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生態學 ( 四 )
生殖腺成熟之過程 (maturation of gonads) 在研究上生殖腺成熟之過程以人為方法分成 下列若干階段: Immature Resting stage Ripening Ripeness Reproduction spent
Immature 處女幼魚,生殖腺極為細小 Resting stage 精子與卵子尚未開始發育,生殖腺尚小,惟生殖腺之中腔已略為膨脹,卵子 尚無法以肉眼辨識之 Ripening 卵子可以肉眼辨識之,生殖腺急速增重,精巢顏色由透明轉為玫瑰色 Ripeness 生殖腺重量已達高峰,精子與卵子均告成熟,惟輕壓腹部時尚無法洩出 Reproduction 輕壓腹部時精子與卵子即刻洩出,生殖腺從產卵開始即減重 Spent 精子與卵子洩出後,生殖腺轉成空囊狀,可能尚有少量卵子精子殘留。自此 生殖腺萎縮,卵子在無法以肉眼辨識,即恢復到休止期
成熟指數 (coefficient of maturity or gonad index) : 生殖腺成熟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殖腺的 大小 ( 長寬及重量 ) 之變化,此種現象可用成熟 指數表示。
成熟指數 GI= GL ( 生殖腺長 ) L ( 體長 ) × 10 n = GW ( 生殖腺重 ) W ( 體重 ) × 10 n 或 GI= GW W’W’ × 10 n (W ’ =W - GW)
成熟的時間 (the time of onset of maturity) 與食物有關 與成長率有關 與緯度有關 與族群密度有關
與食物有關 有充裕的餌料來源或有較長的索餌季節者均能提早成熟。 與成長率有關 成長率緩慢則成熟較晚,反之則較早熟。 與緯度有關 分布遼闊之種類,其棲息於高緯度者多較低緯度者遲些成 熟。 與族群密度有關 在自然情況下,當族群密度降低時將使魚類獲得充裕之餌 料,勢將促成提早成熟。
卵之類型 軟骨魚類之卵多具厚殼,四隅各具一絲狀突 起。 硬骨魚類的卵大致可分兩類 沉性卵 浮性卵
沉性卵 淡水魚及沿岸之海水魚多屬之。部分魚類之 卵之外表含黏液以附著在水草或其它固形物, 或互相膠著成塊狀而著落於海底岩間。 浮性卵 一般較屬小型,多數表層性之海水魚及淡水 產之鳢魚、鬥魚等屬之
抱卵數 (fecundity) : 卵巢內所含成熟及接近成熟之卵粒數謂之。 有三種表示方法: 個別抱卵數 (individual, absolute or total fecundity) 相對抱卵數 (relative fecundity) 比較抱卵數 (specific fecundity)
個別抱卵數 一尾成熟雌魚一對卵巢內所含之成熟或接近成熟之卵 數謂之,個別抱卵數以僅擁有數枚卵子之沙魚為最少, 而翻車魚則高達 30 億枚。 相對抱卵數 單位體長或體重之抱卵數,亦稱為抱卵數指數 (index of fecundity) 比較抱卵數
以 pj√γx 表示一族群之比較抱卵數 p : 前後二次產卵之間隔 j : 生殖成熟時之魚齡 γ: 每次之產卵數 x : 產卵次數 能概略瞭解魚類之繁殖潛能,且能了解魚類之掠食者 與被食者間之生態適應,一般而言,比較抱卵數越低 者其被掠食之可能性越小。
產卵 (spawning) 產卵場所 產卵期 卵之保護
產卵場所 好礫性 (lithophilis) 產卵於多石礫之棲所者;如鮭、鱘。 好植性 (phytophilis) 產卵於水生植物體者;如鯉魚、梭子魚、隆頭魚等。 好砂性 (psammophilis) 產卵於沙質之棲所者。 表層性 (pelagophilis) 產卵水之表層者;如鯡魚、比目魚等。 好介殼性 (ostracophilis) 產卵於貝殼或蟹類之螯足者;如鱊魚、鰕虎魚等。
產卵期 成熟指數及卵徑大小較高之期間謂之。 海水魚類: 一般而言溫帶性魚類多在春夏間產卵,寒帶性為 秋冬之間,熱帶性則多在夏天產卵;但有若干例 外,如溫帶之鱸魚 12~1 月間產卵,赤鯮在秋天產 卵,寒帶之鯡魚則在春季產卵。
卵之保護 依賴其他動物 鱊魚以產卵管將卵產於河蚌之外套腔 依賴親魚保護者 棘魚以草築巢,鰕虎魚產卵於預備之空貝殼、預掘之 泥質孔道、岩石間隙或水草堆,並由親魚負責看守魚 巢。有些魚卵則在親魚之口腔、腸部或育兒囊孵化; 大肚魚之卵胎生則能增加後裔之生存率。
分佈 生態分佈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地理的分佈 地質的分佈 影響魚類分佈之因素
生態分佈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淡水魚區 包括江河湖沼,其深度與面積較小,環境因素如水溫、氣體、鹽 類組成、光度、混濁度、水之流動、植物之生長情形等均遠較海 洋之變化為大。 鹹淡水魚區 有些魚類為產卵之目的由淡水經河口而游向外海,或由外 海經河口而溯河。又有些魚類本屬海產而移棲河口,成為 好鹹淡水性之魚類,如鰕虎魚類。 鹹水魚區 其生態分佈可分為底棲性與表層性兩大類。
地理的分佈 魚類的地理分佈側重於天然的地理區域對魚 類相形成之影響。 淡水魚之地理分佈 海水魚之地理分佈 熱帶沿岸之魚類及其他動物相最為豐富,魚類相 之分佈通常可區分四個地理區說明之: 1. 印度太平洋區 2. 西非區 3. 西印度區 4. 美洲太平洋 區
淡水魚之地理分佈 僅能棲息於淡水區域者。 主要棲息於淡水但能適應微弱之鹽分。 原棲息淡水而逐漸移棲海洋者,部份魚類有 再度入侵淡水之情形。
海水魚之地理分佈 主要受到溫度、深度、海岸線之地形、海底之輪廓、鹽 度之變化及洋流之影響。 以動物地理學之觀點可將海水魚類依其垂直 分佈 分成三 大類: 沿岸 ( 或陸棚 ) 魚類 200 公尺深之海域內之魚類 外洋表層性魚 溫帶及熱帶水深 200 公尺離岸較遠之海面魚類。 深海漁類 棲息深度超過 200 公尺之魚類 深海中層游泳魚 (bathypelagic or mesopelagic fish) 深海底魚 (benthic fish) ( 棲息深度通常超過 1200 公尺 )
四大地理區 1. 印度太平洋區 包括自東非經紅海至北澳洲、南日本、夏威夷及玻里尼西 亞等範圍,魚相最多。 2. 西非區 魚相較少,與熱帶地中海區及西印度區有關連。 3. 西印度區 自南佛羅里達經中美以迄巴西,魚相約為印度太平洋區之 2/3 ,但二區域之種類差異甚大。 4. 美洲太平洋區 自美國加州以迄祕魯沿岸。魚種遠較熱帶少,但具若干經 濟性魚類如鱈、鯡、鰈等,為全球最重要之漁業區。
地質的分佈 以地史學的方法考證研究各種魚類在地球各 地質年代的分佈。
影響魚類分佈之因素 海流 能促成或阻止魚類之分佈。 水溫 各種魚各有其適溫範圍, 鹽分 外洋性魚類好較高之鹽度,沿岸魚類可適應較低之鹽度。 深度 造成水壓及光度變化,影響魚相之垂直分佈。 餌料 餌料生物之不同分佈模式能影響外洋洄游魚類之分佈。 陸地之存在 造成地理阻隔。 地殼變動 地理阻隔的消失或形成。
洄游 洄游之定義 魚類在某一季節行使有目的及一定方向之移 動,有些可藉以回到出生地。
魚類之洄游可依其目的分成四種類型: 為尋求食物之 alimental migration ( 或 feeding migration) 為尋求適溫環境之 climatic migration 為求偶目的之 gametic migration ( 或 breeding migration) 為尋求合適鹽度之棲所之 osmoregulation migration
魚類之洄游又可依其洄游之範圍而分為: 通洄游 (diadromous) 純淡水洄游 (potamodromous) 純海洋洄游 (oceanodromous)
通洄游 洄游於海洋與淡水間。 溯河洄游 (Andromous) ( 海水 → 淡水 ) :鮭 降河洄游 (Catadromous) ( 淡水 → 海水 ) :淡水鰻 兩側洄游 (Amphidromous) ( 淡水 海水 ) :鰕虎類 純淡水洄游 洄游範圍侷限於淡水水域。 純海洋洄游 洄游範圍侷限於海洋,終生並無溯河之現象。
魚類洄游之運動方式 漂流 (by drift) 魚卵、稚魚或自身運動力較弱之成魚隨水流漂動。 無目的之洄游運動 (by random locomotary movement) 魚類在某一點釋放後即向各方向均勻分散 (dispersal) ,或 相反地遇到環境變動則可能引起聚集現象 (aggregation) , 此種運動方式絕無固定之洄游路徑與方向。 定向之運動方式 (by orientated locomotary movement) 魚類直接趨向或避開刺激之發源點,或朝著與魚體及刺激 點間之假定線成某種角度之方向運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