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及生物碱.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 分类 杂环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是按外文名词音译成带 “ 口 ” 字旁 的同音汉字。 2. 命名.
Advertisements

第七章 芳 香 烃(10学时) 7.1 苯分子的结构 7.2 单环芳烃的命名 7.3 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性质 7.4 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一、 杂环化合物的简介和命名 二、 含一个杂原子的六元杂环体系 三、 含两个和三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体系
(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第十三章 杂 环 化 合 物.
第十九章 杂环化合物 exit.
12 杂环化合物 Heterocyclic Compounds
第十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第二节 胺 第三节 重氮与偶氮化合物 第四节 分子重排.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含氮化合物.
有机化学 主讲教师 霍文兰 教 材 曾昭琼 主编.
有机化学 主讲教师 霍文兰 教 材 高鸿宾 主编.
第十七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第二节 胺 第三节 重氮与偶氮化合物.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高等有机化学 多媒体课件 天津大学理学院 余 志 芳.
专题2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同分异构体.
酸催化缩合反应 有机合成化学 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课程组.
第九章 生物碱.
欢迎再次光临 新课马上开始.
第十一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动植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学习情境9-2 酰化技术 1、概述 2、N-酰化技术 主要介绍N-酰化的基本原理、N-酰化的方法、应用实例 3、C-酰化技术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含氮有机化合物通常指氮原子和碳原子直接相连而成的有机化合物,本章仅讨论胺、酰胺、含氮杂环等。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含氮化合物.
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 §15-1 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15-2 硝基化合物的制法 §15-3 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第九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在有机化合物中,除C、H、O三种元素外,N是第四 种常见元素。有机含氮化合物的种类很多,范围也很广,
有机反应 --硝化反应 应用化学系0503班 杨静.
第十四章 杂环化合物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 杂环的结构与芳香性 第三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第四节 六元杂环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艺术与技术 ——有机合成浅谈 分0 王晓明 分0 殷德政.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第七章 芳香化合物 Aromatic compounds
第8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生化教研室 夏花英 8403 课程代码:22680b57e1.
Heterocyclic compounds
2019/1/14 第十一章 苯及取代苯 Benzene 1/14/2019.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有人说我笨, 其实并不笨, 脱去竹笠换草帽, 化工生产逞英雄。
第七章 芳香烃 2019/4/18.
4 芳香烃 Aromatic hydrocarbon 芳香烃指的是芳香族化合物中的碳氢化合物.
Nonbenzonoid Aromatic
杂环化合物.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八章:芳香性和芳香化合物的取代反应 在脂肪族碳原子上的取代反应主要为亲核取代反应,而在芳香族主要为亲电取代反应,这是由于芳香环上具有较高的电子云密度,进攻试剂为正离子或偶极及诱导偶极的正的一端,而离去的原子团不带成键电子对。 强吸电子基团取代的芳香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在亲核取代反应中,进攻试剂是负离子或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原子或基团,离去基团以弱碱负离子或分子的形式离去,其实用价值不如亲电取代反应。
第二节 羟基酸 羟基酸是分子中既含有羟基又 含有羧基的双官能团化合物。 一、羟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羟基酸中羟基所连接的烃基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有 机 合 成 Organic synthesis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欢 迎 大 家 踊 跃 参 加 !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 时间 内容 8:50---9:00 致开幕词:陈接胜 院长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第四章 炔烃和共轭双烯 第一节 炔烃(alkynes) 炔烃通式?.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9 含氮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nitro-compound), 胺(amine), 酰胺(amide)的分子结构中都含有氮原子, 总称为含氮化合物.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第三章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 §3.1 基本原理 电子跃迁: * ,n* , * , n* 能量大,波长短,远紫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 一般把除碳以外的成环原子叫杂原子,常见的杂原子有氧、硫和氮:

环系中可含一个、两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杂原子。 环可以有三元环、四元环、五元环、六元环或更大,可以是稠合的环。 杂环化合物种类繁多,约占全部已知有机化合物的 三分之一。

这些化合物的性质与相应的脂肪族化合物相近。 已经学过的杂环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的性质与相应的脂肪族化合物相近。 本章介绍的是具有不同芳香性的杂环化合物(简称芳杂化合物)。

按骨架分类:五元杂环、六元杂环;单杂环和稠杂环等。 命名——按英文音译。常见的杂环有: 17.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按骨架分类:五元杂环、六元杂环;单杂环和稠杂环等。 命名——按英文音译。常见的杂环有: 呋喃 噻吩 吡咯 吡啶 喹啉 噻唑 嘧啶 吲哚

命名1:带有取代基的杂环化合物,以杂环为母体,从杂原子开始顺着环编号;当环上含有两个或以上相同的杂原子时,应使杂原子所在位次的数字最小;环上有不同杂原子时,按O、S、N的次序编号: 命名2:环上只有一个杂原子时,有时也把靠近杂原子的位置叫位,其次为位,再次为位:

含有两个或以上的相同杂原子的单杂环衍生物,编号从连有取代基(或氢原子)的那个杂原子开始,顺序定位,使另一个杂原子的位次保持最小:

命名3:根据相应的碳环来命名。把杂环看作相应碳环中的碳原子被杂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命名时在相应的碳环名称前加上杂原子的名称: 在没有误会的情况下,“杂”字可以省去。

(1)五元杂环化合物——呋喃、噻吩、吡咯的结构 五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有一个闭合的共轭体系。 17.2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 (1)五元杂环化合物——呋喃、噻吩、吡咯的结构 五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有一个闭合的共轭体系。 杂原子均以sp2杂化(未杂化的P上有2个电子参加成环) p(2), sp2(1,1,2) p(2), sp2(1,1,1) 杂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参加了芳香性的六电子体系的形成。体系符合4n+2休克尔规则。 p(2), sp2(1,1,2)

芳香性程度的比较: 呋喃、吡咯、噻吩环中的杂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参与了环的共轭体系,使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大,故比苯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取代通常发生在-位。

芳香性强弱的次序 苯 > 噻吩 > 吡咯 > 呋喃 离域能:152 117 88 67 KJ/mol 取代反应活性的次序 苯 > 噻吩 > 吡咯 > 呋喃 离域能:152 117 88 67 KJ/mol 取代反应活性的次序 吡咯 > 呋喃 > 噻吩 > 苯 位电子 云密度 -0.10 -0.03 -0.06 0 (不一致)

氮原子与碳原子处在同一平面。 吡啶的结构与苯相似,符合休克尔规则,具有芳香性 (2)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 氮原子与碳原子处在同一平面。 吡啶的结构与苯相似,符合休克尔规则,具有芳香性 杂原子均以sp2杂化(未杂化的P上有1电子参加成环) P(1), Sp2(1,1,2) 吡啶在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较苯困难,主要发生在位。 相对来说,吡啶较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取代基往往进入位。

由于芳杂环中电子的离域作用,环中的单、双键与孤立的单、双键不同,因此,可用下列式子表示: 也可用共振式的叠加来表示,如吡咯: 芳香族化合物的电荷分布: 环上碳原子电荷密度比苯大的称为多芳杂环,通常为五元芳杂环;比苯小的,称为缺芳杂环,六元杂环。

思考 作业第8题:下列化合物哪些具有芳香性? 有芳香性 反芳香性 无芳香性 N有3个键的,如-NH-,则N为SP2(1,1,1),剩余P=2电子(电子) N有2个键的,如-N=,则N为SP2(1,1,2),剩余P=1电子(电子) 电子数=6 电子数=8 非共轭体系 有芳香性 反芳香性 无芳香性

17.3 五元杂环化合物 17.3.1 呋喃 存在于松木焦油中,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蒸汽遇有被盐酸浸过的松木时,即呈绿色(叫松木反应,鉴别呋喃的存在)。 工业上用糠醛(-呋喃甲醛)制备: (1)呋喃的制备 实验室采用糠酸加热脱羧制得:

呋喃具有芳香性,较苯活泼,容易发生取代反应;还有一定程度的不饱和化合物的性质(发生加成反应)。 溴代: (2)化学性质 呋喃具有芳香性,较苯活泼,容易发生取代反应;还有一定程度的不饱和化合物的性质(发生加成反应)。 溴代: (A)取代反应—— 位取代 硝化(缓和试剂): 磺化(缓和试剂): 吡咯与SO3的络合物

在催化剂作用下,呋喃加氢生成四氢呋喃 (优良的溶剂和有机原料): (使用缓和路易斯酸催化剂) 傅-克酰基化反应 (B)加成反应 呋喃具有共轭双键的性质(双烯合成) 在催化剂作用下,呋喃加氢生成四氢呋喃 (优良的溶剂和有机原料): 无芳香性 四氢呋喃

学名: -呋喃甲醛。制造糠醛树脂等。 (1)糠醛的制法(麦杆、花生壳、甘蔗渣等含多缩戊糖的物质): 17.3.2 糠醛 学名: -呋喃甲醛。制造糠醛树脂等。 (1)糠醛的制法(麦杆、花生壳、甘蔗渣等含多缩戊糖的物质):

糠醛在醋酸存在下与苯胺作用显红色—检验糠醛; 糠醛具有一般醛基的性质: (2)性质和用途 糠醛在醋酸存在下与苯胺作用显红色—检验糠醛; 糠醛具有一般醛基的性质: 糠醛可发生银镜反应;

糠醛为没有-氢的醛,其性质与苯甲醛或甲醛相似: A:坎尼扎罗反应(歧化反应) B:生成-呋喃丙烯酸 普尔金反应 (Perkin)

噻吩存在于煤焦油的粗苯中,约为粗苯含量的0.5% 在石油和页岩油中也含有噻吩及其同系物。 噻吩的结构: 17.3.3 噻吩 噻吩存在于煤焦油的粗苯中,约为粗苯含量的0.5% 在石油和页岩油中也含有噻吩及其同系物。 噻吩的结构: (1)噻吩的制法 丁烷、丁烯和丁二烯 方法1

方法2 方法3——实验室制法

(2) 噻吩的性质 亲电取代发生在位 傅-克反应

17.3.4 吡咯 吡咯的制备 (A)弱酸性

(B)取代反应 四碘吡咯常用来代替碘仿作伤口消毒剂. 偶合反应

17.3.5 吲哚 ——苯并吡咯 吲哚的结构 异吲哚的结构

17.4 六元杂环化合物 17.4.1 吡啶 (1)存在和制取——存在于煤焦油和页岩油中。 (2)性质 (A)碱性—吡啶环上氮原子有一对未共用电子没参加环上的共轭体系,因此能与质子结合,具有弱碱性: 吡啶容易和SO3结合生成N-磺酸吡啶,作为缓和的磺化剂。

吡啶与叔胺相似,可与卤烷结合生成相当于季铵盐的产物,受热则发生分子重排而生成吡啶的同系物: 吡啶与酰氯作用生成盐,是良好的酰化剂:

(B)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与硝基苯类似,发生在位;较苯难磺化、硝化和卤化。 吡啶不能起傅-克反应 亲电取代 位取代

与硝基苯相似:吡啶与强的亲核试剂起亲核取代反应,主要生成取代产物(齐齐巴宾反应): 与2-硝基氯苯相似,2-氯吡啶与碱或氨等亲核试剂作用,可生成相应的羟基吡啶或氨基吡啶:

(C)氧化与还原——吡啶比苯稳定,不易被氧化剂氧化。吡啶的同系物被氧化时总是侧链先氧化而芳杂环不破坏,生成相应的吡啶甲酸:

吡啶用过氧羧酸氧化(或30%的H2O2和CH3COOH作用)时,生成吡啶N-氧化物或称氧化吡啶: 吡啶经催化氢化或用乙醇和钠还原,可得六氢吡啶: 作业5(3) 湿AgOH,Δ ?

吡啶和哌啶的衍生物 尼古丁

17.4.2 喹啉和异喹啉 喹啉的制备

喹啉的化学反应 亲电取代,进入苯环的5,8-位(异环) 亲核取代,进入吡啶环的α-位(同环)

苯环的破裂 吡啶环的氢化 苯环和吡啶环均氢化

(2)异喹啉 异喹啉比较重要的衍生物——罂粟碱、黄连素 罂粟花

17.5 嘧啶、嘌呤及其衍生物 (1)嘧啶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 是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

(2)嘌呤及其衍生物 嘌呤的结构 嘌呤的衍生物(1) 是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

嘌呤的衍生物(2) 尿酸 咖啡碱

课堂讨论4 有机化合物和合成方法 资料: * 1900-2000年的100年中,化学合成和分离了2285万种化合物(包括天然产物、药物、材料等)。其中大部分都是有机合成的产物。 * 许多天然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复杂的天然产物,都可以用有机合成方法制得。

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中永不枯竭的研究资源 * 生命科学: 生物大分子,生物活性分子,生化分析试剂等 * 医药学: 药物,药理、病理分析试剂等 * 农业: 农药、农用化学品等 * 石油: 石油化工产品等 * 材料科学: 高分子化合物,功能材料等 * 食品: 食品添加剂等 * 日用化工: 染料,涂料,化装品等

有机合成——是从容易得到的简单工业原料(有机或 无机试剂),通过一步或多步反应来制 备所需的化合物。 通常有机合成的方法有两种: (1)从已给的原料出发,通过有机反应逐步转变为所 需要的化合物(目标化合物)。这种方法一般是 目标化合物比较简单,反应步骤少; (2)逆向分析法——从目标化合物开始,通过“切断” 和倒推,以得到简单的起始原料。 (反合成分 析)。

目标分子——即打算加以合成的分子,以TM表示。 切断——用于合成上的一种方法,即将分子的一个键切断,使分子转变成一种以上的可能原料,这是化学反应中的逆过程。 合成子——在切断时所得出的概念性的分子碎片,通常是离子。

合成步骤设计 ——合成一种目标分子应尽可能考虑以下几点: 1、步骤少 (多则总产率低、时间、原材料消耗多); 2、产率高 (副反应少,分离能化简); 3、原料便宜易得 (还要加上无毒、少毒)反应条件、 设备易于实现;还应加上绿色化学的考虑: (“原子 经济性”,污染尽可能少)。 在设计一种合成法时,应主要考虑基本骨架的构成、官能团的引入,基团的保护与去除及立体化学等因素。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