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病毒
主要呼吸道病毒及其所致疾病 科 种 引起的主要疾病 正粘病毒 甲、乙、丙型流感病毒 流感 副流感病毒1-5型 普通感冒、支气管炎等 副流感病毒1-5型 普通感冒、支气管炎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麻疹病毒 麻疹 腮腺炎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 披膜病毒科 风疹病毒 小儿风疹、胎儿畸形或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小核糖核酸病毒 鼻病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 冠状病毒 普通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腺病毒 小儿肺炎 副粘病毒
正粘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简称流感病毒,是流感的病原体。 甲(A): 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B): 对人类致病性较低; 丙(C): 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造成流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 形态
〈
1.形态与结构 结构: 核衣壳 核酸:分节段的 –ssRNA。 核蛋白(nucleoprotein,NP):螺旋对称,无感染性, 抗原结构稳定,有型特异性。 RNA多聚酶:三种蛋白质PA、PB1、PB2组成。 包膜 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 MP):稳定,有型特异性。 脂蛋白(Lipoprotein,LP):来源于宿主细胞膜 刺突 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抗原结构易改变。是甲 型流感病毒分亚型的主要依据。功能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抗原性也很 不稳定,易发生变异,与HA一起是甲型流感病毒分亚 型的主要依据。 〉
HA的主要功能: 能凝集多种动物或人的红细胞。这是因为HA与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受体结合,使红细胞发生凝集(简称血凝)。血凝现象可以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称为血凝抑制 (HI) 现象; 病毒颗粒可借助于HA吸附到宿主细胞上,是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先决条件; 具有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 NA的主要功能有: 可水解受染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使成熟病毒体自细胞膜出芽释放; 可以破坏细胞膜上病毒特异的受体,液化细胞表面的粘液,使病毒从细胞上解离,有利于病毒的扩散。
2.分型与变异 根据NP和MP的不同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 (1)分型 根据NP和MP的不同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A和NA抗原性的不同,又分为若干亚型。
2.分型与变异 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 抗原性转变(antigenic shift): (2)变异 最主要的是抗原性变异:HA和NA 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 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属于量变,即亚型内变异。 抗原性转变(antigenic shift): 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即病毒株表面抗原结构一种或两种发生变异,与前次流行株抗原相异,形成新亚型。
3.培养特性 流感病毒虽可在组织培养细胞(人羊膜、猴肾、鸡胚等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CPE,可用红细胞吸附试验判定有无病毒增殖。 流感病毒能在鸡胚羊膜腔和尿囊腔中增殖,用红细胞凝集试验即可检出。 流感病毒虽可在组织培养细胞(人羊膜、猴肾、鸡胚等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CPE,可用红细胞吸附试验判定有无病毒增殖。
4.抵抗力 不耐热,56℃30min即可使病毒灭活。在室温情况下传染性很快丧失,但在0℃-4℃能存活数周。 较弱 不耐热,56℃30min即可使病毒灭活。在室温情况下传染性很快丧失,但在0℃-4℃能存活数周。 病毒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乙醚、甲醛等化学药物也很敏感。
球形,多形态,直径80-120nm(螺旋状核衣壳) 流感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病毒体 球形,多形态,直径80-120nm(螺旋状核衣壳) 成分 RNA1%,蛋白73%,脂类20%,糖6% 基因组 -ssRNA,8个节段,13.6kb 蛋白 九种结构蛋白 包膜 含有HA和NA 复制 核内转录,以出芽方式从胞浆膜释放 重要特性 基因重组频率高,流感常引起世界性流行
1.致病性 染的动物也可能是一种传染源。 道进入体内。 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其次为隐性感染者,被感 传播途径:主要是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 道进入体内。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1.致病性 (1)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感染呼吸道上皮少数细胞,空泡、变性并迅速产生产生子代病毒 病毒 机体 易扩散使许多细胞受损 产生症状。
1.致病性 (2)疾病的特点: 2.症状出现1-2 天内呼吸道排出病毒量较多,以后减少; 1.流感病毒一般只引起表面感染,不引起病毒血症。 2.症状出现1-2 天内呼吸道排出病毒量较多,以后减少; 3.无并发症患者发病后第3-4d就开始恢复;如有并发症,则恢复期延长; 4.传染性强并可迅速蔓延,发病率高,病死率低,死亡通常由细菌性并发感染所致,如流感嗜血杆菌等。 5.Seye’s综合症:儿童常见的并发症,急性脑病,肝脂肪变性,死亡率10-40%。认为与服用水杨酸类药物有关,故儿童流感时不宜用阿司匹林类药物降体温。
2.免疫性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CD4+T细胞 CD8+T细胞 Ab:抗HA:中和抗体,抵抗感染; 抗NA:减轻病情,阻止病毒传播。 三个型别的流感病毒在抗原上没有联系,因此不能诱导交叉保护。 体液免疫: Ab:抗HA:中和抗体,抵抗感染; 抗NA:减轻病情,阻止病毒传播。 SIgA:防止感染的最重要因素。 细胞免疫:CD4+T细胞 CD8+T细胞
1. 病毒的分离鉴定 标本(咽洗液或咽拭子 ) 抗生素处理 鸡胚羊膜腔和尿囊腔 33-35℃孵育 血凝抑制(HI)试验,鉴定型别 (+) 3~4d (+) 血凝试验 收获 (--) 再盲传3代 报告
2. 血清学诊断 采取患者急性期(发病3d内)和恢复期(病程2-4周)双份血清,常用HI试验或补体结合(CF)试验检测抗体。如果恢复期比急性期血清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即可做出诊断。 HI试验:简便,特异性高,应用广。 CF试验:程序繁琐,应用少。
3. 快速诊断 主要是采用直接检出病毒抗原的方法。例如,取患者鼻甲粘膜印片或呼吸道脱落上皮细胞涂片,再用荧光素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查抗原;也可用ELISA检查患者咽漱液中的抗原。 用单克隆抗体经免疫酶法仅用24h-72h即可快速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在感染细胞内的病毒颗粒或病毒相关抗原。最近,可用PCR技术、核酸杂交等方法检出病毒或进行分型。
(四)防治原则 1. 预防 非特异性 特异性:疫苗 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HA和NA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2. 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1)中草药 (2)抗病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