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及颅脑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 眼 第二节 耳 第三节 鼻及鼻窦 第四节 颅脑 第一节 眼 眼的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眶内、 球内病变及眼眶外伤的诊断,一般 先用平片检查,但眶内肿瘤未引起 眶骨改变以前,平片尚不能确定有 无肿瘤。 CT 和 MR 诊断价值比较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面神经的影像学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 鲜军舫 王振常. 面神经的正常解剖 脑桥段 脑池段 内听道段 迷路段和膝神经节 鼓室段和后膝 乳突段 腮腺段.
Advertisements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 颈部肿块分类 炎症:急慢性;特异性非特异性感染 外伤:血肿、假性动脉瘤 肿瘤: 良恶性:良性多见 恶性:原发性、转移性; 畸形:血管瘤、囊肿.
头颈部影像诊断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 陆明. 头颈部 眼 耳 鼻窦 鼻窦 咽 喉 腮腺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第四节 耳部疾病. 一、外耳道炎 病因 诱因致病菌 污水入耳 外耳道皮肤损伤 全身慢性疾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
中耳炎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梁象逢. 中耳炎 包括: 中耳炎 包括: 1. 分泌性中耳炎 (SOM) :急、慢( 3~6m ) 2.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AOM) 、乳突炎 3.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COM) : 6~8 周 并发症 并发症 中耳炎的流行病学 中耳炎的流行病学 中耳炎的病原学及发病机理.
颈椎病. 颈椎病也叫颈椎综合征,是颈椎的骨关节、 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退变,导致颈 神经根、椎动脉、颈交感神经甚至颈段脊髓受 到刺激或损害而出现的临床症候群,本病好发 年龄为 40—60 岁。好发人群为长期伏案工作的 白领、电脑操作者和机关工作人员。
颈椎病.  概述  西医认识  病因病机  临床表现  针灸治疗  预防调护 主要内容.
胃炎肠炎胃炎肠炎 心脏病心脏病 血管病变血管病变 夭折夭折 肾病肾病 癌症癌症 气管炎气管炎 疟疾疟疾 胃炎肠炎肺炎结核病 肺炎肺炎 结核病结核病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十大死亡原因排行榜.
颅 脑 损 伤 Craniocerebral Injury. 1. 分类 按组织层次: 头皮损伤 颅骨骨折 ( 损伤 ) 颅内损伤 ( 脑损伤 ) 按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 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 按致伤因素: 原发性损伤 继发性损伤.
鼻腔鼻窦肿瘤. 一、鼻腔鼻窦乳头状瘤 耳鼻咽喉科医院 主要发生在鼻腔鼻窦 多见于 40 岁以上 单侧发病 与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 内翻性乳头状瘤又称为边缘性肿瘤、癌前状态、潜在 性恶性肿瘤.
6 .颅前面观 (1) 额区:额鳞、额结节、 眉弓、眉间 (2) 眶:四棱锥体形深腔,底 朝向前外,尖向后内, 有上、下、内、外四 壁,容纳眼球及附属 结构。 第一章 骨学 — 颅骨.
解剖学实验 实验四 颅骨及其连接.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颅底内、外面观和颅的前面、侧面 和上面观的结构 3 、掌握骨性鼻腔的位置、形态和重要结构;骨性 眶腔的位置、毗邻;骨性鼻旁窦的位置 二、实验器材 : 1 、全身真骨骨架 2 、头颅骨真骨散骨 3 、头颅骨骨模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前正侧 后鼻孔、鼻中隔以 及翼突 向前上方 筛窦、眼 眶及球后 向上方 蝶骨底、蝶窦、 蝶鞍、海绵窦 向外侧 茎突前间隙、翼内外肌、 上颌窦、咬肌、颞颌窝 等 向后外方 动脉鞘区 向后上方 枕骨斜坡 后颅窝 肿块 肿瘤在鼻咽部发生后侵犯: 向下 软硬腭、悬雍垂、扁桃体.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鼻科学 孙旭云 鼻窦炎症性疾病  一、 急性鼻窦炎  二、 慢性鼻窦炎  三、 儿童鼻窦炎.
1 人体解剖学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2 运动系统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骨和骨连结 第三章 肌 3 运动系统 王存午制作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主讲人:
西安市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惠志强 颅眶沟通性病变 影像学表现. 颅眶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眶骨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穿支血管间隙及骨质破坏缺损区等)
课题: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 目的与要求  1 、了解各类颅脑损伤的分类、损伤机 制  2 、熟悉各类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 3 、理解各类颅脑损伤的处理原则  4 、掌握颅底骨折病人的五官护理,掌 握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要点.
正常人体结构及应用精品课程 第五节 颅 骨 FUJIAN COLLEGE OF MEDDICAL OCCUPATION AND TECHNOLOGY.
外科学绪论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柏青. 外科学范畴 外科学发展简史 怎样学习外科学 外科基本原则.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影像教研室 张 莹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六节 脑血管疾病 《医学影像诊断学》
一、检查方法 1 、X线平片 方法简单,价格便宜,只能提示某些 方法简单,价格便宜,只能提示某些 病变,不能确诊。 病变,不能确诊。 2 、体层摄影 显示平片不能显示的骨质破坏,不能 显示平片不能显示的骨质破坏,不能 确诊。 确诊。
Cerebral infarction CI 高飞. 病历分析病历分析病历分析病历分析 患者老年女性, 突发头晕,右侧 肢体无力 1 小时,意识不清 1 日。 入院前 1 日,晨 9 时许散步时突感 头晕,四肢无力,以右侧肢体明显 站不稳,无法行走。无恶心呕吐, 无四肢抽搐,无明显言语不清,后 逐渐出现不语,问话不答,意识不.
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IMAGING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TUMORS
第七课 神经外科学 第十九章 颅内压增高 中国药科大学临床药学教研室 周晓辉.
中枢神经系统 正常及异常影像改变 北京协和医院 放射科.
五官影像诊断学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放射科 刘兆玉.
第三章 头颈部.
五官及颅脑影像学诊断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 刘玉花.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刘宗祥.
眩 晕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李瑞红.
颅内肿瘤.
第六节 颅脑损伤 温医附一院放射科 王美豪.
子 宫 肌 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栾南南.
中耳炎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 马芙蓉.
第一节 眼与眼眶 第二节 中耳乳突 第三节 鼻与鼻窦 第四节 鼻咽部 第五节 颈部
鼻窦炎影像诊断.
脑血管疾病 影像学诊断.
Radiology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诊断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骨与关节结核 外科学教研室.
中枢神经系统 天津铁厂职工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二、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正常MR人体组织信号特征 脂肪、骨髓 脂肪具有T1短、T2长和Pd高,所有加权像为强信号。骨髓内含脂肪多,呈高信号。
CT 临床应用 常规检查,由于CT的密度分辨率高,对软组织的显示优于常规X线检查。
第十四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鞍区占位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放射科 马国林.
脊柱结核.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二章 第五节 眩晕.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三章 第三节 呕吐.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T&MRI室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第二十章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骨巨细胞瘤 ( Giant cell tumor of the bone)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一) 邬海博 Diagnostic Radiology of Central Nerve System
高磁豫率磁共振对比剂临床应用体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代荣.
窦口-鼻道复合体影像解剖及临床意义 邢 振.
脑膜瘤CT、MRI表现.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开颅取脑及脑片制作实验 安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中国煤炭总医院 影像科.
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 CT和MRI表现.
血流域解剖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五官及颅脑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 眼 第二节 耳 第三节 鼻及鼻窦 第四节 颅脑

第一节 眼 眼的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眶内、 球内病变及眼眶外伤的诊断,一般 先用平片检查,但眶内肿瘤未引起 眶骨改变以前,平片尚不能确定有 无肿瘤。 CT 和 MR 诊断价值比较大。

眼眶检查不用透视,用照片。 常用的照片位置 眼眶后前位平片 55 o 后前斜位片(视神经孔位片)

眼眶正侧位

眼眶后前位平片

眼眶平片检查 眶窝 眶壁 眶窝密度

X- 线检查 眼眶检查用平片,常用的照片位 置为眼眶后前位。眼眶平片应观察: 眶窝的大小、形态、眶壁,包括眶 顶、蝶骨小翼、蝶骨大翼、眶上裂, 筛骨的纸板和眼眶的密度,双侧眼 眶基本对称。

一、眶内肿瘤( tumor of orbit ) 眶内 眶周 颅内肿瘤侵入到眶内 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眶肿 瘤有三个来源:

眶内肿瘤 X-RAY 表现 眶窝大小形态改变 眶壁的改变 眶窝密度增高 眶上裂扩大 神经孔扩大 CT 检查显示更清楚

眶壁骨瘤

副鼻窦肿瘤

二、眼眶外伤( trauma of orbit ) 最常见眼眶骨折 X 线表现: 1. 直接征象:眶骨骨折断裂 2. 间接征象:眶内积气,眶内血肿,如 有视神经损伤,可见视神经增粗

副鼻窦肿瘤

第二节 耳 中耳及乳突小房内含有气体,有 自然对比,适用于 X 线检查,主要了 解在慢性中耳炎时乳突有无炎症及其 它合并症。 CT 检查对发现小的胆脂 瘤,观察听骨及内耳迷路的改变有更 大的优势。

乳突检查方法 乳突侧位 25 度平片 乳突轴位双位 45 度平片 CT 横断面平扫及冠状面平扫

正常乳突分四型 气化型 板障型 硬化型 混合型

正常乳突 CT 扫描

乳突可有发育的变异,也可发生炎症。乳 突炎是乳突小房内黏膜的化脓性感染,多继发 于中耳炎。 一、乳突炎( Masyoliditis ) 乳突炎常继发于中耳炎,所以临床上 常有鼓膜穿孔及耳道流脓。

乳突炎的 X 线表现 乳突蜂窝减少、密度增高、模糊不清。 乳突小房间隔破坏,小房融合脓肿形成。 呈轮廓不整的透亮区,有时可见液平面。 乳突小房壁致密、增厚。 肉芽组织和胆脂瘤形成。 颅内感染 ---- 颅内脓肿 ---- 耳源性脑脓肿

胆脂瘤( Cholesteatoma ) 临床耳道流脓、鼓膜穿孔,尚可见胆脂瘤皮 X- 线表现: 1. 圆形、类圆形透亮区,边缘硬化。 2. 上鼓室、鼓室扩大,鼓窦入口增宽。 3. 严重时可破坏鼓室盖及乙状窦前缘。 4. 上述改变 CT 观察更清楚。

耳源性脑脓肿

第三节 鼻与鼻窦 鼻与鼻窦关系密切,鼻窦居颅面 及颅底骨内,与鼻窦有窦口相通,正 常鼻窦含有气体,与邻近结构有良好 的自然对比, X- 线平片可确定病变的 存在, CT 显示更清楚。鼻窦分额窦、 筛窦、上颌窦、蝶窦。

鼻窦常用的检查方法 鼻窦枕颏位(瓦氏位) CT 冠状面平扫

观察鼻窦平片的方法 鼻窦发育的情况。 鼻窦的透明度,有无密度的增高及液平 面。 有无软组织肿块影。 鼻腔有无扩大、窦壁是否完整。 鼻腔内有无软组织影充填。

鼻窦炎 ( Nasosinusitis ) 窦腔密度增高,有时有液平面 黏膜肥厚、窦壁增生硬化 黏膜下囊肿形成 黏膜形成息肉样变

鼻息肉( Nasopolyp ) 鼻腔内软组织影充填、鼻腔扩大 鼻中隔受压变形 继发副鼻窦炎 继发鼻窦息肉 临床为鼻堵、出血 X- 线改变:

第四节 颅脑

颅 骨 内板 外板 板障

颅 缝 人字缝 冠状缝 矢状缝

颅内生理钙化 松果体钙化 大脑镰钙化 床突间韧带钙化 脉络丛钙化 苍白球、尾状核钙化 小脑齿状核钙化

蝶鞍及内听道 正常蝶鞍分三种类型 圆形 椭圆形 扁平形 内听道:呈喇叭状,双侧稍有差异

头颅常用照片位置 头颅正位 头颅侧位

颅骨骨折( fracture of skull ) 线状骨折 凹陷骨折 颅缝分离 骨折应注意以下两点: 1. 线状骨折应该注意骨折线通过的部位 2. 凹陷骨折应该注意骨折片下陷的深度

CT 在颅脑的应用 CT 对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及脑肿瘤 的诊断是平片不能比拟的,特别是高 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诊断准确率达 到 100% ,对脑肿瘤的发展及肿瘤的定 位、定量的诊断都相当可靠。

CT 检查 头颅 CT 横断面平扫 冠状面平扫 增强扫描 MRI 检查 三维成像

CT 图像的观察 脑发育情况 脑实质内有无异常密度改变 脑室、脑池系统有无受压移位,有无扩 张,中线有无偏移 增强后观察病变有无强化,强化的程度 和形态 如果是脑外伤,在注意颅内改变的同时, 还应注意颅骨有无骨折。

颅脑 CT 常见疾病的诊断 颅内血肿( Intracerebral hematoma ) 硬膜外血肿( Epidural hematoma ) 硬膜下血肿( Subdural hematoma ) 脑挫裂伤( Cerebral contusion ) 脑外伤( Injury of skull and brain )常见 4 种 类型: 注意:血肿吸收后可变成等、低密度

脑血管疾病 (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 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失 语、颅压增高、意识障碍等。

脑出血分三期 急性期: 3 天内 吸收期: 1 周后 囊变期: 1 个月后

脑梗塞( Cerebral infarction ) 缺血性脑梗塞 出血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 注意:脑梗塞 24 小时以内 CT 可无阳性发现, MRI 可及早发现病变。

脑肿瘤 ( Brain tumor ) 脑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损 害,颅压增高,还可有内分泌改变、 视力减退,听力下降,而且都是进行 性加重。

脑膜瘤 ( Meningioma ) 圆形、类圆形、分支状高密度病变,边 界清楚 病变与颅骨大脑镰、小脑幕相连 病变周围有水肿和占位改变 增强检查,病变有增强改变 CT 扫描

垂 体 瘤垂 体 瘤垂 体 瘤垂 体 瘤 蝶鞍扩大,鞍背竖直 鞍上池扩大变形,其内可见软组织肿块 肿瘤向下生长进入蝶窦内 肿瘤是圆形和类圆形,与脑组织有明显 的界限 增强检查,肿瘤可呈普遍或周边样增强

胶质瘤 ( Glioma ) 病变呈不规则的低密度,其中心略 见高密度 病变呈普遍高密度或普遍低密度 病变呈混杂密度

病变呈囊状和多囊状 各种病变周围均有水肿和占位改 变 增强检查病变可见不同程度的或 不同形状的改变 有的病变增强后无增强改变

参考书 吴恩惠主编《头颅及五官 X 线诊断学》 天津, 人民卫生出版社 吴恩惠主编《头颅 CT 诊断学》人民 卫生出版社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