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抢救 一、抢救工作的管理 1 、指定抢救负责人、成立抢救小组 2 、制定抢救方案 3 、制定抢救护理计划 4 、做好抢救记录及查对工作(口头医 嘱的执行) 5 、护士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 6 、五定制度 7 、做好交接班.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5. 吸氧法 双侧鼻导管 吸氧法 单侧鼻导管 吸氧法 鼻塞法 面罩法 头罩法 氧气帐法 附图 准备目的方法 注意 事项.
Advertisements

病案导入 病人李某,女, 38 岁,持续高热一周,体温持 续在 39.0~40.0 ℃,以发热待查于上午 8 时入院。入 院时体温 40 ℃,脉搏 110 次 / 分钟,呼吸 28 次 / 分钟, 血压 120/80 mmHg, 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裂, 食欲不振。 请问:根据病人情况需做哪些护理措施?
昏 倒 發生原因 原因很多, 下列所有疾 病都可能發 生 症 狀 暫時性意識改 變 意識不清 昏倒處理方法 1. 「叫」:叫喚患者。叫喚患者 2. 「叫」:叫他人來幫忙。叫他人來幫忙 3. 「 A 」:打開呼吸道( Airway )維持其打開呼吸道 通暢。 4. 「 B 」:評估呼吸( Breath.
小学生急救小知识 长兴二小 S杨根S杨根 杨根山 急救的定义 急救是对於遭受意外伤害或突发 疾病的伤患,在紧急医疗救护人员 未达现场或送至医院治疗前,给予 立即的救护。
抢救室的管理及 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护理 第二节. 抢救 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 短期内采取 的应急措施 危重病人 急、危、重疾病.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肠梗阻护理查房 蚌医一附院中医科 陈晴晴. 肠梗阻的定义: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时,称为肠梗阻 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 次于胆道疾病和急性阑尾炎,列第三位 。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鼻导管吸氧技术 手术室 王桂云. 相关理论  概念 氧气吸入疗法 是指供给患者氧气,纠正由各 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以维持 机体生命活动的治疗方法。
0 护理学基础实验 第十五单元 一般急救技术. 1 护理学基础实验 实验二 氧气吸入术 实验二 氧气吸入术.
§11 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余聪秀. 一、护理人员职责 1. 熟悉高压氧的工作特征,具有工作责任感 和安全意识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认 真细致。 2. 熟练掌握高压氧舱主要设备装置的使用及 操作方法。 3. 了解高压氧对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的主要 影响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事故。 4. 熟悉进舱前及入舱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 识记: 能正确描述缺氧的分类、程度和给氧的适应症 能正确说出氧气表的结构与功能 理解: 比较各种给氧方法,各自的特点和选用范围 能举例说明用氧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和给氧的副作用及 其预防 应用: 能正确换算氧浓度、氧流量和氧气筒内可供时数 能熟练进行鼻导管和鼻塞法给氧术 能熟练进行超声波雾化吸入.
第十四章 氧疗 (Oxygen Therapy) 湖北医药学院麻醉学系 阮志华 湖北医药学院麻醉学系 阮志华.
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法常用抢救技术之一给患者吸入氧气以解除人体暂时缺氧的方法 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及血氧饱和度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
氧气吸入疗法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 氧气吸入疗法 (oxygen inhalation)  通过给氧,增加吸入空气中氧的浓度, 以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PaO 2) 和动脉血氧饱和 度 (SaO 2), 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从而预防和 纠正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氧。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洗胃.
答: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中医美容保健.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第十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安徽省级精品课程 汪思应主持 缺 氧 Hypoxia.
缺 氧 (Hypoxia).
缺氧(hypoxia).
呼吸衰竭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急诊科 庄智伟.
护理学基础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 王丽媛 何柳佳 史艳明.
第五章 缺 氧 Hypoxia.
第十六章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 与急救护理(二)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3.实施 鼻导管法 鼻套管法 鼻塞法 面罩法 给氧方法 漏斗法 氧气帐法 头罩法 高压氧疗法.
缺氧 HYPOXIA.
( Respiratory failure chronic )
新生儿氧疗及其监测.
第 九 章 缺 氧 主讲:杜标炎.
项目十五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
项目九 汽车维修服务核心流程.
人工授精器械识别及假阴道安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内容 四、作业.
肺 炎.
脑卒中急救护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搶救生命掌握先機 「要」命就得會 ~CPR~.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第10章 医院饮食与胃肠道护理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工作任务23 冷却系结构 工作任务24 发动机防冻液相关知识 工作任务25 冷却系的检修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大家一起來學CPR(心肺復甦術) 新營市衛生所 王錦淑.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十六章 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 洗胃法.
心血管疾病便秘的护理 康复科 李笑.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描述体温调节过程.
高压氧治疗安全与 护理 临沂市人民医院高压氧科 崔 燕.
单元九 冷却系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正确叙述水冷却系的功用、结构及工作原理。 2.能正确描述水冷却系的冷却强度调节的方式。
实验六 气管插管 【实验目的】 学会并掌握该操作的正确方法,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实验要求】
第十章 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 基础护理组 彭鑫.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各位专家、老师好!我是 ,来自 公司。 我公司是美国伟康公司在 国内 地区代理商,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向大家推荐伟康公司及其出色的产品。
§3 缺 氧 尤家騄.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雲林縣104年躲避球裁判研習 國際躲避球規則 中華民國躲避球協會裁判組 陳則馨.
床上洗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危重病人的抢救

一、抢救工作的管理 1 、指定抢救负责人、成立抢救小组 2 、制定抢救方案 3 、制定抢救护理计划 4 、做好抢救记录及查对工作(口头医 嘱的执行) 5 、护士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 6 、五定制度 7 、做好交接班

对口头医嘱的执行: 复述一遍;补与医嘱;留空安瓿。 五定:定品种数量;定点安置;定人 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 查维修。 急救物品完好率为 100%

常用抢救技术 一、心肺复苏( CRP ) A 、开放气道( airway ) B 、人工呼吸 ( breathing ) C 、胸外心脏按压 ( circulation )

抢救技术 一、氧气吸入法 二、吸痰法法 三、洗胃法法 四、简易人工呼吸法法

一、吸氧法:吸入氧气以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 度,纠正缺氧。 一)缺氧的分类和氧疗作用 1 、低张性缺氧:氧疗的疗效最好。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 先天性心脏病 2 、血液性缺氧: Hb 或性质改变。见于 CO 中毒、高铁 Hb 血症、严重贫血。 3 、循环性缺氧: A 血灌注不足、静脉回流障碍引起。 4 、组织性缺氧:组织细胞不能充分利用氧。氰化物中毒

二)氧疗的指针: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 PaO 2 SaO 2 紫绀 氧流量 轻度 〉 6.67Kpa 〉 80% 无 中度 4 ~ 6.67Kpa 60 ~ 80% 有 2 ~ 4 升 / 分 重度 〈 4Kpa 〈 60% 明显 4 ~ 6 升 / 分

三)氧疗的种类 1 、低浓度氧疗:低于 40% 低氧血症伴 CO 2 潴 留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呼吸衰竭 2 、中等浓度氧疗: 40% ~ 60% 如肺水肿、心 肌梗塞 3 、高浓度氧疗: 60% 以上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 症 4 、高压氧疗: 100% 的氧吸入。 CO 中毒、气 性坏疽。

四)供氧装置 1 、氧气筒 总开关 气门 2 、氧气表 压力表 减压器 流量表:从浮标上端平面所指刻度 湿化瓶: 1/3—1/2 冷开水,换水 Bid 安全阀

五)氧气成分、浓度、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 法 1 、氧气成分 2 、吸氧的浓度:空气中占 20.93% 40%—60% 的氧是安全的 低于 25% 无治疗价值; 高于 70% 时间超过 1—2 天就会发生 氧中毒

3 、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 吸氧浓度( % ) =21+4× 氧流量( L/min ) 氧气筒内氧气可供时数的计算法 氧气筒容积( L ) ×[ 压力表所指压力( Kg/cm 2 ) - 5 ( Kg/cm 2 )] 氧流量( L/min) ×60(min) × 一个大气压( Kg/cm 2 ) 例题:氧气筒容积为 40L ,压力表所指刻度为 85Kg/cm 2 ,若病人用氧流量是 4L/min ,问氧 气筒内氧气可供多少时间?

六)供氧方法 装表:固定 冲气 装表 湿化瓶 连 管与检查 关流量表开关备用 给氧:核对解释 清洁鼻 调节流量 鼻塞固定 记录观察 拔管停氧 记录 整理 停氧:解释 拔管 擦鼻 关大 关小 记录 整理 交待

1 、鼻导管法:鼻尖至耳垂 2/3 2 、鼻塞法

3 、漏斗法 4 、面罩法 5 、氧气头罩法 6 、氧气帐法 7 、高压氧疗法

七)氧疗的副作用及预防 1 、氧中毒:吸氧最大安全浓度是 40% 超过 50% 持续 48 小时后可产生氧中毒。预防: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 2 、肺不张:预防:控制吸氧浓度,鼓励多翻身、更换体 位,促进排痰 3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预防:加强吸入气体中的湿化, 定期做雾化吸入 4 、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尤其是早 产儿。预防:维持吸氧浓度在 40% 以下,控制 PaO 2 在 13.3 ~ 16.0KPa 5 、呼吸抑制:见于低氧血症伴 CO 2 潴留者吸入高浓度氧 之后。预防:低流量持续给氧

八)给氧的注意事项 1 、注意用氧安全,做好 “ 四防 ” ,即防火、防震、防热、防油 2 、带氧插管,带氧拔管 3 、观察病情: Bp 、 P 、 R 、精神状态、皮肤颜色、血气 分析等 4 、持续给氧者,每班更换鼻导管一次 5 、氧气不可用尽,应保留 490kpa(5kg/ ㎝ 2 ) 6 、分别挂 “ 满 ” 或 “ 空 ” 的标志

二、吸痰法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的方法 1 、叩击与震颤 2 、体位引流 3 、有效咳嗽 4 、湿化和雾化 5 、吸痰:电动吸引器吸痰; 中心吸引器吸痰; 注洗器吸痰

[ 适用症 ] :危重、昏迷、年老及麻醉等病人。 电动吸引器吸痰: 原理:接通电源,马达带动偏心轮,使瓶内呈负压从而 将痰吸出。 操作方法:核对解释 检查调负压 吸痰 观察 记录 整理消毒 负压:成人: 40.0 ~ 53.3kpa ;小儿〈 13.3kpa

[ 注意事项 ] 1 、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用物每日更换 1—2 次,吸痰管 每次更换 2 、严观病情,喉头有痰或排痰不畅时,应立即抽吸 3 、痰粘稠:拍胸背部或交替超声雾化 4 、动作轻,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 秒,以免缺氧。连 续使用不超过 2 小时。 5 、储液瓶内的液体及时倾倒,做好清洁消毒处理。

三、 洗胃法 口服催吐法 自动洗胃机洗胃法 胃管洗胃法 漏斗胃管洗胃法 电动吸引器洗胃法 注洗器洗胃法

[ 概念 ] 将大量溶液饮入或通过胃管灌入胃内,以冲洗 并排出胃内容物。 [ 目的 ] 1 、清除胃内毒物或刺激物; 2 、减轻胃粘膜水肿; 3 、为手术或某些检查前作准备 [ 禁忌症 ] 消化道溃疡、食管阻塞、食管静脉曲张、胃 癌等。 [ 洗胃液 ] ~ 20000ml ;温度: 25 ~ 38 ℃ 常用的洗胃溶液:见书

[ 注意事项 ] 1 、急性中毒应迅速口服催吐法,中毒物质不明者应留 标本送检 2 、强酸强碱忌洗胃,以免造成穿孔,可用牛奶、豆浆、 蛋清、米汤等保护胃粘膜。 3 、严观病情变化,如有血性液体流出或虚脱现象立即 停止。 4 、幽门梗阻者宜饭后 4—6 小时或睡前进行。 5 、小儿洗胃灌入量不宜过多,婴儿每次量以 100— 200ml 为宜。

四、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采用人工或机械装置产生通气,达到维持和增加机体 通气量,纠正低氧血症的目的。常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 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以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一)简易人工呼吸器:由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及 衔接管构成。

操作要点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松衣领、腰带 平卧头后仰 托起下颌,紧扣面罩 挤压呼吸囊( 500 ~ 1000ml ) 吸、呼时间比可保持为 1 : 1 或 1 : 1.5 二)人工呼吸机使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