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二)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那默與洛娜受邀主持今年元宵節晚會,現正進行猜燈謎活動,主題為化學物質, 看倌們必須完整且正確說出中文名稱、化學式及分子量,才算答對,捲軸拉開 後即可搶答。 1-1 化學反應與質量守恆 1-2 原子量、分子量與莫耳 1-3 反應式與化學計量 第 1 章 化學反應 謎底由左至右依序為: 水( H 2 O.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第20课时 │ 物质的多样性 第20课时 物质的多样性 ·山东教育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
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金陵船厂子弟学校 蒋小波.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植物和我们.
超级电容特性的形象思维描述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徐海波.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临海外国语学校 冯丽雅.
第二节 原子.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二)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Geophysical Laboratory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一)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S&N 常德市一中.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盐类的水解.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固体】
物质的分类.
3.6.2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及滴定的方式与分类(自学)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自学)
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 化学化工学院 钱秀.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1、酸 无氧酸 HCl 含氧酸 H2CO3 一元酸HCl 二元酸H2SO4 多元酸H3PO4 强酸HCl、H2SO4、HNO3 (三大强酸)
ATP SLYTYZJAM.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鹽類-氯化鈉 組員: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第二节 离子反应.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基于微观图示法探究氯水的成分 北京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 罗萍丽.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1.2 有理数 第1课时 有理数 伏家营中学 付宝华.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氧化还原反应.
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定海一中 黄 敏.
氧化还原反应 温州第五十一中学 汪淑蕾.
第九章第四、五节 物态变化. 物态的变化 气态 固态 液态 汽化 液化 凝固 熔化 凝华 升华 物质具有三种状态,称 为物态。不同物态之间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称 为物态变化。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一)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课时1 化学反应的焓变 平阳十一中 林天炜.
第 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氨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1913 physweb-nobel prize 卡末林—昂内斯 低温物质的特性 应物72 刘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二)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二 准确判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认识 考点二 准确判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认识 (1)从宏观上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这里的新物质生成所能实现的仅是原子与分子(或离子)的相互转化,在整个过程中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一种原子变为另一种原子涉及原子核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2)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但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未必就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熔化、SiO2晶体的熔化,分别破坏了离子键、共价键,但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二 准确判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3)从能量上看,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而有能量变化的过程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考点二 准确判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3)从能量上看,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而有能量变化的过程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未必有化学变化,观察到一定的实验现象并不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造成的。 注意 (1)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CuSO4·5H2O的脱水、蛋白质变性、电解质溶液导电、浓硫酸脱水、煤的气化和液化。 (2)物理变化:金属导电、盐析、活性炭吸附、渗析。

考点二 准确判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识记易混淆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九化”:

题型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D 1.(2012·重庆理综,6)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题型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1.(2012·重庆理综,6)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B.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C.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 D.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 D 解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工业合成氨、钢铁冶炼、接触法制硫酸是三种工业制备,涉及化学变化,炼油厂对石油这种混合物控制不同的温度范围得到各沸点范围内的馏分,是一种混合物的分离过程,是物理变化。

题型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2.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C 题型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2.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了多种化学变化 C 解析:“水乳交融”时形成乳浊液,是物理变化,“火上浇油”指燃烧,包含化学变化,A项正确;“落汤螃蟹着红袍”生成了红色的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说蛋白质在高温下的变化就属于化学变化),B项正确;“滴水石穿”伴随化学反应CaCO3+CO2+H2O == Ca(HCO3)2,而“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反应,C项错误;D项,包含了燃烧、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多种变化。

题型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3.化学家将研究气体与固体(或液体)在界面上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现象的科学称为表面化学。对下列现象的研究不属于表面化学范畴的是 (  )。 A.氯化银在水中的溶解平衡 B.氢氧燃料电池中电极上的反应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氮气与氢气在铁触媒作用下化合 A

D 题型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剩饭变馊 B.自行车生锈 C.牛奶变酸 D.电灯发光 题型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D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剩饭变馊     B.自行车生锈 C.牛奶变酸     D.电灯发光 解析:剩饭变馊、自行车生锈、牛奶变酸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题型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B 解析:水的气化、液化均有能量变化,但属于物理变化。 5.下列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题型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5.下列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 B.变化时释放出能量 C.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D.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增加了 B 解析:水的气化、液化均有能量变化,但属于物理变化。

题型一 方法技巧   有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类试题可以用列举法、特例排除法等,它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难度中等。近几年高考题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应用结合起来考查,备考时,要注意用教材中的化学反应解释微观粒子之间的变化,以及微观粒子之间作用力的变化。

题型二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 × √ 6.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题型二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6.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2013·福建理综,6A) ( ) (2)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 (2013·广东理综,11B) ( ) (3)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2013·广东理综,11D) ( ) × × √

题型二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A 7.(2013·江苏,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题型二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A 7.(2013·江苏,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解析:A项,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能使环境温度降低,可作制冷剂,正确;B项,石英的成分是SiO2,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 == SiF4↑+2H2O,错误;C项,氯气是酸性气体,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错误;D项,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错误。

题型二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A 8.(2013·四川理综,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题型二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8.(2013·四川理综,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 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A 解析:A项,SO2对人体有害,属有毒物质,错误;B项,葡萄糖可用于合成补钙药物如葡萄糖酸钙,正确;C项,聚乙烯塑料是常见的食品包装材料,正确;D项,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消毒剂,如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就是次氯酸钠,正确。

题型二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题型二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B.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235U与238U的相互转化 C.煤经气化、液化和干馏三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D

题型二 方法技巧 识记物质的特殊性质,把握其反应原理,是做对此类题目的关键。如:HClO、Na2O2、SO2、活性炭、ClO2漂白或消毒原理的异同,钝化的原理及用途,玻璃仪器的成分及用途,煤的气化、液化原理及用途等,都需要强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