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 与发展规律 主编:邹玲.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Advertisements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学前儿童游戏教育 主编:邹玲.
第一章 基本理论.
第四章 学前儿童体育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概述.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二章 幼儿游戏的分类及发展 第一节 游戏的分类 一、从认识发展的角度分类 1、感觉运动游戏 2、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 3、结构性游戏
《指南》背景下 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面试公开课 封面 山西省考面试QQ交流群:
自主创业.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第五章 幼儿教师与师幼关系 一、幼儿教师的涵义 (一)幼儿教师与托幼机构教育 (二)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 二、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分析
幼儿园角色游戏中的 教师角色 广西师范大学 徐莉.
幼儿游戏与玩具.
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的有效开展 田涛.
第七章 学前儿童语言 教学游戏 。.
折线统计图 张家产中心完小.
活动课 有趣的组合.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材料提供对幼儿自主游戏影响 的实践与研究 南京市珠江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许剑莉.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主讲教师:勇健 副教授 2008 学前儿童心理学.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第八章 幼儿游戏.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快乐地玩,有效地学 南西幼儿园 徐则民.
我看自主游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十二章 幼儿活动心理 第一节 幼儿游戏活动心理
第三章 儿童发展与儿童观 第一节 儿童发展 一、儿童发展概述 (一)儿童发展的涵义与特征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Unit 3 At the table Lesson 1.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第一单元 初识C程序与C程序开发平台搭建 ---观其大略
Harvard ManageMentor®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认识图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实用网络营销基础 冯英健 2006年8月6日 首页.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EBNF与操作语义 请用扩展的 BNF 描述 javascript语言里语句的结构;并用操作语义的方法描述对应的语义规则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Unit 1 I like dogs (Period 1)
10.3平行线的性质 合肥38中学 甄元对.
用计算器开方.
6.4 你有信心吗?.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任选四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用所得结果的四位数重复上述过程,最多七步,必得6174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IT审计简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T审计培训 第一讲.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单元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 与发展规律 主编:邹玲

学习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常用分类方法及主要观点,能观察并分析幼儿园的游戏类型。 2.理解自由性游戏的含义和特征,初步认识到自主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 3.把握儿童游戏发展的规律区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游戏的特征,一便更好的指导儿童游戏的发展

模块一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

一、 根据儿童发展进行的分类 (一)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分类 皮亚杰是按儿童认知发展对游戏进行分类的首创者。他认为游戏是随认知发展而变化的,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把儿童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等四类。

1.感觉运动游戏   感觉运动游戏也称为机能性游戏、练习性游戏或实践性游戏,是儿童最早出现的一种游戏形式,一般处于从儿童出生到2岁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环境、与人交往的,他们的游戏最初是通过自己的身体作为游戏的中心,逐渐地会摆弄与操作具体物体,并不断反复练习已有动作,从简单的、重复的练习中,尝试发现、探索新的动作,从而使自身获得发展。

2.象征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又被成为符号游戏,是2—7岁学前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象征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游戏中出现了象征物或替代物,儿童把一种东西当做另一种东西来使用即“以物代物”、把自己假装成另一个人即“以人代人”,是象征的表现形式。他带有“好像”和“假装”的特点。

3.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来建构、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活动。它是游戏活动向非游戏活动的过渡,前期带有象征性,后期逐渐成为一种智力活动。例如搭积木、插积塑、泥工、折纸、用雪堆雪人、用沙石筑城堡等。

4.规则游戏 规则游戏是7-11岁的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儿童必须在两人以上。规则游戏是以规则为中心,摆脱了具体情节,用规则来组织游戏。例如:下棋、打扑克、拔河等。

(二)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进行分类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的行为水平呈现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程度。美国学者帕顿(Parten)从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角度,将2-6岁儿童的游戏行为分为以下六种。

1.偶然的行为(无所用心的行为) 儿童无所事事,不参加游戏,而是注视着身边突然发生的使他感兴趣的事情,或摆弄自己的身体,或从椅子上爬上爬下,到处乱转,或是坐在一个地方东张西望,偶尔看看他人等。

2.袖手旁观的行为(游戏的旁观者) 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看其他儿童玩,听他们谈话,或向他们提问题,但并没有表示出要参加游戏。只是明确地观察、注视某几个儿童或群体的游戏,对所发生的一切都心中有数。

3.独自游戏(单独的游戏) 独自游戏是指儿童在游戏中自己玩自己的,单独的玩。学步期或其前后的婴幼儿通常以这种玩法进行游戏。这一阶段的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大察觉其他人的存在,即使有其他孩子在附近,他们都是独自玩着自己的玩具,不理会他人。

4.平行游戏 大约从3岁左右开始,游戏的性质发生变化,逐渐具有社会性。3岁游戏的社会性发展达到了平行游戏的阶段。在平行游戏时,几个幼儿往往坐在一起,只各自玩自己的玩具或游戏而彼此没有交流(包括口头语言的沟通和身体语言的交流)。

5.联合游戏 到大约4岁以后,儿童仍以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为中心,虽同处于一个集体之中与同伴一起开展游戏,并且能够留意身旁其他幼儿的活动,时常发生借还玩具、短暂交谈等行为,但没有围绕具体目标进行组织,也没有建立起集体的共同目标,没有真正的组织者或领导者。

6.合作游戏 儿童以集体共同目标为中心,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并努力达到目的。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有一到两个游戏的领导者。合作游戏是社会性程序最高的游戏。

二、根据游戏活动本身特性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是从游戏自身横向的角度、依据儿童游戏的行为及特性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我们主要介绍这几种分类:

(一)以游戏的内容分类 1.动作技能性游戏 这类游戏一方面是指主要表现粗大动作为内容的游戏活动,另一方面是指主要表现精细动作为内容的游戏活动。粗大动作为内容的游戏活动一般在户外较大空间进行,比如做操、跳舞、玩滑梯、荡秋千、攀登、相互追逐等。

2.认知性游戏 这类游戏指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为主的游戏,比如听故事、看图书、唱歌、念童谣、猜谜语、做小实验、拼图镶嵌等。 3.社会戏剧性游戏 这类游戏指儿童在活动中模仿成人生活的一种游戏。他们装扮成奶奶、爸爸、妈妈、医生、售货员等角色,把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所见所闻和所经历体验过得事件,概括性地反映出来,如同演戏一样。

4.结构性游戏 这类游戏是通过双手操作进行的造型活动,通过想象和操作,能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例如搭积木、插积塑、捏泥塑和橡皮泥、折纸、小制作等,这是儿童的一种创造性表现,在手脑并用中发展了儿童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以游戏的作用(或目的)分类    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习惯于依游戏的教育作用进行分类,将幼儿园游戏分成两大类: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游戏(教学游戏),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和娱乐游戏。

1.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是幼儿时期的典型游戏。此类游戏是幼儿创造性的反映生活内容的游戏,游戏是由幼儿依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创造性的进行的。 包括: 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2.规则游戏(教学游戏) 此类游戏是根据幼儿发展的要求而编定的游戏。这类游戏一般都有游戏的目的、玩法、规则和结果四个部分,其中游戏的规则是此类游戏的核心。 (1)智力游戏 (2)音乐游戏 (3)体育游戏 (4)娱乐游戏

三、自主性游戏 (一)自主性游戏的含义 自主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在自主性游戏中儿童对游戏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包含儿童对游戏活动的决定权和参与权。

(二)自主性游戏的内容 自主性游戏是教师在了解儿童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三)自主性游戏的特征 1.游戏计划的生成性 2.游戏环境的多样性 3.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4.游戏机会的均等性

(四)自主性游戏中的几个错误认识 1.自由就是不要规则 2.自主性游戏不能指导 3.自主性游戏要提供尽量多的材料以满足儿童需要

模块二 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 一、以认知发展为主线的儿童游戏的发展 认知是儿童身心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的核心。皮亚杰以认知(智力)发展不同阶段来划分游戏的分类,为我们分析游戏中与儿童认知有关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实质上,按认知发展划分的各种游戏类型的典型特征即展示出以认知为主线的游戏的发展不同水平和演化进程。

1.学前儿童游戏的最初发展——感觉运动性水平 2、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发展——象征性水平 3. 学前儿童末期的的游戏新发展——规则性水平

二、学前儿童游戏总体发展的一般趋势 1.游戏内容的发展 儿童游戏的内容随儿童年龄增长不断丰富。游戏的内容是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它构成游戏的内核。

2.游戏形式的发展 游戏的形式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任何一种游戏都是通过其外在的新方式而表现出来的。游戏的形式受游戏内容(主题)的制约,而最终是由儿童身心发展的程度所决定的。

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具体动作、语言、时间的持续、人数的多少、规则上的行为遵守程度等方面,反映出游戏形式的发展整体状况。 (1)动作的逐渐连贯。 (2)游戏语言的发展。 (3)持续的时间延长。 (4)规则的明朗化。 (5)游戏活动的社会化。

思考与练习: 1.任选一种游戏分类方法,每一类列举3个儿童喜欢的游戏。 2.试用20-30分钟时间来观察两组不同年龄(如3岁-5岁)、不同性别的儿童在进行同类游戏时的表现,并用本节学到的理论对你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 3.象征性游戏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4.学前儿童游戏总体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怎样的?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