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学课程》 制作者 : 411 班 马飞驰 马飞驰
心理健康与青少年成长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幸福来自家庭生活,还是学校生活? 成绩越好就越幸福吗? 幸福感跟人际交往有关吗? 幸福感是否存在年级、性别差异? 压力是否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指数? 1 、心理健康与青少年成长 1.1 学生的幸福从哪来? 幸福是什么,这恐怕是世界上最难下的定义。对于饥饿者,幸福是一张烙饼;对于忙碌者,幸福是一个难 得的休息日;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同伴、老师、父母、上课,生活中的一切都跟幸福相关。 学校是青少年最为重要的一个生活环境,他们在学校生活得幸福不幸福,对其一生的影响是非常重大。 与以前的小学、初中课程相比,高中课目增多,难度增大,原先较好的成绩有可能出现滑坡, 这就要求学 生给自己重新定位。 “ 压力 ” 与 “ 焦虑 ” 是一对孪生弟, 学校学习生活的巨大压力, 往往使他们经常感到情绪焦虑、紧张恐惧、身心疲 惫。当其不堪重负时,就极有可能以死来逃避或抗争。这就需要教育者特别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 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 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 最佳状态 ” (1946 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定义 ) 具体表现为: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 有幸福感 ;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过有效率的生活. 1.2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标准 ( 香港 林孟平 博士 ) (1) 自我接纳 ( 但不是自我陶醉 ) 。 (2) 自我认识。 (3) 自信心和具有自制能力。 (4) 清晰洞察 ( 带点积极乐观 ) 现实情况。 (5) 勇敢,在挫败时不会一蹶不振,具复原力。 (6) 平衡和进退有度。 (7) 关爱他人。 (8) 热爱生命。 (9) 人生有意义。 1.3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 失 ” 是指当事者 的心理失去平衡, 就容易产生心理 困惑。 如,失去了父母之爱,失去了 升重点中学的机会,失去了爱 情,失去了自尊,失去了安全, 失去了健康 …… 这种失落感个 引起心理冲突,这种心理冲突 如不能自行解决,就很容易产 生心理困惑。 “ 变 ” 是指当事者 的生活环境或所 处的地位发生了 变化。 如学习成绩由好变 坏,由重点中学转入一般中学, 由学生干部变成一般群众,由熟 悉地方的生活、学习转到一个陌 生地生活与学习 …… 这种生活与 学习环境的变化要求当事者的心 理要适应这种变化,如果不能适 应,心理困惑就产生了。 “ 忘 ” 指对过去曾经 受过的心灵创伤能 理智地忘却,对前 途抱乐观主义态度 , 能认识到社会在不断发展,自己在 不断成长,只要不断努力,好好学 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未来应该说 是充满阳光的。如果对自己的过去 耿耿于怀,对未来焦虑不安,唯独 忘记了现在,那就说明社会适应性 差,就易产生心理困惑。 1.4 青少年心理适应失衡表现 心理失衡 失变忘 (链接:升学了,可我无法适应) 我努力了,没理由考不好啊
青少年 成长 社会 发展 素质 教育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2.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压力源 学习压力 : 地位改变(优势群体转为 弱势群体). 方式改变,要求改变,等等 发展压力 : 自我发展的困惑,理想与 现实的矛盾,对未来前途的焦虑,等等 人际压力 :新的同伴关系的适应,师 生关系的处理,学校管理的适应,等等 意义意义 健康问题 (失变忘) ( 链 : 素质教育全人观 )
实施渠道 非专门渠道专门渠道 各科 教学 各项 活动 心理素 质教育 心理咨询 与辅导 心理 治疗 班主任工作 团队活动 2.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语言具有 “ 治疗 ” 意义 — 例 : 眼斜心也斜 ?
正常状态 (常态) 不平衡状态 (偏态) 不健康状态 (变态) 生活事件 他人疏导 自我防御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 扰乱个体正常生活, 引起其焦虑、 失望、不满等负面情绪的事件, 如受批评、考试不及格等 ) 反社会行为 ( 攻击性, 犯法, 不道德行为 ) ( 酸葡萄 \ 甜柠檬 \ 代偿 满足 \ 反向行为 \ 投射 \ 合理化 \ 升华等 ) 异常行为 ( 自杀, 出走等 )\ 生理疾病 (个体没有大的困扰 时, 心理处于常态) 3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3.1 高中生几种不同的心理状态 ( 个体处于挫折 \ 压抑 \ 焦虑 \ 恐 惧 \ 担忧 \ 矛盾 \ 应激等状态 ) 轻度变态 重度变态
轻 微 心理失调 心理轻微失调又称心理问题, 是心理障碍的萌芽, 包括厌学、 自卑、依赖、任性、逆反、孤 独、行为问题、早恋等。 轻 度 心理障碍 重 度 精神疾病 心理障碍比心理问题要 严重,包括抑郁症、恐 怖症、强迫症、焦虑症、 多动症、口吃等. 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主要 有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 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 和反应性精神病等。 3.2 高中生心理困惑的三个层次
3.3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有效疏导 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动机缺乏、厌学、考试焦虑) 人际交往问题 (社交恐惧、人际孤独、人际冲突) 自我意识问题 (自卑、自负、任性、逆反) 个性心理问题 (偏执、强迫、依赖、回避个性) 情绪障碍 (焦虑症状、强迫症、抑郁症、神经衰弱) 不良行为 (偷窃、逃学、吸烟、上网成瘾) 性问题 (性意识、性行为、异性交往、早恋) 环境适应 (学校环境, 家庭环境, 教师教育风格, 班级竞争适应不良) 应激事件 (考试及升学打击、失恋、患急重病、自杀)
3.4 心理问题疏导的基本原则 ①理解支持原则 ②保密性原则 ③耐心倾听和仔细询问原则 ④疏导抚慰和启发诱导原则 ⑤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