疗臌胀,应疏利三焦 气道,调理三焦气机之升降,而带动水湿的 消散,配以活血利水,则气行血畅,腹水消 退。可用调理气机之四逆散、柴胡疏肝散、 逍遥散、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活血 化瘀之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 汤、鳖甲煎丸等加减。

3. 补益三焦谷道, 调理脾肾 肝硬化腹水晚期及缓解期,病程日久迁延, 以正气虚衰为主要表现,机体免疫功能下 降,抵抗力减弱。培补三焦谷道以充气血 生化之源,调理脾肾以固本。治本得当可 使症状缓解,巩固疗效。治以益气养阴、 恢复正气为主, 祛邪为辅。可用十全大补汤、 八珍汤、六味地黄丸、一贯煎、肾气丸等 加减。 肝硬化腹水晚期及缓解期,病程日久迁延, 以正气虚衰为主要表现,机体免疫功能下 降,抵抗力减弱。培补三焦谷道以充气血 生化之源,调理脾肾以固本。治本得当可 使症状缓解,巩固疗效。治以益气养阴、 恢复正气为主, 祛邪为辅。可用十全大补汤、 八珍汤、六味地黄丸、一贯煎、肾气丸等 加减。

总之, 肝硬化腹水中医治疗的理法方药选择, 应注重从三焦辨证论治。在临床中恰当地运 用这一治法,对于肝硬化腹水运用常法而不 奏效者,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总之, 肝硬化腹水中医治疗的理法方药选择, 应注重从三焦辨证论治。在临床中恰当地运 用这一治法,对于肝硬化腹水运用常法而不 奏效者,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所谓宣化三焦, 则湿热之邪渐退而药不灭毒毒 自灭,药不扶正正自复, 此亦温病家之心得。 古人云 : “ 见肝之病, 当先实脾。 ” 笔者认为, 见 肝硬化腹水症, 应从三焦论治。 所谓宣化三焦, 则湿热之邪渐退而药不灭毒毒 自灭,药不扶正正自复, 此亦温病家之心得。 古人云 : “ 见肝之病, 当先实脾。 ” 笔者认为, 见 肝硬化腹水症, 应从三焦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