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 Nature Medicinal chemistry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章 绪论. 一、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内容。 二、天然药物的来源及应用。 三、天然药物及其有效成分。 四、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 2 五、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目的和意义。
Advertisements

第九章 生 物 碱 ( Alkaloids ) Chemistry of Natural Medicine天然药化教研室.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积累经验 利用经验 天然药物化学(第四版) 第十章 生物碱 (Alkaloids).
我们身边物质的酸碱性 任菊仙.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2).
生 物 碱 类 化 合 物 提 取 分 离.
天 然 药 物 化 学 第 九 章 生物碱 alkaloids.
抗病毒及其他抗感染药.
第二章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主讲-吴方评.
维生素A结构和性质、鉴别试验.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 提取分离方法 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简介 一、有效成分 1.碱性化合物: 生物碱 小檗碱.
天然药物化学 溶剂提取法 通化市卫生学校 李瑛.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一、概述 二、分类 三、理化性质 四、提取分离 五、结构鉴定. 一、概述 二、分类 三、理化性质 四、提取分离 五、结构鉴定.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1.形态——多为结晶固体,少为粉末。少数常温下——液体(多不含氧,若含氧则多成酯键)
第九章 生物碱.
第五节、提取分离 (一)提取 1.酸水提取法 2.醇类溶剂提取法 3.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提取法.
第九章 生物碱.
天然药物化学 第九章 生物碱.
第九章 生物碱 生物碱概述 生物碱的分布 生物碱的分类 生物碱的性质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碱的结构鉴定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实例 3 1 2
含氮化合物习题 练习 习题 退出.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含氮有机化合物通常指氮原子和碳原子直接相连而成的有机化合物,本章仅讨论胺、酰胺、含氮杂环等。
.  一、概述 十九世纪德国学者F.W.Sertrner从鸦片中分离出吗啡碱(morphine) 现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约10000种 《全国医药产品大全》中收载的药物及其制剂达六十余种 植物中存在的生物碱大多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如:
第十三章  莨菪烷类抗胆碱药物的分析.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生物碱 Alkaloids.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第8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生化教研室 夏花英 8403 课程代码:22680b57e1.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固体】
强碱弱酸盐-醋酸钠的水解 为什么会显碱性? 盐电离出的酸根是弱酸的酸根,能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导致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大过氢离子。
化学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第2讲 分子结构与性质.
物质的分类.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强酸(碱)溶液 一元弱酸(碱)溶液 多元弱酸(碱)溶液 两性物质 混合酸碱溶液 各种体系[H+]浓度的计算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第七章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 成分分析.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药物的跨膜转运.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高二化学集备组.
第二节 羟基酸 羟基酸是分子中既含有羟基又 含有羧基的双官能团化合物。 一、羟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羟基酸中羟基所连接的烃基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一中学 张桂萍.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一)性状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硫酸铜的提纯.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第三章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 §3.1 基本原理 电子跃迁: * ,n* , * , n* 能量大,波长短,远紫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天然药物化学 Nature Medicinal chemistry 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系

一、概述 十九世纪德国学者F.W.Sertrner从鸦片中分离出吗啡碱(morphine) 现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约10000种 《全国医药产品大全》中收载的药物及其制剂达六十余种 植物中存在的生物碱大多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如:

鸦片中的吗啡——镇痛作用 一、概述 麻黄中的麻黄碱——止喘作用 长春花中的长春碱——抗癌活性 黄连中的小檗碱——抗菌消炎作用 山莨菪碱——抗中毒性休克作用 生物碱化学结构的研究为合成药物提供了线索,如:

一、概述 植物古柯中的有效成分古柯碱(cocaine)虽有很强的局部麻醉作用,但是毒性较大,久用容易成瘾 古柯碱 cocaine (可卡因) 普鲁卡因 procaine (合成品)局麻药

一、概述 ㈠生物碱的定义 指天然产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多数具有碱性且能和酸结合生成盐; 大部分为杂环化合物且氮原子在杂环内; 多数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㈡分布 存在于一百多个科中如:豆科、茄科、防己科、罂粟科、毛茛科等植物中。

一、概述 ㈢存在形式 1.游离碱:碱性极弱,以游离碱的形式存在。 2.成 盐:有机酸有:柠檬酸、酒石酸等;特殊的酸类:乌头酸、绿原酸等无机酸:硫酸、盐酸等。 3.苷 类: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 4.酯 类:多种吲哚类生物碱分子中的羧基,常以甲酯形式存在。 5.N-氧化物:植物体中的氮氧化物约一百余种。

一、概述 ㈣命名规则 1. 类型的命名 ⑴基核的化学结构,如吡啶、喹啉、萜类等; ⑵以来源植物命名,如石蒜科生物碱等。 2.单体成分的命名 ⑴以植物来源的属、种的名称命名;如 一叶萩碱 ⑵也有以生理活性或药效命名,如:吗啡(使睡眠) ⑶以人名命名的;如:pelletierine

一、概述 ㈤分类方法 1.按植物来源分类; 如:石蒜生物碱,长春花生物碱; 2.按化学结构分类; 如:异喹啉生物碱、甾体生物碱; 3.按生源结合化学分类; 如:来源于鸟氨酸的吡咯生物碱。

本 章 内 容 

二、分类 ㈠有机胺类(苯丙氨酸/酪氨酸) 氮原子不结合在环内的一类生物碱。 结构特点 ephedrine pseudoephedrine

二、分类 ㈠有机胺类(苯丙氨酸/酪氨酸) 游离时可溶于水,能与酸生成稳定的盐,有挥发性,不易与大多数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生成沉淀。 麻黄碱的特点:

二、分类 ㈠有机胺类(苯丙氨酸/酪氨酸) 益母草碱 leonurine 秋水仙碱 colchicine 对动物子宫有增加其 紧张性与节律性的作用 治疗急性痛风,并有 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二、分类 ㈡吡咯衍生物 由吡咯或四氢吡咯衍生的生物碱。 重要的分:简单的吡咯衍生物 吡咯里西啶衍生物(又称双稠吡咯啶) 吲哚里西啶衍生物。

二、分类 ㈡吡咯衍生物 简单的吡咯衍生物 红古豆碱 cuscohygrine 红古豆苦杏仁酸酯 (有活性) (无活性) 似阿托品药物 的散瞳等作用

吡咯里西啶(pyrrolizidine)衍生物 二、分类 ㈡吡咯衍生物 吡咯里西啶(pyrrolizidine)衍生物 吡咯里西啶 (有抗癌活性) 野百合碱 monocrotaline

二、分类 ㈡吡咯衍生物 吲哚里西啶(indolizidine)衍生物 吲哚里西啶 indolizidine 一叶萩碱 securinine

二、分类 ㈢吡啶衍生物 由吡啶或六氢吡啶衍生的生物碱。 分:简单吡啶衍生物、喹诺里西啶(quinolizidine)

二、分类 ㈢吡啶衍生物 actinidine ricinine cytisine

二、分类 ㈢吡啶衍生物 matrine oxymatrine

二、分类 ㈣莨菪烷(tropane)衍生物 由吡咯啶和哌啶骈合而成的杂环。 分:颠茄生物碱(belladonna alkaloids) 古柯生物碱(coca alkaloids)

二、分类 莨菪碱是由莨菪醇(tuopine)与莨菪酸(tuopic acid)缩合而生成的酯: + 莨菪醇 莨菪酸 缩合 莨菪碱(阿托品)

二、分类 颠茄生物碱(belladonna alkaloids) 阿托品 atropine 莨菪碱 hyoscyamine 山莨菪碱 anisodamine 樟柳碱 anisodine 东莨菪碱 scopolamine

二、分类 古柯生物碱(coca alkaloids) 爱康宁 ecgonine 古柯碱 cocaine

二、分类 ㈤喹啉衍生物 内酯结构 成盐溶于水 碱化开环 喜树碱 camptothecine 治白血病和直肠癌

二、分类 ㈥异喹啉衍生物 分:1-苯甲基异喹啉型 双苯甲基异喹啉型 原小檗碱型 阿朴啡型 原阿朴啡型 吗啡烷型 原托品碱型 异喹啉 isoquinoline

1-benzyl-isoquinoline 二、分类 ㈥异喹啉衍生物 那可丁 narcotine 存在于鸦片中,具有镇 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 但无成瘾性,可替代可 待因。 1-苯甲基异喹啉型 1-benzyl-isoquinoline

二、分类 双苯甲基异喹啉型 唐松草碱 thalicarpine

二、分类 原小檗碱型 protoberberine 小檗碱(黄连素) berberine 药根碱 jatrorrhizine

Labat R.

二、分类 原小檗碱型 四氢黄连碱 tetrahydrocoptisine 延胡索乙素 Corydalis B

二、分类 阿朴啡型 阿朴啡 aporphine 土藤碱 tuduranine

二、分类 原阿朴啡型 原阿朴啡 proaporphine Stepharine (存在于千金藤中)

二、分类 吗啡烷型 吗啡烷 morphinane 吗啡碱 morphine 青藤碱 sinomenine

二、分类 原托品碱型 原托品碱 protopine

benzo-phenanthridine 二、分类 ㈦菲啶(phenanthridine)衍生物 属异喹啉类衍生物,重要的类型有: 苯骈菲啶类 吡咯骈菲啶类 苯骈菲啶 benzo-phenanthridine 菲啶

二、分类 ㈦菲啶(phenanthridine)衍生物 苯骈菲啶类 吡咯骈菲啶类 白屈菜碱 chelidonine 石蒜碱 lycorine

二、分类 ㈧吖啶酮(acridone)衍生物 山油柑碱 acronycine 具有显著抗癌作用,抗瘤谱 较广,现已有人工合成品。 吖啶

二、分类 ㈨吲哚(yinduo)衍生物 麦角新碱 ergonovine ergometrine 吲哚

二、分类 ㈨吲哚(yinduo)衍生物 毒扁豆碱 physostigmine 治疗青光眼 玫瑰树碱 ellipticine 抗癌作用,低毒。

二、分类 ㈩ 咪唑(imidazole)衍生物 咪唑 毛果芸香碱 pilocarpine 治疗青光眼

二、分类 (十一) 喹唑酮(quinazolidone)衍生物 喹唑酮 常山碱 -dichroine febrifugine 抗疟作用

二、分类 (十二) 嘌呤(purine)衍生物 香菇嘌呤 eritadenine 具降脂作用 嘌呤

二、分类 (十三) 甾体生物碱类 贝母碱 peimine verticine

二、分类 (十四) 萜生物碱类 石斛碱 dendrobine 乌头碱 aconitine

二、分类 (十五) 大环生物碱类 美登碱 maytansine 高效低毒、安全幅度大的抗癌活性成分

二、分类 (十六) 其他类型生物碱 四甲基吡嗪(川芎嗪) tetramethylpyrazine 莲氏花烷 hasubanane 间千金藤碱 metaphanine 短防已碱 acutumine

本 章 内 容 

三、理化性质(一)一般性质 (一)一般性质 1.形态——多为结晶固体,少为粉末;有熔点。 少数常温下——液体(多不含氧,若含多成酯键) 毒藜碱 dl-anabasine 菸碱 nicotine 槟榔碱 arecoline

三、理化性质(一)一般性质 2.颜色——多为无色或白色,少数有色。

三、理化性质(一)一般性质 一叶萩碱 (黄色) 一叶萩碱成盐后则无色。

三、理化性质(一)一般性质 3.味 觉——多具苦味。 4.挥发性——多无挥发性,少数具挥发性。 5.旋光性——多为左旋光性。 有的产生变旋现象。 如:菸碱 中性溶液——左旋光性 酸性溶液——右旋光性 多数左旋体呈显著生理活性。

三、理化性质(一)一般性质 6.溶解度 (1)游离碱 类别 极性 溶解性 H2O CHCl3 H+ OH- 非酚性 较弱 脂溶性 — + + — 季铵碱 强 水溶性 + — + + 氮氧化物 半极性 中等水溶 + ± + + 两性: Ar-OH 较弱 脂溶性 — + + + -COOH 强 水溶性 + — + + *酸、碱均为1%。

三、理化性质(一)一般性质 6.溶解度 (1)游离碱 少数酚性碱,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不溶碱水中。 如:

三、理化性质(一)一般性质 6.溶解度 (2)成盐Alk 多易溶于水,不溶或难溶有机溶剂。 含氧酸盐的水溶性往往较大。 与大分子有机酸所形成的盐水溶性差 与小分子有机酸或无机酸成盐水溶性较好。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二)碱性 1.碱性的来源 2.碱性强弱的表示方法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2.碱性强弱的表示方法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1)杂化方式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2)电子效应 连接供电基团则使碱性增强。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2)电子效应 A B a b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2)电子效应 氮原子附近若有吸电基团,碱性减弱。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2)电子效应 氮原子孤电子对处于P~共轭体系时,碱性减弱。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2)电子效应 诱导——场效应:碱性降低。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3)立体因素 叔胺分子——碱性降低 但如:苦参碱——使碱性增强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4)分子内氢键 若能形成稳定的分子内氢键,可使碱性增强。 (指成盐时接受的质子能形成稳定的分子内氢键)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4)分子内氢键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4)分子内氢键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5)分子内互变异构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5)分子内互变异构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5)分子内互变异构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5)分子内互变异构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5)分子内互变异构 N原子处在稠环的“桥头”——张力较大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5)分子内互变异构 互变异构的条件: ①环叔胺分子,氮原子的α、β位有双键; ②环叔胺分子,氮原子的α位有-OH; ③处于稠环桥头的N,不能异构化。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碱性强弱:

三、理化性质(二)碱性 比较碱性强弱:

三、理化性质 (三)成盐(Alk成盐的机理) 生物碱与酸成盐,对质子化来说,仲胺、叔胺生物碱成盐时,质子多结合于氮原子。 季胺碱、氮杂缩醛、烯胺以及具有涉及氮原子的跨环效应形式存在的生物碱,质子化则往往并非发生在氮原子上。

三、理化性质 (三)成盐(Alk成盐的机理) 1.季胺碱的成盐

三、理化性质 (三)成盐(Alk成盐的机理) 2.含氮杂缩醛Alk的成盐

三、理化性质 (三)成盐(Alk成盐的机理) 2.含氮杂缩醛Alk的成盐

三、理化性质 (三)成盐(Alk成盐的机理) 3.具有烯胺结构Alk的成盐

三、理化性质 (三)成盐(Alk成盐的机理) 3.具有烯胺结构Alk的成盐

三、理化性质 (三)成盐(Alk成盐的机理) *稠环桥头N原子不能形成亚胺形式的盐。 有烯胺结构 新士的宁 含氮杂缩醛结构 阿马林碱

N原子孤电子对空间上靠近酮基时,则产生跨环效应 三、理化性质 (三)成盐(Alk成盐的机理) 4.涉及氮原子跨环效应Alk的成盐 N原子孤电子对空间上靠近酮基时,则产生跨环效应

dimethoxy picraphylline 三、理化性质 (三)成盐(Alk成盐的机理) 4.涉及氮原子跨环效应Alk的成盐 产生跨环效应生成的盐 二甲氧基皮拉菲林 dimethoxy picraphylline

三、理化性质 (四)涉及氮原子的氧化

三、理化性质 (四)涉及氮原子的氧化

三、理化性质 (四)涉及氮原子的氧化

三、理化性质 (四)涉及氮原子的氧化 1.氧化成亚胺及其盐类:

三、理化性质 (四)涉及氮原子的氧化 2.N-去烷基化(去N-甲基、N-乙基等)

三、理化性质 (四)涉及氮原子的氧化 3.酰胺化

三、理化性质 (四)涉及氮原子的氧化 4.氮杂缩醛的形成

三、理化性质 (五)沉淀反应 用途: 鉴别——试管、TLC或PPC显色剂; 提取分离——检查是否提取完全。 主要内容: 1.沉淀试剂 2.反应原理 3.反应条件 4.结果判断

三、理化性质 (五)沉淀反应 1.沉淀试剂 金属盐类 碘-碘化钾(Wagner)KI-I2 棕褐色沉淀 碘化铋钾(Dragendoff)BiI3KI 红棕色沉淀 碘化汞钾(Mayer试剂)HgI22KI 类白色沉淀 若加过量试剂,沉淀又被溶解 氯化金(3%)(Suric chloride)HAuCl4 黄色晶形沉淀

三、理化性质 (五)沉淀反应 1.沉淀试剂 酸类——硅钨酸(Bertrand试剂)SiO212WO3 乳白色 酚酸类——苦味酸(Hager试剂) 2,4,6-三硝基苯酚黄色 复盐—— 雷氏铵盐(Ammoniumreineckate) 硫氰酸铬铵试剂 生成难溶性复盐 紫红色

三、理化性质 (五)沉淀反应 2.反应原理:生成更大多分子复盐和络盐

三、理化性质 (五)沉淀反应 3.沉淀反应条件 (1)通常在酸性水溶液中生物碱成盐状态下进行; (若在碱性条件下则试剂本身将产生沉淀) (2)在稀醇或脂溶性溶液中时,含水量>50%; (当醇含量>50%时可使沉淀溶解) (3)沉淀试剂不易加入多量。 (如:过量的碘化汞钾可使产生的沉淀溶解)

三、理化性质 (五)沉淀反应 4.结果的判断 (1)鉴别时每种Alk需采用三种以上沉淀试剂; (沉淀试剂对各种Alk的灵敏度不同) (2)直接对中药酸提液进行沉淀反应,则 阳性结果——不能判定Alk的存在 阴性结果可判断无Alk存在 氨基酸、蛋白质、多糖、鞣质等 + 沉淀试剂——沉淀

三、理化性质 常规提纯方法(排除水溶性成分的干扰) 中草药水提液 CHCl3 H2O 氨基酸、蛋白质 多糖、鞣质等 H2O CHCl3 OH- / CHCl3萃取 CHCl3 H2O 氨基酸、蛋白质 多糖、鞣质等 H+/H2O H2O CHCl3

三、理化性质 (六)显色反应 Labat反应 5%没食子酸的醇溶液 具有亚甲二氧基结构呈翠绿色 Vitali反应 发烟硝酸和苛性碱醇溶液 结构中有苄氢存在则呈阳性反应 深紫—暗红—最后颜色消失

三、理化性质 (七)C-N键的裂解反应(基本骨架的测定) 1.霍夫曼降解(Hofmann degradation) 2.Emde降解反应(Emde degradation) 3.von Braun三级胺降解 (von Braun ternary amine degradation)

三、理化性质(七)C-N键的裂解反应 1.霍夫曼降解(Hofmann degradation)

三、理化性质(七)C-N键的裂解反应 1.霍夫曼降解(Hofmann degradation)

三、理化性质(七)C-N键的裂解反应 1.霍夫曼降解(Hofmann degradation) 反应条件: N原子的位具有H; 位连电负性基团(苯),Hofmann不 脱去三甲氨。

三、理化性质(七)C-N键的裂解反应 2.Emde降解反应(Emde degradation)

2.Emde降解反应(Emde degradation) 三、理化性质(七)C-N键的裂解反应 2.Emde降解反应(Emde degradation) 位无H时,或位有电负性基团时 钠汞齐/EtOH 季铵卤化物 C-N键断裂

三、理化性质(七)C-N键的裂解反应 2.Emde降解反应(Emde degradation) 裂解优先发生在处于苄基或烯丙体系的C-N键上 如:娃儿藤碱(tylophorine)

三、理化性质(七)C-N键的裂解反应 3.von Braun三级胺降解 (von Braun ternary amine degradation)

三、理化性质(七)C-N键的裂解反应 3.von Braun三级胺降解 (1)反应机制

三、理化性质(七)C-N键的裂解反应 3.von Braun三级胺降解 (2)分子结构与降解产物的关系 ①N-烷基取代,体积小者易被取代裂除。

三、理化性质(七)C-N键的裂解反应 3.von Braun三级胺降解 (2)分子结构与降解产物的关系 ②N原子的、为不饱和体系,则N原子的位C-N键易断裂(如:苄基或丙烯基)。

三、理化性质(七)C-N键的裂解反应 3.von Braun三级胺降解 (2)分子结构与降解产物的关系 ③C-N键中碳原子处于苯环中,则多不反应。

三、理化性质(七)C-N键的裂解反应 3.von Braun三级胺降解 (2)分子结构与降解产物的关系 ④C-N键的碳原子处于叉链结构中,则C-N键不易断开。

三、理化性质(七)C-N键的裂解反应 3.von Braun三级胺降解 (2)分子结构与降解产物的关系 ⑤立体效应影响降解产物的定向。

三、理化性质 (一)一般性质 (二)碱性 (三)成盐 (四)涉及氮原子的氧化 (五)沉淀反应 (六)显色反应 (七)C-N键的裂解反应

本 章 内 容 

四、提取分离 (一)提取 1.酸水提取法 (离子交换树脂法、沉淀法) 2.醇类溶剂提取法 3.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提取法

酸性水——0.1% ~ 1%H2SO4、HCl、HOAc等 四、提取分离(一)提取 1.酸水提取法:冷提法(渗漉法、冷浸法) 酸性水——0.1% ~ 1%H2SO4、HCl、HOAc等 生药 H+/H2O 药渣 Alk  OH-/H2O OH- 弱碱及杂质 亲水性Alk

四、提取分离(一)提取 1.酸水提取法 此法缺点: 提取液体积较大(浓缩困难) 提取液中水溶性杂质多 解决方法: (1)离子交换树脂法 (2)沉淀法

四、提取分离(一)提取 1.酸水提取法 (1)离子交换树脂法

四、提取分离(一)提取 1.酸水提取法 (2)沉淀法 ①酸提碱沉法 药 材 沉 淀 H2O H+/H2O提取;加碱碱化 水溶性Alk、杂质 不溶或难溶性Alk

四、提取分离(一)提取 1.酸水提取法 (2)沉淀法 ②盐析法:适用中等弱碱。 黄藤1%H2SO4水溶液 碱化至pH=9;加NaCl达饱和 沉淀 H2O 掌叶防已碱

四、提取分离(一)提取 1.酸水提取法 (2)沉淀法 ③雷氏铵盐沉淀法

四、提取分离(一)提取 季铵碱的水溶液 加酸水调至弱酸性 加新配制的雷氏铵盐饱和/H2O 沉淀(雷氏复盐) 水溶液 溶丙酮(乙醇)中 加Ag2SO4饱和水溶液 雷氏铵盐沉淀 滤液 (B2SO4) 加入氯化钡(BaCl2) 沉 淀 滤 液 硫酸钡沉淀 季铵碱的盐酸盐

四、提取分离(一)提取 2.醇类溶剂提取法 生 药 醇 液 药 渣 沉 淀 H+ / H2O 碱性较弱的碱 OH-/H2O CHCl3 醇或酸性醇 醇 液 药 渣 挥醇;加酸水 沉 淀 H+ / H2O 碱性较弱的碱 OH-/H2O CHCl3 OH-/H2O CHCl3 亲水性Alk Alk

生 药 残 渣 CHCl3 亲水性Alk CHCl3 H+/H2O 碱性较弱的Alk Alk沉淀 四、提取分离(一)提取 3.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提取法 生 药 碱化(如NH4OH)(使Alk游离) 渗滤(或浸渍)(如CHCl3等) 残 渣 CHCl3 亲水性Alk H+/H2O CHCl3 H+/H2O 碱性较弱的Alk OH-/H2O Alk沉淀

四、提取分离 (一)提取 1.酸水提取法 2.醇类溶剂提取法 3.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提取法 (二)分离 溶解性——重结晶法 碱性强弱——pH梯度萃取 色谱法

四、提取分离 (二)分离 生物碱的分离 系统分离 特定分离 多用于基础研究 侧重于生产实用 总 碱 类别 指酸碱性强弱 部位 指极性不同 依据Alk的理化性质 单体Alk的分离

四、提取分离(二)分离 1.根据Alk及其盐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1)已知成分——查文献选择结晶溶剂 (2)未知成分——色谱方法进行溶剂的选择 2.Alk碱性不同——pH梯度萃取法 首先考虑的问题: 所选溶剂pH值多少为宜? 萃取几次能完全? 萃取溶剂的最佳体积?

四、提取分离(二)分离 2.Alk碱性不同——pH梯度萃取法 (1)确定pH值的方法 ①缓冲纸色谱

四、提取分离(二)分离 2.Alk碱性不同——pH梯度萃取法 (1)确定pH值的方法

四、提取分离(二)分离 2.Alk碱性不同——pH梯度萃取法 (1)确定pH值的方法

四、提取分离(二)分离 2.Alk碱性不同——pH梯度萃取法 (1)确定pH值的方法 C+

四、提取分离(二)分离 2.Alk碱性不同——pH梯度萃取法 (1)确定pH值的方法

四、提取分离(二)分离 2.Alk碱性不同——pH梯度萃取法 (1)确定pH值的方法 ②利用pKa值来确定pH值 pKa与pH关系:

四、提取分离(二)分离 2.Alk碱性不同——pH梯度萃取法 (1)确定pH值的方法 ②利用pKa值来确定pH值 例:某Alk的pKa=8.0,用CHCl3从H2O中萃取,H2O的pH应调多少? pH = pKa + 2 = 8 + 2 = 10

四、提取分离(二)分离 2.Alk碱性不同——pH梯度萃取法 (2)判断分离的难易程度——萃取次数

四、提取分离(二)分离 2.Alk碱性不同——pH梯度萃取法 (2)判断分离的难易程度——萃取次数 β ≥ 100 1次萃取可达90%以上 ≥ 10 萃取需10~12次 ≈ 2 需1000次以上萃取(CCD法) ≈ 1 不能分离

四、提取分离(二)分离 2.Alk碱性不同——pH梯度萃取法 (3)萃取溶剂的最佳体积——容积比(R) 例:设K1=1.3 K2=3.0 按上式计算得 R=1/2。 即,有机相与水相容积比为1:2,1份有机相与2份水相进行萃取。

四、提取分离(二)分离 3.色谱法 ⑴吸附剂:柱色谱法常用氧化铝(偶用硅胶); ⑵展开剂:游离Alk常以苯、乙醚、氯仿等溶剂洗脱 ⑶化合物极性判断: ①相似结构:双键多、含氧官能团多——则极性大 ②在含氧官能团中:

四、提取分离 提取分离实例——长春碱与长春新碱

四、提取分离 长春花全草 (干粉80目) 除水杂 苯渗漉 苯渗漉液 药 渣 除脂杂 6%酒石酸水溶液萃取 苯 液 H+/H2O pH=4 过滤,氨水碱化至 pH=6~7 CHCl3提 除碱性较强的成分

四、提取分离 CHCl3 H2O 弱碱 回收氯仿,蒸干 溶于无水乙醇 H2SO4调pH=3.8~4.1 Alk沉淀 除脂杂 精 制 Alk硫酸盐 溶于H2O,氨水碱化至 pH=8~9 CHCl3萃取 除水杂

四、提取分离 CHCl3 H2O 回收氯仿 游离Alk 溶于苯:氯仿(1:2)液中 通过Al2O3吸附柱 用苯:氯仿(1:2)洗脱 色谱分离 长春碱 醛基长春碱

四、提取分离 (一)提取 1.酸水提取法 2.醇类溶剂提取法 3.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提取法 (二)分离 溶解性——重结晶法 碱性强弱——pH梯度萃取 色谱法

本 章 内 容 

五、结构鉴定 (一)色谱法 测定理化常数(如:熔点),与文献报道的数据进行对照,与对照品共薄层,测定其衍生物的理化数据等。 1.薄层色谱法 2.纸色谱法

五、结构鉴定 (二)谱学法 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 UV——反映分子中所含共轭系统情况; IR——利用特征吸收峰,鉴定结构中主要官能团; NMR——各种技术图谱测定结构; MS——依据文献,结合主要生物碱类型的质谱特征进行解析。

1.难于裂解或由取代基或侧链的裂解产生特征离子 五、结构鉴定 生物碱MS的一般规律: 特点:M+或M+-1多为基峰或强峰。 一般观察不到由骨架裂解产生的特征离子。 主要包括两大类: ①芳香体系组成分子的整体或主体结构; 如喹啉类、吖啶酮类等 ②具有环系多、分子结构紧密的生物碱; 如苦参碱类、秋水仙碱类等 1.难于裂解或由取代基或侧链的裂解产生特征离子

五、结构鉴定 2.主要裂解受氮原子支配 主要裂解方式是以氮原子为中心的α-裂解,且多涉及骨架的裂解。 特征:基峰或强峰多是含氮的基团或部分。 主要类型生物碱:金鸡宁类、甾体生物碱类等。

五、结构鉴定 3.主要由RDA裂解产生的特征离子 特点:裂解后产生一对强的互补离子,由此可确定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和数目。 主要有:四氢原小檗碱类、无N-烷基取代的阿朴菲类等。 四氢原小檗碱类型的生物碱,主要从C环裂解,发生逆Diels-Alder反应(RDA反应)。如:轮环藤酚碱(cyclanoline)的裂解过程表示如下:

五、结构鉴定 轮环藤酚碱(cyclanoline)的裂解过程

五、结构鉴定 4.主要由苄基裂解产生特征离子 特点:同3。即裂解后产生一对强的互补离子 如:苄基四氢异喹啉类、双苄基四氢异喹啉类等。 如异喹啉类型中的1-苯甲基-四氢异喹啉类型的生物碱,其在裂解过程中易失去苯甲基,得到以四氢异喹啉碎片为主的强谱线。

五、结构鉴定 1-苯甲基-四氢异喹啉类型的生物碱的裂解:

THE END 苦 参

练 习 题

练习试题 一、选择判断题 二、是非题 三、化学鉴别题 四、分析比较碱性大小 五、提取分离

一、选择判断题 ◆用pH梯度萃取法从氯仿中分离生物碱时,可顺次用( )缓冲液萃取。 A. pH= 8~3 B. pH= 6~8 C. pH= 8~14 D. pH= 3~8 ◆生物碱的盐若从酸水中游离出来,pH应为( ) A. pH < Pka B. pH > Pka C. pH = PKa ◆某生物碱碱性很弱,几乎呈中性,氮原子的存在状态可能为( )。 A.伯胺 B.仲胺 C.酰胺 D.叔胺

一、选择判断题 ◆季铵型生物碱分离常用( )。 A. 水蒸汽蒸馏法 B. 雷氏铵盐法 C. 升华法 D. 聚酰胺色谱法 ◆生物碱沉淀反应是利用大多数生物碱在( )条件下,与某些沉淀试剂反应生成不溶性复盐或络合物沉淀。 A. 酸性水溶液 B. 碱性水溶液 C. 中性水溶液 D. 亲脂性有机溶剂

一、选择判断题 ◆Emde降解多用于( )的生物碱中C-N链的裂解。 A.α位有氢 B.β位有氢 C.β位无氢 D.α位无氢 ◆将混合生物碱溶于有机溶剂中,以酸液pH由大→小顺次萃取,可依次萃取出( )。 A.碱性由强→弱的生物碱 B.碱性由弱→强的生物碱 C.极性由弱→强的生物碱 D.极性由强→弱的生物碱

一、选择判断题 ◆用Hofmann降解反应鉴别生物碱基本母核时,要求结构中( )。 A.α位有氢 B.β位有氢 C.α、β位均有氢 D.α、β位均无氢 ◆生物碱的碱性强弱可与下列( )情况有关。 A.生物碱中N原子具有各种杂化状态 B.生物碱中N原子处于不同的化学环境 C.以上两者均有关 D.以上两者均无关

一、选择判断题 ◆pH梯度萃取法分离生物碱时,生物碱在酸水层,应顺次调pH( )用氯仿萃取。 A.pH=3~8 B.pH=8~13 C.pH=1~7 D.pH=7~1 ◆对生物碱进行分离常用的吸附剂为( )。 A.活性炭 B.硅胶 C.葡聚糖凝胶 D.碱性氧化铝

二、是非判断题 自然界所发现的生物碱都是氨基酸的代谢产物。 季铵型生物碱可溶于水,它是各类生物碱中碱性最强的一类生物碱。 阴离子交换树脂适用于分离生物碱类物质。 所有含N的化合物,其质谱上的分子离子峰m/z均为奇数。 生物碱一般是以游离碱的状态存在于植物体内。

二、是非判断题 某一中药的粗浸液,用生物碱沉淀试剂检查结果为阳性,可说明该中药中肯定含有生物碱。 某生物碱PKa=7.6,若用足够的雷氏铵盐使该生物碱完全沉淀,该溶液的pH值应调节到大于PKa两个单位(即pH=9.6)。 生物碱都能被生物碱沉淀试剂所沉淀。

三、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三、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三、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三、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四、比较各化合物中N原子的碱性大小

四、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碱性

四、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碱性

四、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碱性

四、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碱性

四、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碱性

某中药材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且已知在其总碱中含有如下成分: 五、提取分离 某中药材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且已知在其总碱中含有如下成分: 季铵碱、酚性叔胺碱、非酚性叔胺碱、水溶性杂质、脂溶性杂质 现有下列分离流程,试将每种成分可能出现的部位填入括号中。

The End 苦 参 药 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