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常见病害鉴别与防治技术》 第七章 园林植物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第二节 枝干病害及防治 任课教师 何 笙
一、本节知识点 1. 枝干腐烂、溃疡病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三、本节难点 2. 枝枯病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3. 丛枝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1. 枝干腐烂、溃疡病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2. 枝枯病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3. 丛枝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4. 苹果树腐烂病; 5.松材线虫病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二、本节重点 上述各类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案 三、本节难点 上述各类病害的发生规律
枝干病害概述 园林植物枝干病害虽不如叶、花、果病害多,但对园林植物的危害性很大,往往引起枝枯或全株枯死。引起枝干病害的病原有真菌、细菌、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和茎线虫等。非生物病原有日灼、冻裂伤和枯梢。症状类型主要有腐烂、溃疡、枝枯、肿瘤、丛枝、黄化、萎蔫、腐朽、流脂流胶等。
一、腐烂、溃疡病类 (一)、 杨树烂皮病 1、症状识别 杨树烂皮病又称杨树腐烂病。是杨树的重要枝干病害。是我国北方的公园、绿地、行道树和苗圃杨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引起杨树大量枯死,新移栽的杨树发病尤重,发病率可达90%以上。该病除危害杨属各树种外,也危害柳树、核桃、板栗、榆、槭、樱、桑树、木槿等木本植物。 初发病时主干或大枝出现不规则水肿块斑,淡褐色,病部皮层变软、水渍,易剥离和具酒糟味,后病部失水干缩和开裂,皮层纤维分离,木质部浅层褐色,后期病部出现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分生孢子器),遇雨后挤出橘黄色卷丝(孢子角),枝、干枯死,进而全株死亡。
2.病原 有性阶段为子囊 菌亚门,污黑腐皮壳菌 Valsa sordida Nit.。 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 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2.病原 有性阶段为子囊 菌亚门,污黑腐皮壳菌 Valsa sordida Nit.。 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 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 Pers.)Fr. 杨树烂皮病 1、2.病株症状 3.分生孢子器 4.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5.子囊6.子囊及子囊孢子
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天,孢子借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自伤口或死亡组织侵人寄主。潜育期一般为6~10 d。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5~30℃。烂皮病于每年3~4月开始发病,5~6月为发病盛期,9月病害基本停止扩展。子囊孢子于当年侵入杨树,次年表现症状。 引起杨树烂皮病的病原菌都是弱寄生菌,只为害树势衰弱的树木。立地条件不良或栽培管理不善,削弱了树木的生长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土壤瘠薄,低洼积水,春季干旱,夏季日灼,冬季冻害等容易引发此病;行道树、新种植的幼树、移植多次或假植过久的苗木、强度修剪的树木容易发病。
(二)、 杨树溃疡病 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杨树、柳树、泡桐、核桃、苹果的枝干,能造成大苗及新造的杨树林大量枯死。发病率高达80%。此病有溃疡型和枝枯型2种症状。溃疡型:3月中下旬感病植株的干部出现褐色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在1cm,质地松软,手压有褐色臭水流出。有时出现水泡,泡内有略带腥味的粘液。5、6月份水泡自行破裂,流出粘液,随后病斑下陷,很快发展成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病斑无明显边缘。4月上中旬,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并突破表皮。当病斑包围树干时,上部即枯死。
5月下旬病斑停止发展,在周围形成一隆起的愈伤组织,此时中央裂开,形成典型的溃疡症状。11月初在老病斑处出现粗黑点,即病 菌的子座及子囊壳。 枯梢型:在当年定植的幼树主 干上先出现不明显的小斑,呈 红褐色,2~3月后病斑迅速包 围主干,致使上部梢头枯死。 有时在感病植株的冬芽附近出 现成段发黑的斑块,剥开树皮 可见里面已腐烂,引起梢枯。 随后在枯死部位出现小黑点。 这种类型发生普遍,危害性大。 溃 疡 型
(初期症状) 皮孔周围 呈水渍状 杨 树 溃 疡 病
杨树溃疡病 发病后期呈现大面积坏死斑
2、病原 有性阶段为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ibis (Tode) Grosssenb 2、病原 有性阶段为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ibis (Tode) Grosssenb. et Dugg,属子囊菌亚门,格孢腔菌目。无性阶段为群生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属半知菌亚门的真菌。 杨树溃疡病 1.病害症状 2.分生孢子器 3.子囊壳、子囊及子囊孢子
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在寄主体内越冬,翌春气温10℃以上时开始活动。该病于4月中、下旬开始发生,5~6月为发病高峰期,7月份病害发生缓慢,7~8月病势减缓,9月又可见新的病斑出现,10月以后停止扩展。该病的发生与杨树品种、立地条件以及冻害、日灼伤、虫害、旱害等密切相关。日灼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树干阳面的病斑数多于阴面。杨树在生长衰弱或土壤干旱、树体含水量低的情况下感病重,大树比幼树受害重,地势低洼的林分发病重。夏季修枝的树比春、秋季修枝的树发病重;冻伤和修枝易引起发病;修枝不整齐、茬高的也易造成侵染。
(三)杨树烂皮病、杨树溃疡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出圃苗木检查,严禁带病苗木出圃,对插条进行消毒处理;重病苗木要烧毁,以免传播。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力。如随起苗随栽植,避免假植时间过长。避免伤根和干部皮层损伤,定植后及时浇水等。 2、选育抗病品种。日本白杨、沙兰杨、毛白杨、意杨69、意杨72、新疆杨、中林23、中林28和中林46等较抗病,黑杨107、108、北京杨、小叶杨、小美旱杨等易感病。
3、药剂防治: 树干发病时可喷用50%代森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80%“402”抗菌素200倍液喷雾;或用波美2度的石硫合剂涂抹病斑。茎、枝梢发病时可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与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混合液(1:1)1 000倍液。
二、月季枝枯病 (1)分布与危害:该病分布广泛,引起枝梢干枯,发病严重时,甚至全株枯死。 (2)症状:病害主要发生于枝条及嫩茎上,初期为红色或紫红色圆斑,后逐渐扩大成较大的病斑,病斑中心灰褐色,稍下陷,边缘紫褐色,略隆起,周围常有一红色晕圈。后期病组织产生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发病严重,病斑包围枝条一周时,致使病部以上的枝叶全部枯死。
(3)病原:蔷薇小壳霉菌,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亮孢目的真菌 。分子孢子器埋生于枝条表皮下,扁球形,器壁黑色。分生孢子近球形、短椭圆形或卵形,有色。分生孢子梗短,无色。 (4)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植株病组织中越冬。翌春,分生孢子器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风雨、灌水传播。从伤口侵入,进行初侵染。病菌的分生孢子萌芽和生长的最适温度较高,为28-30℃,故夏季发病较重。南方地区梅雨季节发病严重。管理差,树势衰弱的植株发病重。
月季枝枯病的防治措施 (1)及时修剪并销毁;修剪应在晴天进行,以利于伤口愈合,修剪口可用1%硫酸铜消毒,再涂波尔多浆或其它药剂保护伤口。 (2)药剂防治在生长期内可选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0.1%代森锌与0.1%苯来特混合液喷洒均可。
三、松材线虫病 (1)寄主与分布:松树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东、香港、台湾。国外分布于日本、美国、韩国、加拿大。危害赤松、黑松、马尾松、黄松、海岸松、火炬松、湿地松、琉球松、白皮松等属植物。该病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破坏了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对我国松林资源构成严重威胁。 (2)症状:松树受害后针叶失绿变为黄褐色至红褐色,萎蔫,最后整株枯死,但针叶长时间不脱落。外部症状的表现,首先是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蒸腾作用下降,继而边材水分迅速降低。病树大多在9月至10月死亡。
(3)病原:本病由松材线虫引起。 (4)发病规律: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松褐天牛。线虫由卵发育为成虫,其间要经过4龄幼虫期。秋末冬初,病死树内的松材线虫逐渐停止增殖,开始出现一种称为分散型的3龄虫,进入休眠阶段。翌年春季,当媒介昆虫松褐天牛将羽化时,分散型3龄虫蜕皮后形成分散型4龄虫,潜入天牛体内随成虫扩散传播。
松材线虫病(一)
松材线虫病(二)
松材线虫病(三)
5.防治措施 (1)加强植物检疫,以免疫区扩大。 (2)捕杀成虫 成虫出现期(6~7月)白天捕捉,在雨后晴天较易捕捉。成虫有趋化性,可结合防治梨小食心虫用糖醋液诱杀。 (3)钩杀小幼虫 幼虫孵化后检查枝干,发现排粪孔可用铁丝钩杀幼虫。 (4)树干涂白 在树干上涂刷石灰硫黄混合涂白剂(生石灰10份:硫黄1份:水40份:食盐0.2份:兽油0.2份),防止成虫产卵。 (5)药剂熏杀 在成虫产卵期和幼虫孵化期,枝干上喷布50%杀螟松乳油、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杀灭初孵幼虫。幼虫蛀入木质部后,用56%磷化铝片剂的1/8-1/4,或用80%敌敌畏乳油20-30倍液蘸棉球塞入虫孔中封口熏杀。用3%呋喃丹颗粒剂进行根埋或用5%克线磷、灭线磷,注射树干。
(6)生物防治 ① 昆虫病原线虫的利用:斯氏线虫,北方5-8月份,9-10月份,气温20~30 ℃,每天上午7时至下午7时,以晴天为好,使用量3万~4万条/毫升,注射到天牛蛀道内。 ②管氏肿腿蜂的利用:虫蜂比1﹕3 ③花斑花绒寄甲
四、苹果树腐烂病 苹果树腐烂病俗称烂皮病,是我国北方苹果树的主要病害。苹果树腐烂病除为害苹果及其他苹果属植物外,还可为害梨、桃、樱桃和梅等多种落叶果树。
1.症状 主要危害枝干,导致皮层腐烂坏死。其症状有两种类型,即溃疡型症状和枝枯型症状。 溃疡型症状:主要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以主枝与枝干分杈处最多。春季病斑近圆形,红褐色、水浸状,组织松软,常有黄褐色汁液流出,有酒槽味。揭开表皮,病组织呈红褐色乱麻状,后期病部干缩下陷,病、健交界处裂开,病皮上产生很多小黑点。潮湿时,小黑点上涌出黄色、有粘性的卷须状孢子角。 溃疡型症状
枝枯型症状:多见于2~4年生的小枝条、果台等部位。病斑形状不规则,扩展迅速,很快环绕一周,造成枝条枯死。
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属子囊菌亚门黑腐皮壳属。 2.病原 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属子囊菌亚门黑腐皮壳属。 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壳囊孢属(Cytospora sp.)。 分生孢子梗 和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器 子囊壳 子囊及子囊孢子
3.发病规律 (1)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等在病组织内越冬,分生孢子器可持续产孢两年。 (2)雨后或潮湿时产生孢子角,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冲溅或昆虫传播,从伤口、皮孔侵入。 (3)是弱寄生菌,当树体或局部组织衰弱,抗病力降低时,病菌迅速扩展,表现症状。 (4)发病条件: 土壤瘠薄 干旱缺水 其他病虫害严重 树体负载量过大 树体周期性冻伤 病斑刮治不及时 病枯枝处理不妥
(2)一年出现2个发病高峰期,早春2月开始,3-4月达高峰(占60-80%);9-10月。 发病特点: (1)树强抗病,树弱感病。 (2)一年出现2个发病高峰期,早春2月开始,3-4月达高峰(占60-80%);9-10月。 (3)原发病斑通常在树干的向阳面(南、西南、东南面),阴面很少。 (4)树体营养缺乏。
4.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增加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 (2)树干涂白 涂白剂(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 1份:水40份:食盐0.2份:兽油0.2份)。 (3)预防保护 伤口用煤焦油或油漆封闭。早春树体萌动前,喷杀菌剂保护。3~5°Be′石硫合剂、5%菌毒清水剂50~100倍液。 (4)刮除病斑 表面涂药(10°Be′石硫合剂、5%菌毒清水剂20~3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液。 (5)及时桥接 (6)农抗120(吸水刺孢链霉菌)的应用,最适浓度 250-1000mg/ml
五、樱桃流胶病 流胶病是樱桃的一种综合性病害,发生极为普遍,发病原因复杂,很难彻底根治。树体流胶造成生理代谢失调,枯枝严重时导致整株树死亡。
1、症状: 该病多发生于主干和主枝处。初发期感病部位略膨胀,逐渐溢出柔软、半透明的胶质,湿度越大发病越严重,胶质逐渐呈黄褐色,干燥时变黑褐色,表面凝固。严重时树皮开裂,其内充满胶质,皮层坏死,营养供给受到影响,导致生长衰弱,叶色变黄。 真菌性流胶病:病部枝干皮层呈疣状隆起,或环绕皮孔出现凹陷病斑,从皮孔渗出胶液。病斑扩展,侵染点增多到绕枝干一周后,病斑上部枝干常枯死。在枯死的枝干上可见许多小黑粒点状物。 生理性流胶病:树皮开裂渗出胶液,流胶量大而多,胶液下病斑皮层变褐坏死。
2、病原: 一是由于子囊菌的真菌、细菌危害,如褐斑病、干腐病、穿孔病等均能引起流胶。 二是害虫蛀干造成的伤口诱发流胶,如红颈天牛、金缘吉丁虫、桑白介壳虫、金龟子等虫害。 三是根部病害引起,如根癌病、腐烂病。 四是机械损伤,过重修剪,剪锯口处理不合理。 五是霜害、冻害、日灼伤等引起流胶。 六是建园不合理。土壤黏重,通气、排水不良,园内积水,使树体产生生理障碍,也能引起流胶。 另外管理粗放、结果过多也会造成树体衰弱,从而引起流胶病。
3、发生规律 : 樱桃流胶病每年有两次发病高峰,即5月中旬~6月下旬和8月上旬~9月下旬。 真菌以菌丝体、子座和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并可在病枝上存活多年。天气潮湿时从分生孢子器逸出块状的分生孢子角,里面含有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的生成量,新病枝较老病枝多。分生孢子靠雨水分散、传播到枝干上,萌发后从皮孔或伤口侵入。 细菌在发病部位越冬,靠风雨、介体昆虫和田间管理传播。 生理性流胶病常由偏施氮肥、负载量过大、地势低洼、土壤粘重、雨季排水差、涝害、重茬再植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也是真菌性流胶病的发病条件。
4、 防治措施 : (1)农业防治 选择地势高、透水性好的沙质壤土地建园。不在刨除老樱桃树的地块继续栽植新树。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冬季或早春按结1千克樱桃果施2~3千克土杂肥的比例,开沟施入有机肥。生长季节适时追肥浇水。土壤瘠薄、沙石多的樱桃园要逐年扩穴改土。根据树势确定产量,使樱桃树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2)人工防治 冬季修剪时将树上病枯枝剪除烧掉,减少病菌的侵染来源,减轻病害发生。
(3)药剂防治 冬春季树干刷白,预防冻害和日灼伤;涂白剂(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 1份:水40份:食盐0.2份:兽油0.2份,加1份铜制剂或农用链霉素)。 樱桃树休眠期全树均匀喷施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100~150倍液,或喷铜制剂和农用链霉素3~4铲除树皮浅层的流胶病菌。石硫合剂作为铲除剂对真菌和细菌均有效。在休眠期对地面和树体进行全面覆盖,不但可杀死各种病菌,还可杀死害虫.效果理想。
生长期间,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果实和叶片病害的同时,喷布枝干,可兼治樱桃树流胶病。 (4)加强对桃桃红颈天牛、桃蚜、桃瘤蚜、桑白蚧等害虫的防治,减少树皮虫伤危害,以降低发病率。
六、竹丛枝病 1.分布与危害:竹丛枝病又称雀巢病或扫帚病。分布较广。危害刚竹、淡竹、苦竹、紫竹、毛竹等竹种。病竹生长衰弱,发笋少,影响其观赏性,发病严重时病株枯死。 2.症状:发病初期仅个别枝条感病,病枝细弱,节间缩短,叶片呈鳞片状,侧枝丛生成鸟巢状或成团下垂,每年4~6月份在病枝梢端叶鞘产生大量白色米粒状物,即病菌的无性世代。从5月下旬至6月下旬,白色米粒状物变黄褐色,即有性世代。最后导致全株枯死。
竹丛枝病
3.病原:竹丛枝瘤痤菌Balansiatake(Miyake)Hara,属子囊菌亚门,核菌壳目的真菌。病菌于病枝梢端由菌丝和寄主组织共同形成白色粒状假子座。 4.发病规律:病菌在病竹枝内越冬,翌春在病枝新梢上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该病为局部侵染,2~3年后逐渐形成鸟巢状或扫帚状。 病害在管理不善,生长不良和栽植过密的竹林内容易发生。4年生以上的竹子易发病。
5、丛枝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适时清除枯死病枝,以减少病害侵染源。注意压土施肥,保持土壤肥力,促进新竹生长。 (2)建造新竹林时,不能在病区挖取母竹。 (3)发病期可用20%粉锈宁乳油1000喷雾。
苦楝丛枝病
作业 1. 掌握常见园林植物枝干病害的症状与发病规律。 1. 掌握常见园林植物枝干病害的症状与发病规律。 2. 分组分别对校园、人民公园、人民公园及行道树等处的园林植物进行调查,调查枝干病害的种类,写出调查报告。 3. 结合生产和实践,通过查阅资料,对校园内园林植物枝干病害作出综合防治方案。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