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有机化合物 学习要求 1、讨论锂、硼、硅及过渡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六章 氧化反应 2017/2/25.
Advertisements

第三章 烯 烃 主要内容 1、烯烃的类型、结构和命名 2、烯烃构型的表示方式(顺式和反式,E型和Z型) 3、一些常用的不饱和基团(烯基)
第九章 醇、酚、醚 醇、酚、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醇与酚还有相同的官能团:羟基(-OH)。 相同分子式的醇与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汽车内胎,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单体A的分子式为C4H8,A氢化后得到2—甲基丙烷。完成下列填空:
第四章 烃基化反应 4.1 概 述 4.2 N-烃化 4.3 O-烃化 4.4 苯环上的C-烷化 返回.
第九章 卤代烃.
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 第一节 炔烃 第二节 二烯烃 小结.
第七章 卤代烃 ——卤代烷 exit.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A.酰卤 B.酸酐.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第十三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 酸 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1.1羧酸的分类 据R来分: 饱和、不饱和 脂肪族、芳香族 据羧基的数目分:一元、多元.
第七章 炔烃和二烯烃 教学要求: 1、掌握炔烃的结构(sp杂化) 、异构、命名及化学性质。 2、掌握共轭作用。
-碳的卤代及烷(酰)基化反应 醛(酮)及酯的缩合反应 生成碳碳双键的反应 成环的反应 其他类型的负碳离子反应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还原反应 有机合成 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课程组.
macromolecle chemistry 高分子化学
专题2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同分异构体.
2007年考研辅导(有机化学) 朱传方
第1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有机化学》选修5 北京第十五中学
有机化学.
第三章 烯烃 §3-1 炔烃 §3-2 二烯烃.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1、掌握卤代烷的命名、异构,熟悉一卤代烷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第十章 卤 代 烃 (8学时) 10.1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法 10.2 卤代烃的制法 10.3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第四章 烯烃.
第三章 非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第八章 卤代烃 2018/11/19.
第五章 卤代烷.
第十章 取代羧酸                 双官能团羧酸 复合功能基羧酸.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
第四章 过渡金属有机化学基础.
第十二章 s区元素 §12.1 s区元素概述 §12.2 s区元素的单质 §12.3 s区元素的化合物 §12.4 锂 、铍的特殊性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化学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第2讲 分子结构与性质.
交联作用及交联剂 高分子材料常用的交联方法:加热交联、辐射交联、添加交联剂交联(普遍)等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氮循环 肖子聪.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第十六章 双官能团化合物 (Difunctional Compounds)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1.烯烃的结构。 2.烯烃的化学性质。 3.亲电加成反应机理。 4.自由基加成机理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氧化还原反应.
(Carboxyl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欢 迎 大 家 踊 跃 参 加 !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 时间 内容 8:50---9:00 致开幕词:陈接胜 院长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专题辅导二 有机反应.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第四章 炔烃和共轭双烯 第一节 炔烃(alkynes) 炔烃通式?.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第一节 羧酸分类和命名 一.命名、物性 1. 根据俗名命名 酒石酸 马来酸 -乙氧基醋酸 2019/7/9.
第三篇 元素化学 第十二章 s区元素 §12.1 s区元素概述 §12.2 s区元素的单质 §12.3 s区元素的化合物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第三章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 §3.1 基本原理 电子跃迁: * ,n* , * , n* 能量大,波长短,远紫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元素有机化合物 学习要求 1、讨论锂、硼、硅及过渡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2、结合前面已学过的有关镁、磷、硫等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知识,使我们对元素有机化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概 述 元素有机化合物是指有机基团以碳原子直接于金属或非金属元素(H,O,N,Cl,Br,I,S等非金属元素除外)相连接的化合物。 概 述 元素有机化合物是指有机基团以碳原子直接于金属或非金属元素(H,O,N,Cl,Br,I,S等非金属元素除外)相连接的化合物。 如果有机基团是通过氧原子与金属相或非金属元素相连接的,这一类化合物就不属于元素有机化合物。 例如 :醇钠(RONa)、磷酸酯 [(RO)3PO] 一般将含有金属-碳键(M-C)的化合物称为有机金属化合物或金属有机化合物。

1827年问世的ZeiseKPtCl3(CH2=CH2)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具有不饱和有机分子与金属键链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此后,有机硅、有机钠、有机锌等相继问世并得到应用。著名的格氏试剂及其催化反应极大地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Ziegler-Natta催化剂也给工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1951年具有特殊结构和类似芳烃的二茂铁得到了制备和结构确证,为有机过渡金属开辟了一大类新型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现已发现,周期表中几乎所有金属元素都能和碳结合,形成不同形式的金属有机化合物。迄今已先后有10位科学家因在有机金属化学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荣获Nobel化学奖。

最早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是1827年由丹麦药剂师Zeise用乙醇和氯铂酸盐反应而合成的;比俄国门捷列夫1869年提出元素周期表约早40年.

金属与烷基以s键直接键合的化合物是1849年由Frankland在偶然的机会中合成的(Frankland是He 的发现人)。他设计的是一个获取乙基游离基的实验: 实验中误将C4H10当成了乙基游离基;但是这却是获得 二乙基锌的惊人发现。所以,人们称这个实验为“收获 最多的失败”。直到1900年Grignard试剂发现前,烷基 锌一直作为是重要的烷基化试剂使用。

1890年Mond发现了羰基镍的合成方法; 1900年Grignard发现了Grignard试剂(获得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 1951年Pauson和Miller合成著名的“夹心饼干”——二茂铁, 1973年Fischer 合成了其他金属的二茂化合物 他们共同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及1953年末Ziegler领导的西德MaxPlank煤炭研究所发现的Ziegler催化剂。随后,Natta发现Natta催化剂,史合称Ziegler-Natta催化剂。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Lipscomb(1976年)由于对硼烷类的缺电子键的理论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1979年研究烯烃硼氢化的H.C.Brown与有机磷Wittig反应者Wittig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0年Alan J. Heeger, Alan G. MacDiarmid, Hideki Shirakawa因Ziegler-Natta催化合成导电高分子——聚乙炔而获得诺贝尔奖。

元素化合物的分类和重要性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地位及各元素与碳成键的类型,大体上可把元素有机化合物分为离子型化合物,δ键化合物以及非经典键化合物等三大类。 一、分类 1、离子型化合物 2、δ键化合物有机基团以δ键与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相键合的化合物。 3、非经典键化合物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ⅠA、ⅡA元素)电负性很小,它们所形成的烃基化合物,大多为离子化合物,其通史为RM,R2M,它们具有离子化合物的典型特征,可以把它们看作为烃R-H的盐类。 在元素有机化合物总,除了上述的离子型和δ键型化合物外,还存在许多化合物,它们分子中的M-C键 不能用普通的离子键或δ键来描述,其中有一类是属于多中心化合物。

二、重要性 元素有机化合物作为有机合成试剂和有机反应的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剂,近二十年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展迅速。 此外,在塑料添加剂、抗震剂、杀菌剂等方面也有着广泛应用。如果没有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精细有机化工如制药工业、香料工业的发展简直不可想象。

C-M键的一般合成方法 一、金属与卤代烃反应 格氏试剂合成法,有机锂化合物也主要用该发制备。 二、金属盐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 利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有机化合物与其他金属盐类反应,来合成其他金属的有机化合物。此反应可看作是复分解反应。 利用活泼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合成活性较低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或非金属有机化合物。

大多数金属有机化合物均可用此法制备。 有机锂化合物活性大,会与某些金属有机化合物形成络合物。 例如,当RLi与CuX反应时,生成的有机铜化合物RCu即与RLi形成络合物——二烷基酮锂。

三、烃类的金属化反应(metallation) 烃分子中的酸性被金属置换下来生成相应的金属烃基化物,这类反应被称为金属化反应。

四、金属和非金属氢化物与不饱和氢加成 Ⅲ~ⅥA元素的氢化物很活泼,M-H键与碳-碳双键或叁键进行加成相应的烃化物。此类反应称为氢金属化物(hydrometallation)。 例如:

有机锂化合物 一、结构和性质 1、有机锂化合物分子中的C-Li 键为极性很强的共价键。 2、烷基锂实际上是以分子或多分子的聚集体存在的。如: (CH3 Li )4是以四聚体存在,依靠烷基桥键连接 3、烷基锂的反应活性与分子的缔合度很有关系。缔合作用降低了烷基锂的反应活性,聚集态活性远低于单体烷基锂的活性。 二、有机锂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与CO2作用:

RLi + AH RH + ALi 2、与活泼氢化合物的反应 3、与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 烷基锂与醛、酮反应分别得到第二醇和第三醇。 特别适合于合成空间位阻较大的醇 4、与羧酸反应

5、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共轭加成 格氏试剂和有机锂试剂与α,β-不饱和酮的加成反应1,2-加成和1,4加成方式都可能发生,而有机铜锂试剂对α,β-不饱和酮的加成选择性极好,基本上生成1,4-加成产物。 例如:

有机硼化合物 一、二硼烷 最简单的硼烷是BH3,它不能游离存在,倾向于二聚为比较稳定的二硼烷B2H6 二硼烷为气体,在空气中自然,遇水立即水解为H2和B(OH)3 实验室里常用四氢硼钠或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在四氢呋喃中进行反应来制备

二、烷基硼 最简单的烷基硼是三甲基硼,从电子衍射研究表明,三甲基硼分子为sp2杂化,具有平面三角形构型。它与三甲基铝不同,不存在络合现象。 三价硼化合物均为缺电子分子,具有空p轨道,可以接受路易斯碱提供的电子对形成四配位的硼化物,又平面构型转变为四面体构型。 例如:

Α-卤化羰基化合物在碱存在下可与烷基硼进行烷基化反应。 三、烷基硼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硼氢化-氧化反应 将烯烃的硼氢化反应同烷基的氧化反应相缩合,正好提供了一个烯烃间接水合制备醇的方法硼氢化反应按反马尔科夫规则进行,并且是顺式加成,这就规定了随后的烷基硼氧化水解产物的构型。 2、烷基化反应 Α-卤化羰基化合物在碱存在下可与烷基硼进行烷基化反应。 这一反应提供了丙二酸酯和乙酰乙酸酯合成法的又一种合成路线。

有机硅化合物 一、硅的电子构型及成键特征 硅是元素周期表中ⅣA元素,紧接在碳下面。在通常情况下,硅的化合物价为4,采取sp3杂化,具有四面体结构。硅的原子极化度要比碳大得多,硅的电负性较小,与C,H相比显正电性,所以不论Si-C键或Si-H键,Si总是偶极的正极。因此硅易遭受亲核试剂的进攻,这对硅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深刻影响。

二、有机硅化合物的类型 1.有机硅烷及卤硅烷 硅可以形成分子式与烷烃相似的的氢化物,称为硅烷,乙知最长的硅烷是 热稳定性差,如 在空气中自燃。如果硅烷分子中的氢被烃基取代,则热稳定性较好。

2、硅酸酯类 硅酸酯Si(OR)4可看作正硅酸Si(OH)4的酯,烃基硅酸RnSI(OR’)4-n又叫烃基烷氧基硅烷。 (CH3)2Si(OC2H5)2 (CH3)2Si(OC2H5)2 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三甲基甲氧基硅烷 C6H5Si(OC2H5); 苯基三乙基硅烷

3、硅氧烷类 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硅酸盐类是以 键为骨架构成的。从键能来看,Si-O间要比Si-Si键、Si-CJ键强的多,甚至比C-O键还要强固,Si-O-Si键相当于碳化合物中的醚键,硅氧烷就是这样骨架的氢基衍生物。

三、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 方法主要有两种: 1、是由格氏试剂或锂试剂与卤硅烷或硅酸酯反应来制备 2、是由E.G.Rochow于1944年研制成功的直接合成法 所谓直接合成法就是指由硅粉与卤代烃在高温及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暗影,直接合成烃基卤硅烷,产物为混合物,其中以R2SiCl2和RSiCl3为主 另一种方法是将甲基氯硅烷混合物先醇解,再转变为甲基硅酸酯。

四、有机硅化合物的重要反应 1、Si-X键的水解 CCl4为非极性溶剂,对水解稳定,但是SiCl4却极为活泼,遇水发生剧烈水解,在潮湿空气中冒白烟。

三甲基硅醇只能进行分子间脱水缩合生成硅氧烷。同样,二甲基硅易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线型的或环状的聚硅氧烷。 2、硅醇的缩合反应 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大多数硅酸不稳定,易进一步缩合形成相应的硅氧烷。值得注意的是硅醇的脱水方式与醇类不尽一致。 三甲基硅醇只能进行分子间脱水缩合生成硅氧烷。同样,二甲基硅易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线型的或环状的聚硅氧烷。

五、硅油、硅橡胶和硅树脂 1、硅油 以(CH3)2SiCl2为主要原料,配合少量的(CH3)3SiCl,进行水解缩聚反应,生成末端为三甲基的线型聚硅氧烷,结构如下: 硅油(n~10)

2、硅橡胶 当采用高纯度的(CH3)2SiCl2进行水解缩聚或用八基环四硅氧烷开环聚合,可制得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十万甚至一百万以上的线型聚二甲基硅氧烷. 例如:

3、硅树脂 硅树脂在结构上与硅油、橡胶有明显不同,硅树脂是由(CH3)2SiCl2与一定量的CH3SiCl3一起进行水解缩聚来合成的, CH3SiCl3是一个三官能团单体,提供分子链间进行Si-O-Si交联,所以缩聚产物具有网状或体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