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学习要求 1. 掌握肾脏的生理功能 ;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2. 熟悉机体的排泄途径 ; 肾脏血液循环特点 ; 3. 其余均为了解内容 ; 相关中医内容结合其他课程自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李世骐教授主讲 泌尿系统疾病. 2 肾脏的一般结构: 肾单位: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血管球) 肾球囊 (脏层囊腔,壁层) 近端小管 曲部 (近曲小管) 直部 (降支粗部) 细管 降起细部 升支细部 远端小管 直部(升支粗部) 致密斑 曲部 (远曲小管) 髓拌降支.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三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第一节 利 尿 药 利尿药:是一类直接作用于肾脏,影响尿生成 过程,促进电解质和水的排出,增加尿量,消除水 肿的药物。 一、利尿药作用的肾脏生理学基础及作用部位 (一)肾小球的滤过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第九章 酸碱平衡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第一节 酸碱物质 第三节 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 目的 : 掌握尿的生成 掌握运动对尿的影响.
-1- 五、微循环微循环 微循环概念与中医认识 功能:实现物质交换 (一)微循环的组成和血流通路微循环的组成和血流通路 1 、组成:七个部分.
第十六章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1 急性肾功能衰竭 2 慢性肾功能衰竭 3 尿毒症 4 目 录.
第五篇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 Urinary System Diseases ) 张明.
泌尿系统疾病症状学泌尿系统疾病症状学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心内科李晓东. 概 述 泌尿系统组成 :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血管、神经 功能 : 生成和排泄尿液 内分泌功能 —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素 维生素 D3.
还记得吗 ? 血液 pH 值为什么能够维持在 之间? 血液 pH 值为什么能够维持在 之间? 血液中含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物质: 缓冲物质: 每对缓冲对 = 一种弱酸 + 相应的强碱盐 如: H 2 CO 3 / NaHCO 3 NaH 2.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Renal Insufficiency(RI) Renal failure(RF)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 Urinary System
第 十 章 泌 尿 系 统.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组织胚胎学 (第二十七讲) 学 时:48 主讲人 姜文华.
尿液的形成 腎小體(球)的過濾作用 腎小管的再吸收作用 腎小管的分泌作用 尿液的組成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焦點 1 動物的排泄作用.
水 肿 (Edema) 青海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肾功能不全 基础医学院 医学概论教研室 主讲: 于智泉.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 院 儿 科 教研室.
二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利尿药及脱水药.
阿拉善电大医学教研室 柳彩霞 电话: QQ: 泌尿系统疾病症状学 阿拉善电大医学教研室 柳彩霞 电话: QQ: 年4月20日.
泌尿系统疾病 内科学教研室 陈卫东 2007年5月. 泌尿系统疾病 内科学教研室 陈卫东 2007年5月.
第 7 章 水 肿 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过多,称为水肿(edema) 积水(hydrops):过多的液体积聚在体腔
水 肿.
Chapter 8. Excretion of kidney
水肿.
第三章 水肿 (Edema).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肾 功 能 检 查.
肾功能实验室检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临床医学院检验系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 倪培华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复 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的药理作用?.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水 肿.
第17章 泌尿系统 Urinary System.
第七章 肾脏机能 学习目标: 1、掌握代谢产物的排泄途径 2、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 3、熟悉肾脏在调节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第九章 泌尿系统 诸世居.
第十八章 肾功能不全.
高三生物复习课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放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三个基本的环节。 肾脏的主要功能: (1)泌尿功能
水 肿 诊断学教研室.
第二十一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第一节┃利尿药 定义: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及水排泄,使尿量增加的药物。 一、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第二十三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第三节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Regulation of urine formation of the kidney
影 响 尿 生 成 的 因 素.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 物质的转运功能 重吸收(reabsorption):物质从肾小管液(原尿)中转运至血液中的过程。
病理生理学 牡丹江医学院 病生教研室.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掌握尿液生成的过程; 熟悉滤过膜的结构和滤过的动力; 理解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尿生成的调节 Regulation of Urine Formation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高渗尿=尿浓缩 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缺水 ▲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低渗尿=尿稀释
丁启龙 副教授 药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药科大学 G楼557室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一、尿液的稀释 二、尿液的浓缩
第五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皮质醇
第五节 肾尿生成的调节 重点讨论对重吸收和分泌的调节 一、肾内自身调节 (一) 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对肾小管功能的调节
实验诊断学——肾脏功能 RENAL FUNCTION 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检验系 刘湘帆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Formation and Excretion of Urine
第五节 肾尿生成的调节 重点讨论对重吸收和分泌的调节 一、肾内自身调节 (一) 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对肾小管功能的调节
Regulation of Urine Formation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利尿药的分类 1.高效能利尿药 (high efficacy diuretics) 2.中效能利尿药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 代谢的激素 掌握要点: 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1.25 — 二羟VD3的生理作用.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学习要求 1. 掌握肾脏的生理功能 ;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2. 熟悉机体的排泄途径 ; 肾脏血液循环特点 ; 3. 其余均为了解内容 ; 相关中医内容结合其他课程自学。

-2-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①血浆滤过形成超滤液 ②肾小管的选择性重吸收 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概述: 排泄的定义: 排泄的途径: ①肺 ; ②消化道;③皮肤;④肾脏 血浆的滤过

-3-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一、肾脏的结构特点 (一)肾单位 肾单位是: 尿生成的基本功能单位 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肾单位是

-4- 肾单位的构成

-5- 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6- (二)球旁器球旁器 1. 球旁细胞:合成和分泌肾素,受交感 N 支配 2. 致密斑:尿钠感受器 3. 系膜细胞:吞噬和收缩功能 球旁细胞 系膜细胞 致密斑

-7- 二、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 1. 肾血流量大,分布不均 -- 保证肾小球的滤过。

经两次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网 肾小球 Cap 肾小管周围 Cap

-9- 肾两套 Cap 网的特点 : 肾小球 Cap :压力高, 利于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周围 Cap :压力低, 利于肾小管重吸收。

-10- 第二节 尿液生成的过程 生成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三个步骤 : ①肾小球滤过 ②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 ③肾小管与集合管分泌 一、肾小球的滤过 滤过: 是一种超滤过程。 原尿: 就是血浆的超滤液。 19%

-11- 肾小球的滤过率( GFR)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形成的原尿量。  24 小时约 180L.

-12- (三)滤过的结构基础 —— 滤过膜 上皮细胞层 基膜层 内皮细胞层 滤过膜

-13- 滤过膜的面积及其通透性 总面积大: 1.5m 2 通透性高 1. 机械屏障(有孔道) 机械屏障(有孔道) 故比孔大的微粒很难 滤过 2. 电学屏障:带负电 电学屏障: 因排斥作用,故带负电 的血浆白蛋白很难滤过

-14- 滤过膜面积( S ) 急性肾小球肾炎 → Cap 管腔变窄或阻塞 → 面积 ↓ → 少尿甚至无尿 滤过膜通透性( k ) 肾病理改变 → 滤过膜孔破坏 ↑ 或糖蛋白 ↓→ 通透性 ↑→ 蛋白尿甚至血尿 1. 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 (二)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5- 滤过正常 入球 A 阻力 ↑→ 滤过少 出球 A 阻力 ↑→ 滤过多 2. 有效滤过压 任一因素变化均可影响肾小球滤过 ( 1 )肾小球 Cap 压的改变

-16- Cap 压 ↓ 失血 →ΔPf↓→ GFR↓→ 少尿、无尿 临床事例: ( 2 )肾小囊内压 的改变 临床事例: 结石、肿瘤、溶血、药物结晶 → 尿路不畅 → 囊内压 ↑↑ →ΔPf↓→ GRF↓→ 少尿、无尿

肾血浆流量( RPF ): 小 A 收缩 → 肾血浆流量 ↓→GFR↓→ 少尿、无尿

-18- ( 小结 ) 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 影响因素 滤过率变化 举例 毛细胞血管血压 血压 : kPa 较稳定 正常活动 血压低于 10.7kPa ↓ 休克时 肾小囊囊内压升高 ↓ 尿路结石、积水 膜孔径 ↑ ↑ 肾小球肾炎 负电荷 ↓ 尿中出现蛋白和红细胞 肾小球肾炎膜面积减少 ↓ 肾纤维化

-19- ( 四 ) 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1. 肾小球滤过率:两肾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 2. 肾小球滤过分数:滤过率和血浆流量的比值。 660ml/min 19%

-20-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球滤过生成滤过液 进入肾小管后称为小管液。 小管液的重吸收 : 99% 的水、 100% 的葡萄糖、 不同量钠、尿素等 分泌: 肌酐、尿酸、钾等 被分泌入小管腔。

-21- (一)重吸收的部位 重吸收部位 重吸收 近端小管 67% 的钠、氯、钾、水, 全部糖及 AA 髓 袢 20% 的钠, 氯, 钾,10% 水 远曲、集合管 12% 的钠, 氯, 不等量水

-22- ( 二)重吸收的途径和方式(略)

-23- ( 三 ) 几种重要物质的重吸收 1.Na + 和 Cl _ 的重吸收 仅 近端肾小管就重吸收约 70% 的 Na + 、 Cl _ 、水

-24- 方式:主、被动重吸收 水随溶质而被重吸收 …

-25- 机制与药物作用: 呋喃苯胺酸作用: 抑制 Na + 、 Cl - 的重吸 收而呈现强大的利尿作 用。 中药呢?

水的重吸收 依靠溶质的渗透作用重吸收。

-27- 近 球 小 管 继主 易化 3. 葡萄糖的重吸收 部位: 仅限于近端小管; 特点: ① 100% 葡萄糖被重吸收; ② 是继发性主动转运; ③ 重吸收有一定限度。

-28- 相关概念: ①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 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正常值: mg/dl 。 此时部分肾小管达到吸 收极限量。 思考:血糖和尿糖的关系? (下消 )

HCO 3 - 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 80% 的 HCO 3 - 此被重吸收4.HCO 3 - 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

-30- 结果: 分泌一个 H + (排酸) 重吸收一分子 NaHCO 3 (保碱). HCO 3 - 的重吸收对酸碱平衡 的调节有重要作用。HCO 3 - 的重吸收 碳酸酐酶

-31-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 一 ) H + 的分泌 肾小管和集合管均可分泌,但 分泌能力最强的是近端小管。 (二) K + 的分泌 在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 意义:排钾 质子泵

-32- (三) NH 3 的分泌 特点 : 1 ) NH 3 分泌促进 H + 分泌 2 ) NH 3 分泌促进 HCO 3 + 重吸收 部位: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意义: 排毒、促进排酸保碱 NH 3 的分泌

-33- 小结 :

-34- 第三节 尿液生成的调节 一、自身调节 通过对滤过、重吸收、分泌的调节实现。 调节: 1. 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2. 影响有效滤过压的因素 (一)小管液溶质的浓度 对肾小管功能的调节 溶质浓度 ↑→ 管腔渗透压 ↑→ 水重吸收 ↓→ 尿量 ↑ 。 (又称:渗透性利尿) 临床应用: 甘露醇利尿

-35- 临床事例: 糖尿病、 ivGlu 导致超过肾糖阈 静脉点滴甘露醇、山梨醇(滤过但不重吸收) 小管液溶质浓度(晶渗压) ↑ 水重吸收少, 尿量 ↑ 渗透性利尿: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导致渗 透压升高造成的利尿。 甘露醇结构式 水重吸收动力 = 肾组织液渗透压 - 小管液渗透压

-36- (二)球 - 管平衡 重吸收率始终占滤过率的 65% ~ 70% 。 意义:使尿量保持相对稳定 机制: ①管周毛细血管血压改变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 GFR 近端小管重吸收量 流向远侧量 (ml/min) ( 增 25) ( 增 7.5) 150( 增 25) ( 增 7.5)

-37- 二、体液调节 (一)抗利尿激素 :ADH (升压素) 来源: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作用:提高远曲小管和集 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结果: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对水

-38- 促进重吸收 Na + 和排出 K + (二)醛固酮 1. 醛固酮的生理作用: 作用:保钠保水排钾 醛固酮 ① ③ ②

醛固酮分泌的调节 1 )主要受 RAAS 的调节:主要受 RAAS 的调节: 血压、血量 ↓→ 牵张 R 血管紧张素原 血钠 ↓ → 致密斑 肾素 →↓ 交感 N 血管紧张素Ⅰ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Ⅱ ↑ 醛固酮 ← 肾上腺皮质 血管紧张素酶 A 血管紧张素Ⅲ 2 )血钾血钠:高血钾低血钠 肝脏

-40- 三、神经调节 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①入球小 A 收缩为主:肾血浆流量 ↓ 肾小球 Cap 压 ↓ GFR↓ ②近球小体释放肾素 ↑ → 肾小管重吸收 NaCl 和水 ↑ ③近球小管和髓袢重吸收 NaCl 和水 ↑

-41-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了解) 一、尿液的成分与理化性质 正常人 24 小时尿量: 1500ml 少尿:小于 500ml 、 多尿:多于 2500ml 、 无尿:少于 100ml 二、肾脏对尿液有浓缩与稀释功能浓缩与稀释

-42- (二)尿液的稀释 (一)尿液的浓缩

-43- 盆N盆N 阴部 N 腹下 N 第七节 尿液的排放 一、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 1. 盆神经 2. 阴部神经 3. 腹下神经

盆 N 兴奋 膀胱逼尿肌收缩 内括约肌松弛 2. 腹下 N 兴奋 膀胱逼尿肌松弛 内括约肌收缩 3. 阴部 N 抑制 外括约肌松弛 三对支配神经的作用:

-45- 二、排尿反射 脑干、大脑皮层 S 2 -S 4 膀胱壁牵张 R 外括约肌松驰 三、排尿异常

-46- 三、排尿异常 常见排尿异常有 : 尿失禁、尿潴留、尿频、遗尿等 尿失禁:指排尿反射失去意识控制, 常见与脊髓损伤。 尿潴留:其机理大多是由于腰骶部 脊髓损伤使初级排尿中枢活动发生 障碍所致,尿道受阻、脊休克也能引起。

-47- 附: 中医脏腑功能与泌尿生理  一、肺主通调水道, 为水之标  “ 肺为水之上源 ”  二、肾主蒸腾气化, 为水之主  “ 肾者, 水藏, 主津液 ”  三、脾主运化水液, 为水之制  “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  四、肝主疏泄, 通利三焦水道

-48-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 知识框架 肾小球的滤过 (影响因素) 尿生成 过程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 (几种重要物质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排酸功能 髓质高渗梯度的建立 NaCl 和尿素的重吸收 神经调节(肾交感 N ) 尿液 浓缩稀释 尿生成 调节 体液调节 ADH 、醛固酮 自身调节 水利尿 渗透性 利尿 小管液溶质、球 - 管平衡

-49-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