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固有免疫细胞.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 单核 - 巨噬细胞受体及功能 NK 细胞分布、表面分子和受体、杀伤机制 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γδT 细胞、 NK T 细胞、 B1 细胞分布与 功能 本章主要内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四、常见的 I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I 型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在不同种属和不同个体中差异 很大。临床上与 I 型变态反应有关的疾病或病理过程可以 是全身性的或局部性的。 ( 一 )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 I 型变态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组危急症候群。 发病通常在接触变应原数分钟内出现症状,表现为气急、
Advertisements

医学免疫学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 19 )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 allergy , anaphylaxis ) 某些物质某些个体致敏 allergy * 病理性免疫应答 该物质.
Infection and Immunity of virus 第 24 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一、病毒的传染源、传播方式与感染途径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 传染源 人 === 感染者(病人)、隐性和慢性感染者 动物 = 发病动物、带病毒动物 Man > 99% Animals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D) 是免疫系统因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因素所致的免疫细胞 的发育、分化、增殖和代谢异常,并导致免疫功能障碍 所出现的临床上以反复感染为主的一组综合征。
1 43 例正常人群 NK 细胞上 FcγRIIIa 基因多态性分析 屈钰华 黎阳 吴燕峰 方建培 郭海霞 周敦华 黄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
固有免疫细胞及固有免疫 一、固有免疫系统及组成 ( 重点介绍固有免疫细胞 ) 二、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 三、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细菌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一 正常菌群 ( normal flora ) 1 概念: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 体无害的细菌 2 分布:皮肤、外耳道、眼结膜、鼻咽 腔、口腔、肠道、尿道、阴道 等.
第四章 临床免疫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二节 免疫学检测 第三节 免疫学防治. 一、 概述 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以生 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表现的特异性 免疫应答,称超敏反应。 2. 类型 1. 概念 分为四型: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八章 临 床 免 疫 学. 一、教学目的 熟悉:超敏反应、变应原的概念; II 型、 III 型、 IV 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应用: 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发生机制及 常见疾病;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教学互动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免疫细胞 第二章.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或 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前体细胞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 一群原始造血细胞.
农林与工程系 讲授人:张晓燕 抗 体 ( antibody , Ab )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2 抗体的概念 31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33 抗 体( antibody , Ab )
超敏反应 学习要求 1 、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Ⅰ、Ⅱ型超敏反应的 机制、常见病、防治原则。 2 、了解人工主动、被动免疫的区别。
固有免疫 本科免疫学 powerpoint 讲稿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第三节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本 章 小 结本 章 小 结.
第四章. 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细胞 单核 ⁄ 巨噬细胞 粒细胞 肥大细胞 NK 细胞 树突状细胞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第 2 章 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 Cells and organs of the immune system.
第六章章 补 体 系 统 complement system 主讲 孟学平 教授 淮海工学院生物技术系.
反复性流产诊疗进展 张建平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科学健身,造福人类 ——浅谈太极拳科学健身机理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刘淑慧 博士.
兽医应用免疫学 ——兽医专业重要基础课 黄青云 唐满华 谢安新 编制
润土堂.妈妈学堂欢迎您 润土堂.智慧妈妈联盟 润土堂.中国妈妈成长教育专业平台 Rentutang
第14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第三节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李志强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肿瘤免疫学(tumor immunology)是研究肿瘤抗原性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肿瘤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科学.。   第一节 肿瘤抗原 第二节 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肿瘤逃逸机体免疫攻击的机制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及预防.
第二十一章 口腔癌与免疫 陈万涛 教授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肠道杆菌有哪些种类以及它们的共同特性?为什么容易产生耐药性?
建筑业2007年年报 2008年定报培训会 及 工交城建科 蔡婉妮
临床免疫1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第十四章病毒学总论.
第23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七章 基因工程应用.
™ 全球,唯一支持第三方自动部署的交易系统 中国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十月 超级交易系统V1.0
第一节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 细胞和效应分子
II-1 Chap12 免疫系统之免疫分子.
Chap13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免疫球蛋白.
第四节 免疫调节 HIV.
英国医生 Jenner 在 1796 年首创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T 细胞之路 作者:谢志宙 王晓飞 焦丁兴 刘盼 蔡束垚 世上本没有路,过的细胞多了也就成了路。 ——团队语录.
一、概 述 二、免疫器官 三、免疫细胞 四、淋 巴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
李明远 教授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第3節 激素與協調.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第十四章 肿瘤免疫 免疫监视理论: - 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 肿瘤细胞在出现后形成肿瘤前被清除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B lymphocyte)简称B细胞,是由哺乳动物骨髓或鸟类法氏囊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分化成熟而来。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功能。一部分B细胞成为免疫记忆细胞(它们是长寿细胞),参加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营养与辅食 ——婴幼儿与牛初乳 主讲:Amy老师.
第十七章 免疫耐受.
the Complement System 补 体 系 统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银屑病.
第十四章 Chapter 14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Innate Immunity)
第十六章 适应性免疫:B淋巴细胞 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Immunoglobulin,Ig.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
第十四章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Immunotolerance and Immunoregulation)
第十四章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3讲 免疫球蛋白.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第二章 免疫系统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细胞因子 第四章 补体系统.
免疫分子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
MHC分子.
History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cytokines
Immune Regulation Xiao Jian.
4 天然免疫应答和炎症.
第十九章 免疫学概论 授课教师:房志家.
第三章 免疫分子.
Institute of Medicine,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曾 蔚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中国博士后基金申请体会 成志伟 2013年6月8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固有免疫细胞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 单核 - 巨噬细胞受体及功能 NK 细胞分布、表面分子和受体、杀伤机制 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γδT 细胞、 NK T 细胞、 B1 细胞分布与 功能 本章主要内容

固有免疫概述 固有免疫细胞:参与固有免疫的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单核 - 吞噬细胞系统 中性粒细胞 NK 细胞 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NK T 细胞、 γδT 细胞、 B1 细胞。

单核 - 巨噬细胞 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 有强大的吞噬、杀菌、清除凋亡细胞和其他异物的能力。 不仅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功能,也是参与适应性免疫应 答的一种关键细胞。 固有免疫细胞 —— 吞噬细胞

巨噬细胞表面重要分子 模式识别受体 调理性受体 细胞因子受体和 趋化因子受体 参与提呈抗原和协同刺激 T 细胞活化的分子 固有免疫细胞 —— 吞噬细胞

模式识别受体 概念 病原体及其产物所共有的、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宿主本身不 存在的特定分子结构,称为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 )。 来源于宿主本身受损或坏死的组织和某些激活的免疫细胞, 即机体自身细胞和组织在特定条件下释放的内源性分子,称 为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 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 )。 PAMP 和 DAMP 能被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识别,这 些受体被称为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 PRR) 。 固有免疫细胞 —— 吞噬细胞

模式识别受体举例 Toll 样受体( Toll like receptor, TLR ) 胞外区(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区, LRR )、跨膜区、胞 内区( TIR 结构域) 与配体结合向细胞内传导信号,诱导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和 共刺激分子。 清道夫受体( scavenger receptor , SR )识别 LPS 、磷壁 酸、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磷脂酰丝氨酸等,参与对某 些病原体、衰老红细胞和凋亡细胞的清除。 甘露糖受体( mannose receptor , MR )与病原体细胞壁 的甘露糖、岩藻糖残基结合,介导吞噬或胞吞作用。 固有免疫细胞 —— 吞噬细胞

TLRs 的定位 TLRs 基本结构

固有免疫细胞 —— 吞噬细胞 调理性受体:增强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 IgG Fc 受体 补体受体 细胞因子受体和趋化因子受体:参与吞噬细胞活化和 迁移 IFN-γ 受体、 GM-CSF 受体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 , MCP-1) 参与提呈抗原和协同刺激 T 细胞活化的分子 MHC Ⅰ / Ⅱ类分子、 B7 分子

中性粒细胞 存在于血液中,寿命短 在局部感染时,发挥吞噬、清除作用 IgG Fc 受体和补体 C3b 受体:调理作用 固有免疫细胞 —— 吞噬细胞

固有免疫细胞 ——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 natural killer , NK )细胞 主要分布于外周血、脾脏、 肝脏,不表达特异性抗原 识别受体,表达多种与其 杀伤活化或抑制有关的受 体。 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即可 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病毒 或寄生菌感染细胞

固有免疫细胞 —— 自然杀伤细胞 NK 细胞识别机制 通过 IgG Fc 受体识别抗体结合的靶细胞 通过杀伤细胞活化受体和杀伤细胞抑制受体识别靶细胞

通过 IgG Fc 受体识别抗体结合的靶细胞 表达 IgG1 和 IgG3 的低亲和力受体 FcγRIII(CD16) ,与抗体 Fc 段结合,介导 NK 细胞识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 以 IgG 抗体为中间桥梁,定向介导 NK 细胞对靶细胞的杀 伤作用,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 ADCC) 。 固有免疫细胞 —— 自然杀伤细胞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和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 丢失自我理论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和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根据分子结 构分为以下两类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 like receptor , KIR) 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 (killer cell lectin-like receptor , KLR)

树突状细胞 分布广泛。 抗原提呈。 肥大细胞 存在于黏膜和结缔组织中。 参与 I 型超敏反应,释放炎性介质。 嗜碱性粒细胞 存在于血液中。 参与 I 型超敏反应,释放炎性介质。 嗜酸性粒细胞 存在于血液和黏膜组织中。 超敏反应、抗寄生虫感染。 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γδT 细胞 主要分布于黏膜和上皮组织。 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 NK T 细胞 主要分布于骨髓、肝脏。 细胞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B-1 细胞 分布与胸腔、腹腔和肠黏膜固有层中。 在机体早期抗感染和维持自稳中具有重要作用。

肥大细胞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 模式识别受体、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损伤相关分子模 式的概念 单核-吞噬细胞、 NK 细胞的表面分子和受体 本章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