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鼻内窥镜手术进展 Advanced of Endo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in China 许庚 李源 Xu G. Li Y.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 Dept. Otorhinolaryngology of Affiliated Hospital, Zhongshan University
一. 鼻内窥镜手术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 1 、鼻内窥镜检查与鼻腔手术 2 、内窥镜鼻窦手术 3 、内窥镜鼻咽部手术 4 、内窥镜鼻眼相关手术 5 、内窥镜鼻颅底手术
二. 内窥镜鼻窦手术在中国开展的重要性 1 、鼻窦炎、鼻息肉 — 发病率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2 、内窥镜鼻窦手术为中国鼻科学带来勃勃生机 3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及其评价 4 、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的比较 5 、存在的困难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6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 开展内窥镜鼻眼相关手术、鼻颅底 手术,赶超国际先进临床技术水平 1 、微创手术的广阔前景 2 、我国临床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比较 3 、可推广项目的主攻目标 4 、限制性技术的主攻目标 5 、可探索项目的主攻目标 6 、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一. 鼻内窥镜手术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 1 、鼻内窥镜检查与鼻腔手术 2 、内窥镜鼻窦手术 3 、内窥镜鼻咽部手术 4 、内窥镜鼻眼相关手术 5 、内窥镜鼻颅底手术
1. 鼻内窥镜检查与鼻腔手术 1984 全国鼻科学和内窥镜学术会议在 大连召开,未涉及鼻内窥镜 1986 赵绰然 上颌窦内窥镜检查 1990 赵绰然 钩突切除术
2 。内窥镜鼻窦手术 1990 许庚 李源 建立目标 1991 许庚 李源 FESS, 全鼻窦开放术 1992 韩德民 鼻内窥镜手术疗效分析 1993 许庚 手术并发症( 4% ) 1994 周兵 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 1994 李源 史剑波 系统研究手术解剖学 1994 周兵 韩德民 提出筛窦 CT 分型标准 及对手术的指导意义 1994 许庚 李源 《内窥镜鼻窦外科学》
1995 年,全国首届鼻内窥镜学术会议
FESS-95 广州标准 。 1995 韩德民 李源 许庚 邀请国内 20 名专家制定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诊疗评定标准
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深入发展 1996 韩德民 1000 例手术疗效分析 1996 舒 畅 儿童鼻内窥镜手术 1996 韩德民 手术中控制降压麻醉 1996 李 源 出血原因分析和处理 1997 许 庚 对鼻内窥镜手术再认识 1997 CJO 建立海口标准 1999 许 庚 提出围手术期概念,将术后粘膜转归划分为三个阶段 1999 韩德民 对我国鼻内窥镜手术临床研究和应用作出阶段性总结, 提出鼻窥镜手术技术延伸的理论概念 2001 韩德民 《鼻内窥镜外科学》
内窥镜鼻窦手术在全国的推广 内窥镜鼻窦手术在全国的推广 全国范围举办培训班,总培训人数 7000 人次 北京同仁医院 20 期: 中山医科大学 27 期: 3000 白求恩医科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南京军区总医院 北京医科大学 华西医科大学 沈阳军区 202 医院 上海医科大学 同济医科大学 湖南医科大学 全国 1/10 耳鼻咽喉科医生接受了培训 开展手术的医院:超过 2000 每年手术的数量: (广东省 例 /2001 年) 单位手术前三名:同仁医院 中山大学三院 5000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过 4000
国际协作内窥镜鼻窦手术培训班 1995 暨南大学医学院 : 法国巴黎大学 白求恩医科大学 : 法国巴黎大学 南京军区总医院 : 法国巴黎大学 许庚、韩德民 : 香港中文大学 北京同仁医院国际研讨会(美、日、韩) 广州军区总医院 : 德国科隆大学 中山大学三院 : 意大利 Siena 大学 250 意大利 Genova 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3. 内窥镜鼻咽部手术 1994 韩德民 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 1998 黄晓明 鼻咽癌放疗失败拯救术
4. 内窥镜鼻眼相关手术 1994 许庚 李源 视神经管减压术 许庚 李源 眶减压术 1996 周兵 韩德民 鼻腔泪囊开放术 1997 李源 许庚 眶内异物取出 1999 许庚 李源 眶内肿物切除
5. 内窥镜颅底区域手术 许庚 李源 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78 前颅底占位性病变切除术 鼻内型脑膜脑彭出切除修补术 侵入颅内蝶筛囊肿切除 垂体瘤和鞍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切除术 中颅底占位性病变切除术 侧颅底、翼腭窝占位性病变切除术 中颅窝、岩尖、鞍旁占位性病变切除术 合计: 张开文 桥小脑角手术( 35 例) 1996 韩德民 颅底嗅母细胞瘤切除术( 5 例)
二. 内窥镜鼻窦手术在中国开展的重要性 1 、鼻窦炎、鼻息肉 — 发病率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2 、内窥镜鼻窦手术为中国鼻科学带来勃勃生机 3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及其评价 4 、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的比较 5 、存在的困难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6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 、鼻窦炎、鼻息肉 — 发病率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发病率:全球发病率 15% (Spector 1998) 14.7%(Ray 1999) 美国: 每年 1150 万人就诊 每年 1130 万张处方 现有 7300 万人日常生活受限 每年直接费用超 30 亿美元 中国: 患者数量:超过 2000 万 需要手术者约 2% : 4000 万
2. 内窥镜鼻窦手术 为中国鼻科学带来勃勃生机 年代 耳显微外科学、听力学 年代 咽喉 - 头颈外科 世纪 鼻内窥镜外科学 改变了传统的手术方式,大幅度提高治愈率 带动了鼻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 免疫学、影象学、形态学的研究,推动了我 鼻科学事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学科发展
3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及其评价 不宜提倡:纯基础理论研究:低水平重复,劳民伤财 大力提倡:围绕提高治愈率的应用基础研究 围绕提高治愈率的综合性治疗研究 围绕提高治愈率的临床前瞻性应用研究 围绕提高治愈率的手术技术的研究 中医中药局部制剂的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
4 、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的比较 国外发达国家 我国 手术基本训练 严格 基本不具备 术者综合素质 全面 差别较大 综合配套设备 齐全 差别较大 综合性治疗措施 完善 不完善 疗效评定科学性 可信 不完全可信 治愈率 85-95% 50-95%
: 1400 例统计结果 ● 经典功能性手术: 6 % ● 全鼻窦炎: 58 % ● 10 年以上病史 61 % ● 2-8 次前期手术史: 31 % ● 根治性手术史: 21 % ● 完整执行围手术期处理 42 % ● 完整执行术后随访处理 91 % ● 3 年内需要再手术率 2-7 % 构成我国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病例的基本特征
5 、存在的困难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 局限于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病例很少,作经典的功能性手 术的机会不多。 ● 设备陈旧落后,影响手术质量 ● 由于窦内病变种类的多样性,病变粘膜难于取舍。 ● 前期根治性手术和不规范手术病例多。 ● 原因不明的术后病变难以控制。 ● 准确的类固醇药物用量尚未明确。 ● 综合性治疗未形成规范,技术差距较大,疗效不一 ● 治疗费用超出承受能力,放弃或中断治疗
中山大学项目实施计划和主攻方向 ● 根据鼻窦炎粘膜病变性质和特征,确立三种手术方式并 证明其可行性 ● 根据中国鼻窦炎特征制定符合国情的综合性治疗原则 ● 探索侧颅底、颅内区域手术 ● 开发以中药为主要成分的局部冲洗液 ● 建立以鼻内窥镜手术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网站 ● 建立面向全国的计算机远程会诊中心 ● 继续以培训班、接收进修、学术会议、外出会诊、邀 请讲座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推广鼻内窥镜手术
5.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国内 4000 万病人需要手术治疗,需求量巨大 % 的治愈率提高到 90% 以上,基本上 解决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问题 解决了 病人多次手术的痛苦 经济效益:病人的经济效益 政府部门的经济效益 医院的经济效益
三. 开展内窥镜鼻眼相关手术、鼻颅底 手术,赶超国际先进临床技术水平 1 、微创手术的广阔前景 2 、我国临床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比较 3 、推广性项目的主攻目标 4 、限制性技术的主攻目标 5 、探索性项目的主攻目标 6 、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1.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的广阔前景 ● 治愈率高 ● 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副损伤少 ● 适合于腔道内手术,特别适合鼻外科手术 ● 微波、激光、射频技术的联合应用 传统的鼻窦手术已经成为历史,未掌握鼻内窥 镜检查和手术技术者,不是合格的鼻外科医生
2 、我国临床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比较 国外发达国家 我国 起步 项目视神经减压术 Stammberger 眶减压术 Kennedy 鼻腔泪囊开放术 McDonogh 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Papay 垂体瘤切除术 Janckowski
3 、可推广项目的范围和主攻目标 ● 鼻腔泪囊开放 ● 前颅底脑脊液鼻漏修补 ● 局限性侵犯前颅底的鼻腔鼻窦肿瘤 ● 局限性鼻内型脑膜脑膨出
4 、限制性技术的范围和主攻目标 ● 视神经减压、眶减压 ● 复杂的脑脊液鼻漏修补 ● 垂体瘤与鞍区占位性病变 ● 局限性侵犯前颅窝的鼻腔鼻窦肿瘤 ● 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 ●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 空蝶鞍综合征
5 、探索性项目的主攻目标 ● 颅咽管瘤、超越鞍上、鞍旁的占位性病变切除 ● 侵犯侧颅底和翼腭窝的鼻腔、鼻窦、鼻咽肿瘤切除 ● 眶内、前颅窝异物切除 ● 眶内占位性病变切除 ● 鼻咽癌放疗失败后的拯救
6 、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 对先进配套设备的要求 ● 对熟练技术和经验的要求 ● 对术者责任心、事业心、素质的要求 ● 对学术团队的要求
总体评价: 我国鼻内窥镜手术开展较晚,比国外发达国家推迟 15 年以上。但是其发展速度之快,普及范围之广,尤其 在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基础上向鼻眼相关和鼻颅底区域 延伸的技术,均超出国内、外专家们的想象和预测。 可以说,就临床而言,我们的代表性技术已经达到国 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临床研究目标和现状处于国 际前沿。这是全国鼻科学工作者在新一代学科带头人 的带动下、在老一代耳鼻咽喉科学家们的关怀和支持 下刻苦钻研、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结果。
同道们、朋友们 让我们团结起来, 为中国耳鼻咽 喉 - 头颈外科事业的发展、为中国 鼻内窥镜外科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而共同努力奋斗吧!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