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 H1N1 防控常识片 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 二零零九年九月
内容 一、概述 二、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 四、临床表现 五、应对措施
一、概述: (二)全球情况: 甲型 H1N1 流感是一种人群普遍易感的新发疾病,已成为 当前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目前疫情波及 177 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报告甲型 H1N1 流感确诊病 例已超过过 例,死亡病例至少 2837 人 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统计病例数,尤其是轻症病例, WHO 统计的数字将远小于实际病例数。
概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析意见,全人群对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均易感,随着北半球秋冬季的 来临,甲型 H1N1 流感发生大规模流行的风险 显著上升 世卫组织专家认为,疫情可能持续 1—2 年,全 球约 1/3 人口可能感染。
. 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出现了快速上升 趋势 世卫组织 9 月 4 日发布的不完全统计,仅 在 8 月份的最后 1 周,全球累计甲型H1N 1患者从 20 万例增到 25 万例,死亡者也从 2185 人增长到 2837 人 最近,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重症和死亡 人数增加的趋势。 概述
. 随着进入秋季,我国本土病例持续增 多,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加,病毒传播 力大于季节性流感。 我国的防控工作面临新的严峻形势。 概述: (二)国内疫情
概述:国内疫情 根据 “ 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 导出的 报告卡信息,截至 9 月 10 日 24 时,我国内地 31 个省份、 201 个地(市)和 553 个县(区) 累计报告甲型 H1N1 流感确诊病例 7132 例。 9 月 9 日 -9 月 10 日,全国新增 1128 例甲型 H1N1 流感确诊病例,无死亡病例报告。
1 、人口统计学分布特征 9 月 9 日 -10 日,全国新增病例 1128 例甲型 H1N1 流感确诊病例中,男性 714 例,女性 414 例;年龄最小 4 月,最大 80 岁,其中 岁、 岁所占病例较大,其病例数分别为 772 例、 198 例。主要 以学校聚集性发病为著。
2 、暴发疫情 2009 年 9 月 9-10 日,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 ” 收到 16 个省份报告的 ILI 、季节性流感及甲 型 H1N1 流感暴发疫情 54 起,累计报告发病 1447 人。 ( 1 )甲型 H1N1 流感暴发 共报告甲型 H1N1 流感暴发( 5 人以上) 16 起,报告病例 162 例。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分布于广东( 4 起)、 山东、四川、甘肃(各 2 起)、重庆、湖北、海南、北京、 安徽、广西(各 1 起) 10 省(市) 16 县(区)。 我校:目前是接触性发病, 2 例均在四( 1 )班,全校自 9 月 25 日起停课, 1 例确诊病例在医院隔离观察;另 1 例居家 隔离。
( 2 )季节性流感暴发 共报告季节性流感暴发疫情 16 起,报告病例 616 例。 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分布于湖北、江苏(各 3 起)、广西、湖南、云南(各 2 起)、重庆、广东、 江西、天津(各 1 起) 9 省(市) 16 县(区)。 我校: 9 月 24 日有 10 人诊断为普通季节性流感,无疫 情,但与流感样病例症状近似,均在跟踪观察中。
( 3 )流感样病例暴发 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22 起,报告 病例 669 例。无重症病例。无死亡
二、传染源 甲型 H1N1 流感病人及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发病前一天到发病后七天有传染性。
三、传播途径 *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 * 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 或间接接触传播 *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 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甲型 H1N1 流感的传播方式 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引起感染传播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 甲型 H1N1 流感病人 隔离 传播途径 飞沫、接触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加强营养加强营养 增强体质增强体质 中药预防中药预防 标准预防标准预防 飞沫传播预防飞沫传播预防 接触传播预防接触传播预防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 1-7 天,多在 4 天以内 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 痛、咯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 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 / 或腹泻。约 10% 病 例可不发热。 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临床表现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 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被诱发加重,呈现相 应的临床表现。 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 死亡病例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呼吸急促、肌 痛、心动过速、低血氧饱和度,有时有低血压 和紫绀,严重病例在短时间内出现心脏停搏。 呼吸道症状快速进展是多数患者死亡原因。
临床表现 广州发生的一例重症甲型 H1N1 流感患者有 先天性心脏病基础,发病后出现心脏骤停,经 心肺复苏后,目前仍处于昏迷中。 澳门首例死亡患者发病后合并双侧肺炎以及 呼吸衰竭,一直需要呼吸机持续使用高浓度氧 气治疗、高浓度升压药及强心剂维持血压,但 临床上呼吸衰竭仍不断恶化并出现败血症。抢 救无效死亡.
五、应对措施 减少二代病例 严防社区传播 加强重症救治 应对疫情变化
(一)目前甲型 H1N1 流感的防控 依法防病 2009 年 5 月 2 日起纳入《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 《国境卫生检疫条例》监测传染病 科学(分类)防控 防输入 防二代 防社区 救重症 加强监测
(二)我国甲型 H1N1 流感防控策略 分阶段响应,突出重点 发生输入病例或出现流行学关联清楚的二代病例 --- 四落实(组织、人员、技术、物资)、检疫、宣教 出现流行病学不清楚的本地病例或社区局部暴发流 行 — 除上述措施外,监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 查源) 多个地区发生大量的人际间传播,暴发疫情不断, 危害严重 --- 救治重症病人,降低病死率,减少暴发 疫情发生,控制暴发疫情规模,组织和动员全社会 资源
(三)防控措施建议 坚持 “ 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 学处置 ” 防控原则不变 坚持 “ 减少二代病例,严防社区传播,加强重症 救治,应对疫情变化 ” 防控策略不变 以防控学校、社区暴发流行为重点,以治疗重 症病例、避免死亡为目标
(四)学校幼儿园甲流感防控措施建议 1 、加强晨检、午检工作 周末返校或每天入学时,门岗执勤人员红外线体 温检测仪对进入学校的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体温异常 37.2 ℃ 以上者暂时禁止进入学校,并在 指定教室内等待社区或卫生院医生前来排查,并 做好相关登记(检测时间、姓名、年龄、性别、 班级、体温、症状、排查结果、就诊医院诊断)。
2. 加强缺课和原因追踪登记 各班主任每天要对本班学生缺课情况 进行登记,并要追问缺课学生请假原 因,如因病请假要登记是什么病,有 什么症状,并分析本班近期有无与其 有类似症状者。
3 、及时报告聚集性发病现象 在开展每日晨检、午检工作时,密切关注和及时报告聚集 性发病现象,能够有效防止传染病在校内的传播和扩散。 聚集性发病定义:一个班在 5 天内出现 3 例或 3 例以上相似 症状的学生。 疑似流感患者处理:在晨午检排查时,发现的疑似流感患 者要及时用交通工具送到指定医院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并根据情况进一步送检。
4 、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 信息互动:如有学生感染了传染病,及时报告防保科,同 时做好相关登记和隔离消毒工作;二是医院发现有学生患 传染病时,会及时通知学校,做好该患者的隔离工作和学 校内消毒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 、及时隔离传染源 严格执行传染病隔离制度。依据《国家传染病防治法》, 对患传染病的学生采取隔离治疗措施,隔离时间按相关传 染病防治要求执行。患病学生在隔离时间结束后,持当地 医院健康证明方可复学。 加强对首例传染病的管理。及时发现、报告和隔离治疗首 例患传染病的学生,是学校防止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关键,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
6 、切实落实消毒制度 定期消毒:每周开展常规消毒。 扑疫消毒:出现传染病疫情后,要按照卫生疾控机构要求, 及时、有效和彻底地开展每日消毒。 消毒方式:对教室、寝室、食堂、厕所、过道和大型玩具 进行喷洒消毒,消毒时要关闭门窗 1 小时以上;对桌椅、 扶梯、门把手进行擦拭消毒;对毛巾、枕巾和被套、餐具、 小型玩具和体育用品进行浸泡消毒;对床垫和褥子要每周 定期进行曝晒。 消毒有效氯浓度:喷洒消毒 1000 - 1500mg/L ;擦拭和浸 泡消毒 500 - 1000mg/L 。
7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提高师生甲流感防治知识水平 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搞好学生的个人卫生 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宣传方式:健康教育课、健康教育专栏、电教 宣传、网络宣传或宣传画。
8 、加强预防接种工作 加强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根据卫生部要求:全国要 在 11 月底前结束对重点人群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其 中包括对学校和幼儿园师生接种。一是预防季节性流感的 传播和暴发流行;二是减少排查甲流感压力;三是避免甲 流感与季节性流感的重组和变异。 加强甲型 H1N1 流感疫苗接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将有计划地对学校师生开展甲型 H1N1 流感疫苗接种工作, 以减少暴发疫情。
甲流防控任重道远, 愿我们携手并肩, 共同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