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樂的傳入,改變了臺灣當代音樂的生態環境,也對臺灣社會文化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日治時代就開始發展的臺灣流行歌曲,由於近百年來政權的遞嬗,引發了社會的動盪,反映時代態勢的流行歌曲常呈現外來文化與本土創作並陳的樣貌。 上五圖:臺灣音樂家群相.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67 美和科技大學 美和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 社會工作系. 2/67 社工系基礎學程規劃 ( 四技 ) 一上一下二上二下三上 校訂必修校訂必修 英文 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 計算機概論 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 英文 I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I 計算機概論 I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I.
Advertisements

專業科目必修 管理學概論、化 妝品行銷與管理、 專題討論、藥妝 品學、流行設計、 專題講座、時尚 創意造型與實務 專業科目必修 化妝品法規、生 理學、化妝品原 料學、化妝品有 效性評估、時尚 化妝品調製與實 務、藝術指甲、 生物化學概論、 美容經絡學、校 外實習 專業科目必修 應用色彩學、化 妝品概論、時尚.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歡迎各位家長蒞臨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四 聲樂種類.
演藝人員.
「健康飲食在校園」運動 2008小學校長高峰會 講題:健康飲食政策個案分享 講者:啟基學校-莫鳳儀校長 日期:二零零八年五月六日(星期二)
資料源自於謳馨出版社.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无锡市急救中心 林长春.
認識和弦 邱克勤 02/28/2016 Vincentchiu.com.
欢乐颂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胡巧巧.
台灣歌謠的美麗與哀愁 四月望雨-鄧雨賢.
台灣本土創作歌謠 1930~1950 文學與藝術 指導老師:柯喬文 班級: 進學○○一A 進學○○一A 組員: 林○君 陳○李 黃○齡.
陳綺貞.
音 樂 科 報 告.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務要火熱服事主.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作业现场违章分析.
蒙福夫妻相处之道 经文:弗5:21-33.
2年10班第七組 組員:23郭啟斌 37龔子涵 01尤啟鈞 29楊哲豪
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學生:蔡耀峻、許裕邦 座號:23號、21號 指導老師:黃耿凌 老師
莫 札 特 (W. A. Mozart, 奧地利, ) 生平 作品特色 重要作品 對後世的影響 1.音樂神童
6.5滑坡 一、概述 1.什么是滑坡? 是斜坡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滑动带)作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弦樂器介紹 製作者:楊智惠 學校:東新國中.
破漏的囊袋.
荀白克(A.Schoenberg) 被稱為『新維也納樂派』始創人 出生於維也納 受李斯特、華格納及史特勞斯等人影響
98學年度優質化社區發展「立志藝文季」校內講座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十 曲式──二段體、三段體.
第 單元 2 臺灣心音樂情.
Texture 織體.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生鲜谈判.
Naxos Music Library (拿索斯線上音樂圖書館) User Guide By S.C. Chiang.
聖本篤堂 主日三分鐘 天主教教理重温 (94) (此簡報由聖本篤堂培育組製作).
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 長者支援服務隊 香港房屋協會 家維邨義工隊
安慰能力測試 我感到非常孤單 為何要這麼痛苦?做人毫無價值,活著根本沒有意思。 我拖累了你。 假如我不在,情況會如何呢?
第八周 樂器介紹.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Antonio Lucio Vivaldi 安東尼奧·盧奇奧·韋瓦第.
98學年度優質化社區發展「立志藝文季」校內講座 從原住民音樂來 了解和聲
馬水龍 梆笛協奏曲 授課教師:謝寒琪.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二零一三至二零一四年度音樂科 六年級專題報告 主題:西方樂器的認識 姓名:李永兒 班別:6A 學號;17.
樂器家族–弓弦樂器 提琴家族: 小提琴(violin) 中提琴(viola) 大提琴(cello) 低音大提琴(double bass)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由織布歌中欣賞泰雅族語之美 -以24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專輯之ㄧ為例.
圣依纳爵堂 主日三分钟 天主教教理重温 (95) (此简报由香港圣本笃堂培育组制作).
Strings 弦樂.
中二音樂科 音樂與場所.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 音樂學士 ※主修鋼琴: 師事: 林足芬、董學渝、林明慧…等多位老師 ※花蓮女中 ※國風國中 ※明義國小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 音程.
六下藝術與人文音樂科 教學計劃報告 林舒惠 2019/5/20.
翱翔樂海.薩克斯風班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推廣教育中心 一、授課老師:彭彥棋老師 專業領域:台北市中山區艾倫薩克斯風藝術中心老師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五 級進、跳進、旋律動向.
參、歌唱的型態與種類 歌唱的藝術.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六下藝術與人文音樂科 教學計劃報告 林舒惠 2019/5/23.
六上藝術與人文音樂科 教學計劃報告 林舒惠 2019/6/4.
六上藝術與人文音樂科 教學計劃報告 林舒惠 2019/6/7.
基督是更美的祭物 希伯來書 9:1-10:18.
約翰‧瑟巴斯提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下一頁.
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鱒魚鋼琴五重奏 大自然的靈感~詩與音樂的結合.
台灣心,台灣情的音樂家---蕭泰然.
以年齡、性別分類-可分童聲、女聲、男聲等 以音域分類-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西方音樂的傳入,改變了臺灣當代音樂的生態環境,也對臺灣社會文化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日治時代就開始發展的臺灣流行歌曲,由於近百年來政權的遞嬗,引發了社會的動盪,反映時代態勢的流行歌曲常呈現外來文化與本土創作並陳的樣貌。 上五圖:臺灣音樂家群相

上圖:由張福興訓練的管樂隊於一九一八年九月八日「新埔 音樂會」的攝影紀念

臺灣當代音樂 臺灣當代音樂:指以學院派音樂教育體 系為主的創作音樂,尤其是受西洋音樂 教育系統影響的音樂作品,其風格別於 當代的流行音樂。 臺灣西式音樂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日治時期(1895~1945年) 第二階段(1945~1960年) 第三階段(1960年~至今)

回「臺灣當代音樂」 第一階段日治時期(1895~1945年): 無專門的音樂學校,有志於音樂深造的臺灣人,幾乎都到日本留學,學習聲樂、鋼琴、音樂教育較多。當時在作品數量、種類、品質的水準上比較完整,作曲家包括張福興、江文也、陳泗治、呂泉生和郭芝苑等人。 圖12-1 張福興是臺灣首位留日音樂家。返臺後,組成玲瓏會管弦樂團,熱衷採集臺灣原住民音樂;出版第一本臺灣原住民音樂《水社化蕃杵音及歌謠》,是第一位採集、整理臺灣原住民音樂的臺籍音樂家。

圖12-2 江文也本名文彬,生於臺北縣 三芝鄉,被視為是「臺灣音樂奇葩」,生前屢獲國際比賽大獎,先後創作了許多富有民族風格、旋律優美的作品,如〈春曉〉、〈靜夜思〉、〈春夜洛城聞笛〉、〈漁翁樂〉、舞劇《香妃傳》、〈孔廟大成樂章〉和〈臺灣舞曲〉等。推薦曲目:管弦樂曲〈白鷺的幻想〉 圖12-3 陳泗治,被譽為「臺灣音樂哲人」。擔任淡江中學校長長達26年,一生奉獻教會及教育工作,創作許多鋼琴曲並培育無數鋼琴人才。推薦曲目:《臺灣素描》 回「臺灣當代音樂」

陳泗治〈臺灣素描〉蟾蜍戲群鴨(1’11)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杯底不可飼金魚〉 回「臺灣當代音樂」 圖12-4 呂泉生生於臺中縣 神岡鄉,中學畢業後負笈日本,返臺後,採集整編兩首閩南民謠〈六月田水〉(嘉義)、〈丟丟銅仔〉(宜蘭),以五線譜記錄整編成合唱曲,此外,籌設並訓練合唱團,創作、編寫合唱曲,為臺灣造就許多音樂人才。被尊稱「臺灣合唱音樂之父」。推薦曲目: 呂泉生生平簡介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杯底不可飼金魚〉

呂泉生生平簡介(6’05)

呂泉生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1’28)

呂泉生的〈杯底不可飼金魚〉(1’46)

圖12-6 郭芝苑生於苗栗 苑裡鎮,1941年考入東洋音樂學校學習小提琴,創作出融合中國傳統音樂、臺灣鄉土音樂及個人特質的作品,代表作品有〈鋼琴小協奏〉、藝術歌曲〈紅薔薇〉、〈楓橋夜泊〉及臺語歌曲〈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臺灣第一部青少年歌劇《牛郎織女》及歌劇《許仙與白娘娘》等。並致力研究臺灣傳統音樂文化,傳授音樂知識,作育英才。堪稱是「臺灣現代民族音樂的先驅」。推薦曲目:管弦組曲《回憶》 郭芝苑之簡介 〈鋼琴小協奏〉之 快版 回「臺灣當代音樂」

郭芝苑簡介(4’20)

郭芝苑〈鋼琴小協奏〉之快版(2’41)

                              郭芝苑的管弦組曲《回憶》(3’43)

回「臺灣當代音樂」 第二階段(1945~1960年):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開始成立公立的交響樂團與音樂科系,培養許多音樂專業人才,代表作曲家有許常惠、蕭泰然、馬水龍、李泰祥和游昌發等人。 圖12-6  許常惠生前除了研究及推廣臺灣鄉土民謠音樂,也奠定了臺灣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基礎。其在作曲方面也是成就斐然,共創作了包括歌劇、舞劇、交響樂、室內樂、民族器樂獨奏、重奏等作品50餘部,作品融合了西方近現代與中國傳統音樂的風格。推薦曲目:〈葬花吟〉

許常惠的〈葬花吟〉(1’00)

回「臺灣當代音樂」 圖12-7 蕭泰然生於臺灣 高雄市,被譽為「臺灣拉赫瑪尼諾夫—最後的浪漫主義鋼琴詩人」,集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於一身。以臺灣民謠為素材,結合古典、浪漫、印象及現代樂派等作曲技巧,把臺灣民謠推上世界舞臺。推薦曲目:〈1947序曲〉

蕭泰然的〈1947序曲〉之「台灣翠青」(2’18)

回「臺灣當代音樂」 圖12-8 馬水龍曾兩度獲得金鼎獎,獲中山文藝獎及吳三連文藝創作獎等。是第一位在紐約 林肯中心做整場個人作品發表會的臺灣作曲家,並曾被列入1991年《世界名人錄》及《五百名人錄》等書中。推薦曲目:〈梆笛協奏曲〉

馬水龍的〈梆笛協奏曲〉第一樂章(2’52)

第三階段(1960年~至今): 此階段是臺灣新音樂創作的轉捩點,1960年以後,作曲家大多受西洋正統音樂訓練,創作有承襲西洋古典、浪漫樂派的手法,或留學歐洲,以現代音樂的手法創作。留法音樂家許常惠,結合留日音樂家郭芝苑、陳泗治等人,以創作「中國的、民族的、現代的」音樂風格為宗旨,推動臺灣的新音樂創作及熱潮。 回「臺灣當代音樂」

臺灣創作歌謠 二○年代,臺灣還在日本的統治之下,雖然 民眾對於傳統的民歌、戲曲仍保持一定的喜 好和興趣,但愈來愈多的西洋、東洋音樂傳 入,國際間的流行風潮也逐漸影響臺灣。 由於留聲機、電影的發明,唱片在臺灣逐漸 普遍化,音樂開始有了商業化的需求,因而 促成了臺語歌謠的發展。

這些流行歌謠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伴隨著 臺灣的變遷,反映人民社會的真實現象。依 時間可劃分為: 一、日治時期(1925~1945年) 二、戰後至電視開播的六○年代(1945~1970年) 三、掀起民歌風潮的七○年代 四、曲風驟變的八○年代 五、解嚴後的九○年代

一、日治時期(1925~1945年) 1932年,上海電影《桃花泣血記》的同名 宣傳歌曲是臺灣最早的創作臺語歌謠之一。 〈望春風〉、〈四季紅〉、〈雨夜花〉、 〈河邊春夢〉、〈農村曲〉、〈月夜愁〉等 都是此時期的作品。 作曲家鄧雨賢作曲的〈四季紅〉、〈月夜 愁〉、〈望春風〉、〈雨夜花〉,被後人並 稱為「四月望雨」。 音樂劇《四月望雨》演出片段 回「臺灣歌謠創作時期分類」

純純演唱〈望春風〉(3’09)

純純、豔豔演唱〈四季紅〉(2’38)

鄧麗君演唱〈雨夜花〉(2’11)

〈河邊春夢〉(2’19)

江蕙演唱〈農村曲〉(2’11)

陳淑樺演唱〈月夜愁〉(2’54)

音樂劇《四月望雨》演出片段(3’22)

二、戰後至電視開播的六○年代(1945~1970年) 戰勝初期,百業蕭條,歌曲反應當時的背景與經濟狀況 。如:〈望你早歸〉、〈補破網〉、〈燒肉粽〉等。 1948年推行國語政策,臺語聽眾大量流失;唱片公司轉 以現成的日本流行歌曲配上臺語歌詞在市面上銷售,如 :〈媽媽請妳也保重〉、〈黃昏的故鄉〉,這些歌曲被 評為「混血歌曲」。 戰後四大名曲:〈望你早歸〉、〈補破網〉、〈燒肉 粽〉、〈杯底不可飼金魚〉。 1955年,臺灣再度出現臺語創作歌謠,例如:〈鑼聲若 響〉、〈舊情綿綿〉、〈淡水暮色〉;也出現國語創作 歌曲,例如:〈綠島小夜曲〉、〈不了情〉、〈月亮代 表我的心〉。 回「臺灣歌謠創作時期分類」

紀露霞演唱〈望你早歸〉(4’09)

蔡幸娟演唱〈補破網〉(1’15)

郭金發演唱〈燒肉粽〉(1’58)

葉啟田演唱〈媽媽請妳也保重〉(2’33)

王識賢演唱〈黃昏的故鄉〉(2’12)

江蕙、余天演唱〈鑼聲若響〉(2’44)

洪一峰演唱〈舊情綿綿〉(1’59)

洪一峰演唱〈淡水暮色〉(3’27)

山伯與祝英台》等黃梅調戲劇與電影,黃梅調歌曲 流行傳唱臺灣各地。 1962年受香港黃梅調影響,出現《戲鳳》、《梁 山伯與祝英台》等黃梅調戲劇與電影,黃梅調歌曲 流行傳唱臺灣各地。 圖12-9 由凌波和樂蒂主演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每隔幾年就要重映一次,重映的票房依然不惡 。凌波第一次到臺灣訪問,萬人空巷,凌波乘吉普車遊街,港報稱臺北為瘋人城,可說是中國電影的奇蹟。 《梁山伯與祝英台》之「十八相送」

《梁山伯與祝英台》之「十八相送」(3’08)

代表作詞家 圖12-10 李臨秋為〈望春風〉、〈補破網〉的歌詞作者,他的作品,首首雋永、生趣、細膩,他的作品在臺灣被譽為:「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李詞。」 圖12-11 周添旺以〈月夜愁〉之詞成名,繼有〈雨夜花〉、〈秋風夜雨〉、〈河邊春夢〉等佳作,創作期橫跨半個世紀,堪稱臺灣歌謠界的泰斗。 圖12-12 陳達儒寫的歌詞有三百多首,較為流傳的有五十幾首,代表作品有〈白牡丹〉、〈雙雁影〉 、〈青春嶺〉、〈滿山春色〉、〈農村曲〉、〈心酸酸〉等 。

李臨秋生平介紹(4’56)

代表作曲家 圖12-13 王雲峰曾至日本 東京 神保音樂學院深造,1932年以〈桃花泣血記〉一曲而名噪一時,傳唱至今的〈補破網〉也是他的作品,並曾在國慶大典中擔任樂團指揮。 圖12-14 鄧雨賢享年只有39歲,在他短暫的生命中,留下作品約有五十餘首,卻都是紅極一時,膾炙人口,而且傳世久遠。代表作有〈望春風〉、〈四季紅〉、〈月夜愁〉、〈雨夜花〉等歌曲。

鄧雨賢生平介紹(3’37)

代表作曲家 圖12-15 蘇桐原是歌仔戲班彈奏揚琴的樂師,在臺灣流行歌曲發展初期,他被唱片公司聘為專任作曲,代表作品有〈農村曲〉 圖12-15 蘇桐原是歌仔戲班彈奏揚琴的樂師,在臺灣流行歌曲發展初期,他被唱片公司聘為專任作曲,代表作品有〈農村曲〉 、〈日日春〉、〈雙雁影〉等。 圖12-16 陳秋霖為自學出身的歌謠作曲家,和陳達儒合作寫歌,創作了〈白牡丹〉、〈滿山春色〉、〈中山北路行七擺〉等,1990年第二屆金曲獎頒發「特別貢獻獎」給他,表彰他對臺灣創作歌謠的奉獻。

圖12-17 楊三郎本名楊我成,譜曲採用臺灣獨特的鄉土風格,為貫徹文藝生活的理念,自組黑貓歌舞團,陸續發表新作並到全臺灣巡迴演出,帶動戰後本土文藝界的一股潮流,代表作品有〈孤戀花〉、〈望你早歸〉等。

三、掀起民歌風潮的七○年代 七○年代,政府退出聯合國後,民族意識抬頭,年輕人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歌謠,自彈自唱蔚為流行,掀起「校園民歌」創作風潮。例如:〈如果〉、〈捉泥鰍〉、〈再別康橋〉、〈橄欖樹〉、〈小城故事〉等。 回「臺灣歌謠創作時期分類」

邰肇玫演唱〈如果〉(2’48)

包美聖演唱〈捉泥鰍〉(1’33)

殷正洋演唱〈再別康橋〉(3’37)

齊豫演唱〈橄欖樹〉(2’34)

鄧麗君演唱〈小城故事〉(02’35)

四、曲風驟變的八○年代 受到西方流行音樂的影響,年輕人開始以大 膽的手法,突破過去傳統保守的風格,開創 國語流行歌曲的新風貌。例如:〈鹿港小 鎮〉、〈一樣的月光〉等。 隨著工業科技發達、企業多元化,激勵人心 的歌曲,不論國語、臺語均因應而生。例 如:〈明天會更好〉、〈臺北的天空〉、〈愛拚才會贏〉。 回「臺灣歌謠創作時期分類」

羅大佑演唱〈鹿港小鎮〉(4’39)

蘇芮演唱〈一樣的月光〉(3’44)

〈明天會更好〉(1’47)

王芷蕾 演唱〈臺北的天空〉(1’21)

葉啟田演唱〈愛拚才會贏〉(2’02)

五、解嚴後的九○年代 回「臺灣歌謠創作時期分類」 搖滾曲風開始出現於流行樂壇,例如: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林強〈向前走〉,臺灣的搖滾樂團也紛紛出現,成為年輕人崇拜的偶像團體。 圖12-18 林強早年以臺語搖滾樂歌曲〈向 前走〉一曲成名,打破了臺語歌曲長期以來的悲情曲風。 圖12-19 臺灣搖滾樂團「閃靈」,每張專輯都是取材自臺灣歷史的概念鉅作 ,2003年以《永劫輪迴》專輯奪得第十四屆金曲獎「最佳樂團」大獎肯定。推薦曲目:〈岩木之子〉

林強演唱〈向前走〉(3’32)

「閃靈」的〈岩木之子〉(1’50)

圖12-20 國內深受年輕人歡迎的知名搖滾樂團「五月天」,以《後青春期的詩》獲2009年金曲獎最佳樂團。

「五月天」演唱〈後青春期的詩〉(2’19)

臺灣音樂人才輩出,你知道哪些臺灣的音樂人物?舉例介紹你所知道的臺灣音樂人物(包含臺灣漢族音樂、原住民音樂、民歌、創作歌謠、流行歌曲和當代音樂家),並利用附錄五製作音樂家收藏卡,增加自己的收藏量。例如: 音樂家:馬友友(1955~) 出生地:巴黎 音樂項目:大提琴 音樂成就:享譽國際的美籍華裔大提琴家 重要記事:1978年獲頒享譽全球的艾維費雪獎並畢業於哈佛大學;1991年哈佛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作品:馬友友的《電影琴緣》、《愛上大提琴》、《美麗藝術巴洛克》、《繁花似錦巴洛克》、《阿帕拉契之旅》、《絲路》、《馬友友的神祕面紗》。

桃花泣血記 1932年由上海進口一部無聲電影《桃花泣血記》,由卜萬蒼編劇,金燄及阮玲玉分飾男女主角。片商為了宣傳,邀請大稻埕著名的「辯士」(因應無聲電影而產生的「電影劇情解說員」)詹天馬作詞、王雲峰譜曲。由女歌星純純主唱,臺灣「古倫美亞」唱片公司錄製成唱片發行。

桃花泣血記 圖12-21 金燄與阮玲玉的組合,是三○年代前半期中國電影的最強檔。 圖12-21 金燄與阮玲玉的組合,是三○年代前半期中國電影的最強檔。 圖12-22 第一代臺灣流行歌女歌星,右一為演唱〈桃花泣血記〉、〈望春風〉和〈雨夜花〉的純純小姐(本名劉清香)。

〈桃花泣血記〉歌曲的流行,帶動演唱臺語歌謠 的風潮,帶動了唱片市場與電影票房,日後的幾齣 電影也採用發行主題歌曲盤作為宣傳手法,一直到 現代,這種電影中搭配流行音樂的方式持續使用著。 歌詞原有十二段,現保存十一段,傳唱的僅有四段。 歌詞主要敘述富貴世家的男主角,愛上身為牧羊女的 女主角,由於家世背景懸殊而遭家長反對、無法結合 ;藉此批判傳統封建社會的思想,傳達男女自由戀愛 的新思潮,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密切關係。

〈桃花泣血記〉歌曲採用五聲音階宮調式,音域有十度; 歌詞傳承自福佬系唸謠「七字仔」白話文,句腳押i韻。 每兩個小節就使用一次切分音,每一句皆由切分音開始。 譜例12-1:〈桃花泣血記〉

〈桃花泣血記〉(1’57)

江文也—管弦樂曲臺灣舞曲 1934年隨旅日 臺籍音樂家組成的「鄉土訪問音樂團」回臺演出,是江文也一生唯一的返鄉之旅,在故鄉臺灣買了當時正流行的七十八轉曲盤〈桃花泣血記〉。之後回到東京,將24歲時寫的第1號鋼琴曲作品〈城內之夜〉改寫為〈臺灣舞曲〉,然後又改寫成管弦樂曲,採用臺灣高山族民歌為素材,為闊別已久的故鄉所做。1936年獲得柏林第十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文藝競賽「管弦樂作品特別獎」,並榮獲大指揮家溫格納爾銀牌獎。

江文也—管弦樂曲臺灣舞曲 圖12-24 所謂七十八轉曲盤(唱片)就是曲盤一分鐘轉七十八轉,一面只有一首歌曲,必須用留聲機才能播放。 圖12-24 所謂七十八轉曲盤(唱片)就是曲盤一分鐘轉七十八轉,一面只有一首歌曲,必須用留聲機才能播放。 圖12-23 鄉土音樂訪問節目單

譜例12-2:第一段木管吹奏,製造雲霧飄渺的氣氛。 全曲為單樂章的標題音樂,分成快板—中板—快板三段。主題架構於五聲音階上,間雜著日本風味;尤其打擊樂器的多樣化,充滿豐富的色彩;以純樸的旋律、民間舞曲的節奏,生動描繪臺灣的風土人情,全曲洋溢著舞曲的青春活力和亮麗的管弦樂色彩。 譜例12-2:第一段木管吹奏,製造雲霧飄渺的氣氛。

〈臺灣舞曲〉第一段(1’57)

譜例12-3:第二段 主題由弦樂帶出,綿密的樂句有樓閣莊嚴、殿堂華麗之美。 譜例12-4:第三段

〈臺灣舞曲〉第二段(0’56)

〈臺灣舞曲〉第三段(0’50)

〈臺灣舞曲〉全曲(8’33)

1936年第十一屆柏林奧運會之國際藝術競賽,江文也以〈臺灣舞曲〉獲選,成為第一位獲得奧林匹克獎牌的臺灣人,也是亞洲首位榮獲國際大獎的音樂家。 1934到1937年,江文也連續以作曲在日本全國比賽獲獎,逐漸成為日本最紅的臺灣作曲家,並進軍國際,獲得歐 美樂壇的肯定,被認為是當時東方最有才華的作曲家。 1936年第十一屆柏林奧運會之國際藝術競賽,江文也以〈臺灣舞曲〉獲選,成為第一位獲得奧林匹克獎牌的臺灣人,也是亞洲首位榮獲國際大獎的音樂家。 圖12-25 1936年江文也獲頒 的柏林奧林匹克銅牌獎

1979年以後,掀起了「江文也復興運動」,音樂學者 們研究並撰文介紹江文也的生平與成就,其作品不斷 1938年,江文也赴北京任教,開 始研究中國正統音樂與民俗樂; 1957年,江文也在「反右運動」 因臺灣人身分被畫右派,被迫接 受勞改,1978年獲得平反,恢復 原教職,但因多年勞改生活,歷 經數次中風癱瘓在床。晚年以整 理臺灣民歌為「有生之年最大的 願望」,1983年逝世於北京,未 完成的交響樂曲〈阿里山的歌聲〉 成為最後遺作。 1979年以後,掀起了「江文也復興運動」,音樂學者 們研究並撰文介紹江文也的生平與成就,其作品不斷 地被演奏,肯定他在中國近代音樂史上的重要貢獻及 地位。 圖12-26 江文也紀念音樂會節目單

基本和聲 三和弦 和弦的轉位 分解和弦 屬七和弦與增減和弦

三和弦 在根音上方重疊二個三度音程的和弦,也是最基本的和弦,在和弦下方使用羅馬數字和阿拉伯數字,表示和弦級數及轉位。 回「基本和聲」 在根音上方重疊二個三度音程的和弦,也是最基本的和弦,在和弦下方使用羅馬數字和阿拉伯數字,表示和弦級數及轉位。 以C大調音階為根音所重疊出來的三和弦以及級數、種類分別是:

回「基本和聲」 和弦的轉位 三和弦的各音在最下面的音稱「根音」,依次往上是「三音」和「五音」。和弦的根音在最下面的稱「原位和弦」,其餘的音在最下面的稱「轉位和弦」,如:三音在最下面則稱「第一轉位」;五音在最下面則稱「第二轉位」。

分解和弦 和弦中的每個音先後出現,稱為「分解和弦」。 回「基本和聲」

屬七和弦與增減和弦 在三和弦的上方再重疊一個三度音,則為七和弦 。屬七和弦是以屬音(音階的第五音)為根音所排列的和弦,一共是四個音,最上方的音稱為七音,以C大調為例,記法為V7或G7。 回「基本和聲」

三和弦除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之外,尚有重疊的 三度音音程皆為大三度的增三和弦,以及重疊的 三度音音程皆為小三度的減三和弦。 回「基本和聲」

和弦練習 1. 練習視唱分解和弦: 2. 請用羅馬數字寫出下列和弦的級數: V I I vi iii ii IV IV

紅薔薇 這首〈紅薔薇〉是戰後臺灣音樂開始蓬勃發展的環境下所產生的作品。原是詹益川所創作的臺語詩,郭芝苑譜曲,後由盧雲生將歌詞譯成華語,之後被正式編入音樂教材,也被灌錄唱片而流行起來。本曲旋律充滿濃厚的鄉土風味,廣為大眾喜愛。1971年,郭芝苑將獨唱曲改編為同聲三部合唱,曲式採用反覆歌形式(Strophic),共反覆三次。

〈紅薔薇〉歌唱(2’16)

〈紅薔薇〉伴唱(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