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药 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Advertisements

妊娠期药物的应用 广东省中医院妇科 梁雪芳. 中药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 十八反:干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 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 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 用。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认识中药药性 第五组 PPT 演讲:杨朝晖 PPT 制作:母晓光 材料收集:吴苏艳、傅伶莉、 占文婷、陈冠宇、张睿思、 刘宇亮、李青云、袁帅.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第二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 1 、中药炮制的目的  2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 3 、炮制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  4 、炮制对调剂和制剂的影响  5 、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痰证 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 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 止咳平喘药。 一. 含义:
第二章 第2节 中药的炮制  中药炮制是按用药要求将药材加工成饮片的方法和技术,古称“炮炙”、“修事”、“修治”。药材炮制后,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方便存储,是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   炮制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饮片入药,生熟异治"是中药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优势。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名以清修 利以义制 绩以勤勉 汇通天下 新晋商理念 李安平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三章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第二十二章 平肝熄风药.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 了解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
第一篇 第一篇 总论(Ⅰ)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历史 总论.
主讲者: 付梓云 新加坡中医学院讲师 新加坡卫生部注册中医师 中国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
蓼 科Polygonaceae.
中药学总论 董振华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
药理学.
药事管理与法规 第一章 绪论.
绪 论 (一)定义 一 药用植物学的定义、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医学讲座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药药剂学 本科教学课件 2009年9月.
无与伦比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
王 付 制 作.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制与应用 教师:高俊波 专业:畜牧兽医 电话:
第 十 章 泻 下 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药药剂学 本科教学课件 2009年9月.
肺结核.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清热药.
药剂学 Pharmaceutics 药学教研室.
浸出药剂的概述.
植物和我们.
药物方面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第四节 中药的配伍 一、概念: 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的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称为中药的配伍。这种配伍关系《神农本草经》称为“七情”。 二、目的: ①协调药物的偏性;②克服不良反应;③更好的发挥药物的效用;④对于较复杂的病证可以全面照顾;⑤掌握配伍禁忌,确保用药安全。
糖尿病流行病学.
利水渗湿药.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药剂学 任课教师 倪京满.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学习单元一 绪 论.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单元一 绪 论.
Metabolic biomarker signature to differentiat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from chronic pancreatitis Gut, 2017, Jan (IF=14.921) 汇报人:王宁 IMI CONFIDENTIAL.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药物的跨膜转运.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中式烹调技艺 第八章.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单元二 药物的基本作用.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基因信息的传递.
药品标准及其他国家的药典 邓 珍 喀什地区卫生学校.
第八章 浸出技术和中药制剂.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 药 学

第一章 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 本章内容: 绪论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与采制贮存 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 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

绪  论 一、概念 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 中药 国产天然药物 国外天然药物 化学药物

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草: 由于药物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二、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采食植物和狩猎,逐渐了解植物、动物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古籍中记述的“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形象概括了药物知识萌芽的实践过程。

秦汉时期: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本经),该书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补充和完善。 其序例部分,言简意赅地总结了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原则; 各论载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

南北朝时期: 南朝刘宋时期雷斅著《炮炙论》 ,它叙述了药物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疗效,减轻毒性或烈性,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药物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隋唐时期: 医药学有较大发展: 公元659年颁行了《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收载药物844种,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本草拾遗》增补了大量民间药物。

《食疗本草》总结了唐以前的营养学和食治经验。  宋代: 国家药局的设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一个制剂规范,是药学方面的重要文献。

明代: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医药学家,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 《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海外,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清代: 研究本草之风盛行,著名著作有: 《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十卷载有 921种,新增药物716种,补充了大量民间用药,如金钱草、鸦胆子等; 《本草求真》(1769年),载药520种,对当代临床中药学的功效,分类,有重要影响。

民国时期: 本草学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继承和发扬方面均有新的发展。 民国时期:  本草学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继承和发扬方面均有新的发展。 随着中医学校的建立,涌现了一批适应教学和临床运用需要的中药学讲义,如张寿颐的《本草正义》精辟中肯; 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收录词目4300条,是近代有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

当代的本草成就: 建国后,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扬,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从1954年,陆续影印、重刊或校点评注了《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数十种重要的古代本草专著。 当前涌现的中药新著,不仅数量多,而且门类齐全。

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志》、《中药大辞典》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了中药在当代医药卫生事业的地位,也为中药材及中药制剂质量的提高,标准的确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进行了几次中药资源调查,使目前中药总数达到12800种以上。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及中药事业的自身发展需求,中药的现代研究,无论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并促进了个分支学科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人们渴望健康,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已由过去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集预防、保健、治疗及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模式,中医药以其特有的优势,并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与采制贮存 一、中药的产地 中药来源 植物 动物 矿物 药物的生长和形成取决于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

中药材的产量以及质量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道地药材: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生长环境适宜,品种优良,栽培(养殖)、加工合理,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且质量优于其它产地的药材。 判定的重要依据是临床疗效。

道地药材: 四大怀药——山药、地黄、菊花、牛膝、 四大南药——益智仁、槟榔、巴戟天、砂仁、 四大皖药——丹皮、木瓜、菊花、白芍、 浙八味——白术、白芍、菊花、麦冬、浙贝、玄参、延胡索、郁金、

二、中药的采集 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直接影响药材中有效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而影响临床疗效。

植物药材的采收 全草类 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或刚开花时采收。 叶类 通常在花蕾将开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采收。 全草类 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或刚开花时采收。 叶类 通常在花蕾将开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采收。 花类 多在花盛开时进行采收,可分批次采收。 果实和种子类 多数在果实成熟时或将成熟时采摘。

根和根茎类 一般与秋末或春初,有效成分含量高,产量质量均佳的时节采收。 树皮和根皮类 树皮,一般于春、夏时节植物生长旺盛,营养丰富,质量好,且树皮易于剥离的时节采收。 根皮,常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收。

动物及矿物类药材的采集 动物类药材的采集 药材品种不同,采集时间各异,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全蝎、蜈蚣、地龙——夏末秋初捕捉。 桑螵蛸——三月中旬采集。 鹿茸——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会角化。

矿物类药材的采集 矿物类药材可随时采集。 现代研究认为:生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其所积蓄的化学成分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植物药,与生长年限的长短有关。 人参——以6年生为最好。 甘草——呈逐年增加趋势。

三、中药的炮制 炮制 根据临床用药目的,药材自身特点以及贮存、配方和制剂的要求,需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以满足医疗需要。 这些加工处理方法,统称为炮制。

炮制的目的 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增效);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减毒),以保证用药安全; 改变药物的性能功效,使其适应病情或扩大应用; 改变药物性状,便于贮存、制剂;

纯净药材,以保证质量和称量准确; 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炮制的方法 修制 清除杂质 切制饮片 粉碎处理

水制 水制是用较低温度的清水或用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一种炮制方法。 水飞:是将不溶于水的矿物或贝壳类药材粉碎后,置于乳钵或碾槽内加水反复研磨,制取极细粉末的加工方法。

火制 火制是指将药物直接用火加热,或与辅料(液体或固体)拌炒的加工方法。 常用的火制法有: 炒、炙、煅、煨、烘焙等。

炒法:有清炒和加辅料炒之分。 清炒 炒黄 炒焦 炒炭 加辅料炒 炙——用液体辅料(酒、蜂蜜、醋、姜、盐水等)与药物拌炒的方法。

煅法: 加辅料炒——用固体辅料(米、砂、土、麸、蛤粉等)拌炒的方法。 是指将药物与武火直接或间接煅烧的炮制方法。 目的是使药材质地松脆,易于粉碎,有利于有效成分溶出。

直接煅(明煅)——质地坚硬的贝壳类,矿物药材,直接置于无烟炉火上煅烧。 间接煅(闷煅)——质地轻的植物、动物类药材置于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放在火上煅烧。

煨法: 是将药材用湿纸或湿面粉包裹后,置于火灰中烫至熟透的方法。 烘焙: 是指将药材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的方法。

水火共制法: 利用水或液体辅料与火共同对药材进行加工的方法。包括淬、蒸、煮等。 其他制法:如制霜、发酵、发芽等。

四、中药的贮存 中药材一般都要进行干燥或初步加工炮制后才能贮存。 中药的变质现象:常见的有虫蛀、霉变、变色、走油等。 中药的贮存方法: 一般药材应保存在清洁、干燥、通风的环境里,注意调节温度、湿度,避免药材挤压;

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宜置于遮光密闭的容器内保存; 毒剧药品和名贵药材应专人专管; 前人用“花椒防虫蛀,石灰防潮”等简单易行的方法,现代仓贮新技术应用环氧乙烷灭菌杀虫,    射线辐射等技术均有较好的效果。

中药的贮存时间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一般是贮存时间越长,有效成分丢失越多,质量下降,药效会降低,“用药宜新”。 个别药物“主张放陈”使用,可使某一种药效增强,而有的则使其毒性或刺激性降低。

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 中药性能: 用来认识和概括中药作用性质的理论,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部分,也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简称。

一、四气 四气: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质,也是中药的重要性能之一。

三性学说 寒凉——寒(大寒、微寒) 温热——热(大热、温热) 平性 寒凉药:凡是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的药物,如石膏、知母等。 温热药:凡是能够减轻或消除寒症的药物,如附子、干姜等。

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气,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映概括出来的,是与药物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 《神农本草经》指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即利用药物寒热温凉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

二、五味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用以反映药物补泻散敛等作用性质,是中药性能的一部分。 还有淡味、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在中药性能中,五味,主要用于反映药物的某种作用特点: 辛味: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特点。 解表药、行气药、活血化瘀药,均标以辛味;化湿药、开窍药、祛风湿药、温里药,具有“行”“散”的特性,一般也标以辛味。

甘味:具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和调和药味等作用。 补虚药、缓和药性的药物标以甘味。 酸(涩)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能收敛固涩,治疗滑脱症的止汗、止咳、止泻、止血、固精止带的药物,标以酸味或涩味。

苦味:能泄、能燥。 “泄”具有降泄、清泄、通泄的作用。 降泄:指降泻肺气,止咳平喘,又指降泄胃气以止呕; 通泄:指通泄大肠以泻下通便; 清泄:与寒性结合,有清泄热邪作用。

“燥”是指燥湿,结合药性,有苦寒燥湿及苦温燥湿作用。 止咳平喘药、攻下药、清热药、燥湿药,一般标以苦味。 咸味:有软坚散结和软坚泻下作用。 能够消散瘰疬、瘿瘤、痰核、癥瘕等肿块的药物,多标以咸味。

淡味:具有渗湿利水作用。 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薏苡仁、通草等,标以淡味。 三、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一或某些部位(脏腑及其经络)的选择性作用,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种性能。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给病证的治疗为依据而确定的; 归心经 麝香——开窍醒神 朱砂——镇惊安神 人参——补气益智 归肺经 桔梗、杏仁——治胸闷、咳喘 归肝经 全蝎——息风止痉、止抽搐

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 历代医家在诊治疾病时采用辩证方法,有所侧重,有的用脏腑辩证,而有的用六经或经络辩证,故归经的表示各有特色。 膀胱经 泽泻——利水渗湿——脏腑辩证 羌活——发散风寒——六经辩证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 补阴药、性味甘寒 沙参——归肺胃经——补肺胃阴 百合——归心肺经——补肺心阴 枸杞子——归肝肾经——补肝肾阴

四、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表示药物作用趋向一种性能。 它是与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的,是通过药物对病证的治疗效应加以认识和概括的。 升即上升,表示作用趋向于上; 降即下降,表示作用趋向于下;

浮即发散,表示作用趋向于外; 沉即收藏,表示作用趋向于内。 作用: 升浮药物: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 沉降药物:有清热泻下、渗湿利尿 、潜阳息风、重镇安神、消积导滞、降逆止呕、降气平喘及收敛等作用。

意义: 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可利用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 以纠正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调,使其恢复正常; 有利于学习和深入理解某些药物的功用。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与药物性味有关:凡辛甘、温热的阳性药物多升浮;凡酸苦咸淡,寒凉的阴性药物多沉降。 与药物质地有关:凡质轻,属花、叶、枝类药物多升浮;凡质重,属果实、种子、矿石、贝壳类药物多沉降。

与炮制有关:沉降药,酒制则升,姜汁炒则散;升浮药,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与配伍有关:沉降药与大量升浮药配伍,则随之升浮;升浮药与大量沉降药配伍,则随之沉降。

五、毒性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是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一种性能。 中药中部分药物标有大毒、小毒、有毒,而绝大多数药物无毒。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称:“医疗用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物”。

不良反应:将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或毒性,统称为不良反应。 副作用:指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范围内出现的与治疗剂量无关的不适反应,对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容易消除。 毒性反应:指药物对机体组织或器官造成的损害,或对正常生理功能的破坏。 坚持“有毒观念,无毒用药”的原则,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药物作用特性的性能;而毒性则是从安全用药的角度反映药物的另一特性。 它们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药性能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 一、中药的配伍 配伍: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的需要,以安全有效用药为目的,按照一定法则,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称为中药的配伍。 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

单行:指两味药物配伍后,各自独行其是,互不影响临床效应的配伍关系。(只用一味药发挥疗效) 相须: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药效。 相使:两药合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疗效。 相畏:指一味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味药物降低或消除。

相杀:指一味药物能降低或消除另一味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恶:指一味药物的某种或某几种治疗作用,会被另一种药物削弱或消除。 相反:指两药合用后,能增强原有的毒副效应,或产生新的毒副作用。 临床所需的配伍关系 相须、相使——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畏、相杀——毒副效应降低或消除。

单行——药物之间不产生明显影响,发挥预期疗效。 临床用药应避免或禁忌的配伍关系 相恶——治疗效果削弱或消除。 相反——毒副反应增强或产生新的毒副效应,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二、用药禁忌 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病证药食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方面。 配伍禁忌:两种药物配伍使用,会产生或增强药物的毒副作用,或降低、消除药物的疗效,因而临床应当避免配伍使用。 如“七情”配伍关系中的“相恶”和“相反”。

十八反: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芫花、甘遂;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关桂畏赤石脂。 “十九畏”与配伍关系中的“相畏”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相畏是临床上需要利用的配伍关系,不属于配伍禁忌,故不能混淆。 《中国药典》将“十八反”与“十九畏” 列为不易同用,药物也超过了“十八”、“十九”味数,应视为配伍禁忌加以注意。

妊娠禁忌 某些药物对妊娠期间的妇女不利,会导致堕胎或影响胎儿发育,对产程不利以及产后婴儿发育不利等不良反应,均应当作为妊娠禁忌药。 禁用药:大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 如水银(朱砂)、马钱子、斑蝥、轻粉、雄黄、巴豆、甘遂、芫花、牵牛子、商陆、藜芦、瓜蒂、胆矾、水蛭、虻虫、三棱、莪术、麝香等。

慎用药:则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性质滑利之品。 如牛膝、红花、桃仁、姜黄、川芎、枳实、枳壳、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 病证药食禁忌 某些药物及饮食对某种病证不适宜,应当避免使用,即为病证用药及饮食禁忌。

病证: 寒证忌用寒凉药; 实热病证忌用温热药; 表虚自汗、盗汗、忌用发汗药; 气血虚脱之神昏证者,忌用辛香走窜的开窍醒神药。 饮食: 胸痹(冠心病)、高血脂等患者——忌过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酒等;

痛风患者——忌饮酒及过食高蛋白食物; 糖尿病患者——忌食含糖量过高的食物; 脾胃虚弱患者——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坚硬的食物; 疮疡、皮肤病患者——忌食鱼、虾、蟹等腥臭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寒证忌服生冷食物;热证忌服辛辣温热和油腻食物。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服药期间对某些饮食的禁忌,称为饮食禁忌,又称“忌口”或“食忌”。 患病期间,对生冷、辛辣、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食用; 含铁类药物忌与茶同服。

三、中药的用药剂量 中药的剂量:指为了达到一定治疗目的,单味药所应用的剂量,称为用量。 药物方面: 无毒药,安全性较高,用量变化可稍大; 峻烈有大毒的药,用量宜小,并应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质优、质地轻的药材,用量宜轻(3~10g);

质量差,药效不足,用量较大(10~30g); 鲜品一般用量大(30~60g)。 应用方面: 临床用药还取决于中药的配伍、剂型、应用形式及用药目的等。 同为一种药物,不同剂型,用量也有差异。 汤剂用量较大 丸、散剂用量较小

用药目的不同,用量也会发生变化。 人参:一般用量5~10g; 大补元气:挽救用量15~30g; 槟榔:一般用量6~15g; 驱杀绦虫:用量可增为60~120g。

患者方面: 小儿、年老、体虚、久病、病情轻缓者,用量宜轻; 青壮年、体实、病情急重者,用量宜酌增。 总之,用药量应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四、中药的用法 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临床常用,是主要的给药途径; 注射给药:是现代给药途径之一; 局部给药:主要有舌下、鼻腔吸入、直肠、阴道给药、皮肤给药用途。

应用形式 药物通过一定的方法,加工制成适合医疗、预防的剂型,即为应用形式。 传统剂型有供口服的汤剂、膏剂、酒剂、散剂、露剂等; 现代有片剂、冲剂、胶囊剂、浸膏、气雾剂、膜剂、注射剂等新制剂。

汤剂的煎煮法及服药方法 迄今汤剂仍然是临床应用的主要剂型之一。 关于汤剂的具体煎煮方法,服药方法等内容将在药剂学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