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師 有教無類 父母在不遠游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欲速則不達
《論語》
《論語》是儒家經典 著作,它是 記載了 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聖人的言行錄。 《論語》 《論語》
《論語》 1. 這部書大部分是孔 子和他的門人或別 人的談話,當時弟 子們各有所記,孔 子死了以后,弟子 們將記錄編撰接集 成《論語》一書。
2. 《論語》是 語錄體散文, 各篇均由簡短的 問答組成。
3. 全書的語言簡練, 含義深遠,其中更有 許多言簡意賅、發人 深省的格言。
4. 書中運用了許多 地方口語,把人物的 語調、口吻、音容笑貌 一一再現出來。
關于孔子 孔子生于春秋戰 國時代后期(公 元前 551 年)的 魯國。 孔子生于春秋戰 國時代后期(公 元前 551 年)的 魯國。
關于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 字仲尼, “ 子 ” 是當 時人們對思想家或 教育家的尊稱。 孔子姓孔,名丘, 字仲尼, “ 子 ” 是當 時人們對思想家或 教育家的尊稱。
關于孔子 孔子是春秋末期 的思想家、儒家 學派的創始人和 教育家。 孔子是春秋末期 的思想家、儒家 學派的創始人和 教育家。
孔子在政 治上提倡 “ 禮 ” 宣揚 “ 仁 ” 。 孔子在政 治上提倡 “ 禮 ” 宣揚 “ 仁 ” 。
孔子是個大教育家, 也是中國首位以學 者身份設館授徒、 興辦私學的人。他 主張有教無類,廣 收門徒,相傳他有 三千名弟子,其中 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是個大教育家, 也是中國首位以學 者身份設館授徒、 興辦私學的人。他 主張有教無類,廣 收門徒,相傳他有 三千名弟子,其中 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論語》三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 , 不亦君子乎!
《論語》三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習:溫習 “ 說 ” 通 “ 悅 ”
解釋:孔子說道: “ 把已 學到的知識,時時加以 溫習,不是很喜悅的事嗎?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 乎? 樂:快樂
解釋:有朋友從遠方來 和我一道讀書,不是很 快樂的事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 乎! 慍:生氣
解釋:別人不知道自己 有學問,但自己一點也 不生氣,不就是一個 君子嗎? 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道: “ 把已學到的知識, 時時加以溫習,不是很喜悅的事嗎? 有朋友從遠方來和我一道讀書, 不是很快樂的事嗎! 別人不知道自己有學問, 但自己一點也不生氣,不就是 一個君子 嗎?
子曰: “ 君子食無求 飽,居無求安,敏 於事而慎於言,就 有道而正焉,可謂 好學矣。 ”
子曰: “ 君子食無求飽, 居無求安, 解釋:孔子說道: “ 一個 君子,對於飲食是不必 講求精美的,對居住的 地方,是不必講求舒適的,
敏 於事而慎於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謂好學矣
子曰: “ 君子食無求飽, 居無求安,敏 於事而慎於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矣。 孔子說道: “ 一個君子,對於飲食是 不必講求精美的,對居住的地方, 是不必講求舒適的,作事能夠敏捷, 說話謹慎小心,多向有學問的人請教, 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就稱得上勤奮學習了。
子曰: “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解釋: 孔子說道: “ 整天 埋頭學習,而不去思索一 下,那就會罔然一無所得, 僅是思索,但不去學習, 那只會令精神疲憊。
孔子的一生
孔子三隨時,父親過世,和母 親一起度過貧困的少年時代。
孔子十五歲便立志向學, 十九歲結婚。 二十歲時,孔子擔任倉庫管理 員,之后又負責家畜管理,以此 為生。孔子一直以相當認真的態 度做好他的工作。
孔子到處向人學習, 一聽說鄭國君主對古代史 的造詣深厚, 便前往鄭國向他求教。
孔子也曾拜訪 當時的大思想家 老子,向它請教 處世之道。
隨著知識學問的積累, 孔子開始教導的子門如何增進 道德育學問。 他不問第子身份的貧富貴賤, 光憑一把干肉就答應學生們入學。
孔子不僅在課堂上講學, 同時也教導學生在社會上的 處世之道和事業上的致勝良方。
孔子教育第子的同時, 遇有機會也會參加國政, 曾任魯國管理治安的長官一職。 可惜,當時的君主並非明君, 經常沉迷于能歌善舞的女子之中, 並不認真處理國政, 讓孔子相當失望。
于是孔子便帶領弟子周游列國, 在亂世中到處宣揚他的政治思想。
孔子一行訪問了魏、 曹、宋、鄭、陳等國, 試圖推廣自己的理念, 可惜並無任何一個國家 真正接受孔子的主張。 即使如此,孔子仍然一 邊和的子門繼續建新的 旅程,一邊努力向學。
當他們來到宋國,孔子在一棵大樹 下向弟子們講學時,宋國司馬意圖砍斷 大樹殺害孔子。好不容易躲過一劫后, 孔子說道:我有天受的使命,即使是 宋國將軍又能奈我何!
孔子一行在旅途中, 也曾有過衣裳襤褸,無地 自容的日子。經過的人都 笑他們是 “ 無地可宿的流浪 犬。 ” 孔子回答他們: “ 是的,你 們說的沒錯,我們正是一群 流浪犬。 “
旅途中有弟子竟因飢餓而病倒, 但孔子仍然不忘學習和複習日課。
有一天,子路受不了痛苦,便質問 孔子: “ 君子非得遭遇如此慘痛的日子 不可嗎? ” 孔子答到: ” 君子不論遇到 任何困境 ,都不會改變信念和行動。 但是無德的小人卻會因此胡作非為。
長達十四年的旅行,孔子並未得到實現理想的機會,等大長達十四年的旅行,孔子並未得到實現理想的機會,等大 長達十四年的旅行, 孔子並未得到實現 政治理想的機會, 等回到故鄉魯國時, 孔子已經六十八歲了。
孔子孔子 孔子參與各國政治的企圖雖未獲 得實現,但在學問方面卻相當成功。 回到魯國之后,孔子開設學校, 致力于培育人才。這也是中國歷史 上所初見的大事。
孔子先以詩、 書、禮、樂、 易、春秋為基 本教材。並以 稱為 “ 六藝 ” 的 禮、樂、射、 御書、數作為 必須學習的科目。
公元前 479 年 4 月,孔子臥病七天, 去世了。孔子死后,他的教育思想 和政治理念深深影響了之后長期 的中國封建社會。
時至今日,孔子學說廣傳 至日本、朝鮮、東南亞等地, 對世界文明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