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的悲歌 ── 《儒林外史》
悲歌源頭: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 605 年),成型於唐 朝,一直清朝末年( 1905 年)才被廢除, 歷時 1300 年之久。 在中國如此廣袤的土地上,單靠皇帝個人 的領導是不足的,必須有「人才」輔助。 科舉制度是各種選拔人才的管道中,「相 對」公平、合理的。
宋代科舉榜單 文 天 祥 的 O S : 我 不 只 會 唱 主 題 曲 〈 正 氣 歌 〉 , 我 還 很 會 考 試 呢 ! 你 看 ~ 有 圖 為 證 !
自古無場外的舉人 接下來請坐上時光機,繫好 安全帶,回到古代逛考場去 囉!
科舉考場稱為貢院。貢院為封閉式建築, 考試期間四周有官兵巡邏,禁止閒雜人進 入。院內設有可監視全場的瞭望樓,加上 三重大門層層把關,戒備非常森嚴。
場內整排的考棚,就是考生的座位。 這些考棚隔成每人一間,有點像網咖 的獨立小包廂,稱為「號舍」。
鄉試每次連考 3 場,每 場 3 天。 3 天考期完結 前不得離開號舍,吃 喝拉撒睡都在裡面。 考生如果需要暫時離 開試場如廁,須領取 「出恭入敬牌」,大 便稱「大恭」,小便 稱「小恭」。
每間號舍都配有兩塊木板,白天考試時以 上木板為桌,下板為椅,面向走道而坐。 晚上要在考場過夜睡覺時,將上板放到下 層,和下板並成床榻,就不必睡地上了, 就像睡在日本的榻榻米民宿呢!
作弊與防弊攻防戰 考試不作弊,明年當學弟。 寧願沒人格,不要不及格。
驗明正身 考生入場要核對身份,「家狀」上除 了基本資料,還有身高、鬍鬚多寡、 面色黑白等外貌特徵。 此外為防止有人越區 到容易錄取的地方應 考,現場還有口音測 試,以確認考生的籍 貫有無造假。
脫衣檢查 為了確認身上沒有夾帶小抄違禁品,連 髮辮都要拆開檢查。 明朝萬曆年間,曾查 獲「後庭夾帶法」: 監考官發現考生肛門 掛著一段線頭,以手 拉線,竟抽出一包寫 了四書五經的小抄。
迷你作弊書 二○○三年在蘇州發現一本清代考生作弊書, 厚零點四釐米,只有半個巴掌大,竟有九萬 字的考試內容,一粒米就能蓋住六個字。
上海嘉定博物館鎮館之寶 麻布坎肩夾帶「作弊衣」 「夾帶」又稱懷 挾,是指考生把 與考試內容相關 的文字,私藏在 衣物考具之中帶 進考場,以備答 卷時抄襲。
結合生物科技的創意作弊法:密寫 用墨魚汁將小抄偷偷寫在青面衣褲上,表 面塗上泥巴,字跡被掩蓋就看不出來了。 等進了考場再將乾泥搓掉,便是一件密密 麻麻的小抄。跟迷你作弊書相比,這整件 的衣褲,簡直就是 大字報。而墨魚汁 寫的字跡,過一陣 子就會自行消褪。
作弊找專家:槍手 1. 頂替(槍手親自上陣):買通保人,讓槍 手冒充考生身份,混入考場代寫。 2. 傳遞(槍手境外支援):考生先入場,知道 題目後,將題目傳給場外槍手,等槍手寫好 後,再將文章傳入場,讓考生拿去交卷。 3. 龍門掉卷(槍手陪同作戰):考生和槍手都 入場應考,並買通編號人,以求編座位時, 雙方位子能聯號。
三百六十行:職業槍手 當時甚至出現專門代人考試的「槍手」 行業。「槍手」風 險大,但報酬高, 代筆一次就可得銀 三十兩,如果中了 還有重謝。
科舉黃泉路 1. 慘遭識破: 在入場檢查時,只要搜出身上藏了隻字片 語,立即拖到外面戴枷示眾一個月,之後 再問罪發落。 僱用槍手者,戴枷示眾三個月 後,再丟到邊疆去充軍。
科舉黃泉路 2. 情節重大: 嘉慶年間,有考生買通彌封官,將考取的 考卷和自己的考卷互換。 後來換卷內幕被揭出,原作者的功 名才失而復得,行賄的考生則被派 絞死,收賄的彌封官也遭到處斬。
科舉黃泉路 3. 考場冤魂: 即使沒有作弊,也有不幸的人因科舉而死,比 方落第羞憤自殺的,舟車勞頓病死的,其中最 冤枉的當屬明代天順七年的會試考生。 當時貢院失火,監考官沒接到命令不敢開門, 竟然有九十餘名考生無法逃生而喪命。
科舉黃泉路 3. 考場冤魂: 諷刺的是,經過皇帝恩准,這批考死的考生, 全部追認為進士,並賞給每位死者棺木一口, 葬於京郊,墓碑上大寫:「天下英才之墓」。
百年思索 百年前八股取士已經廢除,可笑、 可悲的人生鬧劇就此草草閉幕。劇 終的那一刻沒有掌聲,只有輕輕的 喟嘆,而喟嘆背後有許多值得我們 讀書人細細思索的困惑。
為什麼要冒險作弊?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 通過科舉等同於保證了一生的榮華 富貴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 科舉是證明自我價值的唯一方式
科舉是在網羅人才? 還是製造遺珠? 科舉是在網羅人才? 還是製造遺珠? 一些才華備受肯定的文學 名家,屢試不第: 孟浩然、杜甫、李時珍、 蘇洵、蒲松齡
名落孫山意謂著什麼? 每個人擅長的領域各有不同,而科舉卻偏重 以特定文體取士,因此落榜不代表自身才能 不如人。 落榜只意謂著他們不擅長考試、不擅長寫八 股文。 制度殺人:八股取士淪為統治者箝制思想的 工具,文人遂成為政治操弄的犧牲品。
科舉考試是萬惡之源嗎? 科舉取士有其弊病,但若無科舉這樣選才 的制度,要在茫茫人海中尋覓那少數幾位 人才,形同於大海撈針。就此而言,科舉 取士似乎是「必要之惡」。 如今科舉雖已廢除,但考試選才制度依然 存在。你認為現今的考試選才制度公平合 理嗎?是否有更理想的選才制度?又如何 避免自己淪為現代版的范進和孔乙己?值 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