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北京大学医学部 病理生理教研室 徐 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动脉粥样硬化症 郝才运. 定义: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原因导致动 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 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 发病概况:心脑血管病年平均病死率: 60 年代是 36 / 10 万人口; 2000 年是 236 / 10 万人口,每年约有 300 万人死于心 血管病,占全部死亡率首位。找冠心病.
Advertisements

油脂水解主要成份為脂肪酸,在自然 界脂肪酸其碳數多為偶數且以直鏈結 構存在 脂肪酸有三種 (1) 飽和脂肪酸 (2)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對人體健康需求 (1) 必需脂肪酸 (2) 非必需脂肪酸 1. 油脂功能與成分.
脂蛋白的分类 乳糜微粒 ( CM )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 中间密度脂蛋白( IDL ) 低密度脂蛋白 ( LDL ) 高密度脂蛋白 ( HDL ) Lp ( a ) 这 5 种脂蛋白的密度依次增加,颗粒依次变小。 CM 和 VLDL 以甘油三酯为主,亦称富含甘油三 酯的脂蛋白。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 此文档来源于 内容大纲 1 导读 2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 3 成功案例 4 详细介绍 5 图片 6 开心一笑.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13级七临8班 华宇婷、周雨婷、刘畅 陈梦捷、杨怡婷、漆苏婉、周振华.
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 Atherosclerosis and Hypertension
高血脂 一、了解高血脂 二、造成高血脂的原因 三、如何科学降血脂 四、配方.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27章 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中药药理教研室 吴斐华.
第二十七章 调血脂和抗动脉粥 样硬化药.
(Plasma Lipoproteins and Its Metabolic Disorder)
HMG-CoA还原酶抑制药.
济宁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王 舟.
第十章 脂类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HLA: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各个谱系分化不同阶段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表达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等。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第七章 细胞因子.
第 19 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制作:于兰英.
血清(浆)脂类及脂蛋白测定 ——董雷鸣.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 Determination of lipids and lipoproteins in serum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第三章 血 液 Blood.
实验诊断 血栓与止血检验.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08/13/9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生殖细胞.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第十章 脂类代谢 返回目录.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动脉粥样硬化.
心 血 管 系 统 疾 病 三峡大学医学院形态学部 鲁 华.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胡钢英.
第十三章 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 Atherosclerosis and Hypertension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文字取材: 何青.
第十章 血脂及血浆脂蛋白检验.
第五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 一、血脂 (一)血脂的概念 血浆中的脂类统称血脂。 (二)血脂的组成 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
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part 2) Hong-Wen Deng, Ph.D. Osteoporosis Research Center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ATP SLYTYZJAM.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种类与功能 根据功能可大致分为六大类: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 趋化因子 生长因子.
细 胞 因 子.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硬件设备 —生理楼111室..
血液、骨、神经组织 和眼 组胚教研室.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各项生命活动.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急性冠脉病症的病理机制 Nathan Wong.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北京大学医学部 病理生理教研室 徐 海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 ①动脉内膜有脂质沉积 ②平滑肌细胞及纤维成分增生 ③斑块内部组织崩解与沉积的脂质结合,形成粥样物质

一、AS的形成过程 ①内皮细胞损伤和单核细胞粘附; ②泡沫细胞形成 巨噬细胞源性 肌源性泡沫细胞

③平滑肌细胞由中层向内膜移行、增殖 ④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成熟的斑块含大量脂质、泡沫细胞、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及基质成分(胶原、弹力蛋白等)。

二、AS发病机制的学说 脂质浸润学说 AS斑块中有大量脂质聚集,浸润的脂质主要来源于低密度脂蛋白。

血栓形成学说 当动脉内皮损伤时,血小板聚集于损伤部位,与白细胞一起形成血栓。

损伤反应学说 内皮细胞损伤 生长因子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平滑肌细胞增殖 泡沫细胞

三、血浆脂蛋白在AS发生中的作用 (一)血浆脂蛋白的组成 脂类和蛋白质(载脂蛋白) 脂类:胆固醇、磷脂、脂肪酸 载脂蛋白:apoA、apoB、apoC、apoD、apoE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根据超速离心法: ①高密度脂蛋白(HDL) ②低密度脂蛋白(LDL) ③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④乳糜颗粒(CM)

各种脂蛋白均含有一种以上的载脂蛋白。HDL主要含apoA和apoC,LDL主要含apoB。

根据电泳法: ①α-脂蛋白(相当于HDL) ②β-脂蛋白(相当于LDL) ③前β-脂蛋白(相当于VLDL) ④乳糜颗粒

(三)LDL在AS发生中的作用 (1) LDL受体途径 氨基酸 LDL LDL 胆固醇 脂肪酸

游离胆固醇在调节细胞内代谢中的作用: (1)抑制细胞本身胆固醇的合成; (2)转化成胆固醇酯贮存于胞浆中;

(3)被细胞膜摄取,构成细胞膜成分; (4)使LDL受体数目减少,即LDL受体的下调。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familiar hypercholesterolemia,FH)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于LDL受体基因发生突变使LDL受体数量减少或缺失而引起。

(2) 清道夫受体途径  体外用125I标记的乙酰LDL(acLDL)研究结果表明,巨噬细胞上存在着特异性的acLDL受体,称为清道夫受体。 

清道夫受体与LDL受体不同之处是当细胞内胆固醇堆积时,并不抑制细胞进一步摄取脂质。

除巨噬细胞外,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肝细胞也都有清道夫受体表达。

已证实动脉壁中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巨噬细胞都能氧化修饰LDL,这与细胞释放的自由基有密切关系。  (3)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AS发生中的作用 已证实动脉壁中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巨噬细胞都能氧化修饰LDL,这与细胞释放的自由基有密切关系。

①在家兔和人的粥样硬化斑块中提取的脂蛋白成份含有oxLDL;

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利用抗oxLDL的抗体证实在粥样硬化的动脉壁中存在oxLDL,而正常动脉壁不存在;

③在动物和人血清中已发现能与oxLDL反应的自身抗体;

ox-LDL致AS的机制 ①经巨噬细胞上的清道夫受体被摄取,使巨噬细胞转变为泡沫细胞; ②对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

③促使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并促使其向巨噬细胞转化; ④直接引起血小板的聚集,促进血栓的形成。

(四)脂蛋白(a)在AS发生中的作用   脂蛋白(a)[Lp(a)]是一种与LDL相似的脂蛋白,除含有apoB外,还含有一种独特的apo(a)。 

Lp(a)的病理作用主要是致血栓形成和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在apo(a)分子的羧基端包含一个蛋白酶样的区域,它与纤溶酶原(Pg)相似。 

LP(a)致AS的机制可能是: ①LP(a)可与Pg竞争对Pg受体的结合,抑制内皮细胞表面纤溶酶的产生,促使血栓形成;

②进入动脉壁的LP(a)与氨基葡聚糖结合,形成的复合物被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

(五)HDL在AS发生中的作用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病理和药物研究及动物实验均表明HDL有抗AS作用。

HDL抗AS的作用机制 ①胆固醇逆向转运 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HDL可将细胞中的胆固醇转运出来。

②HDL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转化及增殖 LDL能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HDL能减少平滑肌细胞摄取LDL,从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③HDL对动脉壁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无HDL存在时,细胞生长缓慢且存活时间短;有HDL存在时,细胞生长快且存活时间长。

④HDL抑制血小板聚集 前列环素(PGI2)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HDL可增加PGI2的合成。

(3)氧化型HDL在AS发生中的作用 氧化型HDL从细胞中转运胆固醇能力显著低于天然HDL,氧化型HDL可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四、血管内皮细胞在AS发生中的作用 (一)血管内皮损伤与AS 内皮受损可促进血浆脂质进入血管壁。

(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与AS (1) 内皮功能变化对EDRF/NO的影响 内皮细胞通过分泌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NO)来调节血管张力。

NO合成酶 精氨酸 NO (NOS) NOS底物缺乏、NOS表达异常、NO破坏增加等因素均可导致NO减少。

高脂血症时,动脉血管内皮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这些氧自由基使NO氧化降解增加。

NO除了能导致血管扩张外,还可防止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LDL的氧化修饰。

(2)内皮功能变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高脂血症使内皮细胞脱落,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而受损内皮细胞一旦修复,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便停止。

无细胞源 性血清 + 平滑肌细胞 不生长 无细胞血清 + 平滑肌细胞 生长 内皮细胞

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牛、猪等主动脉的内皮细胞均可产生对平滑肌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的多肽因子。

(3) 内皮细胞功能变化对血液单核细胞粘附性的影响 内皮细胞可产生对单核细胞具有趋化性物质,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4) 内皮功能变化促进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脂蛋白代谢 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时,可使平滑肌细胞LDL受体的数目增加二倍以上。

血浆LDL与内皮细胞持续接触,当它穿过动脉内膜时,因发生化学修饰而易被巨噬细胞摄取,使之成为泡沫细胞。

五、血管平滑肌细胞在AS发生中的作用 (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两种表型 血管平滑肌细胞根据功能状态,可分为收缩型和合成型。前者主司收缩功能,后者主司合成功能。

①收缩型平滑肌细胞胞浆富含肌丝束,肌丝占胞浆体积的70%以上;

②合成型平滑肌细胞内肌浆网等细胞器丰富,细胞器占胞浆体积的70%以上;

③收缩型平滑肌细胞对生长因子刺激反应性低,不迁移,不增生;合成形平滑肌细胞可迁移,增殖活跃。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AS斑块组织,发现平滑肌细胞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收缩蛋白极少。

AS斑块呈合成型改变的平滑肌细胞,分泌大量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蛋白多糖,构成斑块的基质成分。

(二)影响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因素 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

无细胞血浆分离的血清 细胞很少分裂 全血分离的血清 细胞增殖明显 无细胞血浆分离的血清 血小板 细胞增殖明显 +

PDGF由两条肽链(A链和B链)组成,有三种结构,即AA、AB和BB。PDGF的靶细胞主要是血管平滑肌细胞。

分离培养AS斑块中的平滑肌细胞,发现细胞培养液中含有PDGF。整体实验表明,抗PDGF血清可阻止实验性AS的形成。

PDGF在斑块形成中的作用 ①趋化中膜平滑肌细胞,使之向内膜迁移,同时出现表型的改变;

②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分裂、增殖; ③促进平滑肌细胞衍变为肌源性泡沫细胞。

2.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血管壁内存在独立的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Ang--Ⅱ可显著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肥大。

Ang-Ⅱ还可刺激平滑肌细胞PDGF-A链的表达,PDGF反过来又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可有效抑制实验性AS的形成。

六、单核巨噬细胞在AS发生中的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除了形成泡沫细胞外,还具有多种促进AS发生、发展的病理作用。

(1)巨噬细胞通过膜上受体吞噬LDL和修饰的LDL,使胆固醇在病灶沉积; (2)产生氧自由基,引起细胞膜成分的分解和周围组织损伤;

(3)产生化学趋化物质,吸引更多的单核细胞粘附于内皮; (4)引起平滑肌细胞的移行和在内膜增殖。

七、血栓与动脉粥样硬化 在AS发生的早期,局部有血小板黏附,同时有纤维蛋白及其降解产物存在,提示血栓与AS间有密切关系。

(一)血小板 ①释放PDGF,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 ②促进泡沫细胞形成

在无胆固醇存在时,血小板与胶原聚集可产生富脂性颗粒,这种颗粒可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

(二)凝血酶 ①使血管内皮通透性增高 ②诱导巨噬细胞产生IL-1

(三)纤维蛋白(原) ①AS早期病变中有纤维蛋白存在 ②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时,纤维蛋白有明显的细胞损伤作用

③动脉壁损伤后2星期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可明显减轻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内膜增厚。

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 内皮损伤 血小板聚集 单核细胞黏附 内皮通透性 平滑肌细胞增殖 脂质浸润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名词解释: (1)动脉粥样硬化 (2)清道夫受体 问答题 (1)简述OX-LDL引起AS的机制。 (2)简述HDL抗AS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