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生产分布 第一节 中国油料生产概况 第二节 中国油料生产分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一、背景定位 三、项目建设 四、发展思路 五、活力洋浦 2 二、基本情况 海南省洋浦开发建设 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洋 浦控股)是为实现政府 主导洋浦开发, 2008 年 1 月经海南省政府批 准设立的省属国有独资 企业, 2010 年 3 月,公 司成建制并入管委会。 公司定位.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環保燃料 - 生化柴油. 生化柴油 (Bio-Diesel)─ 廢食用油脂資源化 循環圖 什麼叫做生化柴油? 生化柴油係由可再生的油脂原料,諸如植物或 動物油脂,經合成 ( 交酯化 ) 所得的長鏈脂肪酸 甲脂,可代替柴油的一種 " 環保燃油 " 。經實驗 證明生化柴油可直接作為現有柴油引擎而不需.
貳、脂質 (Lipid) ( 一 ) 皆源自於動植物內的脂肪組織,是一種羧酸 酯,由碳 (C) 、氫 (H) 、氧 (O) 三種元素所組 成。 ( 二 ) 脂肪( Fat ) : 在室溫下呈固態者,如 豬油、 牛脂、羊油、奶油、乳酪等。 ( 三 ) 油質 (Oil): 在室溫下呈液態者,如黃豆油、 玉米油.
“ 油 ” 的生物概念 脂类 脂肪 类脂 脂类 脂肪:甘油三脂 类脂:磷脂、糖脂、类固醇 脂类的分类.
中日友好医院预防保健科 肖志云 您吃油合理吗?您吃油合理吗?. 内容  我们为什么要吃油?  油的分类  科学的吃油  关于食用油的基本知识  食用油中存在的健康隐患.
第十章 佐助类原料 模块一:食用油脂 (第一学时). 考纲要求 了解食用油脂的化学成分 掌握食用油脂的分类及烹饪运用 掌握食用油脂的品质鉴别及保管.
中国的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 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 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第十三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讲 中国的农业、工业. 一、农业 1. 农业:一种直接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从事的生产活 动, 一种让 “_________” 的产业。 (1) 广义的农业:包括 _______________ 等农业生产部门。 (2) 狭义的农业:指的是 _______.
人们都说: “ 守业更 比创业难 ” 。我国国 土面积 960 万平方千 米,偌大的一个国家, 在国家行政管理上有 一定难度。但我们管 理的却很好,大家知 道咱们是怎样做到的 吗?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船出长江口 ( 打一省级行政单位名称) 宝地 (打一省级行政单位名称)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开心一笑:地图上的牛奶 天气炎热,妈妈让王辉把牛奶放进冰箱,王辉 却从书桌里找出一张世界地图,把它摊开平放 在桌上,然后将一瓶牛奶放在地图的南极地区。 妈妈问: “ 你为什么把牛奶放在地图上? ” 王辉解释说: “ 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年平 均气温在零下 25 左右,最低气温在零下.
化妝品學概論 油相原料 教學者 曾平禎 美容科教學檔案. 合成性 植物性動物性 礦物性 油相原料的功能.
第三节 脂 质 本节点睛 一、脂质的功能 二、脂质的分类与组成 三、脂肪的营养价值 四、脂肪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 五、脂肪的摄入量和食物来源
中国食用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及前景 冯纪福 2012年4月.
六大类 第一类 蔬菜类 第二类 油脂类 蔬菜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六大类 第一类 蔬菜类 第二类 油脂类.
行业数据周报【农林牧渔】 2014年14期 (更新至04月07日) Wind资讯 金融情报所.
试 卷 讲 评.
巴 西
巴 西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本课件是由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油茶栽培技术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    李永武 高讲  tel:  QQ:
北方冬季.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很快将成最大原油进口国 制作:袁 健 QQ: 第2期.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中国的工业.
马来西亚棕榈油展望 马来西亚棕榈油委员会(MPOC) 营销与市场营销总监 FAUDZY ASRAFUDEEN.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第十一章 脂类 脂类包括油脂和类脂,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一类含有不同官能团,结构较为复杂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于质。
營養教育 講 座 題目 : 如何正確用油 主講人: 富鑫果菜有限公司 營養師:楊訟芬.
酯 油脂.
中国菜籽油产业链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和建议
植物和我们.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第四节  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张立伟 2011年9月5日 黑龙江 哈尔滨
糖尿病流行病学.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中华油脂网 郭清保 年10月13日 国内政策调整与相关油脂走势关联分析 中华油脂网 郭清保 年10月13日.
中国的地理差异 福州文博中学 冯春欣.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气候(第2课时)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亓孝然.
中国的气候.
-51- 关于巴西 About Brazil 巴西与中国 BRAZIL & CHINA 1.
K1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第2课 工业联系和转移、集聚.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第三节 常用外贸B2B平台简介 一、阿里巴巴 国际交易市场( 中国交易市场( 日本交易市场( 全球批发平台(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西藏 Tibet.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需求增长----大豆市场未来的主题 .
能量饮料是世界各地的 一个十分大的行业 每年超过50亿升!. 能量饮料是世界各地的 一个十分大的行业 每年超过50亿升!
xxxx xxxx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 谷物种植,生产和出口谷物和高端食品 Core Business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Internal River Transportation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美豆丰产VS中国需求 后市豆油价格如何演绎?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油料生产分布 第一节 中国油料生产概况 第二节 中国油料生产分布

第一节 中国油料生产概况 一、油料的分类 1. 按植物学的分类可分为: 草本油料:花生、油菜、芝麻、胡麻、向日葵、红花、蓖麻等; 第一节 中国油料生产概况 一、油料的分类 1. 按植物学的分类可分为: 草本油料:花生、油菜、芝麻、胡麻、向日葵、红花、蓖麻等; 木本油料:油茶、核桃、油橄榄、油棕、椰子、油桐、乌桕等; 可制取油脂的其它农副产品:棉籽、大豆、米糠、 玉米胚等; 2. 按油料的经济用途可分为: 食用油料 非食用油料

二、中国油料生产概况 农业生产统计的 “油料作物” 均指草本油料作物,主要包括油菜、花生、芝麻、胡麻和向日葵等。 素称中国三大油料作物的花生、油菜和芝麻,其播种面积、产量占全国油料作物的 90%以上,是中国植物油料的主体。 目前中国油料作物种植面积 1373.6万公顷,产量达3059万吨。在油料作物中,以油菜、花生、芝麻、胡麻和向日葵产量最大。中国油料种类繁多,大豆、棉籽、米糠、玉米胚和木本油料也是食用油的主要油源。

油料播种面积增加:1993年 1114.2万公顷→近年 1500万公顷; 油料产量增加。1993年 1803.9万吨→近年 3000万吨以上; 食用油消费量逐年增长:年增长 100万吨,现消费量超 2200万吨; 上世纪 80年代初期中国食油年消费量不到 600万吨,1996年已突破 1000万吨,2003年达到 1500万吨。近年国内食油人均消费量在 11.5公斤左右,目前世界人均食油消费水平在 15公斤左右,发达国家在 20公斤以上,远远高于中国消费水平。

油料和食油消费缺口扩大,进口对国内油料生产影响较大。 9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直接进口食用油,近年来,中国食用油和油料净进口量占消费量增加到 60%以上,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加大。 上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食油转为净进口格局。1993年中国食油产需缺口 200万吨,1996年缺口 350万吨,2000年达 400万吨,2003年增至 550万吨,2009年缺口 1300万吨。

中国油料和食用油供求不足将会长期存在,在河南、山东等地快速发展花生、芝麻等油料品种的规模化生产,建立出口基地; 同时稳定东北地区和黄淮地区的大豆、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的油菜生产,并适当发展西部地区的春油菜生产,扩种优质和高油品种,提高单产,增加总量。 但由于总耕地面积有限,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发展木本油料和充分利用其它植物油源。

第二节 中国油料生产分布 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 第二节 中国油料生产分布 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 草本油料是中国最重要的植物油源,其产量占植物油源的 90%以上。 草本油料超过棉花而居经济作物首位。按播种面积,以油菜最多,花生次之,向日葵、芝麻、胡麻再次之; 以产量,则花生最多,油菜次之,向日葵、芝麻、胡麻等较少。

第二节 中国油料生产分布 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 第二节 中国油料生产分布 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 (一)花生

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 (一)花生 花生是中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2006年中国花生种植面积达 505.7万公顷,仅次于油菜,产量达 1461.0万吨,居油料作物之首,单产 385斤/亩。 中国花生分布很广,除青海外,其余省区都有种植,但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沿海平原及暖温带、亚热带丘陵河谷地区。

从省区看,以鲁、豫、冀、皖、苏、鄂、川、粤、桂、辽等省区最为集中,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 90%左右。其中山东是中国花生最大产区,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 1/4以上。 花生仁脂肪含量达 40– 50%,蛋白质达 26%以上。在国际市场上素为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目前,中国花生 56%用于榨油,30%用于制作食品,花生油占植物油脂消费量的 16.6%。

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 (二)油菜

(二) 油菜

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 (二)油菜 油菜是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油菜分冬性和春性品种。冬油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86%和 90%左右。 2006年油菜籽产量达 1270万吨,占油料产量的 42.4%以上。中国油菜籽 95%用于榨油,菜籽油年消费量占中国植物油年消费量的 34%,油菜在中国食用植物油料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油菜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

长江流域冬油菜产区 以长江流域四川至上海沿江的 9省市最为集中,常年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油菜总播种面积和产量的 80%以上。鄂产量最多,达 220万吨以上,川、皖、苏等产量均在 140万吨以上。

(二)油菜 2. 黄淮海流域冬油菜产区 黄淮海流域利用冬闲田种植冬油菜,发展很快,成为具有发展前途的油菜新产区。主要分布地区为陕南、豫东南、皖北、苏北、鲁西南及冀南等,河南产量在 90万吨左右。 3. 春油菜产区 包括西北、东北和华北北部地区,以青、甘、新、辽、内蒙古等省区产量较多。内蒙古、青、甘等省区春油菜产量均在 20万吨以上。

(三)芝 麻

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 (三)芝 麻 中国芝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长期产量低,生产不稳定,发展缓慢,近年芝麻产量仅有 60万吨左右。 中国芝麻分布很广,除青、藏、甘、宁等地外,其余各省区都有种植,其集中产区是豫、鄂、皖三省,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 70%以上,其中豫、鄂两省的产量各超过 20万吨,合占全国1/2左右。其次苏、赣、湘、冀、陕、辽、吉等省区产量在 1万吨以上。

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 (四) 胡麻

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 (四)胡麻 胡麻具有耐旱、耐寒、耐瘠等特点,对热量要求不高,生长期短,中国华北和西北生长期短、光照充足的干旱地区最适于胡麻生长。近年胡麻产量仅为 45万吨左右。

中国胡麻主要分布在河北的滦河上游、沿长城两侧向西至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一带,主要产区是冀、晋、内蒙古、甘、宁、新等六省区,其产量占全国的 95%以上,此外除青、陕产量有数千吨外,其它省区几乎没有种植。胡麻含油率约 36~45%,是中国华北北部和西北高寒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 (五) 向日葵

向日葵

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 (五)向日葵 向日葵生长期短,具有耐低温、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特点, 适应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都很强。近 20年来,向日葵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在芝麻和胡麻之上,跃入中国五大食用油源之列,在油料生产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产量 200万吨左右。 中国向日葵分布很广,以东北、华北、西北各省最多。比较集中的省区为内蒙古85、黑33、新21、吉16、晋10等省区,其产量占全国的 90%左右。

蓖 麻

二、木本油料生产分布 木本油料是植物油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林中面积广、产量大的主要林木,是为国家提供食用和工业用植物油源的 “绿色油库”。 据统计,中国已发现的木本油料作物达 4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 50余种,广泛栽培利用的有 20多种。按用途可分为三大类:

食用油料:最主要的有南方的油茶,北方的核桃、华南的椰子、油棕,国外引进的腰果、油橄榄等。 工业用油:种类很多,其中以油桐、乌桕为主。 芳香油料:主要有南方的八角、桂皮、柠檬、梓树,北方的松树、冷杉、云杉等。

(一) 油 茶

二、木本油料生产分布 (一)油茶 油茶俗称茶子树,中国栽培已有 2000年之久,其油茶籽产量居世界首位。 油茶适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栽植。中国油茶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地区海拔 100~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并以长江以南各省区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多。湖南素称 “茶油之乡”,赣、桂分居全国第二、三位,粤、浙、闽、鄂、黔等省区也有种植。

近 20年来,日趋萎缩,目前油茶面积约 360万公顷,茶油籽产量仅 80多万吨(折油20万吨左右),不及历史最好年份的 20%。国家重视,投入增加,油茶产业发展加快。 油茶籽含油率在 50%以上,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 94%以上,不易酸败变质,是中国南方茶油产区人民主要食油之一。

(二) 核 桃

二、木本油料生产分布 (二)核桃 核桃为中国传统果树和油料树种,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二。 核桃适于在温暖、凉爽、阳光充足、湿润肥沃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栽培,含油率高达 60~70%、营养保健、用途广泛。 核桃在中国分布很广,北方多于南方,西部多于东部,主产省区是晋、陕、冀、滇、川、甘、新等,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其中山西产量占全国 20%。目前中国核桃栽培面积约 80万公顷,产量 26万吨左右,平均单产仅 340 公斤/公顷,种植比较分散,管理粗放,产业化程度较低。

(三) 油 桐

二、木本油料生产分布 (三)油桐 油桐为落叶小乔木,俗称桐子树,原产于中国,是中国传统的主要工业用油树种。油桐果仁含油率可达 50%。桐油为中国民间木器普遍应用的一种优质干性植物油,在工业、农业(渔业)生产上均有广泛的用途。 油桐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大体与油茶相似。因此,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省区均有油桐种植。主产区是川、渝、黔、湘、桂、鄂等,其产量占全国 80%左右, 其中仅四川产量就占全国 50%,居各省之首。现桐油生产有所下降, 桐油产量仅有 6万吨左右。

椰子 油棕

三、可制取油脂的其它农副产品分布 (一)大 豆 三、可制取油脂的其它农副产品分布 (一)大 豆

中国大豆生产区域分布图

三、可制取油脂的其它农副产品分布 (一)大豆 大豆原产我国,种子含蛋白质 36~45%,是主要的高蛋白粮食作物;含脂肪 15~25%,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中国大豆年产量 1600~1700万吨,制油加工能力达到 7000万吨。另外每年进口大豆 3000万吨以上。中国大豆油的消费量占植物油脂消费量的首位。目前,加工能力过剩,原料供应不足,国际依存度达 80%以上。

(二) 棉 籽

三、可制取油脂的其它农副产品分布 (二)棉 籽 棉籽是棉花的种子,为棉花加工的副产品,其含油量约 17~29%。中国是世界主要产棉国之一,近年棉花产量在 600万吨左右,棉籽产量约 900万吨左右。 中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新疆棉区,棉花和棉籽油的主要产区是豫、鲁、冀、湘、鄂、赣、皖、苏、新等省区。中国棉籽大部分用于榨油,棉籽油占食用油的比重达 8%左右,是中国主要的食用油之一。

(二) 棉 籽 中国棉花生产分布 中国新疆棉花产量

新疆棉花丰收

三、可制取油脂的其它农副产品分布 (三)米糠

(三) 米 糠 米糠是从糙米碾白加工成大米时所得到的副产品,米糠中含油达 18–25%,从米糠中提取的油脂称米糠油。 (三) 米 糠 米糠是从糙米碾白加工成大米时所得到的副产品,米糠中含油达 18–25%,从米糠中提取的油脂称米糠油。 中国稻谷年产量 1.8–1.9亿吨,年产米糠约 1100万吨。中国稻谷加工企业数量多,米糠的总产量很大,但稻谷加工企业比较分散,企业生产规模不大,米糠产量相对较少,加之新鲜米糠稳定性差,不易储存运输,因此米糠难以集中生产,制取油脂和综合利用规模都不大。

三、可制取油脂的其它农副产品分布 (四)玉米胚

三、可制取油脂的其它农副产品分布 (四)玉米胚 玉米胚是加工玉米的副产品,从玉米胚中提取的油脂称为玉米胚油。玉米胚重量占玉米的 10–12%,其含油率达 36–47%,是制取谷类油脂的理想原料。 现在鲁、豫、晋、陕、辽、吉、黑、川、黔、滇、浙、沪等玉米主产区和集中消费区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玉米提胚榨油生产,其中东北三省的玉米提胚产量名列全国前茅。