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題演講 楊明達 醫師 益生菌. 內容大綱 腸道裏有什麼? 什麼是「益生菌」? 「益生菌」的功能是什麼? 「益生菌」在健康促進上的角色有那些? 重要的「益生菌」有那些?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中医适宜技术讲座 青岛大学医学院 贺孟泉. 课堂第一语 医生的座右铭 医生的座右铭诚诚实实、规规矩矩、按部就班、一丝不苟.
消化系统健康 通往健康的道路是由光滑的肠 道铺垫的。。。 - Dr. Gloria Gilbere.
腸胃道保健 丘志威 博士 前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 常見消化系統的疾病 潰瘍 (ulcers) 胃 ( 心 ) 灼痛 (heartburn) 便秘 (constipation) 大腸直腸癌 (colon cancer) 大腸激躁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痔瘡 (hemorrhoids)
楊明達 醫師 醫學專題演講:兒童保健 益生菌 & 消化酵素. 腸道問題 脹氣、便秘、腹 瀉、消化不良 … 上呼吸道問題 感冒、鼻竇炎、中耳 炎、扁桃腺炎 … 過敏問題 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 性皮膚炎 … 兒童最常見的健康問題.
食物 迦密 愛禮信小學 張嘉雯 五望 (9) P.1 目錄 P.1 主題 P.2 目錄 P.3 類別 P.4 飲食金字塔 P.2.
怀孕了 要注意什么 苏州市立医院母子中心妇产科 蒋创. 可以孕育一个新生命并非是容易事。它是个 可以孕育一个新生命并非是容易事。它是个 “ 系统工程 ” ,不能匆匆忙忙,更不能马马虎虎。 21 世纪已经来到,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各种观念也在飞速转变的时代。同样,在国际、国内的围产医 学也是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
Might-A-Mins Spectrum Probiotics 愛兒力 ™ 兒童益生菌嚼片 © 2014 美安臺灣公司版權所有 僅供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化妝品學概論 油相原料 教學者 曾平禎 美容科教學檔案. 合成性 植物性動物性 礦物性 油相原料的功能.
Miracle 益生菌的奇蹟 講師:陳劍旗 藥師. 人菌共生  人體內唯一允許細菌存在的地方!  人體 70% 的免疫系統在腸道!  腸道中有 500 種,超過 100 兆個細菌!  人與細菌共生!  腸道菌叢的失衡,是諸病的根源!
腸內大掃除 (台北)中山醫院 腸胃科主治醫師吳德強. 世界衛生組織曾公怖 健康壽命 60% ( 取決自己努力 ) 遺傳佔 15% 社會條件佔 10% 醫療衛生條件佔 8% 氣候條件佔 7%
焦點 1 真菌的特徵與分類. 真菌 ( 菌類 ) 皆為異營真核生物大多為陸生大多具菌絲 ( 營養菌絲, 繁殖菌絲 )
泄泻.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食品科技系 班級:97級班 學號: 姓名:王家惠
益 生 菌 乳酸菌 比菲德氏菌 克菲爾 …….
饮食与健康 高一(4)班 组长;马智慧 组员:席朱一 高语馨 孟天池 孙啸 刘晓峰 虞泽权 林超超 徐昊 朱浩楠 尹文泰 王丹宇.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一節:微生物在食品上的應用.
 乳 酸 菌 王鳳英副教授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腸內大掃除 (台北)中山醫院 腸胃科主治醫師 吳德強.
DNA Miracle™ Chewable Probiotics
益菌 – 締造健康的好幫手 分享: 馬淑瑩 2006年6月3日
指導教授:黃顯宗教授 組長:徐慧真 組員:黃琳惟、董旻欣、安欣 卓晏琳
我的家乡 南通 ….
營養標示看仔細.
MARCH 2015 撰寫獨立專題探究報告 工作坊 (上半).
蛋白食品工艺 —本章学习重点: 大豆蛋白食品 大豆蛋白的生产工艺 传统大豆制品加工 花生蛋白食品的加工 棉籽蛋白食品的加工.
, 消化道保養新概念 高單位 木寡糖 XYLOOLIGOSACCHARIDE.
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湖南省儿童医院 肖政辉.
台北(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口腔顎面外科 口腔衛教.
英三C 吳岱蓉 英三C 李盈璋 英三C 馮瑞英 歷二 葉青佩
~臺中市大肚區瑞井國小 三年二班 重大議題融入教育~
瑞亞衛立補 HEPAGIS.
农 业 政 策 展 望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 方 言 2013年11月13日.
腸內大掃除.
大 陆 乳 酸 菌 与 益 生 菌 相 关 标 准 及 法 规 的 发 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罗雪云.
消化道健康(一) 鄒太太團隊產品培訓
從「頂新」事件談健康飲食 2014/10/13.
乳酸菌及其在发酵产品中的应用 齐鲁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王婷 博士
我國有關乳酸菌之研究現況報告 報告人:廖啟成 副所長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五月八日.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體內環保 , 腸道健康 Mow, let’s turn to our main objective today, and that is our new probiotic product, ProBioPCC.
五、学习方法及应考对策 (一)学习方法 1.保证复习时间,吃透教材:上课之前应该对课程相关内容进行预习,把不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带着问题听课。考试之前务必把课本看3遍以上,第一遍一定要精读,最好能做笔记,边读边记,不要快,要记牢。第二、三遍可以查缺补漏型的看,通过做题目看书,加深课本印象。 2.加强概念、理论性内容的重复记忆:概念、理论性内容一般比较抽象,所以在理解的基础上一定要重复记忆,在接受辅导之后,再加以重点记忆,以便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切忌走马观花似的复习,既浪费时间,效果也不好。
Life with Food 生命与食品安全.
中国未成年人法制安全课程 酒精饮料我不喝 小学段 第三讲 NO.
Food fermentation One of the oldest methods to preserve food
消化與吸收 張晋民.
體內環保 , 腸道健康 Mow, let’s turn to our main objective today, and that is our new probiotic product, ProBioPCC.
2-2細菌性食物中毒.
Life Straw GROUP 蕭定閎 陳廣陵 胡翔然 陳瑩媜.
細胞膜的雙磷脂層 (Phospholipid bilayer in cell membrane)
中国微生物及菌种管理情况介绍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2012年6月15日.
Diabete.
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定義 BMI= 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 年齡 男生 女生 正常範圍 (BMI介於) 過重 (BMI≧) 肥胖 2
健康食物.
生命週期營養-成年期 KOREAN FOOD 韓國菜.
貨幣需求與貨幣市場的均衡.
Health and Eating Behavior of the People in Hong Kong
第二節 食品相關的重要微生物 食品發酵微生物 食品微生物學 郭嘉信 編著.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 typhimurium)
商業行為成立的要件 動動腦 Q 請試著判斷下列何者為商業行為? 請試著判斷下列何者為商業行為?.
2-2.1 原核生物界 1、全為單細胞,缺少核膜以及膜狀胞器, 例如:細菌和藍綠藻。.
18-3 課堂整理 第十五組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42 游博雄.
細胞.
科學專題研究 日常飲品pH值的探究.
106年免試入學第一次模擬 選填重要日程表說明 1.106年1月10日中午12時~106年1月16日中午12時完成第一次模擬
研 究 者:李安庭 指導老師:潘瀅方 老師、鄭仰真 老師
腸內大掃除 (台北)中山醫院 腸胃科主治醫師 吳德強.
海葵與小丑魚 照片來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醫學專題演講 楊明達 醫師 益生菌

內容大綱 腸道裏有什麼? 什麼是「益生菌」? 「益生菌」的功能是什麼? 「益生菌」在健康促進上的角色有那些? 重要的「益生菌」有那些?

腸道裏有什麼? 小腸 6 公尺長 吸收營養 大腸 1.5 公尺長 吸收水份 微生物 細菌

微生物 腸道的微生物約有 100 兆個,其中超過 99% 是細菌。 這些細菌的總數,超 過人體細胞的總數。 這些細菌的種類超過 500 種,其中 99% 的 量來自於 30 ~ 40 種菌 種。 胃 十二 指腸 空腸 迴腸 大腸 及 闌尾

微生物 有害菌 可引起疾病、感染、蛀牙的致病菌。 有益菌 支持營養的吸收及正常的代謝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有七成以上的免 疫細胞,集中在腸道。 製造重要的維生素;促進整體健康。 有益菌和宿主有共生的關係 人體提供益菌所需的養份及庇護,而益菌則可 促進人體健康。

益生菌 “ 活的微生物,當量足夠時,可促進宿主的健 康。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及 聯合國農糧組織 (FAO)

益生菌總覽 益生菌的意思是 : 有益於生命 ( Pro=for Bio=life ) 通常被認為是:友善的、有益的、好的細菌。 一種菌株: 通過胃酸及膽汁時,還可存活。 可附著於腸壁 可在腸道內生長繁殖 可促進人體健康 可促進腸道微生物相的平衡 主要指的是乳酸菌和部份酵母菌

「益生菌」相關的研究領域 懷孕 牙齒健康 壓力 呼吸系統健康 消化 體重管理 腎臟健康 免疫

為何要補充? 成千上萬的人,腸道內的益菌嚴重缺乏。 益菌缺乏會: 影響消化、吸收及營養素的製造。 造成壞菌的過度生長,導致微生物相的不平衡。

微生物相不平衡的原因 抽煙、飲酒過度、抗生素 減少友善的細菌、較少好菌、低纖維 粗劣的食物、纖維質不足 環境及情緒、老化 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的飲食習慣 加工食物 壓力

有效的補充 菌種的種類多 益菌的存活 在包裝瓶內 在腸道的傳送過程 胃酸及膽汁的考驗 「 LiveBac ® 」及 「 BIO-tract ® 」技術 益生質( Prebiotics ) 空腹狀態

誰需要補充? 每一個人 抗生素 壓力 消毒 低纖維飲食 高碳水化合物飲食 偶發性腹瀉

有益菌 與 有害菌 重要的有益菌: 植物乳酸桿菌 (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 嗜酸乳酸桿菌 (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 雷曼氏乳酸桿菌 (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 雙叉比菲德氏菌 (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 常見的有害菌: 病原性大腸桿菌 傷寒桿菌 產氣莢膜桿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 腸炎弧菌

植物乳酸桿菌 (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 來自於蔬菜水果 促進合成: 維生素 K 、 A 、 B 1 、 B 2 、 B 3 、 B 5 、 B 6 短鏈脂肪酸 L - 賴氨酸 乳醇菌素( Lactolin ) 在胃酸及膽鹽中較穩定 對抗生素較不敏感

嗜酸乳酸桿菌 (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 俗稱 A 菌,是腸道內生長快速且數量最多的菌種之 一。 有眾多的研究及廣泛應用的菌種 在優格 ( yogurts )及起司( cheeses )中發現 主要繁殖於小腸及陰道 製造維生素 K 、維生素 B 群(葉酸、 B 3 、 B 6 )、乳糖 酵素、嗜酸乳菌素、嗜酸桿菌素、乳酸殺菌素與細 菌素。 耐溫度變化;能抵抗胃酸及膽汁的破壞。

嗜酸乳酸桿菌 經證實,可促進腸道 及免疫系統的健康。 促進乳糖的消化 可促進腸黏液的正常製造 改善過敏性腸道症 改善念珠菌、黴菌感染造成 的陰道炎 防止抗生素造成的腹瀉 ( AAD )

雙叉比菲德氏菌 (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 與乳酸桿菌一樣,是能製造乳酸的微生物。 可在發酵過的食物,如優格和起司中發現。 新生兒腸道中的主要菌,也是人體最重要 的有益菌。 也是喝母乳的嬰兒腸道菌叢中最主要的益 菌

雙叉比菲德氏菌 俗稱 B 菌、比菲德氏菌。 功用: 協助合成 Vit.B 群、 Vit.K 、葉酸並促進營養吸收。 酸化腸道,減少有害菌繁殖。 分解乳糖,改善乳糖不耐症。 促進免疫力,降低膽固醇。 減少便秘、調節腸道機能,避免腹瀉。 易受體內、體外環境的影響而減少

世界衛生組織 (WHO) 與聯合國農糧組織 (FAO) 關於益生菌的規範 2001 年 WHO 與 FAO 組織關於益生菌的規範 pH 存活率 對抗胃酸與膽鹽的雙重侵襲,在消 化道中順利存活。 菌落繁殖力 有穩固黏附於黏膜上的功能,並能 在腸道中存活繁衍。 菌種鑑定 菌種及其產品在效期末的活性濃度 應該標示於標籤上。 食用劑量劑量及使用方法應有科學根據 Joint FAO/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evaluation of health and nutritional properties of probiotics in food including powder milk with live lactic acid bacteria. Córdoba, Argentina. October 1-4, 2001.

10 種菌種 雙叉比菲德氏菌 (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 比菲德氏龍根菌 ( B. longum ) 嬰兒型比菲德氏菌 ( B. infantis ) 短比菲德氏菌 ( B. breve ) 植物乳酸桿菌 (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 雷曼氏乳酸桿菌 ( L. rhamnosus ) 凱氏乳酸桿菌 ( L. casei ) 嗜酸乳酸桿菌 ( L. acidophilus ) 唾液乳酸桿菌 ( L. salivarius ) 瑞士乳酸桿菌 ( L. helveticus )

益生菌的保健功效 抑制有害菌 及致病菌 維持腸道 正常菌相 降低膽固醇 及血壓 促進維持 健康的體重 ↑ 維生素 K 、 B 群、葉酸 促進免疫 系統的健康 緩和乳醣 不耐症 促進陰道及 尿道的保健 抗癌 ↓ 過敏反應 RAY D.STRAND, M.D., Healthy for Life Newsletter January/February 2011 Vol. 8 No. 1 FEMS Immunology & Medical Microbiology Volume 35, Issue 2, p131–134, March 2003 FAO/WHO Working Group Report,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