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教研室 赵亮 神经系统疾病. 病理特殊规律 1 、特有的定位表现、功能障碍; 2 、相同的病变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症状 3 、不同的病变导致相同的后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病历:患者 男 12 岁,学生,因突起发热头痛、呕 吐 2 天入院。 2 天前患者出现畏寒,发热,体温 39 0 C , 头疼,呕吐 2 次,为胃内容物。次日头疼加剧,呕吐 频繁,精神差,晚上到医院急诊。血常规 WSC18.4×109/L , N86% 。 PE:BP95/65mmHg,P114 次.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 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特征:突起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 吐,皮肤粘膜瘀点、瘀癍及脑 膜刺激征。 本病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概 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 Japanese encephalitis ), 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以脑 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发生于夏秋季, 儿童多见。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 衰竭、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征为主要特征。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Tuberculous Meningitis 夏晓玲
Tuberculous Meningitis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 院 儿 科 教研室.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烟台市传染病医院 王承儒.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 南通大学基础医学院 陈 莉.
第五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十三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内科教研室 周毅.
神经系统疾病 ( Diseases of the CNS) 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 病理教研室 强 欣.
脑脊液检验 第一临床医学院诊断学科.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传染病.
颅内肿瘤.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病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Infections of the Center Nervous Systerm
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 梁直厚
阿拉善电大医学教研室 柳彩霞 副主任医师/高级实验师 电话: QQ号: 大山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理 玉溪农职院动科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结核性脑膜炎 TBM 福州肺科医院 陈红霞
神经系统疾病 病理教研室.
Welcome.
炎症.
第四章 炎症 Inflammation.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神经病学教研室.
第十六章.
病毒性肺炎 制作人:何露露 黄琳.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糖尿病流行病学.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Infectiou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重症颅内感染的诊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急诊/PICU 张晨美.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十九章 常见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五讲 授课老师:许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血液、骨、神经组织 和眼 组胚教研室.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病理教研室 赵亮 神经系统疾病

病理特殊规律 1 、特有的定位表现、功能障碍; 2 、相同的病变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症状 3 、不同的病变导致相同的后果

4 、封闭式颅腔、椎管的双重影响; 5 、恶性肿瘤的转移; 6 、颅内无固有的淋巴组织和淋巴管; 7 、颅内特殊的病变表现。 病理特殊规律

(一) 神经元 1 Nissl 小体溶解 (chromatolysis)Nissl 小体溶解 可逆性 2 神经元急性坏死 红色神经细胞 鬼影细胞 神经系统对损伤的基本反应

尼氏体消失

鬼影细胞

3 神经元慢性病变 神经原纤维缠结 包含体:胞浆内: Negri 小体 包含体 核内:病毒包含体 4 轴索变性 轴索变性

Negri 小体

包含体

1 星型胶质细胞 增生 → 修复、愈合 → 胶质瘢痕 GFAP ( + ) 肥大:肥胖星型胶质细胞 2 少突胶质细胞:卫星现象卫星现象 3 室管膜细胞:颗粒性室管膜炎 (二)神经胶质细胞

胶质瘢痕

卫星现象

4 小胶质细胞(可能来源于血单核细胞, CNS 的吞 噬细胞): ( 1 )类脂质的吞噬:急性病变 3-4 天后即有吞噬 活动 → 增生 → 吞噬脂质 → 巨噬细胞,称格子细胞 ( gitter cell )多见于梗死灶内。 ( gitter cell ) ( 2 )肥大:慢性病变(如神经梅毒) → 增生、核 伸长 → 杆细胞( nod cell )。 ( 3 )增生性改变:弥漫性、局灶性(胶质结节) ( 4 )噬神经细胞现象。

格子细胞

小胶质细胞吞 噬含铁血黄素

噬神经现象

嗜神经现象

感染途径:  血源性感染  局部扩散 直接感染,创伤或医源性感染  经神经感染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

脑膜炎分类: 化脓性脑膜炎 — 由化脓菌感染引起(如流行性脑膜炎) 淋巴细胞性脑膜炎 — 多由病毒感染引起 慢性脑膜炎 — 可由结核杆菌、梅毒、布氏杆菌、真菌 (机会感染)等引起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 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病理特点 : 脑脊髓膜急性化脓性炎

一、主要特点 1. 发病 冬春季( 1 - 4 月),儿童,中小城市、农村。 2. 症状:突然发热(高热)、寒战、伴头痛、呕吐 (喷射性呕吐)、拒乳、乏力、肌肉酸痛、烦燥、 尖叫、神志淡漠、双目发呆、嗜睡 ; 3. 体征:项背疼痛、颈强直、囟门紧张;玫瑰疹、瘀 点、瘀斑(结膜、口粘膜);休克、 DIC (精神差、苍白、发绀、四肢厥冷、脉细) 4. 危害: 50% - 90% 死亡率,现已降至 5% 以下; 后遗症:脑积水、颅神经麻痹、脑梗死 流脑

二、发病机理 病 人 传染源 脑膜炎双球菌 带菌者 飞沫传播(咳嗽、喷嚏) 传染过程 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 易感人群 6 月- 10 岁 ( 6 月前少,母体抗体) 流脑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病人 / 带菌者 → 飞沫 → 易感者 → 细菌寄生在鼻咽 部粘膜(卡他性炎) → 抵抗力低下时入血 → 菌血 症(或败血症) → 脑膜炎

三、发病机制 侵入鼻咽部 咽痛. 充血. 分泌物增加 呼吸道传播 菌血症 寒战、发热 败血症 在血液内繁殖, 释放内毒素 → 内皮损伤,血 管壁炎症、坏死、血栓形成、出血 →DIC ,微循环障碍, 休克 → 脑水肿,颅内压升高,肾上腺出血,心肌损害 定位于脑膜 脑脊膜化脓性炎症 → 波及颅神经 流脑

脑膜炎奈瑟菌悬浮标本的细胞形态 金属镀膜, ×3 600 。 流脑

脑膜炎双球菌

四、病理变化 流脑 1.上呼吸道感染期2.败血症期血管炎及血管周围出血、血管内血栓形成瘀点、瘀斑(可检出双球菌)3.脑膜炎症期

镜下 软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急性 炎性渗出物,主要为大量中性粒细胞、少量淋巴 细胞、单核细胞及渗出的纤维蛋白,有双球菌 脑脊髓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灰 白色或灰黄色脓性分泌物使脑回、脑沟模糊不清 大体

流脑

流脑

流脑

Normal 流脑

流脑

流脑

流脑

流脑

五、临床病理联系 颅内压增高 头痛、喷射性呕吐、前囟饱满 脑膜刺激征 项背疼痛、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Kernig ’ 征(屈髋伸膝征)阳性 颅神经麻痹 耳聋、视力下降、斜视、面瘫 脑脊液变化 压力增高,混浊,脓细胞、蛋白 增高,葡萄糖下降,涂片阳性 流脑

角弓反张

流脑

六、特殊类型 1. 暴发型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 超急性类型,多见于儿童,脑脊髓膜病变不明显 → 大 量内毒素释放 → DIC → 周围循环衰竭、休克、大片紫 癜,肾上腺出血、衰竭 → 沃 - 弗综合症( Waterhouse- Friederichsen syndrome ) 流脑

流脑

2. 暴发性脑膜脑炎 软脑膜下脑组织受累 微循环障碍 脑组织瘀血 水肿 颅内压增高 突发高热,头痛,呕吐、惊厥、脑疝

七、结局与并发症 多数能痊愈,死亡率由 70%-90% 下降到 5%-10% 以下。 后遗症: 1. 脑积水 2. 颅神经受损 3. 脑梗死 4. 蛛网膜局限性粘连 流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 性传染病,病理特点是脑实质神经细胞变性、坏 死为主的炎症。

一、临床特点 1 、发病:夏秋季( 7 - 9 月),儿童( 10 岁以下) 热带、亚热带 2 、症状:突发高热, 7 - 10 天,持续不降; 意识障碍:嗜睡、昏睡,伴惊厥、 抽搐,或脑膜炎刺激征,或中枢性 呼吸主衰竭,或其它神经症状 4 、后遗症:失语、痴呆、耳聋、癫痫、强直痉挛 5 、 CNS :抗体升高, Pro 、 Cl- 正常,葡萄糖正常 乙脑

人 传染源 乙型脑炎病毒 动物(家畜、家禽) 蚊虫叮咬 传播途径 库蚊可经卵传代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儿童 10 岁以下 二、乙脑发病机理 传染过程 乙脑

发病机制: 乙型脑炎病毒 → 传染源或中间宿主 → 蚊虫叮咬 → 局部内皮细胞、全身单核细胞系统内繁殖 → 病毒血症 → 中枢神经系统(血脑屏障、免疫) → 隐形感染或侵入 CNS 致病

三、病理变化: 变质性炎,累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灰质,大脑皮 质、基底核、视丘最重,小脑皮质、脑桥及延髓次之, 脊髓病变最轻 大体  充血、水肿(脑回变宽、脑沟变浅)  切面可见点状出血或粟粒大小软化灶 ( 散在或成群 ) 乙脑

镜下 1. 淋巴细胞袖套反应: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间 隙增宽,血管周淋巴细胞袖套 2. 神经元变性、坏死:神经元肿胀, Nissl 小体消 失,核偏位、空泡变;神经元核固缩、溶解、消失 卫星现象: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常有增生的少 突胶质细胞( 5 个以上)围绕。 噬神经细胞现象:小胶质细胞包围、吞噬变性坏死的 神经元。 乙脑

3. 软化灶形成:脑实质液化坏死形成境界较清楚的 坏死灶 4. 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细胞弥漫或灶性增生聚集成 群形成胶质结节 乙脑

乙脑 血管套血管套

乙脑

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小胶质细胞增生侵入变性坏死的神 经细胞内( ← ),形成吞噬现象,称噬神经细胞现象

病毒、免疫、血循环障碍 → 软化灶:神经组织局灶 性坏死、液化,形成质地疏松、淡染的筛网状病灶

软化灶

流行性乙型脑炎:小胶质细胞增生,包围及吞噬 坏死变性的神经细胞,并可形成胶质结节。

胶质小结

四、临床病理联系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嗜睡、昏迷 颅内压升高 头痛 呕吐 脑疝 颅神经损害 痴呆、失语、瘫痪 乙脑

五、结局 多数病人可痊愈 重症病人可出现语言障碍、痴呆、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乙脑

五、流脑与乙脑的区别 流脑 乙脑 病原体 脑膜炎双球菌 流行性乙脑病毒 传染途径 呼吸道 虫媒、蚊类为媒介 传染源 病人、带菌者 家畜、家禽、人 流行特点 冬春、幼儿、散发 夏秋、儿童、亚热、热带 临床特点 颅内高压和脑膜刺 嗜睡、抽搐、昏迷等脑 激征为主 实质损害为主 病理特点 脑、脊髓膜急性化 脑实质 NC 变性坏死为 脓性炎 主的炎症 脑脊液 混浊, C↑↑(N↑) 透明、 C↑(Ly↑)Pro 、 Pr↑ 、糖、氯 ↓ 糖、氯正常,无细菌 细菌阳性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最轻的部位是 A .脊髓 B .延脑 C .小脑 D .基底核 E .大脑皮质 √ 形成练习

乙脑筛状软化灶的发生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B 、毒素对神经组织的直接损害 C 、免疫反应对神经组织的损害 D 、中性白细胞释放蛋白水解酶的作用 E 、增生的小胶质细胞吞噬破坏 √ √ √ √ × 形成练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脑脊液变化包括: A 、压力升高 B 、混浊不清 C 、大量脓细胞 D 、蛋白质减少 E 、细菌检查有革兰氏阳性细菌 √ √ √ × × 形成练习

爆发性流脑的病变特点有: A 、多见于儿童 B 、中毒性休克 C 、两侧肾上腺严重出血 D 、脑脊液中有大量中性白细胞 E 、皮肤有片状淤斑 √ √ √ √ × 形成练习

流行性乙型脑炎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的特点有: A 、神经细胞肿胀 B 、 Nissl 小体增多 C 、神经细胞核偏位 D 、胶质细胞包围神经细胞 E 、小胶质细胞吞噬神经细胞 √ √ √ √ × 形成练习

名词解释: 1 、血管淋巴细胞套 2 、噬神经细胞现象 3 、筛状软化灶 4 、胶质小结 5 、神经卫星现象 6 、暴发性脑膜脑炎 形成练习

思考题 1 、试述流脑脑膜炎症期的病理改变 2 、试比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流行 性乙型脑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形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