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良反应 沈阳军区第 202 医院变态反应科 魏庆宇. 食 物 不良反应 食物变态反应 (食物过敏症) 食物不耐受 (食物敏感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Advertisements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因子.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人体的营养需要 ---- 维生素 B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3 维生素 B5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超 敏 反 应 超 敏 反 应.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系 张秋萍 第一节 概述 一、超敏反应的概念 二、超敏反应的分型 第二节 Ⅰ型超敏反应 一、特点 二、参与 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三、发生机制 四、常见疾病 五、防治原则.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常見疼痛保健 頭痛 下背痛 口腔疼痛. 常見疼痛 — 頭痛篇 原因: 疾病:血壓,腦部,眼睛 3C 食物:起司 (cheese), 巧克力 (chocolate), 柑桔類食 物 (citrous fruit) 。因含酪胺酸,會造成血管經孿。 醃製品:含有亞硝酸鹽,可能引起偏頭痛。 代糖阿斯巴甜:可能會過度刺激或干擾神經末梢,增加肌.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合理选择饮食.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过敏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
荨 麻 疹.
Tee L. Guidotti 乔治华盛顿大学 gzsteele(DXY)译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信息与真相的距离 ——第二次科学素质测验解析 陈昊
肺结核.
看图识谱案例征集 姓 名 _______________ 医 院 _______________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整理者: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秦爱军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节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或天然免疫) 免疫 特异性免疫(后天产生) 人体皮肤、黏膜----第一道防线
第三十五章 超敏反应 学习目标 1.解释超敏反应的概念 2.叙述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3.列出各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第二十三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 一、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二、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免疫失调与人类健康.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LOGO.
消化功能调节药.
鸿门宴 司马迁.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糖尿病流行病学.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19)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anaphylaxis) 该物质
致敏「疑凶」.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HBsAg阳性肝细胞的膜表面HBsAg抗原的检测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Metabolic biomarker signature to differentiat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from chronic pancreatitis Gut, 2017, Jan (IF=14.921) 汇报人:王宁 IMI CONFIDENTIAL.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免疫分子 (一).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第三节 构成抗原的条件 一、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抗原因素: 1. 分子量: 一般是分子量越大,免疫 原性越强。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基因信息的传递.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布什政府在陷入伊战泥潭不能自拔的情况下,美国国会通过决议要求政府限期从伊拉克撤军。 B.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心脏病急剧上升,该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C.尊重事实,追求真理是专家的天职,任何违背科学真理的行为都应成为其禁区都不可踏入。 D.北京时间2007年9月14日,9时33分,日本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月亮女神”号在日本九州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食物不良反应 沈阳军区第 202 医院变态反应科 魏庆宇

食 物 不良反应 食物变态反应 (食物过敏症) 食物不耐受 (食物敏感症)

流行病学资料 大约 30% 的人至少有一次以上的食物不良反应, 主要包括食物不耐受和食物变态反应。 确诊的食物不良反应在成人仅为 1.5% 左右, 3 岁一下儿童为 8% 。 确诊为食物变态反应的婴幼儿为 1.4% ,成人约 为 0.3% 。 父母一方有过敏史的小儿患食物过敏的危险性 为 37% ;父母双方均有过敏史则危险性增加到 62%

流行病学资料 大约 6% 有哮喘的病人有单一的的食物过 敏。 5~6% 有过敏性皮炎的病人有一种或多种 食物变态反应。 患食物过敏一年以上的儿童出现过敏性 鼻炎和哮喘的危险性比短期患食物过敏 的儿童分别高出 2.4 和 4.5 倍。

食物不耐受 用于描述摄入食物或食物添加剂发生的 异常生理反应,属非免疫介导的,包括 代谢异常、机体本身的特异反应性或机 体对某些食物内含的药物成分的易感性 增高等。

食物不耐受的原因 乳糖酶活性降低可引起胃肠道症状,如腹胀、 腹泻。儿童及成人均较常见。 食物中含的血管活性物质对皮肤、血管和支气 管的作用,如组胺、酪胺、 5- 羟色胺等。可引 起荨麻疹、血管水肿、吞咽困难、喘鸣和偏头 痛等。 食物中天然存在的毒素和添加剂。如豆类中的 蛋白酶、菠菜中的草酸等。 大量食入某些食物如蒜、梅脯等引起的胃肠道 局部刺激症状。

食物中的血管活性物质 组胺:葡萄酒、发酵乳酪、小沙丁鱼、 菠菜、番茄、罐装食品、香肠 酪胺:乳酪、啤酒、葡萄酒、酵母、腌 渍腓鱼、油梨、木莓 亚硝酸盐:香肠 谷胺酸盐:酱油 苯乙胺;巧克力、乳酪、葡萄酒

食物过敏 是指食物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 反应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也有速发反应和迟发反应

食物过敏 原发性食物过敏伴随 大量食物不耐受性, 包括过敏性样反应、 食物代谢紊乱、食物 特异体质。 继发性食物过敏是在 服药或生病等病症后 发生的食物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 I 型变态反应(速发 反应):有血清中 IgE 介导的,包括致 敏、发敏和效应三个 阶段。多在摄入致病 食物数分钟到 1 小时 内起病。可发生于任 何年龄,表现从轻微 腹痛到全身过敏反应。 Ⅱ、Ⅲ、Ⅳ型变态反 应:主要是Ⅳ型(迟 发反应):是由细胞 介导的,各种淋巴因 子发挥强大的生物活 性作用,确切发生机 理尚不清楚。多在 小时起病。和 IgG 、和 IgG4 等有关。

常见过敏食物 多数食物过敏原是糖蛋白,分子量在 14-40kDa , 也有一些小分子也可引起致敏。 常见的过敏食物:牛奶、鸡蛋、鱼虾类、甲壳 纲动物、花生、坚果、大豆和小麦。 大量文献报道有 160 多种食品可引起过敏,但 90% 以上是由那些常见食品引起的。 1749 名新生儿中发现 2.2% 对牛奶过敏, 3 个月 后 50% 牛奶过敏的婴儿有临床症状,纯母乳喂 养的仅 0.5% 。

致敏食物的特点 随年龄的增长,主要的致敏食物会有所不同。 主要是由于幼儿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胃肠道 通透性大造成的。 致敏食物的种类,随不同的文化、地区的饮食 相关不同而不同。北美和北欧 - 鱼、花生;日本 - 黄豆和米。 致敏食物的致敏原或其致敏抗原决定簇至少应 具备:耐热、不受加工处理的影响、耐消化、 能引起免疫反应等特征。

食物过敏的影响因素 胃肠道的通透性:当通透性异常时,大 量的抗原性蛋白质被吸收,发生食物过 敏的危险性就增加了。如婴幼儿或轮状 病毒性腹泻。 抗原:大分子。 遗传。 环境。

母乳喂养是预防食物过敏的 有效方法之一 在婴儿肠道不成熟期可减少接触异体蛋 白的机会。 母乳可长期、积极影响婴儿的免疫系统。 母乳中的特异抗体可诱导粘膜耐受而不 发生过敏

食物过敏的诊断步骤 询问病史确定范围 SPT 、排除性饮食试验及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食物激发试验 确诊

病因学诊断方法 皮肤试验:因其简便、安全、可靠,并对多数 抗原较敏感,故为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针刺 试验、点刺试验、斑帖试验和皮内试验。阳性 预报正确率小于 50% ,阴性预报正确率大于 95% 。 排除性饮食试验:是诊断和治疗食物过敏的常 用方法,也是食物激发试验的前驱步骤。 食物激发试验:可采用开放式、单盲或双盲法 进行。双盲法食物激发试验是诊断食物过敏的 “ 金标准 ” 。但费用高、有一定的危险性,难以 大量使用。

目前对于食品中致敏原的检测 尚缺乏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评价现代生物技术开发的食品的 安全性 —— 致敏食品参数 转移遗传物质的来源:尤其要注意那些 来自已知含有致敏原的物质的基因。 分子量:大多已知的致敏原的分子量在 10000~40000Da 之间。 氨基酸序列:通过与已知致敏原的氨基 酸序列比较可知它们是否有同源关系。 耐热及加工稳定性:不稳定的致敏原加 热或加工后较少致敏。

低致敏性食物的研究 利用加热、发酵或酸水解等加工方式制 备低致敏性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肽段 或破坏致敏原的结构,不具致敏能力。 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低致敏性或无 致敏性的动植物品系,这是目前的发展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