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西方后现代艺术 主讲:刘涵
一、达达与后现代的滥觞 达达主义产生于 1915 年左右。达达主义的倡导者 们提倡否定一切,否定理性和传统文明,提倡无目 的、无理想的生活和文艺。他们反对一切传统艺术 ,抛弃了其他流派在美学上的艺术语言上的追求, 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抗现实和现存的价值观。达达 主义的目的不在于创造,而在于破坏和挑战,所以 广泛地采用了瓶贴和现成物。这为后现代主义的兴 起奠定了基础。
《泉》《泉》
《 L. H. O. O. Q 》
达 · 芬奇原版 《蒙娜丽莎》
达利肖像 摄影师哈尔斯曼演绎的达利面容的蒙娜丽莎
哥伦比亚著名画家博特罗画的发福的蒙娜丽莎
严培明《蒙娜丽莎的葬礼》
“ 憨豆版 ” 蒙娜丽莎
“ 后现代主义 ” ( Post Modernism )是 50 年代 以来欧洲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先锋美术思潮的总称 。后现代艺术的概念是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 逐渐扩展到美术等其他领域。他的含义并无明确的 界定。后现代艺术以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 性,以粗俗、生活化反对静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 术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 间的界限消失,艺术品不仅要作用于视觉,而且应 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从而出现了 “ 环境 艺术 ” 和 “ 大地艺术 ”“ 偶发艺术 ”“ 行为艺术 ” 等。
二、理解后现代主义的几个关键词 不确定性 解构 寓言性 挪用 波普 商品性 兼容性
三、后现代艺术的主要流派或表现方式。 1 、抽象表现主义( Abstract Expression ) 发生在美国,成为美国艺术在西方画坛崛起的标志 。它强调创作者的自由性和无目的性,追求艺术的 抽象化、直接性、自动性和表现潜意识的自我,把 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了重要位置,其中也已经孕育 着以创作者的行为作为艺术传播媒介的要素。
代表人物 —— 杰克逊 · 波洛克 ( 1912 ~ 1956 )
局部
2 、波普艺术( popular art) 最早出现在 50 年代的英国。后来广泛运用在美国 艺术中,被用来称谓一种大众流行的艺术现象。波 普艺术家们用他们在生活环境中所接触的材料和媒 介来制造大众所能理解的形象,使艺术和工业机械 文明相结合,并利用大众传媒加以普及。这些大众 、通俗的艺术中必须有新奇、活泼、富有性感的内 容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成 为一种消费艺术。波普艺术的精神是准确地捕捉大 众文化的内涵,至于用何种具体的形式,艺术家们 有广泛的自由。
王广义的作品: “ 大批判 ” 系列
3 、极少艺术( Minimalism ) 极少主义出现并流行于 20 世纪 年代,主 要表现于绘画领域。极少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 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 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 东西。
亨利 · 摩尔 ( 1898—1986)
母与子
4 、地景艺术 又称大地艺术。 (Land Art) 。从事环境艺术的艺 术家都循从 60 年代的两种主要倾向: l 拒绝艺术的 商业化, 2 支持生态运动和绿色政治,秉持 “ 回归 大地 ” 的反都市主义和对待地球的精神性态度。展 示纪录偏远地方的作品照片,是地景艺术家与观念 艺术家的普遍展览形式。
克里斯托出生于保加利亚,珍妮 克劳德出生于法 国。 1952 年珍尼获突尼斯大学拉丁语和哲学学士 学位; 1953 - 1956 年,克里斯托在索菲亚艺术 学院, 1957 年在维也纳艺术学院就读。 1958 年 他们在巴黎认识,结成伴侣, 1964 年定居纽约。
他 1970 年在美国的科罗拉多的峡谷
克里斯托 弗罗里达迈阿密的 “ 被环绕的岛 ” ( 1983 )
柏林的 “ 被包装的议会 ” ( 1971 - 1995 )
在日本与美国的 “ 雨伞 ” ( 1984 - 1991 ),
5 、行为艺术 三种呈现方式:行动、身体、偶发。
一年表演 ( 笼子 ) 谢德庆在其位於 Tribeca 工作室裏,建造了一个 11.6 × 9× 8 英 尺的木笼子,并将自己孤独监禁於其中一年。这期 间,艺术家不交谈,阅读,写作,听收音机,也不 看电视。
《一年的行动艺术》自闭一年、每小时打卡一年、 自我流浪一年并和一个女人捆绑生活一年
谢德庆纽约古根海姆的现场
打卡
谢德庆在展览现场
谢德庆的第四个一年行为,副题为艺术 / 生活( Art/Life ),是与 Linda Montano 合作的。他们二人在一年的时 间里,以一条约 2.43 米长的绳子连在一起(下图)。同时 ,他们尽量避免实际的接触,这样可各自保留自己的空间 感觉。谢德庆与 Montano 在作品开始前互不相识。但从 作品开始后的一年中,他们从未分开过。通过照相和录音 带,每天他们都一起记录下他们的时间。 第四个一年艺术让我们思索人类关系是如何起作用的。第 一个和第三个一年行为则展示了与世隔离或与之对立的自 我。这件作品探索了亲密的界限,什么使得两个独立的人 成为夫妇?他们如何面对另一人和周围的世界?保持这么 长久的接近,对他们又意味着什么?对于这种接触(这里 体现为他们拴在一起)和隐私(这里体现为他们不实际接 触),我们如何商讨我们的需要?自我在哪里结束,而他 人又从哪里开始?两人能保持多么近的接触,始终保持什 么样的程度才能使双方都有陌生感?
6 、观念艺术
7 、观念摄影
8 、偶发艺术
上海偶发艺术节
9 、装置艺术
2009 上海当代艺术邀请展
10 、录影艺术
由全艺社与东方基 金会主办的《 VAFA 国际录像艺 术节》作品征集海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