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檳榔與口腔癌息息相關 所謂「紅唇族」都有著黑黑牙齒的相同特徵,那是因 為嚼檳榔時,粗纖維加上石灰顆粒不斷摩擦牙面,使得牙 冠部嚴重磨損。嚼食檳榔,除了使牙齒變黑、磨損、動搖 及牙齦萎縮外,甚至會導致久久不癒之口腔潰瘍、白斑 、 紅斑、紅白斑、疣狀增生及張口困難等問題,最後並可能 形成口腔癌。
不正常飲食,維他命或其他營養要素缺乏所造成的口 腔粘膜變化,可以誘致癌症的發生。 抽煙、嚼食檳榔等長期對唇、舌和口腔粘膜的刺激。 不合的假牙或不正的牙齒,對周圍組織產生磨擦。 長期和習慣性食用烈酒。 口腔內發現有任何腫塊、潰瘍或是顏色變化,超過兩星期而未好轉。 直接曝露於強烈的陽光下。
口腔癌的誘發因子 口腔癌包括好幾種,常見的有唇癌﹑舌癌﹑牙齦癌等。一般來說,抽 煙﹑喝酒﹑吃檳榔都是導致口腔癌的主要誘發原因,通常若是合併使 用則會加速癌症的產生。就檳榔而言,檳榔本身含有檳榔素﹑檳榔鹼, 其中檳榔素具有促進交感神經作用,在末稍部位刺激毒蕈鹼接受器, 中樞則會刺激菸草接受器,嚼檳榔時一部份的檳榔素在口腔中與石 灰產生作用,直接轉變成無交感神經作用的檳榔鹼。另外,有些檳 榔中還會夾入荖花,它含有大量的黃樟素,此成分也有致癌性。 口腔癌若是晚期發現,就不容易治療,即使可以治療也很難做得徹 底,如果施行外科手術,還要切除許多口腔組織,勢必造成畸形, 將會影響咀嚼和說話功能,必需注意預防。
許多因素與口腔癌有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嚼檳 榔,台灣口腔癌患者中,八成以上 口腔癌的成因 有嚼食檳榔的習慣,而好發的部位為頰黏膜及舌。 除檳榔外,菸酒亦與口腔癌有密切關係,如 同時有嚼檳榔、吸菸及飲酒等習慣者,則得到口 腔癌之危險性更高。 其他如口腔衛生不佳,長期溫度或化學物質 的刺激,齒列不正或不適合的假牙,對舌頭、齒 齦或咽頰造成慢性的傷害,口腔粘膜上的白斑, 都可能會在一段時間以後產生癌症。
正常口腔內膜是粉紅色或紅色柔軟黏膜,如有以下症狀,就 需要找耳鼻喉科中的頭頸腫瘤外科醫師檢查。 口腔內部或週圍發現腫脹、硬塊,或者長了腫瘤。 口腔內部發現白色脫屑的斑塊。 長久不能治癒的潰爛。 口腔附近部位有麻木或疼痛。 口腔內不明原因的流血,反覆發生。 最重要的診斷方法便是病理切片檢查,此一切片不會造成 癌症的擴散或惡化。如此才能早期診斷,正確治療而提高治癒 機會。
口腔癌的治療及預後 手術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依病灶大小、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 程度的切除。 一般而言,早期口腔癌可使用外科手術或是放射線治療,如已屬 晚期,則常須接受外科手術、放射線及化學藥物等合併治療,才 可有較高治癒機會。只要早期發現,現代的外科技術,可以把口 腔癌完全地割除,而仍然保持正常的臉型及咀嚼食物的機能。 只要接受正當的治療,早期口腔癌 3 年的存活率可達 80 ﹪, 5 年的 存活率可有 60 ﹪,若是晚期 ( 第三、四期 ) 則存活率降至 50 ﹪以下。 口腔癌的復發大都在 3 年內,有 80 ﹪出現在原來的位置或頸部, 20 ﹪則可能轉移到其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