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肿瘤遗传学 Cancer(Tumor)Genetics
本章重点内容提示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的类型 Ph染色体和14q+染色体形成机制及意义 癌基因概念、功能分类、激活机制 抑癌基因及研究途径 二次突变学说 肿瘤发生的多阶段过程(以结肠癌为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环境因素与肿瘤发生 第二节 肿瘤发生的遗传因素 第三节 遗传性肿瘤 第四节 遗传性癌前病变 第五节 染色体异常与肿瘤 第一节 环境因素与肿瘤发生 第二节 肿瘤发生的遗传因素 第三节 遗传性肿瘤 第四节 遗传性癌前病变 第五节 染色体异常与肿瘤 第六节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与肿瘤发生 第七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第八节 癌发生的多阶段学说
肿瘤:一群生长失去正常调控的细胞形成的新 赘生物(neoplasm)。 85%为癌(carcinoma) 2%为肉瘤(sarcoma) 5%为淋巴瘤(lymphoma) 3%为白血病(leukemia) 肿瘤遗传学(Cancer Genetics) 应用遗传学的基本原理、方法,从遗传方式、遗传流行病学、细胞遗传和分子遗传学等不同的角度探讨肿瘤发生与遗传的关系,肿瘤防治的新途径,进而开辟一门多学科渗透的新兴学科。
几个观点 癌发生于一个细胞的(恶变)克隆。 ——癌起源于单细胞的恶变 癌有家族性和散发性。 ——发生在生殖细胞的突变是可遗传的 肿瘤的发生多因素、多基因、多阶段、多途径
癌发生涉及多个基因的变化。 细胞水平——癌是体细胞遗传病 基因水平——癌是多基因病 癌的发生与常见的复杂性疾病一样,也是由遗传因素(基因变化)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 癌是多因素病 癌的遗传事件不是单一而是多途径如DNA甲基化。 —— 癌是多途径机制 癌的发生经历基因多次突变的累积,其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 —— 癌是多阶段 —— 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
第一节 环境因素与肿瘤发生 化学致癌物 射线 病毒 烟草和酒精等
一、化学致癌物 是80-90%人类肿瘤形成的病因。 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肿瘤发生需要两个主要阶段,即始动阶段和促进阶段。当细胞暴露于一定量的始动剂可能癌变时,标志始动阶段的开始。始动阶段通常是快速的,且不可逆转。促进阶段的特点是肿瘤细胞(始动细胞)的永生化和克隆化。此外,促进阶段的因素(促进剂)不直接影响DNA,故对细胞的影响是可逆的。
(一)始动阶段 肿瘤始动阶段的致癌物是一系列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化合物或致癌物前体。前者自身为致癌物,后者通过体内代谢最终转变为致癌物。
在致癌物前体中主要的一类酶是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单氧化酶的同工酶,在群体中,酶的活性和诱导性的变异较大。 例如,其中一种同功酶CYP1A1负责多环芳香类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群体中10%的个体拥有这种高度诱导形式的酶,因此,编码这些酶的基因具有多态性,影响人群对某一致癌物的易感性。其中,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较高与此基因变异相关。
(二)促进阶段 当经历始动阶段的细胞暴露于促进剂时,遗传损伤的细胞数将增加。随着持续分裂,这些具有遗传突变的细胞将面临着选择。因此,促进阶段涉及癌前病变细胞的增殖、恶性转化及肿瘤的进展等。
促进剂不致突变,是通过诱导细胞增殖机制而起到促进肿瘤的作用。 如蛋白激酶C是磷酸肌醇信号传导通路的复合物,正常情况下受控于第二信使乙酰甘油,TPA(纤维蛋白酶原激动子)激活蛋白激酶C,活化的蛋白激酶C引起靶蛋白的磷酸化,最终刺激细胞增殖。
二、辐射 辐射能量,如紫外线或电离辐射,在体外使细胞转化,在体内诱发肿瘤。辐射起致突变作用,通过造成DNA损伤而引起细胞的恶性转化。
紫外线有三种波长:UVA(320-400nm),UVB(280-320nm)和UVC(200-280nm)。UVB易被DNA碱基吸收,引起DNA碱基的改变,因此,被认为与皮肤癌的发生有关。
与紫外辐射不同,单独置于电磁辐射足以形成肿瘤。 电离辐射包括电磁辐射(X-线和γ线)和特殊辐射(α-粒子、β-粒子、原子和中子)。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具有致癌性。电离辐射是广泛的致癌物,可以诱导几乎任何年龄、任何物种的任何组织癌变。 与紫外辐射不同,单独置于电磁辐射足以形成肿瘤。
三、病毒 现已发现大量与人类肿瘤相关的DNA和RNA病毒。这些病毒是通过整合到宿主细胞DNA而发挥作用的。 对DNA肿瘤病毒而言,癌基因是病毒基因组的整合部分,对RNA肿瘤病毒而言,癌基因为病毒的供体,即病毒RNA经逆转录变为前病毒,再整合到宿主基因组。
常见的DNA肿瘤病毒:EBV、乳头瘤病毒 (HPV)和乙肝病毒。 常见的RNA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EBV主要与Burkitt淋巴瘤和鼻咽癌的发生相关。98%非洲人Burkitt淋巴瘤有EBV感染史。100%的鼻咽癌有EBV DNA。免疫缺陷病毒可以引起艾滋病和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
第二节 肿瘤发生的遗传因素 一.癌家族(Cancer family) 某些癌症具有家族性聚集倾向,表现为 第二节 肿瘤发生的遗传因素 一.癌家族(Cancer family) 某些癌症具有家族性聚集倾向,表现为 一个家系几代人多个成员、同一/不同器官 恶性肿瘤 许多常见肿瘤如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等发生,一级亲属再发风险高于一般群体3-10倍。 如: Lynch癌家族综合征 Li-Fraumeni综合征
Lynch癌家族综合征 特点:1.肿瘤发生率高; 2.某种肿瘤(腺癌、肉瘤)发病率高; 3.肿瘤有多发性(部位); 4.发病年龄早; 5.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Li-Fraumeni综合征(LFS)是以乳腺癌为主的癌家族综合征,呈AD, 还患有脑瘤,骨肉瘤,横纹肌肉瘤,白血病,肺癌,结肠癌,肾上腺皮质癌等。
二.同卵双生子发病一致率研究 77对白血病患者双生子调查: 同卵双生者发病一致率高 遗传因素 20对同卵双生子发病部位调查: 同卵双生者发病一致率高 遗传因素 20对同卵双生子发病部位调查: 患者患同一部位的同样肿瘤 遗传因素
三.肿瘤发生率的种族差异 ——种族差异主要是遗传差异所致,在肿瘤发生中也起作用。 不同种族中某些肿瘤发病率有明显差异例如: 鼻咽癌 中国人 马来人 印度人 13.3 : 3 : 0.4 移居到美国的华人比美国人高34倍。 松果体瘤 日本比其他民族高十余倍。 ——种族差异主要是遗传差异所致,在肿瘤发生中也起作用。
第三节 遗传性肿瘤 p433 少数来源于神经或胚胎组织的肿瘤常为遗传性肿瘤。 这些肿瘤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遗传,常为双侧性或多发性,发病早于散发型病例。 遗传性肿瘤虽然少见,但在肿瘤病因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
一.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 儿童期(多在4岁以前)发病的一种眼内的恶性肿瘤 发生率约1/21000~1/10000 临床表现:早期为眼底灰白色肿块,多无自觉症状,以后肿瘤长入玻璃体,使瞳孔呈黄色光反射时,才容易被发现,称为“猫眼”。 遗传型多为双侧发病,发病早,有家族史。 非遗传型多为单侧发病,且在2岁以后才发病。
视网膜母细胞瘤 (RB) 遗传性 非遗传性(散发型) 家族史 无 双侧 单侧(约90%) 早发 晚发 20~25% 75~80% 遗传性 非遗传性(散发型) AD遗传 散发 家族史 无 双侧 单侧(约90%) 早发 晚发 20~25% 75~80%
二.肾母细胞瘤( Wilms瘤,WT) 婴幼儿恶性胚胎肿瘤,患者腹部有无症状的肿块。 发病率为1/10000,3/4的肿瘤发生在4岁以前,90%在20岁前发生。 可分为遗传型和非遗传型。 遗传性 非遗传性(散发型) AD遗传 散发 双侧 单侧 早发 晚发 38% 62%
Wilms瘤基因(WT)是一种抑癌基因, 研究表明: Wilms瘤基因(WT)是一种抑癌基因, 基因产物为一种有锌指结构的蛋白质,与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的DNA相结合而抑制其转录激活作用。 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有WT的纯合缺失,其正常组织中则为杂合子。 Wilms瘤发生机理可能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相同。
Wilms瘤如伴有无虹膜,泌尿生殖道畸形,智力低下,则称为WAGR综合征。该综合征患者有11号染色体短臂的中间缺失,del(11)(p13),因此认为11p13位点载有肿瘤抑制基因。
三.神经母细胞瘤( Neuroblatoma,NB) 一种儿童常见的恶性胚胎瘤, 起源于神经嵴,发病率约1/10000。 有的NB还并发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等。可分为遗传型和非遗传型。 遗传性 非遗传性(散发型) AD遗传 散发 早发 晚发 多发 单发 20% 80% 致病基因定位于1p36。该基因的第一次突变可能只干扰神经嵴的正常发育,第二次突变才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同是一种肿瘤,为什么既有遗传型又有散发型. 发病年龄又不同呢 同是一种肿瘤,为什么既有遗传型又有散发型?发病年龄又不同呢? 1971年Knudson为解释家族性(遗传型)视网膜母细胞瘤提出二次突变学说(two hits theory),解释这种现象。
恶性肿瘤的发生需经两次以上的突变。 遗传性病例中,第一次突变发生于生殖细胞,结果个体每一个细胞均带有一个突变,成为突变的杂合子。在此基础上发生的第二次突变是体细胞突变。 两次突变累加,即可完成始动(initiation),而从良性细胞变成恶性细胞。 恶性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增殖优势,即可完成促进阶段,形成恶性细胞克隆。 因此,遗传型病例常为双侧或多发且发病较早。
在非遗传性病例中, 两次突变都是体细胞突变,而且必须在同一个体细胞中两次发生独立才能完成始动的过程。这种机会比较少,需要经过漫长过程的积累。 因此非遗传性肿瘤多为单发,且发病较晚。
正常细胞转化为恶性细胞需要两次以上的突变事件的发生 p470 正常人约有1014个细胞,在人的整个一生中约进行1016次细胞分裂,人体的自发突变频率约为1.4×10-10,实际上加上辐射和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致突变剂的影响,突变频率要远高于这个数值。如果单个突变可以致癌,仅据自发突变率计算,人一生中大约有28%细胞将癌变,那么癌症将是日常事件。
总结: Alfred Knudson 两次打击(two hit)学说: 连续两次基因突变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生殖细胞突变+体细胞突变 遗传性肿瘤 正常体细胞两次突变 散发性肿瘤
第四节、遗传性癌前病变 p433 一些单基因遗传的疾病和综合征中,有不同程度的恶性肿瘤倾向,称为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其遗传方式大部分为常染色体显性。
(Familial Polyposis Coli, FPC) 一.家族性结肠息肉综合征 (Familial Polyposis Coli, FPC)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特征:为病变局限于结肠和直肠,息肉为腺瘤性, 数目可多可少,十几岁时即可能开始恶变为 腺癌,40岁前多恶变为癌。 致病基因:APC是一种抑癌基因,位于5q21-q22, 在其有杂合性缺失的基础上,又经癌基因KRAS2、抑癌基因DCC、p53等的多步变化,才形成结肠腺癌。
二.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osis, N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患者的皮肤有牛奶咖啡斑和纤维瘤样皮肤瘤,如有6个以上直径超过1.5cm的牛奶咖啡斑即可诊断为该病。在儿童期,皮肤中即可出现神经纤维瘤,主要分布于躯干,从针尖至橘子大小。3%~15%可恶变为纤维肉瘤、鳞癌和神经纤维肉瘤。 致病基因NF位于11q11.2,是一种抑癌基因,其产物有特异的抑制RAS癌基因的作用。
三.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Basal Cell Nerves Syndrome, BCNS) 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患者面部、手臂和躯干有多数基底细胞痣,青春期增多,青年期即可发生恶变, 40岁时90%恶变为基底细胞癌,并有颌骨囊肿。 致病基因BCNS位于9q22.3-q31, 是一种抑癌基因。
第五节 染色体异常与肿瘤 数目异常 结构异常 染色体异常是癌细胞遗传学的基本特征 细胞内染色体的不稳定是产生肿瘤的根本原因 ——Boveri 1914
每一个正常细胞中有一种特殊的排列可以抑制细胞分裂,… 假定存在一些抑制分裂确定的染色体,它的丢失将引起肿瘤细胞的无限生长… ,另一方面,假定还存在促进分裂的染色体, …当受到某种刺激激活时,细胞就发生分裂… ,由此可推断恶性肿瘤细胞的快速无限增殖的趋势,是由于促进分裂的染色体的持久优势所致。 Theodor Boveri,1911 今天,大量的科学证据表明: 抑制细胞生长的染色体 抑癌基因 促进细胞生长的染色体 癌基因
一、数目异常——多为非整倍体或异倍体 经分裂、增殖而成的克隆 同一突变细胞 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克隆癌细胞核型有不同变化。 同一肿瘤的每个细胞具有共同的染色体特点 经分裂、增殖而成的克隆 同一突变细胞 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克隆癌细胞核型有不同变化。 克隆演化(clone evolution) 主导克隆 --- 干系(stem line)--众数(modal number) 非主导克隆 --- 旁系(side line)
超二倍体 (染色体>46条) 非整倍体 亚二倍体 (染色体<46条) 三倍体 多倍体 四倍体 数目变化并不反映恶性程度。
二、结构异常 染色体断裂、重排形成的结构异常的染色体经常出现于某一种肿瘤细胞中,则称之为标记染色体。 染色体结构异常——易位、缺失,引起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这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分子基础。
原因: t(9;22)(q34;q11)易位 (1) Ph1 染色体 1960年首先在美国费城的CML患者骨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发现一个很小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小于G组染色体。被称为Ph1染色体。 原因: t(9;22)(q34;q11)易位 结果导致9q+和22q-( Ph1)
临床意义: 1.作为CML诊断依据,约95%的CML病例中存在Ph1 染色体; 2.用于预后判断—— Ph1阴性CML对治疗反应差,预后不佳; 3.用于早期诊断—— Ph1染色体先于临床症状出现。
t(9;22)(q34;q11) 9q+和22q-( Ph1)(95%)
2)14q+染色体: Burkitt淋巴瘤(BL)患者的特异性标记 染色体,在75%的BL患者中存在。 t(8;14)(q24;q32) 8q- 和14q+
结果 8q24 转移至14q32 myc与IgH 结合 BCR1(22q11) ABL(9q34) 易位 癌基因激活 融合基因
第六节、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与肿瘤 一些疾病或综合征,由于DNA修复酶缺陷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易发生断裂、缺失、重排,这些现象称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在此基础上患者易患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Chromsome unstable syndrome) Bloom’s 综合征 Fanconi 贫血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 着色性干皮病 共同特征: AR, DNA修复系统异常 ,所以染色体DNA 不稳定,易于发生断裂或重排,易患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
一.Bloom综合征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东欧犹太人的后裔中多见。 病因:患者染色体不稳定,有免疫功能缺陷。 表现:身材矮小,一岁时面部暴露于日光的部位出现蝴蝶状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所致。常伴发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可恶变为纤维肉瘤、鳞癌和神经纤维肉瘤。 致病基因BLM位于15q26.1
二.Fanconi贫血(F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儿童骨髓疾病。 患者全血细胞减少,又称先天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白血病的发生率比一般人高20倍。 常伴发侏儒,小眼球,心、肾畸形等。一些FA患者在粘膜与皮肤交界处(口唇,肛门和阴唇)可发生鳞状上皮癌。 病因:缺少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常交联、易位。致病基因定位于20q13。
三.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在儿童期发病。 患者1岁起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 4-6岁时,眼、面部、颈部,尤其是眼结膜可出现瘤样毛细血管扩张。 常伴发白血病,特别是T淋巴细胞白血病和乳腺癌。 染色体自发断裂率增高。14q12为断裂热点,所以形成的淋巴细胞白血病常有14q+的易位。
四.着色性干皮病(XP)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日光照射后可发生色素沉着,红斑等病变,可恶变为基底细胞癌或鳞状上皮癌,常在儿童期发生恶性肿瘤,并死于癌转移。 病因:缺少核酸酶, DNA的切除修复系统有缺陷,不能切除紫外线诱发的嘧啶二聚体,因而导致突变率增高。
第六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
癌基因的发现 p437 1910年Rous 发现鸡肉瘤病毒(RSV---RNA反转录病毒)。 1970年,Martin等通过分析野生型RSV和缺失转化能力的变异株病毒基因的差别,发现细胞的恶性转化与RSV基因组中的一个特定基因Src相关,命名为V-Src。 1976年Bishop证明正常细胞中存在与v-oncogene同源序列——细胞癌基因c-oncogeng或原癌基因。 80年代初 Weinberg 等几个实验室通过转染实验证明人体细胞中的癌基因H-ras。 现已发现100多种的oncs。
病毒癌基因是存在于肿瘤病毒基因组中、使靶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 正常细胞内存在与病毒癌基因同源的基因, 称为细胞癌基因 序列上高度同源; c-onc有内含子,v-onc无内含子; v-onc有致癌能力,而c-onc无,但突变后可能致癌;
通过转染实验证明人体细胞中的癌基因H-ras。
理解: 细胞癌基因是细胞正常生长、分化所必需的,是生长发育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 在发育过程中的一定时间、一定组织中定量的表达,产生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的蛋白质,促进某些生命过程的进行,使生长发育得以实现。在机体生长发育过程完成后多处于关闭状态,即不表达或低表达。 一旦在错误的时间,不恰当地点,不适量表达即可能导致细胞无限制的增长而趋于恶性转化。
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 正常细胞内存在的、 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并具有使细胞癌变潜能的基因 使细胞发生癌变、引起细胞无限增殖和恶性转化的基因。 在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往往被激活,处于活跃表达的状态
癌基因的功能和分类 依其编码产物(分布于细胞的不同部位)功能 分类: 2 生长因子受体: erbB1,EGFR 1 生长因子: sis 、PDGF 2 生长因子受体: erbB1,EGFR 3 信号传递因子:src、Ras 4 核转录因子:Raf(细胞质) myc, fos, jun等。 5 细胞周期素、CDK网络成分和激酶抑制子
癌基因在细胞内的分布
癌基因的激活机制 基因扩增 启动子插入激活 点突变 染色体易位或重排 一般分为4类: 细胞中原癌基因可以通过一些机制被激活,导致基因表达或过表达,从而使细胞癌变, 一般分为4类: 基因扩增 启动子插入激活 点突变 染色体易位或重排
1 点突变(point mutation) 单个碱基突变而改变了编码蛋白质的功能使癌基因激活. K-ras N-ras, H-ras,12、13、61 codon突变
2 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n) 细胞学: 均质染色区(HSR)—染色体某个节段、相对解旋、浅染区,染色体增长。 双微体(DM)—扩增的DNA脱离染色 体, 分散为成双的染色质小体 分子水平: 基因拷贝倍增。神经母细胞瘤 N-myc
均质染色区(HSR)和双微(DM)
3 染色体易位,基因重排 染色体断裂与重排导致细胞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发生改变,易位到启动子或增强子附近而被激活,或与其他高表达基因形成融合基因. CML t(9;22)9q+ 和 22q-( Ph1) BL t(8;14) 8q- 和 14q+
4 启动子插入(promoter insertion) 接种 4-12个月 ALV 鸡(1日龄) B.C淋巴瘤 ( ALV---鸟类白细胞组织增生病毒,含有LTR ,具有启动子,一旦整合到细胞癌基因c-MYC旁可使之激活 )
人类肿瘤的代表性癌基因及其分类 前癌基因作用 癌基因 活化机制 亚细胞定位 人类的肿瘤 生长因子: PDGF-β链 sis 过度表达 细胞外 星形细胞,骨肉瘤,乳腺癌等 FGF hst-1 过度表达 细胞外 胃癌,胶质母细胞癌 生长因子受体: (具蛋白质激酶活性) EGFR家族 erb-B1 过度表达 透膜 肺鳞癌,脑膜瘤,卵巢癌等 erb-B2 扩 增 透膜 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胃癌等 erbB-3 过度表达 透膜 乳腺癌 csf-1受体 fms 点 突 变 透膜 白血病 参与信息转导蛋白质: 结合GTP H-ras 点 突 变 胞膜内 甲状腺癌,膀胱癌等 K-ras 点 突 变 胞膜内 结肠癌、肺癌、胰腺癌等 N-ras 点 突 变 胞膜内 白血病,甲状腺癌 细胞核调节性蛋白质: 转录活化物 c-myc 易 位 核 内 Burkitt淋巴瘤 N-nyc 扩 增 核 内 神经母细胞瘤,肺小细胞癌 L-myc 扩 增 核 内 肺小细胞癌
肿瘤抑制基因/抑癌基因 (Tumor Suppressor Gene ,TSG) 正常细胞中存在的一类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的基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与原癌基因区别: 原癌基因是显性基因,一个等位基因突变即可显示致癌效应; 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则是隐性的。一个肿瘤抑制等位基因发生突变,不会发生致癌效应。即只有当其一对基因拷贝失活、丧失功能后,形成隐性状态才失去抑制肿瘤发生的作用,故亦称隐性癌基因。
TSG研究的途径 (发现TSG的方法和证据) 细胞融合实验 克隆第一个TSG--RB1 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 罕见家族性癌综合征研究
一、细胞融合实验 Harris(1971) 应用微细胞技术 将含有一条正常Chr的微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可抑制肿瘤,这为寻找TSG提供线索。
二、克隆第一个TSG –RB1 细胞遗传学证据: 1976年 对多个RB 患者Chr缺失鉴定,最后确定于13q14
RB1基因 分子遗传学证据: 1983年 Cavanee用13q12-q14片段为探针, 经杂交实验确证存在此区域存在一个4.7kb的基因 1986年 Friend 首先分离一cDNA 克隆。 Lee WH又克隆了三个重叠的cDNA克 隆,进行 RB基因测序。 1988年 Su Huang HJ用反转录酶为载体将 RB导入RB细胞系,基因表达并抑制 肿瘤特征,证实RB1是一个TSG。 RB1: 200kb长,27exons mRNA 4.7kb,编码105kd蛋白,928个氨基酸, 是一与DNA结合的磷酸化蛋白质, 具有-GGAAGTA元件,受p53调节。
RB基因— 第一个被克隆的TSG
三、杂合性丢失 (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 肿瘤细胞染色体特定区域的杂合性等位基因中的一个丢失,这种现象称杂合性丢失。 在肿瘤抑癌基因中普遍存在。 可以用能区分两等位基因的多态标记来检测杂合性丢失。DNA多态标记的杂合性丢失可有助于确定与其紧密连锁的抑癌基因的存在并精确定位.
四、罕见家族性癌综合征研究 家族性癌(familial carcinoma) 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患同一类型的肿瘤。 RB是一例。 Li-Fraumeric Syndrome(LFS) Malkin(1990)在5个LFS家系中发现患者体细胞中p53 突变和LOH;分子水平分析:均有相同的248处T-C碱基替换,并证实均有二次突变(第一次生殖细胞突变,第二次体细胞突变)。 这是发现鉴定TSG的重要线索和途径。
家族性癌综合征和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 APC 5q21 结肠癌 信号传导 肿瘤(家族性) 基因 Chr 肿瘤类型 功能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 APC 5q21 结肠癌 信号传导 VHL综合征 VHL 3q25 肾癌嗜老细胞瘤 调节转录 Wilms瘤 WT1 11q13 儿童肾癌 调节转录 家族性黑色素瘤 CDKN2A 9p21 黑色素瘤胰腺癌 细胞周期调节 遗传性非息肉结肠癌 MSH 22p16 结肠癌 DNA 错配修复 遗传性非息肉结肠癌 MLH 13p21 结肠癌 DNA 错配修复 家族性乳腺癌 BRCA1 17q21 乳腺癌,卵巢癌 ? 家族性乳腺癌 BRCA2 13q12 乳腺癌,卵巢癌 ?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MEN1 11q13 甲状旁腺和垂体癌 ? 胰岛细胞癌, 类癌瘤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NF1 17q11.2 神经纤维瘤, 催化Rnas失活 肉瘤,胶质瘤 现已知约有30多种TSG(Nature, Vol 409, Feb, 2001)
五、癌的发生与细胞周期的调控 p461 Rb1及其产物与细胞周期的调控 P53及其产物与细胞周期的调控
TSG与细胞周期: P16、P21、P27等 RB Cyclin/cdk Rb1及其产物在 细胞周期的G1期 发挥调控 E2F 磷酸化 40%的癌症发生Rb的突变或缺失,RB蛋白质是细胞周期G1/S期的因子,起DNA复制阻断的作用,它能与失活的转录因子E2F结合,防止DNA复制。Rb的突变使其蛋白质失活,E2F被释放,诱导DNA不断复制,使细胞无休止地分裂。 G1 S M G2
P53及其产物与细胞周期调控 P53编码转录因子, 与RB1作用相似,亦为隐性纯合性致癌
P53突变的致癌机理: P53的突变或缺失将使细胞受在到辐射损伤或致癌物刺激时无法阻断细胞周期,细胞失去了对G1期的监控功能,使细胞带着受损伤的DNA继续分裂(G1→S),加速了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导致一系列突变的积累,最终转化成逃避监控的恶性细胞。
一些重要的TSG TSG 染色体定位 TSG 染色体定位 p53 17p13.1 RB 13q14.1 WT1 11p13 p16 9q21 P15 9q21 NF1 17q1.2 P21 6p21.1 p27 12p13 BRCA1 17q12 DCC 8q21.2 FAP 5q21 p73 1p36.33 NM23 17q21.3
第七节、肿瘤发生的遗传学说 一、肿瘤单克隆起源学说 细胞 突变 细胞转化 癌细胞 克隆 证据:1/特异性标记染色体 2/ G6PD活性的检测 致癌因子 促癌因素 细胞 突变 细胞转化 癌细胞 克隆 证据:1/特异性标记染色体 2/ G6PD活性的检测
二、两次打击学说 Alfred Knudson 两次打击(two hit)学说: 连续两次基因突变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生殖细胞突变+体细胞突变 遗传性肿瘤 正常体细胞两次突变 散发性肿瘤
三、癌发生的多阶段模式学说 突变 突变 突变 结肠癌发生演进分子模型 (5q) (12p) (18q) (17p) 突变 突变 突变 APC DNA K-ras DCC p53 转移 LOH 甲基化 突变 LOH LOH 相关基因 (5q) (12p) (18q) (17p) 结肠腺 早期腺瘤 中期腺瘤 晚期腺瘤 结肠癌 转移 上皮增生 <1cm >1cm无灶 >1cm有灶 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环境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一些环境因素将促进或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
结肠癌发生的分子事件
肿瘤发生多接阶段过程,经过两次以上打击。
小 结 肿瘤的发生既有环境因素的作用,也有遗传因素的作用。 无论是原癌基因还是抑癌基因,都是调控细胞正常生长、增殖与分化的基因。 小 结 肿瘤的发生既有环境因素的作用,也有遗传因素的作用。 无论是原癌基因还是抑癌基因,都是调控细胞正常生长、增殖与分化的基因。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累计渐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