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病例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薛华丹
病例 1 女, 65 岁, C 年前 HBsAg (+),乙肝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 期;门脉高压;腹水;食道静脉曲张。
肝硬化
影像学表现 CT 表现: ( l )肝外形的改变:常显示肝叶比例失调,左叶外侧 段多增大,外缘变尖呈 “ 鸟嘴状 ” ,尾叶增大,右叶常萎 缩,胆囊逆时针转位,肝裂增宽,肝表面凹凸不整,呈 不规则结节状。晚期,肝脏可普遍萎缩。 ( 2 )有部分脂肪变性时,肝脏密度不均匀或减低。 肝硬化再生结节显示为相对高密度, CT 动态扫描可见明 显增强染色征象。动态观察无增大趋势。 ( 3 )继发改变:中、晚期肝硬变常合并门静脉高压, 表现脾大(> 5 个肋单元),脾、门静脉扩张及侧支循 环建立,胃短静脉、胃冠状静脉及食管静脉曲张。平扫 时呈现一堆小球形或扭曲的条虫形软组织影,增强可证 实为血管影像。 ( 4 )腹水形成。 ( 5 )约 30 %合并胆石症。 肝硬化的再生结节及灶性脂肪浸润可形似肿块需鉴别。 肝硬化
食管静脉和胃部侧支静脉发生 曲张.通过病人服钡剂在 X 线下就 可以造成透明的充盈缺损阴影、明 显的静脉曲张在 X 线照片上很容易 显示出来。 食管静脉曲张常见于下 1/3 部位。 旱期静脉曲张表现为黏膜皱襞增宽 或迂曲,管腔边缘不平,有多数小 凹陷或锯齿状阴影,有时出现小气 泡样充盈缺损。晚期食管静脉曲张 表现为钡剂在黏膜上分布不均匀而 出现虫蚀状或蚯蚓状充盈缺损以及 纵行黏膜皱襞增宽,管腔边缘凹凸 不平。 胃底静脉曲张多发生在贲门及胄 底部。可见胃底部黏膜皱襞迂曲, 增粗及不规则。在胃底部出现圆形 透明区,似气泡样阴影。
病例 2 ×× ,女, 29 岁, C 发现右下腹肿物 3 月,约拳头大小,伴局部隐痛,渐感轻度乏力, 活动后易累,大便 1-2 天一次,成形黄软便,无便血、黑便及性状 改变。 3 周前 B 超见右下腹包块 12×10×6cm ,形态不规则,边界欠 清,周边低回声,中心见气体强回声。下腹平扫加增强 CT :前腹 壁后方偏右见巨大形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内有气泡影,肿块与 肠管粘连,盆腔少量积液,子宫未见异常。全消见:回盲部钡剂 充盈欠佳,粘膜欠规则,盲肠充盈差,回肠末端狭窄僵硬,粘膜 下小缺损,考虑肠淋巴瘤不除外。 手术所见:肿物位于回盲部周围,不规则,约 15×13×10cm ,与回 盲部肠管、系膜、右侧附件关系密切,并侵透腹膜向腹膜外组织 浸润,质韧呈鱼肉状外观。未见腹水。
病例 3 戴 ×× ,男, 45 岁,腹痛,粘液脓血便 4 周,发热 2 周 腹泻 5 月,每天 1-3 次,糊状,深褐色,排便前伴有脐 周绞痛,喜按压,无腹部包块,排便后可缓解,便潜 血(+),抗生素治疗无效,并出现发热。 溃疡性结肠炎(初发型、全结肠型、中重度,活动期) 结肠钡灌肠造影:乙状结肠起始段至升结肠肠壁不规 则,呈锯齿状改变,双对比像上粘膜可见多发小龛影, 肠管略变细。 结肠镜:自直肠至横结肠右半粘膜明显充血,红肿, 肠壁增厚,粘膜有片状糜烂,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直 肠病变较轻。
[ 病因病理 ] 溃疡性结肠炎为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溃疡性炎症。其 特征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 溃疡性结肠炎首先侵犯直肠,以后沿结肠长轴往上发展。病变早期为 局部结肠粘膜广泛的充血水肿,并可形成无数微小脓肿,破溃后形成大 小不等的溃疡。病变愈合时,粘膜年下层大多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沿 结肠长轴发展,纤维疤痕的收缩使肠腔变窄,肠管缩短,形似直筒状。 [ 临床表现 ] 大多起病缓慢,病程有的可长达 10 余年以上,大多有间歇的缓解期。 发作期往往是大便带血或腹泻,大便不成形,内有粘液脓血,并有腹痛 伴有里急后重感,严重时有发热、贫血、消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 影像学表现 ] 1. 急性期:肠腔向心性狭窄,钡剂排空迅速,可出现 “ 线 样征 ” 。乙状结肠和降结肠边缘呈连续性齿状突出,结肠袋边缘出现钮扣 状龛影,在龛影底部显示双重轮廓,较大的龛影突出于结肠之外。 2. 亚急性期:粘膜皱襞紊乱、息肉状充盈缺损,称为 “ 卵石征 ” ,有时粘 膜皱襞变平或消失。 3. 慢性期;肠腔轻度狭窄,结肠袋变浅或消失。 4. 晚期:肠管可自下而上连续性狭窄缩短,整个肠管呈腊肠样改变, 肠管狭窄是对称性的,远端与近端逐渐移行,肠管轮廓多光滑而僵硬, 肠腔舒张或收缩均不佳,临床上不出现肠梗阻。
溃疡性结肠炎晚期
病例 4 ××× ,女, 54 岁,体检 B 超发现肝内占位, AFP666 。
在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中, CT 最能反映肝脏的病理形态 表现,如病灶的大小形态、部位、数目以及病灶内有无 出血坏死、钙化等。 原发性肝癌根据大体形态一般可分为 4 型 : 巨块型:癌组织呈大块状,可以是单个巨块,直径 在 5cm 以上,也可由许多密集的结节融合而成,其周围 有时可有小的散在结节,称巨大块卫星型; 结节型:癌结节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 分布在肝左、右叶,也有数个结节融合成一个较大结节; 巨块结节型(混合型):指巨块伴单个或多个结节 病灶; 弥漫型:此型最少见,整个肝脏有弥漫分布的细小 癌结节。 原发性肝癌
按肿瘤的生长方式,病理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浸润生长 型,一种是膨胀生长型。 肝癌常侵犯静脉系统,胆管。淋巴结转移并不少见,主要 累及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至腹膜可引起血性腹水, 远处转移以肺最常见。 CT 平扫绝大多数肝癌表现为低密度,即病灶密度( CT 值) 较周围正常肝实质相对为低,也可为等密度或混合密度, 平扫不能发现。高密度者很少,常伴有脂肪肝。肝癌密度 常不均匀,在低密度病灶中可见更低密度区,为病灶内坏 死、囊性变或脂肪变性所致。脂肪变性区的 CT 值常小于 - 10Hu 。 位于肝周边的肝癌可使肝的轮廓局限性隆起。肝癌的边缘 大多模糊且不光整,癌灶内可有分隔呈条状低密度影。肝 癌的钙化并不常见,可呈密集点状、辐射状、线条状或不 规则状。 增强后行常规 CT 检查,大部分肝癌表现为轻度强化门有 增强的低密度病灶)或不强化,由于周围正常肝组织强化 较明显,故对病灶的形态、大小显示更为清楚。
病例 5 ××× ,男, 56 岁,上腹不适三月余
X 线表现: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十二指肠肠曲扩大, 内侧壁僵直不规则,可呈倒 “ 3 ” 字征。 CT 表现: 胰腺肿块 胰头部肿瘤可显示胰体、胰尾萎缩,肠系膜上动、 静脉移位。若肿块发生在钩突部则尖端变圆钝,示规 则或隆起的肿块。 增强扫描肿瘤多呈低增强,密度低于邻近胰腺密度, 因此有助于发现较小的肿瘤。 胰头肿瘤多合并肝内、外胆管扩张,胰管扩张及胆 囊增大,在适当的层面,扩张的总胆管、胰管同时显 示,称 “ 双管征 ” 。 肿瘤可侵犯胰腺周围器官和组织,胰头癌常累及压 迫总胆管,引起梗阻性黄疸,也可侵及十二指肠,致 十二指肠肠曲扩大或梗阻,侵及肠系膜上动、静脉。 如胰体尾部肿瘤常累及脾门、左肾、降结肠、胃后壁 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