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 更加龐大的升學壓力
前言
推行 一九八三年開始規劃 民國一百年一月宣布 民國一 O 三年正式實施。
目的 改善僵化的紙筆測驗妨礙學生的全人均衡發展 促進主動學習的動機
影響 課程規劃 學習安排 經濟 國民教育投資經費
社會反應(一) 支持派 打破「考試領導」、「一試定江山」、「萬 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迷思 適性發展
社會反應(二) 反對派 高中均質化降低台灣學生的素質 明星學校就像是讓學生努力向上的那顆指引 之星 學生成為教育制度下的白老鼠
探討 推敲出這項新類型的教育制度是否對學生真 的有益處? 十二年國教是否對學生及家長造成了比以往 更大的壓力? 能想出更適合的配套措施?
議題介紹
立基於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學生:適性發展、教育機會均等、五育均衡; 學校:期許特色發展、品質保證; 家長:多元參與、強化優質親職。
五大理念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總體目標 提升國民基本知能 培養現代公民素養 強化國民基本能力 促進教育機會均等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均衡區域和城鄉教育發展 充實高級中等學校資源 強化國中學習成就評量機制 落實多元適性發展
推行歷程 推動了二十餘年 討論延長國民義務教育 二 OO 七年三月五日,改口配套方案將「再研 議」,十二年國教的措施歸回原點。
二 OO 八年底,教育部中小學永續發展委員會 建議政府正視十二年國教的計畫 二 O 一一年一月,總統馬英九提出分段實施十 二年國教
議題爭點
教師沒有充裕的時間研習因應十二年國教生 活化教學的課程 「比序」分發制度導致學童補習科目增加 會考表示課業成績的壓力依然沒有消除
才藝更受重視,學生得花更多心思在多元學 習上 多元學習對於想習一技之長的人,可能達到 反效果,造成其虛晃歲月不知目標為何 低收入戶家庭的困擾
以下是九年國教與十二年國教的比較:
9 年國教 12 年國教 入學資格考試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國中教育會考 考試科目 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和寫作測驗 國文、英文 ( 加考英文聽力 ) 、數學 ( 加考非選擇題 ) 、 社會、自然和寫作測驗六科 成績計算課程統整合科教學 除寫作測驗為標準參照之六級分 制外,其餘均以量尺分數計算( 5 科最高分為 80 分, 寫作測驗 12 分,總分為 412 分) 採三等第計分,國文、英語、數學、社會及自然評 量結果分為「精熟」 (A++ 、 A+ 、 A) 、「基礎」 (B++ 、 B+ 、 B) 及「待加強」 (C) 等 3 個等級;寫作測驗分為一 至六級分。英文聽力和數學非選擇題都要等到二 ○ 一 五年才採計成績。 入學管道高中 * 免試入學 (5~35%) * 申請入學 (30~40%) * 登記分 發 高職 * 免試入學 (5~35%) * 徵選入學 (60%) * 登記分發 * 免試入學 (>75%) * 特色招生 (<25%) 考題難易中間偏易難易適中 實施時間 2001~ ~ 考試時間 6 月的第二個禮拜 * 五月:舉行「國中教育會考」。 * 六月:第一次免 試入學。 * 八月:特色招生、第二次免試入學。 爭議 * 命題:一綱多本 * 量尺分數:所錯題目越少,每題扣 分越重,所錯題目越多,每題扣分越輕。 * 免學費政策:高中 148 萬排富,高職免學費。 * 校區:全國分為 15 區,因為就近入學,明星校區 的房價高漲。
利害關係人
補習業者 得利者 台灣的家長們都為了要加強孩童的教育、為 了不讓孩童輸在起跑點上而送孩童去補習。 多元學習使家長們更認為讓孩童去補習是必 要的、補更多科是正確的
學童 多數為受害者 教育制度下的白老鼠 課業與才藝的雙重壓力 無法於國中畢業出去就業補貼家計
家長 多數為受害者 補習費開銷 承受孩子龐大的課業壓力
本組觀點
以在校成績、校外參賽表現以及許多需要以 金錢堆積而來的才藝來進行評估。 對某些家庭是一種極有優勢的政策 對中低收入戶家庭是一種極大的負擔 高中均質化是否真有成效?
配套措施 免試入學之關鍵配套在生涯規劃與輔導 辦理特色高中以分散明星高中光環
結論
大部分的家長與學生並不是非常熟悉這項政策 開辦公聽 深入了解民眾的想法 明年將正式見其成效
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